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活动能否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的限度发展是我们教学实践反思的重点。本文以中班绘本活动《小蓝和小黄》为例,从如何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如何合理制定活动目标、如何有效地设计活动环节三方面进行反思,通过分析实录、反思教学过程与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 幼儿;绘本;教学; 反思;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反思已经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我们的教育活动能否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是每一个教师教学实践反思的重点。下文以中班绘本活动《小蓝和小黄》为例,从教师应从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制定活动目标、有效设计活动环节三方面进行教学反思,通过实践教学、分析实录、反思教学过程,从以往关注教学、关注自己,转向关注幼儿,转向对幼儿在活动中各种教学行为的关注,并开始根据对幼儿关注得到的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科学选择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选择有价值的活动内容是促进孩子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选材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是影响活动成效的前提。《小蓝和小黄》是一本有趣的抽象派作品,它用一蓝一黄两个近似圆形的色块象征两个孩子,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融合的故事。整个故事凭借简单巧妙的背景、色彩的变化、方向位置的转换等使整个画面空间获得了一种异乎寻常的简洁流畅和无限延伸的美感。对于理解这样一个抽象的故事,需要幼儿具有一定的想象力与理解能力,而中班的幼儿正处于这样的阶段,因此笔者选择了中班年龄段进行此次教学活动,旨在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发展幼儿对抽象画面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可让幼儿初步感受颜色变化的乐趣。
二、合理的活动目标是学习的灵魂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目标的制定不仅应建立在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原有经验之上,还应涵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内容,使幼儿能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根据中班上学期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要,教师确立了能力和情感两方面的目标:
(一)能力目标:尝试看懂抽象的图画书,发展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情感目标:在活动中体验阅读的快乐,感受颜色变化的乐趣。
在目标的引领下,教师根据本班孩子的能力、兴趣做好活动准备:课件,小书人手一本,大书一本,蓝片片、黄片片各一个,彩色玻璃片若干。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有效运用这些材料引导孩子观察、阅读、想像、猜测,牢牢吸引孩子的眼球,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绘本阅读的兴趣,体会绘本内容的有趣和快乐。
三、有效的活动设计是学习的关键
教学过程是既“精心预设”又“动态生成”的过程,其价值在于它的“动态”。如何使过程情境更合理,过程组织更优化,幼儿参与程度更高,是我们在预设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和调整的重要依据,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教师为活动预设的流程为:引导猜想、激发想像→阅读理解、感悟内涵→完整欣赏、操作拓展
(一)引导猜想、激发想像。
这一部分由猜测小蓝、小黄的身份引入主题,一开始就以简洁的话语给幼儿带来了谜题:“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小蓝和小黄》,你们猜猜小蓝是什么?小黄又是什么呢?”先引导幼儿自由猜测。
再出示小蓝、小黄实物纸片,谈话导出此次活动的主题,教师这样引导的:“你们看,它们是什么呀?”“小蓝是从蓝色纸上撕下来的一个片片,小黄呢?”“小蓝和小黄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既解开了谜题,同时也让幼儿对小蓝和小黄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为后面环节中对抽象画面的理解做好了视觉准备。
(二)阅读理解、感悟内涵。
首先,考慮到中班上学期幼儿绘本阅读的经验,在开始阅读之前先向他们介绍书的封面,给幼儿以直接的经验传递。故事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所以在开始的集体阅读部分主要通过老师的语言、手势引导幼儿看懂并理解画面,帮他们建立起一定的阅读经验,为后面的自由阅读奠定基础。
在自由阅读部分,教师先设置疑问:“有一天,蓝妈妈出去买东西,小蓝就跑出去找它的好朋友小黄了。到底它有没有找到小黄呢?后面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很好地激发幼儿独立阅读的兴趣,自然地引出自由阅读环节。为了巩固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我提出了阅读的要求:认识页码,帮助幼儿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幼儿有序阅读13-20页的画面内容提供了保证。
在随后的交流讲述环节中,主要通过幼儿的自由讲述来表达他们对画面的理解;但自由交流讲述必然会使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片面化且颠倒顺序,不利于他们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掌握,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及串联,才能使13-20页的内容得以完整呈现在他们的面前,使幼儿对故事有正确完整的了解。我运用师幼共同看大书讲述的方式进行,先鼓励幼儿选择其中的任何一页自主、大胆地说,再由老师根据顺序语言引导将这段故事进行完整串联。
《小蓝和小黄》最后部分告诉我们色彩的融合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这是不容忽视的。我考虑到幼儿独立阅读的量过大会增加阅读难度,从而使他们失去对故事的原有兴趣;同时最后这几页对大部分幼儿来说,自由阅读有一定的难度,而通过集体阅读能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结局,所以最后部分又回到了集体阅读的形式而不是自由阅读。
(三)完整欣赏、操作拓展。
经过集体阅读——自由阅读——集体阅读之后,幼儿对整个故事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由于把整个故事分成了三个部分阅读,使得他们对故事整体的把握不是很好,再进行完整的欣赏不仅能给孩子带去对故事的整体印象,同时也能使他们更好的感受故事中颜色变化带来的乐趣。此时,幼儿对颜色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我借助各种颜色的玻璃片指导幼儿操作,让他们将不同色彩的玻璃片两两重叠后观察,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使他们对颜色变化这一科学现象有深入的探索,同时也使整个活动从真正意义上得到了延伸。
