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无公害马铃薯种植技术,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实践研究,能够不断提升种植效率,为马铃薯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1 品种的选择
马铃薯的品种选择直接关系到后期的产量情况。因此为了有效提升种植效果,需要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种植。种植区域的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不同,选择的种植品种也会存在相应差异。要紧密结合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作物品种,从而获得产量高、病虫害抵御能力强的作物。因此种植者应提前对种植环境进行考察,以此确定马铃薯的种植种类。
2 处理种薯
2.1 晒种
在确定种植品种后,种植者便需采取科学的方法处理种薯。第一个环节便是晒种,需将种薯平铺在温度为15℃左右的空间内,保证马铃薯达到理想的发芽率。
2.2 切种
在马铃薯的嫩芽生长到0.5~1.0厘米时,便需对薯块开展分类。将薯块的质量低于30克的分到同一区域。如果薯块的质量高于30克,则需在种植前3~5天将其分成小块,保证每个薯块质量在30~50克范围内,每块均需2~3个芽眼。实施切块时,需将刀具使用酒精或者0.5%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从而降低薯块在切割的过程中感染细菌,最大限度保证薯块的品质。此后将切好的薯块放置在杀菌剂中5~10分钟进行杀菌处理。
2.3 拌种
种植人员可使用草木灰完成拌种工作,此后将其放在开放性的空间晾干,为后续的播种工作做好准备。
3 播种
种植无公害马铃薯应保证土壤厚度为10厘米左右,温度在6~8℃。如果种植者运用地膜的方式实施种植,则需提前10天左右开展。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应使用宽窄行起垄方式进行种植,同时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合理控制温湿度,从而减少疫病发生。
4 种植方式
4.1 基地选择与整地
无公害马铃薯的种植环境应具备下述条件,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因此选地时应倾向于地势高、土质松软肥沃、土层深度大、土壤为沙质、排灌效果好的地方。为了增强无公害马铃薯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可在前茬种植亚麻、大豆等农作物,且不应选择使用长残效除草剂的土壤进行种植。马铃薯的生长环境需达到绿色生产标准。每年的秋季为整地的最佳时节,可将地块深翻、耙耢,起垄后进行压实,到翌年春天在耙耢灭茬,从而将土壤调整到待播的状态。
4.2 双行起垄
在水肥条件较为优越的区域,可采用双行起垄手段实施种植。在每垄中种植两行作物,保持垄高为30厘米左右,行距为25厘米左右,宽80厘米,种植深度为8~10厘米范围内。
4.3 平浅种植
当种植土壤为旱地时,便需使用平浅种植的方法。在中耕期间,需分次对高配土进行管理,保证窄行的间距为30厘米左右,寬行的间距为25厘米左右,植株间距为20厘米,播种深度为8~10厘米。
5 田间管理
5.1 施肥与浇水
在现薯以前,需要施加氮磷肥及钾肥,并科学控制施肥量,过量施肥会导致马铃薯品质下降。完成施肥后,种植者需对作物进行灌溉,从而为匍匐茎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加速提升马铃薯的生长效率。
5.2 苗木生长期管理
在实施苗期管理时,应密切结合苗木的具体生长情况进行随时监控,如果发现出现缺苗或者死苗现象,便需采取措施科学处理。此外在管理的过程中还需随时对土壤情况进行调整,适时进行松土或者浇水,从而保证土壤能够为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
5.3 块茎生长期管理
在实施马铃薯栽培时,需在块茎的成长期加大控制力度,并对培土进行有效的改善。在块茎处于生长期时,所需的工作量较大,除了要在中耕期完成培土工作外,还需结合块茎的具体生长情况调整培土的高度,从而为块茎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5.4 病虫害防治
无公害马铃薯的抗病能力管理是田间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种植者需采取更为科学的防控手段,运用生物、物理及农业等防治手段全面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如果上述方法均无法取得理想的防病效果,再使用化学手段进行。如针对地下虫害的防治时,便可使用90%晶体敌百虫进行治理,在针对疫病防治时可使用75%百菌清。
