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友小Z是—个有近20年茶龄的老茶客,好茶劣茶都喝得来,从不挑剔。他还特别喜欢“重口味”,在他看来,一口浓酽的茶汁入口,胜似琼浆玉露。然而最近,他被医生郑重其事地告知:“你的尿酸高达680u mol/L(男性≥420u mol/L,女性≥360u mol/L),高尿酸血症已经缠上你了。再不注意饮食,离痛风也不远了。”
“少吃海鲜、豆制品和肉类”尚可接受,而“尽量少喝茶,能不喝最好”却很要命!他大呼冤枉:“我不抽烟不喝酒,饮食规律,天天喝茶,每天运动,而且运动量还不小,怎么就高尿酸血症了?!”可是,铁一样不容辩驳的体检结果就摆在眼前,令他深感疑惑深感郁闷。医生给出的解释是:运动量大,流汗多,但血尿酸却不会从汗液排出,而是主要通過尿液排出。茶,也的确是健康饮品,但多多少少合有一种叫作“嘌呤”的物质,尿酸高的本质正是嘌呤代谢的紊乱。于是,医生建议,多喝水才是促排尿酸的正确打开方式。
对于小Z这样无茶不欢的人来说,少喝茶或戒茶,无异于痛苦的煎熬。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真的要跟茶保持“安全距离”吗?
吃出来的病
很许多疾病一样,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吃出来的病。这种病及以其为生化基础的痛风,在西方流行已久,东方则比较少见。“二战”后,亚洲经济的腾飞,大大改善了生活条件。于是,人们在尽情享受美酒佳肴时,当心,痛风也在暗处狞笑着把爪牙伸向了猎物。
据统计,痛风已成为日本、中国台湾30岁以上人群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高于西方人。从吃“成”问题到吃“出”问题,在中国大陆同样也很普遍,尤其是近几年来,痛风患者更是呈井喷式增长。据《2018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8000万人,年轻化趋势明显,并且正以每年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预计2020年,痛风人数将达1亿。这意味着每14个人中,就有1个痛风患者,痛风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从患者地域分布情况来看,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均为高发区。看来,痛风被称为“富贵病”,名副其实。
尽管高尿酸血症并不等同于痛风,但痛风患者必定患有高尿酸血症,而且是持续、显著的高尿酸血症。换句话说,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奏,也是“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慢性肾病、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息息相关。据统计,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有62.6%的人伴有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也高于正常人。可见,要想远离痛风,控制尿酸水平是关键。
尿酸是嘌呤(Purine)代谢终产物,其中八成来自我们人体内源性嘌呤代谢,两成来自饮食。它的排泄,70%经肾脏随尿液排出,30%经胆道和肠道排出。因此,不论是高尿酸血症,还是痛风,均由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所导致。高能的茶多酚
促排尿酸的方式,除了服用苯溴马隆、丙磺舒、磺吡酮等药物外,个人生活习惯也应多注意,有人归结为“三字经”:“管住嘴,多喝水,迈开腿”,即节制饮食,经常运动。
对于爱喝茶的患者,茶颇让他们感到纠结:尽管茶属于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中含嘌呤小于25毫克),但嘌呤毕竟还是存在的,尤其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就算嘌呤含量很少,也许也会成为痛风复发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在这类患者的医嘱中,茶通常是被列入食谱“准黑名单”的,至少是不建议。
被誉为“万病之药”的茶,不仅对高尿酸血症、痛风束手无策,而且还是“危险分子”?
