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短短的20个字概括了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勾勒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里?在20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党就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在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赋予它新的思路、新的标准、新的任务。而从建设思路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农业不旺,农村不兴,农民不富就实现不了农业的现代化。从发展的背景看,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营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进行的,具有起点高的特点。从建设目标上看,20字目标,体现了新形势下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建设方式上看,顺应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趋势。中央也明确了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策略,吸引全社会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之新还在于它勾画出了新农村的蓝图,让人们看到了新农村的美好前景。从量化的指标看,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应当由新城镇、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新管理等具体指标组成。新城镇就是要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村屯和乡镇;新设施、新环境是指在新农村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交通、新型能源等配套设施要健全,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有明显改善;新农民就是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树立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习惯;新管理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更好地调动农民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当然,我们不能忘记,新农村建设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阶段。
建设新农村不能搞大跃进。在今年的“两会”上,许多代表和委员力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搞“大跃进”,他们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和实践误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评,让人反思和警醒。厕所贴瓷砖、门口建喷泉、贷款建洋房这些看似夸张的现象,却成为一些地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在福建省平和县西坑村号召农民建起了40多栋别墅,成为当地政府大力宣传的“小康村”。然而,西坑村却因此欠下了130万元的贷款,成为当地农民沉重的负担。而吉林省桦甸市的八道河子镇也是因此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还有的“小康示范村”集中供热、自来水入户、物业、门卫、娱乐、文化设施一应俱全。其实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误导着一些地方搞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惹的老百姓“骂娘”。只见新房子,不见新农村,凭政府主观意愿盖新房,拿贷款建别墅,这绝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些地方不具备条件,就在公路边上扒旧房、盖新房,拆平房、建楼房。还有的地方为了环境漂亮,非要老百姓建“苞米楼子”,用彩钢板建围栏,这是典型的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治穷的工程,是发展经济的工程,绝不是作秀的工程。农民群众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所以要尊重他们的意愿,有多大力量做多大事,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搞“形象工程”,只会揠苗助长,事与愿违。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成的,要靠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努力奋斗,“大跃进”是建不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积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吉林省2005年7月出台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暂行)》规定,农村贫困低保对象每人每年补贴180元,而同期城镇低保为每人每年816元。目前,吉林省有200万农民进城务工,除了一些在正规的建筑工地上的农工能够得到工伤保险外,其他的人基本上没有社会保障。而按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03年全国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有2613.9万人,其中农村367.1万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仅仅是纳入低保的人群,没有纳入的又有多少?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土地被征收、征用和农村进城人口的与日俱增,依靠集体组织和家庭提供生活保障的传统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的社会方式。虽然说减少农民就是富裕农民,但在现阶段应当建立既符合国情、又统筹考虑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对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负起责任,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将失地农民纳入农村社保范围,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保体系,鼓励城镇有条件的医院和医生到农村建立医疗站点,为农民解决看病难问题。有关部门也应当着手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推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央领导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都把发展农业看作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党、全社会的基本任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服务农村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工作的重点,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要求和国外的经验,各级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以及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在农业技术开发利用、资金扶持、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新农村建设以相应的扶持,以体现各行各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真正体现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乡村的含义。
一些国家就是这样做的。韩国的农民曾经说过:我们能够过上好日子,得益于30年前开展的“新村运动”。20世纪70年代,韩国经济起飞,工业迅猛发展,城乡差别日益突出。韩国政府决定将“工农业均衡发展”、“农水产经济的开发”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并发起了“新村运动”。1971年,“新村运动”刚刚开始时,全国80%以上的农舍都是草房,为了改变农村的居住环境,政府采取了“政府出大头、地方出中头、农民出小头”的建房政策,即中央政府出建房资金55%,地方政府出30%,农民出15%,用这种方式向农民贷款帮助盖房。农民以向国家卖粮,按比率逐年返还的方式还款。没有几年,韩国的农村面貌就焕然一新。另外,面对农村出现的新问题,2004年韩国政府又推出了“一社一村”的支农运动。“一社一村”运动就是一家企业自愿与一个村庄建立“姊妹关系”,对其实行“一帮一”的支持。这项运动一提出,就迅速发展成为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支农运动。到2005年底,参与这项运动的企业,政府部门和民众团体就达到6000多家。三星集团是该运动的带头企业之一,其所属的30多个公司与195个村庄建立了“姊妹关系”,2004年的支农资金就有46亿韩元。三星的创始人说:企业是树木,社会是土壤,土壤不健康,树木必消亡。而在日本,农村的自来水管道供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都是由政府投入资金,分国家、县、市三级投入。而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就在全国实施强制农民全体加入了国民健康保险和国民养老保险,此举对于防止城乡差距过大,确保农民生活的安定起到了巨大作用。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好经验。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多地是提高农民的造血,而不是无休止地输血。应通过各种有效形式,让农民更多地是接受新的思想、新的观念,让农民掌握新的技术,让他们懂得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是根本途径。