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锁和他的《围困长春》

来源 :东西南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NI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原历史真相,向历史致敬。李发锁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任长春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写起小说来,李发锁驾轻就熟,已出版《动迁》《债主》《细菌》等6部长篇小说,3部正在改编为影视作品,基本每两年创作一部。而《围困长春》这部纪实作品,整整耗费了5年时间,搜集资料一年多,写了3年,修改一年多。
  长春围困战是国共双方在一座城市争夺时间最长、最惨烈的一场战役。70余年来,围绕围困长春战役若干似是而非的说法,这是中国革命战争与军事史上一桩重大历史事件,海内外关注。而历史军事题材作品浩如烟海,单就东北三年解放战争而言,就有若干脍炙人口的作品,有的还搬上银幕和荧屏。怎么写?
  “什么最有生命力——真实。真实不仅是力量的基本内核,也是报告(纪实)文学作家道德修养的底线。还原70年前惊心动魄的长春战役真相,理清后来诸多诡异的臆断与反复颠倒的种种说法,唯一的武器与途径只有实事求是。”为了能够通过翔实的史料揭开长春战役背后的真相,李发锁搜集了2000多万字的资料、档案和典籍,注释了近千条笔记,他还跑到当年的若干战场和山沟里进行实地考察,耗时5年写成了这部54万字的《围困长春》。
  真正弄清历史真相,靠原始档案资料说话,要用国共双方的档案资料,尤其是失败的敌方原始文件(例如郑洞国签发的文件,国民党的原始会议记录)。《围困长春》中重要的史实都有可靠的出处依据,重要史实注释条目近900条,其中部分条目是双证据引用。国防大学教授、军事专家戴旭因此认为,《围困长春》集档案、文献、回忆、著述等综合成果之大成,是一部同时兼有史实、思想、理论及文学价值的不可多得的上乘力作。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在读完此书后评价:“你可以不去了解新中国是怎样走来的全部,你也可以不用去成为一个军事爱好者,但你得了解中国共產党人和他们的领袖是如何缔造了一个人民共和国的一些基本历史,及那种历史是怎样的精彩与辉煌的部分。李发锁的大作《围困长春》则是这样的历史和它的精彩与辉煌的部分”。
  李发锁在接受采访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言,“我把我的观点拿出来做靶子,希望大家一起来研究。根据我现在掌握的这120条证据和原件,我得出了一个我认为还站得住脚的结论。如果大家认为我不对可以提出来,让我们的历史更清晰。”
  《东西南北》:《围困长春》出版以来,媒体反映积极,读者也有较好的反映,这本书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李发锁:总的来讲是围绕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主要战役与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从围困长春战役的发生、发展、胜利的全过程展开叙述。长春战役为什么围而不攻,如何进行围困;国共双方在“食口”包袱这个焦点上如何激烈争夺,在老百姓的“食口”上,国共双方分别采取了什么不同政策;争夺战中有多少老百姓被饿死,饿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围困长春对南下锦榆作战的牵制及影响;国共双方统帅与将领对长春攻守的不同策略比拼;长春守军瓦解(含60军起义,新七军投诚)的内幕;长春战役胜利对加快东北全境解放的推进作用。
  国共双方统帅毛泽东与蒋介石,将领林彪、罗荣桓、肖劲光与杜聿明、陈诚、郑洞国等不同战略与战术决策的原因分析,以及不同的思想、性格、胸怀对战役形成的深刻影响。
  东北解放战争尤其是长春战役过程中,国共双方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精神等方面,例如双方不同的土地方针、俘虏政策、兵役制度及组织架构对战役走向的巨大作用。面对美、苏、国、共“三国四方”复杂局面,双方不同的策略应对;与东北解放尤其是长春战役相关的双方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
  《东西南北》:从小说到纪实,《围困长春》对您来说应该是个挑战吧?
  李发锁:整整耗费了5年时间,包括写之前搜集资料,写了3年,初稿完成后无数次修改。中间经历了若干次挫折、灰心、失望、痛苦,甚至因为档案中的防腐剂导致呼吸道疾病……是书里的人物鼓励着我,总算坚持下来了。
  《东西南北》:全书54万字,您在后记中谈搜索了2000多万字的资料、档案、典籍,仅注释就近900条,应当是下了很多功夫吧?
  李发锁:我过去多半是写小说,6年写了6部。但这部纪实作品,耗费了我5年时间。
  首先这2000多万字的资料需要读得很细很熟,一遍、两遍、三遍,有的重要材料甚至被翻得面目全非。而后,要做索引,哪个事件与问题在哪个材料或书里,是第几页?跟哪几个关联?应该放在哪个章节里?笔记索引已经同这本书一样多了。做笔记索引还得熟记,熟到什么程度?就像林彪熟读地图(乡村、河流、山谷)与敌我双方部队位置、谁是长官、火力配置如何?烙印在脑子里一样,到写的时候才能比较顺利地找出来。为了熟记在心里,我还要到当年的战场山沟去看,看一次印象就深刻。深刻无比的体会是,写报告(纪实)文学,与其说是脑力劳动,不如说是极其繁重的体力劳动。创作这部作品损害了我的健康(档案中防腐剂导致呼吸道受损),写到“奔七”的古稀边缘。但我不后悔!
