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颈肩痛,软组织劳损性 按摩治疗
颈肩部软组织劳损是引起颈肩痛的常见原因,并常可导致脊柱关节损伤,加速椎间盘退变,发生小关节紊乱,形成颈椎病及颈肩综合征。劳损是颈椎病的早期阶段,无神经根受累征象,采用按摩手法治疗,疗效显著。
1、一般资料与诊断依据
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其中男43例,女53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63岁;病程最短的3个月,最长8年,不到1年的37例,1~5年的47例,5年以上的12例;非体力劳动者80例,体力劳动者16例;有颈部扭闪史21例;其余均有落枕及长期低头工作史;伴有上肢麻痛者33例,伴有头痛、头昏18例,伴胸闷、心率紊乱等症2例。其余无伴随症。颈肩痛的压痛点大多肩胛骨内上角。其次是风池穴、颈根部、肩胛骨及天宗穴等部位,压痛点处可触摸到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劳损性条索及结节。x线检查,大多数在颈椎中、下段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性改变。
1、2诊断依据
1.2.1多数有长期低头工作、侧屈头颈不良姿势、或有颈部扭伤史。
1.2.2颈肩部有酸胀疼痛,活动时常有牵扯不适感,疼痛可向上肢、头、胸背放散胆与神经节段分布多不一致有的尚有眩晕、耳鸣、恶心、心率紊乱等表现。
1.2.3颈肩部可有明显的压痛点及软组织劳损性条索和硬节。痛点大多在肌肉附着处及两肌交界和相互交错的部位。按压痛点能引出类似的放散痛。触摸到肌痉挛及软组织劳损性条索、硬块和结节,项韧带剥离与棘突偏歪等。
1.2.4无神经根受累征象。
1.2.5 X线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椎体缘骨质增生及韧带钙化等,无异常表现者也不少见。
2、手法操作步骤
2.1放松按摩手法患者取坐位,颈部及双肩放松,术者位于患者的后外侧,一手于患者的头顶部固定:使颈后部肌肉尽量放松,另手拇指其余四指分别位于颈椎的两侧,沿着肌肉的走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进行按揉数次。待痉挛缓解,疼痛减轻后,再点按风府、大椎、肩井、风池、天宗、合谷等穴。每穴半分钟结束。
2.2拨筋法术者与患者位置不变。术者一手位于尖前额部面部固定,另手拇指位于颈后部痉挛、条索及结节外缘,余四指对侧固定,以柔和的手法由内向外轻轻拨理数次。继而沿受损肌肉的走行反复操作滚法的捏拿法数次,重点在劳损部位,待松弛后施术下列动法。
2.3侧板患者取坐位,头颈稍前屈,术者位于侧后,一手握患者上肢近端,另一手按于患侧颞顶部。将患者的头缓缓推向健侧。幅度由小到大,用力均匀。直到充分侧屈,直到充分侧屈,反复操作。
2.4头颈旋转法患者坐位,术者立于一侧,一手位于颈肩部固定。另手使头颈做旋转运动。幅度由小到大,当达到最大限度时,再向相反方向旋转,反复操作达到最大限结束。
2.5头颈斜伸斜屈法患者坐位,术者位于其后。一手位于肩部固定另手置于患者头顶部,使头做前后,左右的斜屈法和斜伸运动。动度由小到大,以病人能忍受为度,反复操作3~5遍。
2.6摇颈法医患位置不变。术者两手分别置于患者的下颌和头顶后部。作顺逆时针方向缓慢环转。手法稳缓有力,环转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操作5-10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
3、疗程观察
用上述手法为96位病人施治后,患者自觉颈肩疼痛及压痛点消失的40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6%。特别对软组织劳损性病变具有较好效果。但对严重软组织变性、粘连或挛缩之病理变化的效果则次之。
4、体会