1 品种的选择
马铃薯的品种选择直接关系到后期的产量情况。因此为了有效提升种植效果,需要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种植。种植区域的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不同,选择的种植品种也会存在相应差异。要紧密结合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作物品种,从而获得产量高、病虫害抵御能力强的作物。因此种植者应提前对种植环境进行考察,以此确定马铃薯的种植种类。
2 处理种薯
2.1 晒种
在确定种植品种后,种植者便需采取科学的方法处理种薯。第一个环节便是晒种,需将种薯平铺在温度为15℃左右的空间内,保证马铃薯达到理想的发芽率。
2.2 切种
在马铃薯的嫩芽生长到0.5~1.0厘米时,便需对薯块开展分类。将薯块的质量低于30克的分到同一区域。如果薯块的质量高于30克,则需在种植前3~5天将其分成小块,保证每个薯块质量在30~50克范围内,每块均需2~3个芽眼。实施切块时,需将刀具使用酒精或者0.5%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从而降低薯块在切割的过程中感染细菌,最大限度保证薯块的品质。此后将切好的薯块放置在杀菌剂中5~10分钟进行杀菌处理。
2.3 拌种
种植人员可使用草木灰完成拌种工作,此后将其放在开放性的空间晾干,为后续的播种工作做好准备。
3 播种
种植无公害马铃薯应保证土壤厚度为10厘米左右,温度在6~8℃。如果种植者运用地膜的方式实施种植,则需提前10天左右开展。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应使用宽窄行起垄方式进行种植,同时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合理控制温湿度,从而减少疫病发生。
4 种植方式
4.1 基地选择与整地
无公害马铃薯的种植环境应具备下述条件,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因此选地时应倾向于地势高、土质松软肥沃、土层深度大、土壤为沙质、排灌效果好的地方。为了增强无公害马铃薯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可在前茬种植亚麻、大豆等农作物,且不应选择使用长残效除草剂的土壤进行种植。马铃薯的生长环境需达到绿色生产标准。每年的秋季为整地的最佳时节,可将地块深翻、耙耢,起垄后进行压实,到翌年春天在耙耢灭茬,从而将土壤调整到待播的状态。
4.2 双行起垄
在水肥条件较为优越的区域,可采用双行起垄手段实施种植。在每垄中种植两行作物,保持垄高为30厘米左右,行距为25厘米左右,宽80厘米,种植深度为8~10厘米范围内。
4.3 平浅种植
当种植土壤为旱地时,便需使用平浅种植的方法。在中耕期间,需分次对高配土进行管理,保证窄行的间距为30厘米左右,寬行的间距为25厘米左右,植株间距为20厘米,播种深度为8~10厘米。
5 田间管理
5.1 施肥与浇水
在现薯以前,需要施加氮磷肥及钾肥,并科学控制施肥量,过量施肥会导致马铃薯品质下降。完成施肥后,种植者需对作物进行灌溉,从而为匍匐茎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加速提升马铃薯的生长效率。
5.2 苗木生长期管理
在实施苗期管理时,应密切结合苗木的具体生长情况进行随时监控,如果发现出现缺苗或者死苗现象,便需采取措施科学处理。此外在管理的过程中还需随时对土壤情况进行调整,适时进行松土或者浇水,从而保证土壤能够为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
5.3 块茎生长期管理
在实施马铃薯栽培时,需在块茎的成长期加大控制力度,并对培土进行有效的改善。在块茎处于生长期时,所需的工作量较大,除了要在中耕期完成培土工作外,还需结合块茎的具体生长情况调整培土的高度,从而为块茎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5.4 病虫害防治
无公害马铃薯的抗病能力管理是田间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种植者需采取更为科学的防控手段,运用生物、物理及农业等防治手段全面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如果上述方法均无法取得理想的防病效果,再使用化学手段进行。如针对地下虫害的防治时,便可使用90%晶体敌百虫进行治理,在针对疫病防治时可使用75%百菌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