  《东西南北》: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您的书特殊的历史价值体现在哪里?
  李发锁:我是站在大历史观的角度,剖析书写历史。战争从来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主要的不是军事,而是经济、政治、社会实力的综合反映与比拼。写这本书我吸收了两个人的做法。一是以《万历十五年》闻名于世的历史学家黄仁宇;二是美国人胡素珊(音译)《中国的内战》的经验。他写国共战争都几乎没有写军事战役,而是全面深刻剖析国共双方政治、战略、精神、政策的对决,从中找出国共战争深层社会原因及决定战争胜负的规律。从这种大历史观出发,我对东北解放战争,尤其围绕长春战役的深层社会原因进行了多视角、全方位的历史还原,受到了国防大学教授、党史专家、军事专家戴旭的充分肯定。   《東西南北》:您在写作中有什么发现吗?
  李发锁:几十年来,关于围困长春饿死多少人有若干说法。我归拢了一下大概有6种。
  长春市的史志记载,当时围困长春饿死了10万人左右;国民党的军统少将段克文则说,当时饿死了65万人;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仅仅5天后,国民党《中央日报》10月24日给出的数字是饿死15万人;还有一个数字是当时几个日本人爬哨卡出来报的二三十万人;台湾作家龙应台的观点是饿死30万人,但她并未经过艰苦调查与数据考证,打折出来的,简单粗糙地取最大与最小的中间值,即30万人。打折是很随意、很不负责任的一种办法。为了使饿死30万人站得住脚,龙应台又毫无根据地开始文学“想象”,把长春围城内的人口翻了两三倍,即围城内可能是80万到120万人。她的书出版之初,就受到了李敖的批评。
  究竟死了多少人?我的观点是58063人。这是共产党进城后4次通过数尸头调查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我不认为58063是个准确数,58063只是一个参照数,是最接近当年历史事实的数据。
  我认为,对这样一个重大的政治与历史问题,必须采取极其认真的科学态度,吸收大量的历史数据研究考证才行。光看一方的数据还不够,还要有另一方面的。围城内当时的40万人,就是国民党长春市市长尚传道经过一个月地毯式调查得出的数据。一年后又被共产党所证实。史志中记载,当时的围城人数有390765人,和国民党的数据基本一致。解放后围城内还剩17.9万人,放出城的人数有15.4万人,两项相加为33万余人。距离40万(390765)尚有6万余的差,就应当是饿死的百姓数。
  《东西南北》:您能仔细谈谈“大历史观”在《围困长春》中的体现吗?
  李发锁:《围困长春》主要不是战争场景的专著(这方面已有浩如烟海的佳作),而是用相当篇幅叙说国共双方不同的政治构架,不同的土地政策、兵役制度、俘虏政策等等,这些不直接关乎战争走向,却深刻影响战争胜败。这是大历史剖析战争的钥匙。将东北解放战争及围困长春战役放到世界大格局之中进行战略与策略的叙述。
  以大历史观看,围困长春不是一个孤立的战役,而是东北解放战争的一个大战略。对国共双方领袖战略策略的考察,将帅们的战术研究,是本书写作的第一重要任务。同时,局部的围困长春战役,又是东北解放战争的一个“眼”,着力弄清似是而非的说法,还原历史真相,是本书写作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东西南北》:您在写这部作品时为何尤其注重人物性格的分析?
  李发锁:从大历史观出发,要着重在历史人物性格探究上下力气。战争是人类暴行的极致。诡异历史事件与扣人心弦的战争场景会让人眼花缭乱,如果笔墨仅限于此,便浪费了报告(纪实)文学这种文体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本书叙述中,我不仅仅限于写出战役的经过场景及将帅们的决策行为,而且要写出为什么这样决策而不是那样决策?做出这种决策的心理因素是什么?性格对于决策的影响何在?以及影响性格形成的个人经历及社会影响。写作过程使我体会到,这是增强作品深度的有效方式,是纪实文学这种文体独有的魅力。
  《东西南北》:您是如何评价“变化”了的历史人物?