4.1本组96例软组织劳损性颈肩疼痛,绝无神经性受压,脊随受累征象,也无椎动脉供备不足的表现,并且X线检查未见椎管狭窄、椎间孔变小等改变。仅有特定的压痛点和劳损性条索及结节。通过手法治疗有效。
4.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始终保持肌肉的平衡与协调。当动作不协调,突然扭转头颈时则易造成颈肩部损伤。如治疗不妥当或不及时。便形成慢性功损。长期低头、侧屈头颈等不良姿势,使颈肩部肌肉长期处于被动牵扯或收缩状态,造成局部瘀血,甚至牵缩变性,导致颈段脊柱功能平衡失调,改变了颈椎生理曲度,增加了韧带和骨关节的组织应力,致使小关节紊乱,加速椎间盘的退变。
4.3按揉颈肩部,可广泛松弛筋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在受损软组织病变部位施以拨理为主的手法,可松解紧张或痉挛肌肉,解除粘连而且有滑利关节,调解组织之间的关系,纠正关节排列紊乱之效。
4、典型病例
孟某,女,55岁,教师,患者自述双侧颈肩部酸胀疼痛两年余。以右侧为主,逐年加重。特别是近两个月来感受低头工作时,颈肩部有牵扯不适感。左手拇指麻胀疼痛,并且胳膊不能提持物品(特别是端东西),左侧肩背部症状无明显变化。偶有偏头痛。经牵引等治疗效果不佳而行按摩。检查时颈前屈,左侧肩背部稍有不适。右侧肩背部的牵拉不适感明显较左侧重。后伸及旋转活动明显受限,伴有疼痛,双侧风池穴明显压痛。在右侧的肩胛骨内上角、颈根部及肩胛骨脊柱缘均可触及到大小不等的条索状物与硬块,左侧不太明显,按压时疼痛加剧。颈5~6、颈6~7椎旁压痛。同位项韧带处也可触及到硬块和结节,并在压痛。椎间孔压缩试验,颈神经根牵扯试验等均为阴性,X线片检查可见颈椎脊柱段生理曲度变直,颈5~6~7有轻微骨质增生,项韧带钙化点。经诊断为软组织劳损性颈肩痛。用上述手法治疗15天,病人自觉左侧颈肩背酸胀疼痛完全消失。右侧拇指麻胀疼痛缓解,颈肩膀部疼痛明显好转,颈部僵硬及活动受限大有改善。又治疗5天,患者低头写作时颈肩部的牵拉不适感消失,只有肩胛骨的脊柱缘和项韧带处的条索和结节未完全消散。又治疗5天,痛点和软组织劳损性反应基本消失。
颈肩部软组织劳损是引起颈肩痛的常见原因,并常可导致脊柱关节损伤,加速椎间盘退变,发生小关节紊乱,形成颈椎病及颈肩综合征。劳损是颈椎病的早期阶段,无神经根受累征象,采用按摩手法治疗,疗效显著。
1、一般资料与诊断依据
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其中男43例,女53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63岁;病程最短的3个月,最长8年,不到1年的37例,1~5年的47例,5年以上的12例;非体力劳动者80例,体力劳动者16例;有颈部扭闪史21例;其余均有落枕及长期低头工作史;伴有上肢麻痛者33例,伴有头痛、头昏18例,伴胸闷、心率紊乱等症2例。其余无伴随症。颈肩痛的压痛点大多肩胛骨内上角。其次是风池穴、颈根部、肩胛骨及天宗穴等部位,压痛点处可触摸到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劳损性条索及结节。x线检查,大多数在颈椎中、下段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性改变。
1、2诊断依据
1.2.1多数有长期低头工作、侧屈头颈不良姿势、或有颈部扭伤史。
1.2.2颈肩部有酸胀疼痛,活动时常有牵扯不适感,疼痛可向上肢、头、胸背放散胆与神经节段分布多不一致有的尚有眩晕、耳鸣、恶心、心率紊乱等表现。
1.2.3颈肩部可有明显的压痛点及软组织劳损性条索和硬节。痛点大多在肌肉附着处及两肌交界和相互交错的部位。按压痛点能引出类似的放散痛。触摸到肌痉挛及软组织劳损性条索、硬块和结节,项韧带剥离与棘突偏歪等。
1.2.4无神经根受累征象。
1.2.5 X线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椎体缘骨质增生及韧带钙化等,无异常表现者也不少见。
2、手法操作步骤
