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春天,我们夫妇回家乡贵州照看老岳母。老岳母今年93岁了,近一两年她有些恍惚,记忆力明显衰退。不过,我渐渐发觉,她的记忆障碍不像是认知障碍,倒像是一种语词使用上的障碍:眼前的人她不是完全不记得,而只是记忆中搜索不出这个人的姓名。她想说某个人时,经常苦于说不出其人的名字。比如想说自己的儿子,却不得不转一个弯,说成“某某(儿媳妇的名字)的爱人”。她的这种“转弯”表达很少有张冠李戴的时候。
不过,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在这种绕行中还表现出一种不肯放弃表达的努力。看得出她很吃力,使劲地搜索,使劲地要把搜索到的词说出来。有一天,我试着与她聊天,没话找话地问:“有时候你独自一人在家,会感觉害怕吗?”她回答说:“怕倒是不怕,就是没人说话。”我听了心里一震。平日里看惯了她面无表情地坐在闹哄哄的满堂儿孙中间,极少说话,也好像没在听我们说话,却忽视了她其实还有与人交谈的愿望。
这些年,她的视力因白内障而衰退,不能看报也不能看电视。可以想象,儿孙们的谈话就成了她唯一的信息来源。可是,儿孙们风风火火,从外面世界带来的各种话题、词汇,如果不从头加以解释,她恐怕很难听得明白,更不要说开口参与。其实单是语速一项,就已决定了她只能保持沉默。因此,与人交談变得越来越少。她后来告诉我:“我一天说不了三句话”,还说,“口都是臭的”。
于是,我们商量决定,要有意识地多陪她聊天。就像扶着她走路时一样,你得按她的节奏和步伐走。当然,你得主动找她聊,因为她知道主动权不在她手中。试着挑起话头,每次都能得到回应。一旦谈起来,才知道她真的很愿意交谈。她并非只是问一答一,常常会主动地把话题引向别处。你讲的时候,她会很认真地听,明白的地方她会点头表示,不明白的地方她会要求重复或解释。重复三四遍当然是难免的。昨天聊过的,今天她已忘了,咱再从头聊。她的理解力并没有丧失,交谈中从没有出现过语无伦次的情况。偶尔露出机锋,会让你肃然意识到,眼前这位老人已经活了将近一个世纪。
现在,她经常会呼叫我们,当我们跑到她跟前问有什么事时,她却说没事,然后指着身旁的沙发说:“在这里坐一会儿。”我们知道,她就是想跟我们说会儿话。在我们眼里,这当然也是一种嘉奖。
不过,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在这种绕行中还表现出一种不肯放弃表达的努力。看得出她很吃力,使劲地搜索,使劲地要把搜索到的词说出来。有一天,我试着与她聊天,没话找话地问:“有时候你独自一人在家,会感觉害怕吗?”她回答说:“怕倒是不怕,就是没人说话。”我听了心里一震。平日里看惯了她面无表情地坐在闹哄哄的满堂儿孙中间,极少说话,也好像没在听我们说话,却忽视了她其实还有与人交谈的愿望。
这些年,她的视力因白内障而衰退,不能看报也不能看电视。可以想象,儿孙们的谈话就成了她唯一的信息来源。可是,儿孙们风风火火,从外面世界带来的各种话题、词汇,如果不从头加以解释,她恐怕很难听得明白,更不要说开口参与。其实单是语速一项,就已决定了她只能保持沉默。因此,与人交談变得越来越少。她后来告诉我:“我一天说不了三句话”,还说,“口都是臭的”。
于是,我们商量决定,要有意识地多陪她聊天。就像扶着她走路时一样,你得按她的节奏和步伐走。当然,你得主动找她聊,因为她知道主动权不在她手中。试着挑起话头,每次都能得到回应。一旦谈起来,才知道她真的很愿意交谈。她并非只是问一答一,常常会主动地把话题引向别处。你讲的时候,她会很认真地听,明白的地方她会点头表示,不明白的地方她会要求重复或解释。重复三四遍当然是难免的。昨天聊过的,今天她已忘了,咱再从头聊。她的理解力并没有丧失,交谈中从没有出现过语无伦次的情况。偶尔露出机锋,会让你肃然意识到,眼前这位老人已经活了将近一个世纪。
现在,她经常会呼叫我们,当我们跑到她跟前问有什么事时,她却说没事,然后指着身旁的沙发说:“在这里坐一会儿。”我们知道,她就是想跟我们说会儿话。在我们眼里,这当然也是一种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