有些问题不一定非要等国家出台政策,地方政府可以先行制定相应的规定,因为各地都有不同的特点,一定要因地制宜。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里?在20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党就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在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赋予它新的思路、新的标准、新的任务。而从建设思路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农业不旺,农村不兴,农民不富就实现不了农业的现代化。从发展的背景看,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营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进行的,具有起点高的特点。从建设目标上看,20字目标,体现了新形势下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建设方式上看,顺应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趋势。中央也明确了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策略,吸引全社会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之新还在于它勾画出了新农村的蓝图,让人们看到了新农村的美好前景。从量化的指标看,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应当由新城镇、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新管理等具体指标组成。新城镇就是要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村屯和乡镇;新设施、新环境是指在新农村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交通、新型能源等配套设施要健全,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有明显改善;新农民就是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树立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习惯;新管理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更好地调动农民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当然,我们不能忘记,新农村建设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阶段。
建设新农村不能搞大跃进。在今年的“两会”上,许多代表和委员力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搞“大跃进”,他们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和实践误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评,让人反思和警醒。厕所贴瓷砖、门口建喷泉、贷款建洋房这些看似夸张的现象,却成为一些地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在福建省平和县西坑村号召农民建起了40多栋别墅,成为当地政府大力宣传的“小康村”。然而,西坑村却因此欠下了130万元的贷款,成为当地农民沉重的负担。而吉林省桦甸市的八道河子镇也是因此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还有的“小康示范村”集中供热、自来水入户、物业、门卫、娱乐、文化设施一应俱全。其实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误导着一些地方搞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惹的老百姓“骂娘”。只见新房子,不见新农村,凭政府主观意愿盖新房,拿贷款建别墅,这绝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些地方不具备条件,就在公路边上扒旧房、盖新房,拆平房、建楼房。还有的地方为了环境漂亮,非要老百姓建“苞米楼子”,用彩钢板建围栏,这是典型的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治穷的工程,是发展经济的工程,绝不是作秀的工程。农民群众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所以要尊重他们的意愿,有多大力量做多大事,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搞“形象工程”,只会揠苗助长,事与愿违。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成的,要靠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努力奋斗,“大跃进”是建不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积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吉林省2005年7月出台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暂行)》规定,农村贫困低保对象每人每年补贴180元,而同期城镇低保为每人每年816元。目前,吉林省有200万农民进城务工,除了一些在正规的建筑工地上的农工能够得到工伤保险外,其他的人基本上没有社会保障。而按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03年全国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有2613.9万人,其中农村367.1万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仅仅是纳入低保的人群,没有纳入的又有多少?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土地被征收、征用和农村进城人口的与日俱增,依靠集体组织和家庭提供生活保障的传统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的社会方式。虽然说减少农民就是富裕农民,但在现阶段应当建立既符合国情、又统筹考虑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对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负起责任,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将失地农民纳入农村社保范围,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保体系,鼓励城镇有条件的医院和医生到农村建立医疗站点,为农民解决看病难问题。有关部门也应当着手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推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央领导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都把发展农业看作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党、全社会的基本任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服务农村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工作的重点,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要求和国外的经验,各级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以及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在农业技术开发利用、资金扶持、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新农村建设以相应的扶持,以体现各行各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真正体现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乡村的含义。
一些国家就是这样做的。韩国的农民曾经说过:我们能够过上好日子,得益于30年前开展的“新村运动”。20世纪70年代,韩国经济起飞,工业迅猛发展,城乡差别日益突出。韩国政府决定将“工农业均衡发展”、“农水产经济的开发”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并发起了“新村运动”。1971年,“新村运动”刚刚开始时,全国80%以上的农舍都是草房,为了改变农村的居住环境,政府采取了“政府出大头、地方出中头、农民出小头”的建房政策,即中央政府出建房资金55%,地方政府出30%,农民出15%,用这种方式向农民贷款帮助盖房。农民以向国家卖粮,按比率逐年返还的方式还款。没有几年,韩国的农村面貌就焕然一新。另外,面对农村出现的新问题,2004年韩国政府又推出了“一社一村”的支农运动。“一社一村”运动就是一家企业自愿与一个村庄建立“姊妹关系”,对其实行“一帮一”的支持。这项运动一提出,就迅速发展成为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支农运动。到2005年底,参与这项运动的企业,政府部门和民众团体就达到6000多家。三星集团是该运动的带头企业之一,其所属的30多个公司与195个村庄建立了“姊妹关系”,2004年的支农资金就有46亿韩元。三星的创始人说:企业是树木,社会是土壤,土壤不健康,树木必消亡。而在日本,农村的自来水管道供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都是由政府投入资金,分国家、县、市三级投入。而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就在全国实施强制农民全体加入了国民健康保险和国民养老保险,此举对于防止城乡差距过大,确保农民生活的安定起到了巨大作用。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好经验。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多地是提高农民的造血,而不是无休止地输血。应通过各种有效形式,让农民更多地是接受新的思想、新的观念,让农民掌握新的技术,让他们懂得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是根本途径。有些问题不一定非要等国家出台政策,地方政府可以先行制定相应的规定,因为各地都有不同的特点,一定要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