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来源 :中国城市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0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理念,是一个目标,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过程。我们正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城市工作的方方面面。
  
  贵阳市委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实际,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的总抓手和切入点,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施政纲领。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结合实际
  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对既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展路径的拓展和匡正。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致力于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精神文明,提倡尊重自然规律,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抑制人们对物欲的过分追求;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协调平衡各种社会关系,实行避免生态破坏的制度安排。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而是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涉及观念转变、产业转换、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等多方面。为什么提出把贵阳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城市呢?
  这完全符合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写进政治报告;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动员全体人民更加积极投身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让我们的祖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举措,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
  这完全符合当今世界城市的发展潮流。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环境、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开始对自己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1820年,英国人欧文最早提出了建设“花园城”的理念。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念。很多专家学者对生态城市进行了研究,很多国家积极进行生态城市的实践。城市的生态化成为时代潮流。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顺应了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
  这完全符合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一个地方要健康、顺利发展,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实施比较优势战略。贵阳的比较优势是什么?一是空气清新,是地球上喀斯特地区植被保持较好的中心城市之一,加上降水较丰富,夜雨多,起到了对天空的“清洗”作用,空气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二是夏季气候凉爽,让人感到非常舒适,可与意大利著名旅游城市佛罗伦萨媲美;三是纬度合适,与埃及的开罗、印度的新德里、美国的夏威夷大体相当,为人类居住的最佳纬度;四是海拔适中,紫外线辐射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少的地区之一。把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利用好,完全可以把贵阳打造成适宜居住、适宜创业、适宜旅游的城市。
  这完全符合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一个城市好不好,不能只看城市的GDP,还要看城市居民生活得是否幸福。幸福感与经济收入之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关系。国际上幸福指数高的国家,并不一定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去年,英国“新经济基金”组织对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按“幸福指数”作了一次排名,冠军是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英国和美国则分别排在108位和第150位。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在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要用更多的精力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人文环境和生产环境、生态环境,老百姓即使收入赶不上其他许多城市,但也能生活得很幸福。
  


  今年初,贵阳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凝冻灾害,灾后,我们对这场特大凝冻灾害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反思。根据气象专家的分析,造成这次极端灾害天气的直接原因有两条,一是大气环流异常,二是拉尼娜现象。大气环流异常和拉尼娜现象是什么造成的呢?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为什么会变暖?是因为人类活动、工业生产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形成了“温室效应”,而森林资源大幅度减少,降低了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二氧化碳是谁排放的呢?森林是谁砍的?都是人类自身。因此,这次凝冻灾害天气,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所造成恶果的一个典型例子。全市上下痛定思痛,进一步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坚定了走生态文明路子的信心,真正把生态文明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重要参照系,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极端天气出现作出自己一份贡献。
  
  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城市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理念,是一个目标,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过程。我们正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城市工作的方方面面。