茶中“首席”功能性成分——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率先表示强烈抗议:“这锅,我不但不背,而且我还能降尿酸!”的确,茶多酚很“高能”。譬如,我们都很熟悉的抗氧化、抗辐射、抗衰老、抗肿瘤等多种保健功效,而对尿酸水平的控制也同样游刃有余。
尿酸是由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oxidase,XOD)作用的下代谢生成。机体内,黄嘌呤氧化酶含量最高的器官是肝脏。抑制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或表达,可显著减少尿酸的产生,从而降低尿酸水平。于是,它一直是治疗高尿酸血症药物研发的靶点。尿酸的排泄则有赖于肾脏中的尿\酸转运子,如尿酸盐阴离子转运子1及有机阴离子转运子1和3,转运调节。前者表达一旦增高及后二者表达一旦降低,肾脏尿酸代谢就会发生紊乱,尿酸水平便随之升高。
重庆市天然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团队曾通过试验观察茶多酚对氧嗪酸钾(PO)诱导的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和表达,并减少了肾脏中尿酸盐阴离子转运子1蛋白的表达,而有机阴离子转运子1和3的表达则有所增加。对照别嘌醇(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茶多酚的功效毫不逊色,用茶多酚开发降尿酸新药未来可期。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关于茶多酚防治高尿酸血症的研究则更具现实意义。研究团队将114名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伴脂代谢异常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前者服用茶多酚(300毫克厌)和维生素(250毫克厌),后者服用安慰剂,两组均给予防治高尿酸血症伴脂代谢异常的生活指导。结果显示,茶多酚维生素“联合作战”能降低血清尿酸和总胆固醇,并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高尿酸血症伴血脂代谢异常的可能发病机制)。
异曲同工茶色素
茶色素(Tea-pigment),是从茶中提取的一种以儿茶素为主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成分有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跟高尿酸血症、痛风斗,它亦有十足把握。
北京协和医院也选用氧嗪酸钾诱导的高尿酸小鼠,以茶黄素灌胃观察血清尿酸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茶黄素可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相较之别嘌醇,对肾脏无明显损伤,其作用与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调节相关阴离子转运体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相关。就这点而言,茶色素与茶多酚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临床上,茶色素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也颇令人满意。
浙江中医院主任医师厉兰娜带领的研究团队选择720例男性原发性痛风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服用茶色素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进行治疗。一疗程(1个月)结束后,观察患者血尿酸变化。结果显示,治愈5例,显效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85%。治疗前,这些患者的血尿酸值为566.95±97.41umol/L,一疗程后5例血尿酸稳定在正常范围,12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467.04±94.01u mol/L),停服2个月后随访复查,血尿酸水平为451.44±76.08u mol/L。研究表明,茶色素能温和、持久地降血尿酸,即便停药后不易反弹,也无不良反应,适合长期服用,“可作为预防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辅助治疗手段”。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将125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作两组,第一组80例(男54例,女26例,年龄65~71岁),第二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64~69岁)。两组分别服用茶色素和降血脂药吉菲贝齐,对比治疗高脂、高酸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表明,茶色素不仅能有效降脂,对降低高血尿酸也有很好的效果。80例高脂血症伴高尿酸血症患者41例(男33例,女8例),服用茶色素60天后,男性血尿酸值由511±85umol/L降至405±120u mol/L,女性则由429±60u mol/L降至312±66u mol/L,而吉菲贝齐组高脂血症45例中伴高尿酸血症4例,同样是60天的疗程,血尿酸不降反升。因此,相比对肝脏毒性较大的吉菲贝齐,茶色素无疑是一种安全、有效、可持续使用的降脂、降高尿酸药物,但长期效果及合理的维持剂量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茶多酚、茶色素对降血尿酸的影响也在普洱茶提取物试验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昆明医科所用100克5年陈的普洱茶获得提取物,并分为8克/千克、4克/千克、2克/千克剂量组对氧嗪酸钾小鼠进行灌胃给药。研究发现,大剂量提取物能降低小鼠血尿酸,“其机制可能与普洱茶中所含的茶多酚、茶褐素有关”。
喝“茶”也可治病
既然茶多酚、茶色素等功能性成分如此管用,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喝茶就能防治痛风或高尿酸血症呢?
