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沉淀,总结了上好一堂数学课必须具备十个要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教材要熟、学情要明、教法要新、思路要清、语言要精、教态要美、板书科学、学生要动、课堂要活、效果要好这十大要素,为提高课堂效率上好每一堂课。
【关键词】课堂教学 高效 活 能力
经历了“高效精品课堂”的专项讲座之后,让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受益匪浅。一样的教材,一样的学生,为何课堂效果如此的不同,引发我们的思考,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数学课,成为数学教师不容回避的问题。多年的数学教学沉淀下来,笔者认为上好一堂数学课有十个要素:
一、教材要熟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要看教师对本节教材及本单元本学科知识结构的系统掌握程度;目标要准确、明确;知识重难点确定要恰当;应知、应会的知识点要准确;新旧知识的铺垫与衔接要自然流畅,并注意知识与能力的内在联系,渗透了育人环节等等。总之,精心备教材、备学生,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学情要明
要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摸清、摸准学情。教学中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个学生,和蔼的微笑洒向每个学生,激励、感召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要做到四个偏爱。即学困生、有生理缺陷的学生、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父母离异的学生。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尽可能处理好点与面、巩固与提高的关系,力争做到优化尖子生,提高中间生,转化学困生。
三、教法要新
要看教师能否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一堂课教师“吹、拉、弹、唱”一手包揽,学生只能听、看的现象。教师要由“演员”变为“导演”,学生应由“观众”变为“演员”、主人,教师要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保护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还要从教的角度唤起学生的学,特别是让学生由“学会”升华为“会学”。
四、思路要清
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两种途径培养和形成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思路要清晰有序,一是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二是要注意讲解传授知识思路的系统性、渐进性和条理性;三是要指导学生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五、语言要精
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教师的语言是否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尤其在创设问题时,要多动脑筋,尽量创设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使学生一听到问题,就都想一试锋芒。我们倡导教师要锤炼课堂教学语言,该讲的要精讲,突出重点,语言要干练,加深印象;不该讲的一个字也不多说,少说闲话、废话、重复话,克服习惯性的语病。尤其是低年级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放慢语速,语言儿童化,充满童趣的讲解能快地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六、教态要美
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微笑的面容、爱抚的目光、落落大方的仪表,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七、板书科学
板书的作用千万不可忽视,教者应精心设计板书,一节课下来,板书要能体现出布局合理、科学、适用,重、难点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强,有明显的学科特点,尽可能避免杂乱无章和随意的写或画。
八、学生要动
过去的数学课堂把丰富复杂、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明算理,重练习”的特殊认识活动,教学机械化、程序化,学生学习枯燥、乏味、没有激情。学生是有理性、有感性和灵性的人。课堂教学应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承担一定的学习责任,要解放学生的手、眼、口、脑,让学生多做、多看、多说、多动脑,给学生一定的活动时间与空间,变单项封闭教学为师生、生生、生师之间多边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教师对学生要充分理解、信赖和关爱,特别是在课堂中要鼓励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九、课堂要活
问题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指导人类的各个领域是数学的根本特性。课堂连问,引发头脑风暴,让学生“动”起来,课堂就能“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独特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者应善于诱发学生动起来,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课堂上要做到动而不乱、动而有序、动而有效,切忌图形式、花架子做法。
十、效果要好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堂教学求实高效。笔者认为一堂课如果“教学重点突出,难点有效突破、设计合理新颖、实施灵活方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教学目标落实,教学效果明显,这无疑就是一堂好课。
正是这一堂又一堂的课,成就了教师的职业生涯;正是一堂又一堂的课,见证了学生的发展轨迹。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开始,立足课堂教学研究,积极实践新课标理念,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创造、学会发展,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 高效 活 能力
经历了“高效精品课堂”的专项讲座之后,让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受益匪浅。一样的教材,一样的学生,为何课堂效果如此的不同,引发我们的思考,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数学课,成为数学教师不容回避的问题。多年的数学教学沉淀下来,笔者认为上好一堂数学课有十个要素:
一、教材要熟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要看教师对本节教材及本单元本学科知识结构的系统掌握程度;目标要准确、明确;知识重难点确定要恰当;应知、应会的知识点要准确;新旧知识的铺垫与衔接要自然流畅,并注意知识与能力的内在联系,渗透了育人环节等等。总之,精心备教材、备学生,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学情要明
要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摸清、摸准学情。教学中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个学生,和蔼的微笑洒向每个学生,激励、感召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要做到四个偏爱。即学困生、有生理缺陷的学生、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父母离异的学生。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尽可能处理好点与面、巩固与提高的关系,力争做到优化尖子生,提高中间生,转化学困生。
三、教法要新
要看教师能否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一堂课教师“吹、拉、弹、唱”一手包揽,学生只能听、看的现象。教师要由“演员”变为“导演”,学生应由“观众”变为“演员”、主人,教师要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保护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还要从教的角度唤起学生的学,特别是让学生由“学会”升华为“会学”。
四、思路要清
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两种途径培养和形成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思路要清晰有序,一是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二是要注意讲解传授知识思路的系统性、渐进性和条理性;三是要指导学生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五、语言要精
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教师的语言是否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尤其在创设问题时,要多动脑筋,尽量创设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使学生一听到问题,就都想一试锋芒。我们倡导教师要锤炼课堂教学语言,该讲的要精讲,突出重点,语言要干练,加深印象;不该讲的一个字也不多说,少说闲话、废话、重复话,克服习惯性的语病。尤其是低年级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放慢语速,语言儿童化,充满童趣的讲解能快地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六、教态要美
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微笑的面容、爱抚的目光、落落大方的仪表,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七、板书科学
板书的作用千万不可忽视,教者应精心设计板书,一节课下来,板书要能体现出布局合理、科学、适用,重、难点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强,有明显的学科特点,尽可能避免杂乱无章和随意的写或画。
八、学生要动
过去的数学课堂把丰富复杂、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明算理,重练习”的特殊认识活动,教学机械化、程序化,学生学习枯燥、乏味、没有激情。学生是有理性、有感性和灵性的人。课堂教学应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承担一定的学习责任,要解放学生的手、眼、口、脑,让学生多做、多看、多说、多动脑,给学生一定的活动时间与空间,变单项封闭教学为师生、生生、生师之间多边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教师对学生要充分理解、信赖和关爱,特别是在课堂中要鼓励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九、课堂要活
问题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指导人类的各个领域是数学的根本特性。课堂连问,引发头脑风暴,让学生“动”起来,课堂就能“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独特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者应善于诱发学生动起来,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课堂上要做到动而不乱、动而有序、动而有效,切忌图形式、花架子做法。
十、效果要好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堂教学求实高效。笔者认为一堂课如果“教学重点突出,难点有效突破、设计合理新颖、实施灵活方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教学目标落实,教学效果明显,这无疑就是一堂好课。
正是这一堂又一堂的课,成就了教师的职业生涯;正是一堂又一堂的课,见证了学生的发展轨迹。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开始,立足课堂教学研究,积极实践新课标理念,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创造、学会发展,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