2.1放松按摩手法患者取坐位,颈部及双肩放松,术者位于患者的后外侧,一手于患者的头顶部固定:使颈后部肌肉尽量放松,另手拇指其余四指分别位于颈椎的两侧,沿着肌肉的走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进行按揉数次。待痉挛缓解,疼痛减轻后,再点按风府、大椎、肩井、风池、天宗、合谷等穴。每穴半分钟结束。
2.2拨筋法术者与患者位置不变。术者一手位于尖前额部面部固定,另手拇指位于颈后部痉挛、条索及结节外缘,余四指对侧固定,以柔和的手法由内向外轻轻拨理数次。继而沿受损肌肉的走行反复操作滚法的捏拿法数次,重点在劳损部位,待松弛后施术下列动法。
2.3侧板患者取坐位,头颈稍前屈,术者位于侧后,一手握患者上肢近端,另一手按于患侧颞顶部。将患者的头缓缓推向健侧。幅度由小到大,用力均匀。直到充分侧屈,直到充分侧屈,反复操作。
2.4头颈旋转法患者坐位,术者立于一侧,一手位于颈肩部固定。另手使头颈做旋转运动。幅度由小到大,当达到最大限度时,再向相反方向旋转,反复操作达到最大限结束。
2.5头颈斜伸斜屈法患者坐位,术者位于其后。一手位于肩部固定另手置于患者头顶部,使头做前后,左右的斜屈法和斜伸运动。动度由小到大,以病人能忍受为度,反复操作3~5遍。
2.6摇颈法医患位置不变。术者两手分别置于患者的下颌和头顶后部。作顺逆时针方向缓慢环转。手法稳缓有力,环转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操作5-10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
3、疗程观察
用上述手法为96位病人施治后,患者自觉颈肩疼痛及压痛点消失的40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6%。特别对软组织劳损性病变具有较好效果。但对严重软组织变性、粘连或挛缩之病理变化的效果则次之。
4、体会
4.1本组96例软组织劳损性颈肩疼痛,绝无神经性受压,脊随受累征象,也无椎动脉供备不足的表现,并且X线检查未见椎管狭窄、椎间孔变小等改变。仅有特定的压痛点和劳损性条索及结节。通过手法治疗有效。
4.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始终保持肌肉的平衡与协调。当动作不协调,突然扭转头颈时则易造成颈肩部损伤。如治疗不妥当或不及时。便形成慢性功损。长期低头、侧屈头颈等不良姿势,使颈肩部肌肉长期处于被动牵扯或收缩状态,造成局部瘀血,甚至牵缩变性,导致颈段脊柱功能平衡失调,改变了颈椎生理曲度,增加了韧带和骨关节的组织应力,致使小关节紊乱,加速椎间盘的退变。
4.3按揉颈肩部,可广泛松弛筋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在受损软组织病变部位施以拨理为主的手法,可松解紧张或痉挛肌肉,解除粘连而且有滑利关节,调解组织之间的关系,纠正关节排列紊乱之效。
4、典型病例
孟某,女,55岁,教师,患者自述双侧颈肩部酸胀疼痛两年余。以右侧为主,逐年加重。特别是近两个月来感受低头工作时,颈肩部有牵扯不适感。左手拇指麻胀疼痛,并且胳膊不能提持物品(特别是端东西),左侧肩背部症状无明显变化。偶有偏头痛。经牵引等治疗效果不佳而行按摩。检查时颈前屈,左侧肩背部稍有不适。右侧肩背部的牵拉不适感明显较左侧重。后伸及旋转活动明显受限,伴有疼痛,双侧风池穴明显压痛。在右侧的肩胛骨内上角、颈根部及肩胛骨脊柱缘均可触及到大小不等的条索状物与硬块,左侧不太明显,按压时疼痛加剧。颈5~6、颈6~7椎旁压痛。同位项韧带处也可触及到硬块和结节,并在压痛。椎间孔压缩试验,颈神经根牵扯试验等均为阴性,X线片检查可见颈椎脊柱段生理曲度变直,颈5~6~7有轻微骨质增生,项韧带钙化点。经诊断为软组织劳损性颈肩痛。用上述手法治疗15天,病人自觉左侧颈肩背酸胀疼痛完全消失。右侧拇指麻胀疼痛缓解,颈肩膀部疼痛明显好转,颈部僵硬及活动受限大有改善。又治疗5天,患者低头写作时颈肩部的牵拉不适感消失,只有肩胛骨的脊柱缘和项韧带处的条索和结节未完全消散。又治疗5天,痛点和软组织劳损性反应基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