中国医药界成功研制出名为“痛风茶”的中成药。例如,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研制的痛风茶袋泡剂,由当归、苍术、秦艽、桂枝、土茯苓、泽泻、川牛膝、黄柏、白术、葛根、升麻、甘草等多味中草药组成,具祛风利水、渗湿、活血、止痛等作用,可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肾病等。敬临床对照观察,它对降低血尿酸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达95.1%,且无毒副作用。
痛风茶,虽名为“茶”却是非茶之茶。福建中医药大学研制的乌龙药茶则不同,它是以安溪铁观音陈茶为君,配以淡竹叶、菊花、山楂、莲心等多味中药为臣,“共奏清热生津、消脂减肥和软化血管之功效”。研究人员对患高脂血症的大鼠分别灌胃乌龙药茶水、茶水(每7克铁观音茶用沸水泡2次)、药水(淡竹叶、菊花、山楂和莲心等中药共7克,水煎2次后合并滤液浓缩),并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三者均有护肝、抑制患鼠体重增加及降低血清中尿酸含量的作用。从整体上看,乌龙药茶效果优于茶、药,茶与药的协同,能显著降低尿酸的含量及黄嘌呤氧化酶的活力,因而它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力来影响尿酸代谢,从而降低血清中尿酸含量。另外,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三者皆无毒副作用,对长期高脂高糖饮食和饮酒者有良好保健功效。
乌龙茶药,显然要比西药来得更有亲和力。这样一来,只要轻松地泡杯茶,就能降尿酸,而且也不用担心服药后喝茶会解药性。当然了,最理想的莫过于以茶多酚、茶色素等有效成分开发的药品或保健品,能实实在在地把“茶”吃进肚子里,然后把尿酸降下来。
茶中含有的功能性成分还有很多。随着它们的功效及作用机制被进一步探明,茶对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干预及影响也许会更加高能。
链接>>>痛风患者该怎么喝茶?
4月20日,是全民饮茶日,恰巧也是世界痛风日。
痛风患者该如何喝茶呢?
有人总结了八条经验,即忌饮浓茶、忌久泡的茶、忌喝茶服药、忌饭后浓茶、忌飲茶过量、忌煮茶、忌空腹喝茶、忌发热时饮茶。
另外,在喝茶的同时,也别忘多喝水,来促进尿酸的排泄。
“少吃海鲜、豆制品和肉类”尚可接受,而“尽量少喝茶,能不喝最好”却很要命!他大呼冤枉:“我不抽烟不喝酒,饮食规律,天天喝茶,每天运动,而且运动量还不小,怎么就高尿酸血症了?!”可是,铁一样不容辩驳的体检结果就摆在眼前,令他深感疑惑深感郁闷。医生给出的解释是:运动量大,流汗多,但血尿酸却不会从汗液排出,而是主要通過尿液排出。茶,也的确是健康饮品,但多多少少合有一种叫作“嘌呤”的物质,尿酸高的本质正是嘌呤代谢的紊乱。于是,医生建议,多喝水才是促排尿酸的正确打开方式。
对于小Z这样无茶不欢的人来说,少喝茶或戒茶,无异于痛苦的煎熬。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真的要跟茶保持“安全距离”吗?