  李发锁:在表现手法上,我秉笔直书,有勇气直言不讳。有功既写功,有过既写过,既要写胜利与成功,又要写失败与教训。唯要靠证据支持观点,靠原始档案资料说话。
  《东西南北》:您是长春人吗?可以看出您对长春很有感情。
  李发锁:我不是长春人,因为我的大半生是在长春度过的,所以我喜欢这座城市。《围困长春》这本作品是献给历史的,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浸润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又是献给我们民族的,中华民族的英雄们,包括那些为东北解放付出鲜血与生命的先烈们。但愿这部作品能使我们这些后辈们永远记住他们。
其他文献
53年,马学忠坚持收藏与毛泽东有关的各种物件,所收藏的书籍达3000多册,居全国个人收藏之首。“阅览室”里的收藏人生  马学忠今年83岁,一生爱好收藏。53年里,他走遍了大街小巷,退休后更是乐于此业。  不久前,走进马学忠温暖的家,感受到毛主席元素无处不在:墙上挂着毛主席的照片,老式书柜里满满的相关书籍。  伊通县图书馆里有一间毛泽东文献阅览室,这里承载着马学忠53年的心血,走进门高大的毛主席塑像
期刊
校舍每一处都留有她为之奋斗的印记。  刘秀丽是长春市南关区兴盛小学的校长,她毕生的心血注定与文化相关。19年磨一剑,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教学主任,再到校长。其间的艰辛若非亲历,实难想象,校舍每一处都留有她为之奋斗的印记。校园建设 利在千秋  兴盛小学是拥有着五十余年历史的老校,经历岁月的沧桑,校舍残破,冬天不能供暖,教室里冷得拿不出手来,基本依靠自己烧锅炉。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刘秀丽四处奔波,八方
期刊
他不仅创造了中国天眼,更重要的是他缔造了“南仁东精神”。  南仁东无疑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天文科学家,他不仅创造了中国天眼,更重要的是他缔造了“南仁东精神”。可以说南仁东精神的影响力不亚于他创造的中国天眼这个伟大创举。申报遭遇“滑铁卢”  人因谦卑而无畏,因落后而奋起。这句话用在南仁东身上很恰当。1993年国际天文学会和各国天文学家面对全球电磁波日益被破坏的现实,决定建设一批超大型的射电天文望远镜阵
期刊
“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我要把我的心画在纸上。但是画之前需要學会做人,先做人再做学问。”  上世纪80年代初,刘玉春追随在著名山水画家王淮身边,专注于山水研习和创作。其绘画以山水画为主,重点表现关东山水风土人情,他注重体现中国山水画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并把小有所成的作品悬挂在家中四壁。  所谓屋中有画,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春夏秋冬四季条幅和中堂,大大小小不一而同,画案上是景色各异的扇面、小品、斗
期刊
她是吉林电视台资深的播音员、主持人,是吉林电视事业发展的见证人;她会写的第一个字就是“秋”,每次书写时都觉得神圣,且带着敬意,因为,她是秋瑾的后人。和影视事业一起成长  1907年7月15日,年仅32岁的秋瑾被清政府秘密杀害,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每当秋素莉在书上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总能看到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从薄薄的纸张上凸现出来,心中难免会涌出几分激情和悲愤,因为她是秋瑾的后人。  论辈分,秋素莉
期刊
1978年春天,马金萍好不容易买到了一本《曹禺剧作选》。当他把这本书读完的时候,他绝望了,手捧书本,躺在炕上,嚎啕大哭。读完这本书他才知道,什么是戏剧,什么是戏剧创作。马金萍与刘德华的首度合作  电影《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里,有一首充满了东北风情的歌曲《咱们屯里人》。这首歌充满了东北文化元素,用粤语唱出来,火遍了大江南北。  一时间,让词作者马金萍觉得奇怪又开心。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么一首浓郁的北方
期刊
“世界上没有不学习的人,知识是无边无际的,我要活到老学到老。”  他不追求功名利禄,更不陷浮华。他说:“工作可以退休,但是人不能退休。活到老学到老,才能更上一层楼,再创一片天。”他是潘占学。少时读书归功于祖父  潘占学在文学界道行深广,作为文学界的翘楚,为人极具影响力,是有着无数头衔的重量级人物。他的人生如诗,正像他写的诗如人生。现今花甲之年的潘占学博览群书,满腹经纶,阅历丰富。他凭借着文学的功底
期刊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扭开收音机听评书,就和现在看电影、唱KTV、泡吧一样,是一种全民时尚。收音机让他学会了说相声  曲乃新陪伴观众近40年,也见证了中国相声40年的风雨兼程:“相声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事业。”  走进曲乃新的家中,让人不禁感叹当年风靡长春市曲艺团的那个年轻人未曾老过。虽然刚刚经过一场病痛的折磨,但这位92岁的艺术家依旧神采奕奕,
期刊
教育是一场走心的旅行,免费公益指导更是重在无价的心。一个不忘初心的教育践行者就这样走在路上,点亮了孩子们未来的盏盏指路明灯。不忘初心的教育践行者  认识刘亚昌是从他中考报考公益课堂开始的,一场讲座下来,场内外聚集了数百名家长和学生。台上,刘亚昌指导学生如何备考、调整心态、短期内提高成绩等;台下,家长们认真做着笔记。会后,更有很多家长找到他。  迄今为止,刘亚昌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开展初升高报考公益
期刊
她不仅研究伪满遗址,还扩展到伪满洲国的其它领域。  她,一个总是将自己浸泡在探寻历史文化中的女人。一盏清茶,一台电脑,一部相机,一辆车,她自己都记不清自己在探寻伪满历史的这条路上走了多少公里。  沈燕,伪满皇宫博物院研究员,这些年她一直从事伪满洲国史、伪满宫廷史方面的研究。著述甚丰,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0篇。这个充满了文化气息的女人,以自己大气的笔锋著了《长春伪满遗址大观》,填补了这个领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