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历经磨难的成功者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erfreedom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的道路不尽相同,有的先甜后苦,有的先苦后甜,有的苦、辣、酸、甜交相出现,也有的历经磨难,最后成功,单田芳当属于最后一种。
  我和单先生居住在两个城市,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互相并不了解。1965年,辽宁省曲艺会演的时候,我与鞍山曲艺团说新书的名家杨田荣,讨论起评书艺术的发展情况,问道:“鞍山的青年评书演员,谁能成角儿?”杨先生略一思索,便回答说:“单田芳。”这是我头一次有了对单田芳的耳闻。
  20世纪80年代初,人所共知的非常历史时期过去,电台恢复了对传统书目的播出。我天津的一个小学同学问我:“你听广播吗?”我说:“我录广播节目,但很少有时间听。”他说:“鞍山广播有个叫单田芳的《隋唐》说得不错,吸引了不少听众……”我第二次从听众的口中,听到了单田芳的名字。
  后来,有几次机缘和单先生相见,只是相见即别,无暇深谈。然而时间是设计师,必然出于偶然。辽宁电视台让我和他同时录两部书,一个在上午录,一个在下午录,而晚上就成了我们的业余时间,可以沏上茶聊天,他抽着烟,不慌不忙地闲谈起来。于是在闲谈中,我便问到他的人生经历,是如何走到了今天的。
  单先生不紧不慢地跟我说:“……我这个人呢,平常说话,嘴上没有把门儿的,顺嘴好瞎叨叨,没想到,旁边有心人都给我记着呢!运动一来,就给我上纲上线,说我思想反动,不知不觉给我定了个‘反革命’,我没反革命啊!就是平常说的怪话、牢骚话。于是在团里就开始成为被批斗对象,各种斗法我都领教了,斗完了,还得遣送下乡,下乡不光是被斗,还得干活儿。咱从小就学说书,哪会干农活儿啊。到了那个时候,你不会也得会,还尽让你干脏活、累活儿,起粪、运粪,干一天不休息,要下班儿了,还得挨批斗,大伙围着我,我都听不清他们喊的是什么,挥拳头、喊口号,批倒批臭!我心想我倒腾了一天粪,你不批,我都觉得臭!那公社路边上有个修鞋的老头,他过去到城里时,听过我的书,认识我,有时间就常跟他聊聊,但也不敢聊长了,怕连累人家,我是重点人呀!那天,老头低声跟我说了,‘你小心点儿吧,我听说最近两天要在全公社各大队游斗你,你可得有点准备,我一听,这脑袋就嗡的一下子,心想,全公社游斗,肯定得走啊!我的腿脚还有毛病,斗一天,那造反派再给我两下子,两天下来,我命休矣!我当时,愣在那里,修鞋师傅说:‘要有地方,最好是躲一躲,等政策宽松了,你再回来。’我说:‘好吧!我自己先走,落脚稳定了之后给你写信,你再转告我的家属,让她们再走。’就这么着,那天晚上,我自己就先走了,怕被人跟踪,自己走出两站地,才买票上火车,我投奔了长春的一个朋友家,后来通过修鞋师傅传递消息,家属也转移到了长春。在那段时间里,我不敢出来说书,为谋生计,曾在街头卖过‘水刨花’,……‘四人帮’倒了,我又回到了鞍山曲艺团,看到传统书可以说了,尤其是传统书可以上广播了,我就到广播电台要求,我也可以录一部传统评书,台里人说‘您可以先录一段,我们听听,让领导审查通过。’后来我接连着去了两次,准备录一段,给人家听听,可人家总没时间给我录。后来我就听说了,有人说我坏话,说‘他就是个旧老艺人,他不会说书,听那嗓子,听众能受得了吗?’我听到这话,更下了决心,非录一段不可。结果那天我去,正赶上台里一位女同志见到我,是台里的老台长,她知道我,问我:‘单老师你干什么事儿了?’我说:‘我要录部书,得先录一段审查,等着录一段呢。’那位台长说:‘您还审查什么,要录就录呗!’于是我就录了一部《隋唐》,后来播出效果很好……”
  从单先生的谈话里,印证了我的同学听单先生说《隋唐》的情况。与单先生的谈唠中,知道了他的师父是李庆海,沈阳曲艺团的老同志,他的父亲单永魁,母亲王香桂是西河大鼓的名角,他也是“西河世家”。
  再后来,辽宁电视台要录制一部新评书—— 《辽沈战役》,这部评书形式上追求创新,四人合说,角色分部:中共人员由我说,国民党方面由单田芳先生说,国际方面由叶景林说,每集的评论部分由张杰兰说。这就促成了,与单田芳同台同场录节目的机会。在这一段过程里,我更加了解单先生的一种精神—— 不服输。他常说,这四个人里属我岁数大,但我不能成为背词最慢的,我就要笨鸟先飞。事实上,单先生果然在每次录制的时候,台词过得很顺。后来这部30集的“辽沈战役”,不但在辽宁卫视播过,而且相继在中央电视台也播出。