吃出来的病
很许多疾病一样,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吃出来的病。这种病及以其为生化基础的痛风,在西方流行已久,东方则比较少见。“二战”后,亚洲经济的腾飞,大大改善了生活条件。于是,人们在尽情享受美酒佳肴时,当心,痛风也在暗处狞笑着把爪牙伸向了猎物。
据统计,痛风已成为日本、中国台湾30岁以上人群的常见病,其发病率高于西方人。从吃“成”问题到吃“出”问题,在中国大陆同样也很普遍,尤其是近几年来,痛风患者更是呈井喷式增长。据《2018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8000万人,年轻化趋势明显,并且正以每年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预计2020年,痛风人数将达1亿。这意味着每14个人中,就有1个痛风患者,痛风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从患者地域分布情况来看,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均为高发区。看来,痛风被称为“富贵病”,名副其实。
尽管高尿酸血症并不等同于痛风,但痛风患者必定患有高尿酸血症,而且是持续、显著的高尿酸血症。换句话说,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奏,也是“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慢性肾病、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息息相关。据统计,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有62.6%的人伴有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也高于正常人。可见,要想远离痛风,控制尿酸水平是关键。
尿酸是嘌呤(Purine)代谢终产物,其中八成来自我们人体内源性嘌呤代谢,两成来自饮食。它的排泄,70%经肾脏随尿液排出,30%经胆道和肠道排出。因此,不论是高尿酸血症,还是痛风,均由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所导致。高能的茶多酚
促排尿酸的方式,除了服用苯溴马隆、丙磺舒、磺吡酮等药物外,个人生活习惯也应多注意,有人归结为“三字经”:“管住嘴,多喝水,迈开腿”,即节制饮食,经常运动。
对于爱喝茶的患者,茶颇让他们感到纠结:尽管茶属于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中含嘌呤小于25毫克),但嘌呤毕竟还是存在的,尤其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就算嘌呤含量很少,也许也会成为痛风复发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在这类患者的医嘱中,茶通常是被列入食谱“准黑名单”的,至少是不建议。
被誉为“万病之药”的茶,不仅对高尿酸血症、痛风束手无策,而且还是“危险分子”?
茶中“首席”功能性成分——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率先表示强烈抗议:“这锅,我不但不背,而且我还能降尿酸!”的确,茶多酚很“高能”。譬如,我们都很熟悉的抗氧化、抗辐射、抗衰老、抗肿瘤等多种保健功效,而对尿酸水平的控制也同样游刃有余。
尿酸是由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oxidase,XOD)作用的下代谢生成。机体内,黄嘌呤氧化酶含量最高的器官是肝脏。抑制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或表达,可显著减少尿酸的产生,从而降低尿酸水平。于是,它一直是治疗高尿酸血症药物研发的靶点。尿酸的排泄则有赖于肾脏中的尿\酸转运子,如尿酸盐阴离子转运子1及有机阴离子转运子1和3,转运调节。前者表达一旦增高及后二者表达一旦降低,肾脏尿酸代谢就会发生紊乱,尿酸水平便随之升高。
重庆市天然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团队曾通过试验观察茶多酚对氧嗪酸钾(PO)诱导的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和表达,并减少了肾脏中尿酸盐阴离子转运子1蛋白的表达,而有机阴离子转运子1和3的表达则有所增加。对照别嘌醇(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茶多酚的功效毫不逊色,用茶多酚开发降尿酸新药未来可期。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关于茶多酚防治高尿酸血症的研究则更具现实意义。研究团队将114名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伴脂代谢异常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前者服用茶多酚(300毫克厌)和维生素(250毫克厌),后者服用安慰剂,两组均给予防治高尿酸血症伴脂代谢异常的生活指导。结果显示,茶多酚维生素“联合作战”能降低血清尿酸和总胆固醇,并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高尿酸血症伴血脂代谢异常的可能发病机制)。
异曲同工茶色素
茶色素(Tea-pigment),是从茶中提取的一种以儿茶素为主的多酚类物质,主要成分有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跟高尿酸血症、痛风斗,它亦有十足把握。