  按照生态文明理念搞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贵阳正在实施的是1996年至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即将到期。我们已启动新一轮总规修编,将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城乡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中,落实到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各个专项规划里,渗透到城市道路、城市建筑、城市景观、住宅小区等城市设计的各个方面,通过绿地、森林、公园、湿地、湖泊等连接各片区,真正彰显“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特色。在制定规划过程中,科学划分城市功能分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划定贵阳的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确定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划定空间“红线”,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为了切实维护贵阳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省市共同参与的贵阳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市规委成立后,特别强调坚持依规办事,严格按程序决策,按规划建设;坚持尊重科学,严格在专家的指导下编制和审查规划;坚持维护公权,完善规划公示制度,听取公众意见,接受公众监督。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城市功能。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实现内部各生态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协调统一,实现内外部生态系统之间充分的物质能量交换,畅通市各片区之间及其与周边区域的联系。目前,交通仍是制约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基于这样的状况,我们强力推进环城高速公路建设。从2007年7月开始,在国家、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5个月办完了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所有审批手续,半年内实现开工。为了系统解决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启动了“畅通工程”,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建成“三条环路十六条射线”的骨干路网结构。在抓好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时,还着力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公用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等建设。
  做大做强生态产业,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要占到较高比重,稳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同时三次产业都要向生态化方向发展。我们把发展旅游、文化、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放在首要的位置,大力整合宣传、文化、旅游资源,集中力量推介“中国避暑之都”品牌,将“贵阳避暑季”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产品,把贵阳建设成为面向国内外尤其是东亚、东南亚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可能逾越工业化阶段。工业经济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发展。我们正在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做大增量,就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提升存量,用循环经济模式来提升、改造资源型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企业集中布局、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循环利用,达到少排放乃至零排放的目标。目前有些高污染项目正在向我们这样的欠发达地区转移,不管这些项目能提供多少GDP和税收,只要不符合循环经济理念、不符合环保要求,一律不得引进。在加快发展三产、二产的同时,要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发展生态农业。
  以最严厉的措施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然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我们适应新的形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从主要运用行政办法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一是创新法律手段,就是拿起法律武器,把保护和治理环境纳入法制化轨道,真正在贵阳形成“破坏环境就是犯罪”的社会共识。贵阳在全国首创了环境保护审判庭和法庭,去年11月20日成立以来,已经受理案件34件,审结12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对破坏环境犯罪行为形成了巨大震慑。二是创新经济手段,严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大幅度提高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成本,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成立两湖一库环境保护基金会,倡导社会各界积极捐款,哪怕只捐一元钱,也体现了环保意识。三是创新行政手段。贵阳“两湖一库”原来由三套机构分别管理,即红枫湖管理处、百花湖管理处、阿哈水库管理处,现在将三个管理处合并为两湖一库管理局,切实履行起“两湖一库”环境保护的管理、监督、执法等行政职能,并实行政企分开,不再搞包括旅游创收在内的各类经营活动。
  坚持以人为本,尽心竭力解决民生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仅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我们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中,结合贵阳实际,提出实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六有”民生行动计划。解决民生问题,在对象上,强调格外关注弱势群体,多搞些“雪中送炭”,少搞些“锦上添花”。在态度上,强调千方百计、尽心竭力。把老百姓的“难事”当成党委、政府的“要事”,把老百姓的“关注点”作为党委、政府的“着力点”,把老百姓的“所急所盼”作为党委、政府的“所干所办”,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来办。在效果上,特别注重老百姓的感受,多听老百姓的评价,看老百姓的满意度。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把生态文化作为主流文化,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提倡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把生态文化具体地渗透到城市建筑、市民行为、社会风气、城市精神等方方面面。突出城市建设的文化个性,着力保护好历史文化,让城市的空间布局延续历史、尊重个性、突出特色,避免“千城一面”。大力倡导生态生活方式,出行方式实行公交优先,提倡步行。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正气,自觉维护社会公德,自觉维护法制和规矩,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创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创新,必然要求在体制机制上创新,才能取得实效,并形成长效机制。一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让生态保护受益主体向生态保护实施主体和受损主体支付一定经济补偿,调动各方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依法征收生态环境补偿税费。二是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涉及民生、生态环境建设等公益性项目主要由财政保障,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公交、煤气、污水处理等公益性质的经营性项目,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建设,政府给予适当支持。其他经营性项目要搭建市场化的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资金。三是形成鼓励创业的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开展投资“软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治理推诿扯皮、办事拖拉、“吃拿卡要”等行为。四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引进、培养高层次实用人才,努力激活现有人才,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建立严密严格的责任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和任务确定以后,要建立严密、严格的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把责任落实到人,让每个人都负起责任,确保把文件变成行动、蓝图变成现实。为此,一方面,我们通过领导部门把责任层层分解,实行“项目负责制”,将每一项任务包干到市委常委和副市长。另一方面,履职履得怎么样,请群众来打分,实行异体评价。通过建立责任体系,使全市各级各职都明确自己的责任,扎扎实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把灾后恢复重建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今年初发生的特大凝冻灾害,只是我们在推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进程中一段小小的“插曲”而已,不但不会打断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进程和工作部署,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还是一个很大推动。因为通过这场灾难,我们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认识更加一致,决心更加坚定,有利于把我们不愿经历的灾难转变成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大机遇。现在,全市上下都在“借机成事”,把灾后恢复重建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紧密结合起来,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理念来指导各项恢复重建工作。