  没过多久,听说单先生在北京与人合伙成立了“单田芳文化艺术传播公司”,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以评书的形式经营、销售、代播广告,自此在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形成一股单田芳热。出租车里经常听到单田芳那苍劲沙哑的声音。此时他的声音,已不是缺点,倒成了优点。《曲苑杂坛》上的邹德江,故意模仿单田芳的音色,报说“天气预报”也成了红极一时的节目。单先生的评书在全国各地廣播电台播出,普及了评书艺术形式,丰富了广大群众的历史知识,满足了群众文化的精神需求,他的声音在广袤大地上传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2年,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晚会在南京体育馆隆重举行,我与单田芳一同上台,领取本届“终身成就奖”。领此奖项的另外几位是常宝霆、金声伯、马增蕙、吴宗锡。按照以往的规矩,几位领奖之后,各有几句简短发言,而这次颁奖晚会,为了节省时间,只派一人代表发言,议定结果,单田芳代表发言。记得那天,单先生走到发言席上说道:“……我这个人干了一辈子曲艺了,从来没得过奖,因为光说长篇书了,今天是我得的第一个奖,还是大奖,终身成就奖。我高兴,台下的领导们来得也高兴啊,你看,他们一个个脑门倍儿亮!”台下笑声骤起,掌声鼓动……
  得了终身成就奖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听说单先生得病了,还做了手术,胃被切掉了五分之三。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十分惋惜,觉得他的人生道路竟是如此坎坷、蹇涩。但是一年多以后,单先生又复出了,电视的访谈节目里,可看到他苍白、消瘦的面容,没过多久,再在电视的专题节目看到单先生,竟然恢复如初。
  2015年,辽宁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搞了个节目叫《老潮人》,意思是老年还赶时代潮流的人,这个节目请了我和单田芳、刘兰芳,由我们三个人完成。在辽宁电视台见到单先生时,他已乘坐轮椅,但是精神仍很矍铄。在这个节目里,单先生要表演的是唱一首流行歌曲,由他一个弟子共同合唱。演出时,他与弟子的合唱独具韵味,因他二人的音色不同,合唱起来就有种“山寨版”的感觉,但是这种声音的搭配,却给我留下了至今不忘的印象。
  此后,听说单先生回了鞍山,收徒弟,办学校,后来又听说返回了北京。直到今年,9月11日,实闻单先生病逝,颇为震惊,我在辽宁未能抽身吊唁,只好发唁电以示哀悼。出门购物,打一辆出租,坐于车内,司机正在听着单田芳的评书。听着熟悉的声音,我忽然想到“斯人已去,声音永存,这也是生命延续的一种方式。”
其他文献
苏州评弹与昆曲、园林并称苏州“文化三绝”,又与昆曲、苏剧并称为苏州艺坛“三朵花”,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是苏州乃至江南的一张文化名片。数百年来,苏州评弹名家辈出、书目繁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广泛流行。2006年,苏州评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自2018年组建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就明确了“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苏州评弹等优
期刊
王汝刚是江浙沪地区家喻户晓的滑稽表演艺术家,性格诙谐的他师承滑稽泰斗杨华生、笑嘻嘻、绿杨等人,在学艺从艺的过程中打下了说、学、做、唱的深厚功底。他的表演自然流畅,轻松洒脱,节奏感强,追求高品位的幽默特性使其表演雅俗共赏;他通晓多种方言,并善于运用方言和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塑造多种性格的喜剧人物,让人观看其演出后留下深刻印象。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王汝刚逐步形成其炉火纯青的轻松传神、细腻阴噱和方言
期刊
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它不仅是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与商贸中心,更是清朝文化的发祥地,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因富于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风情,沈阳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國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列,充满着蓬勃的现代气息。如今,沈阳的旅游业虽然呈现欣欣向荣之态,但与其重工业相比,在提升城市知名度方面还明显缺乏吸引力。沈阳应将游客喜闻乐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艺等文化艺术项目深度融入旅游文化,依托故