北京协和医院也选用氧嗪酸钾诱导的高尿酸小鼠,以茶黄素灌胃观察血清尿酸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茶黄素可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相较之别嘌醇,对肾脏无明显损伤,其作用与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调节相关阴离子转运体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相关。就这点而言,茶色素与茶多酚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临床上,茶色素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也颇令人满意。
浙江中医院主任医师厉兰娜带领的研究团队选择720例男性原发性痛风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服用茶色素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进行治疗。一疗程(1个月)结束后,观察患者血尿酸变化。结果显示,治愈5例,显效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85%。治疗前,这些患者的血尿酸值为566.95±97.41umol/L,一疗程后5例血尿酸稳定在正常范围,12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467.04±94.01u mol/L),停服2个月后随访复查,血尿酸水平为451.44±76.08u mol/L。研究表明,茶色素能温和、持久地降血尿酸,即便停药后不易反弹,也无不良反应,适合长期服用,“可作为预防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辅助治疗手段”。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将125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作两组,第一组80例(男54例,女26例,年龄65~71岁),第二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64~69岁)。两组分别服用茶色素和降血脂药吉菲贝齐,对比治疗高脂、高酸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表明,茶色素不仅能有效降脂,对降低高血尿酸也有很好的效果。80例高脂血症伴高尿酸血症患者41例(男33例,女8例),服用茶色素60天后,男性血尿酸值由511±85umol/L降至405±120u mol/L,女性则由429±60u mol/L降至312±66u mol/L,而吉菲贝齐组高脂血症45例中伴高尿酸血症4例,同样是60天的疗程,血尿酸不降反升。因此,相比对肝脏毒性较大的吉菲贝齐,茶色素无疑是一种安全、有效、可持续使用的降脂、降高尿酸药物,但长期效果及合理的维持剂量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茶多酚、茶色素对降血尿酸的影响也在普洱茶提取物试验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昆明医科所用100克5年陈的普洱茶获得提取物,并分为8克/千克、4克/千克、2克/千克剂量组对氧嗪酸钾小鼠进行灌胃给药。研究发现,大剂量提取物能降低小鼠血尿酸,“其机制可能与普洱茶中所含的茶多酚、茶褐素有关”。
喝“茶”也可治病
既然茶多酚、茶色素等功能性成分如此管用,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喝茶就能防治痛风或高尿酸血症呢?
中国医药界成功研制出名为“痛风茶”的中成药。例如,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研制的痛风茶袋泡剂,由当归、苍术、秦艽、桂枝、土茯苓、泽泻、川牛膝、黄柏、白术、葛根、升麻、甘草等多味中草药组成,具祛风利水、渗湿、活血、止痛等作用,可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肾病等。敬临床对照观察,它对降低血尿酸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达95.1%,且无毒副作用。
痛风茶,虽名为“茶”却是非茶之茶。福建中医药大学研制的乌龙药茶则不同,它是以安溪铁观音陈茶为君,配以淡竹叶、菊花、山楂、莲心等多味中药为臣,“共奏清热生津、消脂减肥和软化血管之功效”。研究人员对患高脂血症的大鼠分别灌胃乌龙药茶水、茶水(每7克铁观音茶用沸水泡2次)、药水(淡竹叶、菊花、山楂和莲心等中药共7克,水煎2次后合并滤液浓缩),并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三者均有护肝、抑制患鼠体重增加及降低血清中尿酸含量的作用。从整体上看,乌龙药茶效果优于茶、药,茶与药的协同,能显著降低尿酸的含量及黄嘌呤氧化酶的活力,因而它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力来影响尿酸代谢,从而降低血清中尿酸含量。另外,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三者皆无毒副作用,对长期高脂高糖饮食和饮酒者有良好保健功效。
乌龙茶药,显然要比西药来得更有亲和力。这样一来,只要轻松地泡杯茶,就能降尿酸,而且也不用担心服药后喝茶会解药性。当然了,最理想的莫过于以茶多酚、茶色素等有效成分开发的药品或保健品,能实实在在地把“茶”吃进肚子里,然后把尿酸降下来。
茶中含有的功能性成分还有很多。随着它们的功效及作用机制被进一步探明,茶对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干预及影响也许会更加高能。
链接>>>痛风患者该怎么喝茶?
4月20日,是全民饮茶日,恰巧也是世界痛风日。
痛风患者该如何喝茶呢?
有人总结了八条经验,即忌饮浓茶、忌久泡的茶、忌喝茶服药、忌饭后浓茶、忌飲茶过量、忌煮茶、忌空腹喝茶、忌发热时饮茶。
另外,在喝茶的同时,也别忘多喝水,来促进尿酸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