关键词: 幼儿;绘本;教学; 反思;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反思已经成为一名合格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我们的教育活动能否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是每一个教师教学实践反思的重点。下文以中班绘本活动《小蓝和小黄》为例,从教师应从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制定活动目标、有效设计活动环节三方面进行教学反思,通过实践教学、分析实录、反思教学过程,从以往关注教学、关注自己,转向关注幼儿,转向对幼儿在活动中各种教学行为的关注,并开始根据对幼儿关注得到的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科学选择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选择有价值的活动内容是促进孩子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选材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是影响活动成效的前提。《小蓝和小黄》是一本有趣的抽象派作品,它用一蓝一黄两个近似圆形的色块象征两个孩子,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融合的故事。整个故事凭借简单巧妙的背景、色彩的变化、方向位置的转换等使整个画面空间获得了一种异乎寻常的简洁流畅和无限延伸的美感。对于理解这样一个抽象的故事,需要幼儿具有一定的想象力与理解能力,而中班的幼儿正处于这样的阶段,因此笔者选择了中班年龄段进行此次教学活动,旨在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发展幼儿对抽象画面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可让幼儿初步感受颜色变化的乐趣。
二、合理的活动目标是学习的灵魂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目标的制定不仅应建立在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原有经验之上,还应涵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内容,使幼儿能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根据中班上学期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要,教师确立了能力和情感两方面的目标:
(一)能力目标:尝试看懂抽象的图画书,发展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情感目标:在活动中体验阅读的快乐,感受颜色变化的乐趣。
在目标的引领下,教师根据本班孩子的能力、兴趣做好活动准备:课件,小书人手一本,大书一本,蓝片片、黄片片各一个,彩色玻璃片若干。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有效运用这些材料引导孩子观察、阅读、想像、猜测,牢牢吸引孩子的眼球,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绘本阅读的兴趣,体会绘本内容的有趣和快乐。
三、有效的活动设计是学习的关键
教学过程是既“精心预设”又“动态生成”的过程,其价值在于它的“动态”。如何使过程情境更合理,过程组织更优化,幼儿参与程度更高,是我们在预设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和调整的重要依据,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教师为活动预设的流程为:引导猜想、激发想像→阅读理解、感悟内涵→完整欣赏、操作拓展
(一)引导猜想、激发想像。
这一部分由猜测小蓝、小黄的身份引入主题,一开始就以简洁的话语给幼儿带来了谜题:“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小蓝和小黄》,你们猜猜小蓝是什么?小黄又是什么呢?”先引导幼儿自由猜测。
再出示小蓝、小黄实物纸片,谈话导出此次活动的主题,教师这样引导的:“你们看,它们是什么呀?”“小蓝是从蓝色纸上撕下来的一个片片,小黄呢?”“小蓝和小黄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既解开了谜题,同时也让幼儿对小蓝和小黄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为后面环节中对抽象画面的理解做好了视觉准备。
(二)阅读理解、感悟内涵。
首先,考慮到中班上学期幼儿绘本阅读的经验,在开始阅读之前先向他们介绍书的封面,给幼儿以直接的经验传递。故事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所以在开始的集体阅读部分主要通过老师的语言、手势引导幼儿看懂并理解画面,帮他们建立起一定的阅读经验,为后面的自由阅读奠定基础。
在自由阅读部分,教师先设置疑问:“有一天,蓝妈妈出去买东西,小蓝就跑出去找它的好朋友小黄了。到底它有没有找到小黄呢?后面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很好地激发幼儿独立阅读的兴趣,自然地引出自由阅读环节。为了巩固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我提出了阅读的要求:认识页码,帮助幼儿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幼儿有序阅读13-20页的画面内容提供了保证。
在随后的交流讲述环节中,主要通过幼儿的自由讲述来表达他们对画面的理解;但自由交流讲述必然会使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片面化且颠倒顺序,不利于他们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掌握,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及串联,才能使13-20页的内容得以完整呈现在他们的面前,使幼儿对故事有正确完整的了解。我运用师幼共同看大书讲述的方式进行,先鼓励幼儿选择其中的任何一页自主、大胆地说,再由老师根据顺序语言引导将这段故事进行完整串联。
《小蓝和小黄》最后部分告诉我们色彩的融合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这是不容忽视的。我考虑到幼儿独立阅读的量过大会增加阅读难度,从而使他们失去对故事的原有兴趣;同时最后这几页对大部分幼儿来说,自由阅读有一定的难度,而通过集体阅读能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结局,所以最后部分又回到了集体阅读的形式而不是自由阅读。
(三)完整欣赏、操作拓展。
经过集体阅读——自由阅读——集体阅读之后,幼儿对整个故事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由于把整个故事分成了三个部分阅读,使得他们对故事整体的把握不是很好,再进行完整的欣赏不仅能给孩子带去对故事的整体印象,同时也能使他们更好的感受故事中颜色变化带来的乐趣。此时,幼儿对颜色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我借助各种颜色的玻璃片指导幼儿操作,让他们将不同色彩的玻璃片两两重叠后观察,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使他们对颜色变化这一科学现象有深入的探索,同时也使整个活动从真正意义上得到了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