期刊
書画扇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我国历代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或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做留念。书画扇集实用、工艺与艺术于一体,折扇的扇面上宽下窄,呈扇形。书画家在命笔之时须考虑在特定空间范围中精思巧构画面,匠心独具,笔随意转,化有限为无限,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一幅盈尺小品往往能体现创作者在自然情态下的艺术造诣和笔墨意趣,因此诸多书画扇已超越其实用性,
期刊
陈云同志在1981年就评弹发展遇到的种种困难提出“出人,出书,走正路”七字方针,他说:“出人,就是要热心积极培养年轻优秀的创作人员和演员,使他们尽快跟上甚至超过老的。出书,就是要一手整理传统书目,一手编写反映新时代、新社会、新事物的书目,特别要多写多编新书。走正路,就是要在书目和表演上,既讲娱乐性,又讲思想性,不搞低级趣味和歪门邪道。”  陈云同志提出的“七字方针”高度概括了包括评弹在内的曲艺艺术
期刊
大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具有时间跨度久、受众范围广、传播和影响力大等特点,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区域经济带动作用,是打造城市对外宣传名片、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2004年,张家港创办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至今已有16年。一个县级市勇于创新,用实际行动有效推动了沿江城市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而自2015年起,国际幽默艺术周长期落户张家港,以“幽默丰富生活,欢笑连接世界”为主题,搭建起促进中
期刊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文联、中国曲协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中国曲协深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之年。一年来,在中宣部和中国文联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指导下,中国曲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文艺文联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团结带领广大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准
期刊
小时候听广播评书养成一个习惯,总要在故事进行到要紧处时看看表,估算下这段书还有多长时间,一如现在看网剧祈祷进度条君要顶住一般。随着醒木一声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响起,祈祷一如昨天、前天、大前天一样没起作用,但小小失望之后却是更强烈的好奇:这故事要怎么进行下去呢?  长篇评书伴随我慢慢长大,却不知何时退出了我的生活。现在看看当下长篇書目的颓势,我不禁有了疑惑: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
期刊
在今年8月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其中,“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
期刊
中国曲协举办第二届“曲艺版权宣传周”活动  4月26日,中国曲协举办的第二届“曲艺版权宣传周”活动线上启动。本次活动以“为曲艺绿色未来而创新”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提高广大曲艺工作者尊重知识产权、避免侵权、勇于维权的意识,助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创作环境。(曲讯)  金华市举办曲艺传承人研培活动暨第四届“金华道情”论坛  4月21日,2020“婺风遗韵”曲艺传承人研培活动暨第四届“金华道情”论坛在杭州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