  把制定恢复重建的规划与制定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在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时候,不是简单地把要上哪些项目、要做哪些事进行归堆,而是要贯穿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念,特别重视在灾害中受损绿地、湿地、公园、森林、湖泊等的恢复重建工作,特别重视恢复重建受损的城市绿轴带,确保贵阳“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特色不因为这场灾害而被弱化。
  把提高基础设施抗灾能力与完善生态文明城市功能结合起来。在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中,着眼于提高抗灾能力,这与完善生态文明城市的功能是完全一致的。一方面,提高设计标准,既要考虑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不可抗拒的灾害因素,有条件的要快速建设,没有条件的,施工可以逐步进行,但是设计标准不能降低,特别是搞好电力基础设施的修复和改造升级工作,修复设施水、电、气管网尽量入地,新建设施水、电、气管网一律入地。另一方面,提高施工质量,从进料到施工,再到最后的验收都要严格要求。在灾后重建中,我们成立了预防和查处腐败、打击违法工作组,公布了举报电话,坚决斩断伸向救灾资金、物资的黑手。
  把恢复生产与做大做强生态产业结合起来。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但是,现在要借着恢复重建的机会,采取强力措施,缩短产业调整的时间周期。要把恢复工业、农业、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三次产业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对那些耗费资源、污染环境,而又提供不了多少税收的“三高”企业,要安排用电顺序,借这个机会让那些小造纸厂、小铁合金厂、小水泥厂停产、歇火。
  把恢复森林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一方面,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坚决打击破坏山体、毁坏森林的行为,裸露的山体要尽快恢复植被;另一方面,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尽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恢复生态。植树造林要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的作用,提高质量,加强管护,确保树种得活、长得好。同时,切忌树种单一、景致凌乱。
  把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与实施“六有”民生行动计划结合起来。这次灾害中,通过救急措施解决了一些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要加快建立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特殊时期的一些救助措施,要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把弘扬抗灾救灾优良作风与培育生态文化结合起来。在“抗凝冻、保民生”战斗中,我们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作风,提炼出了“自强不息、敢于胜利,万众一心、共赴艰难,情系人民、忠于职守”的“08贵阳抗凝精神”,这些在关键时刻迸发出来的精神力量,是贵阳非常宝贵的软实力。我们要把这些优良作风凝固下来,弘扬下去,贯彻到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常态。特别是要把群众观念、民本思想作为根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融化在血液里,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一种风气,丰富和发展有贵阳特色的生态文化。
  把完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与创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机制结合起来。这次抗灾救灾暴露出我们应急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训。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要完善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防患于未然,将经验和教训留给我们的子孙,留给我们的后人。
  把完善抗灾救灾指挥体系与建立生态文明城市责任体系结合起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我们提出要建立严密、严格的责任体系,这在抗凝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贵阳各级党委切实加强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及时决策,成为抗灾救灾的坚强领导核心;各级政府坚决组织实施,体现出很强的执行力;各级人大、政协认真履行职能;社会各界也积极行动,充分发挥作用;全市共有29名干部因消极怠工、敷衍塞责、擅离职守、抗命不从等原因,受到责任追究。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要总结和提升这些经验和做法,真正发挥党委的核心作用,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合力。
  (作者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
其他文献
作为西部地区一座迅速崛起的城市,鄂尔多斯站在全自治区乃至全国的战略高度,适时提出建设“服务自治区、连接晋陕宁”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带症为奶牛常见病,影响奶牛受孕,甚至不孕。根据症状不同,临床可分为寒湿带下和湿热带下两种类型。笔者共治疗该病36例,治愈34例,疗效显著。
绿化已经成为我们城市建设的主流,大家在争相加大对城市绿化投入的同时出现了一股攀比之风,如"景观风"即一些地方过分的强调景观,忽略了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地域特征,如"崇
下肢动脉CTA检查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症上有较高的准确性,并广泛运用于临床,但其带来的电离辐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降低CTA检查辐射剂量的方法,包括降低管电压、
我国一些小城镇经济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和支撑,并有其自主创新显明特色。店口镇很典型,也很有借鉴意义。店口位于浙江诸暨北部,现城镇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1万,外来人口5万,与绍兴县、杭州市肖山区交接,时人曾以“会稽(诸暨)不管,山阴(绍兴)不收”来形容当时其资源贫乏、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生活贫困。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山沟小镇,勤劳的店口人趁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历经三十年的艰苦奋斗,靠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和任务。大同煤矿集团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特大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