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年,中国在西方人眼里遥不可及,林语堂的一册《吾国吾民》激起了西方探究中国的热情,如今,中国人在西方的生存已然成为一种常态,而单声则是他们中间平常而不平凡的一位。
过去涌着出国,现在争相回来
大厅的一隅,穿梭的人流中,单声与太太——台湾长大的单桂秋林安静地坐在中式长椅中,几年未见,84岁的单声还是一脸整洁的颊须,气场镇定,人群中一眼就能识出。
在欧洲侨界,提起单声,人们都很稔熟,连太太都昵称他“单老”,除了一份经营成功的投资事业,最重要的是他在华人中的声望。
在英国,很多人唤他单声博士,定居英国60余年,作为全英华人华侨中国统一促进会会长,单声说,自己一直不得“退休”,还在继续做特聘顾问。
“在国外,顾问就是顾而不问,在国内,顾问的地位很高。”单声笑言。
目前,英国的华人总数约60万,促进会在欧洲有8个分会,影响广泛。这次前来北京参加第九次全国侨代会,他和太太有着太多的感受要带回去与当地华人分享。
“勤学卫生,早起早卧,不作无益,闲写书法,爱国爱家爱故乡。”这是1951年单声离家到法国巴黎求学的前一天晚上,父亲在《儿子远行书》里送给他的23个字,单声一直谨记在心。
祖籍江苏泰州的单声,1929年出生在上海。其父单毓华早年曾留学于日本政法大学,是“上海十大名律师”之一。
父亲酷爱读书,喜欢京戏。闲时,总是给孩子们讲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中的故事。日军侵占上海后,单老先生不忍其辱,挂冠而去。受父亲影响,单声从小就抱定了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947年,18岁的单声考入上海震旦大学法律系,并于1951年毕业。随后踏上了留学法国的旅程。在巴黎大学,单声专攻国际法,拿下博士学位,由于经济困难,随后弃学从商,成了一名颇为成功的商人。
作为一名旅居海外超过半个世纪的八旬长者,单声对华侨华人在海外地位的“甲子巨变”有着切身感受。他还记得,19 78年,初次回国的单声站在旅馆窗口望下去,街上是清一色的自行车流,大家身着千篇一律的中山装。
“我们国外回来的人,后面有几十个同胞追着像看动物园一样。”
这样的经历让单声唏嘘。如今,指着周围身着五彩裳服的同胞,单声呵呵一笑,“他们穿得比我还时尚!”
“过去涌着出国,现在争相回来。”谈起这些年的变化,单声很是动情。“国内变化最大的是经济方面,其次是建筑和生活品质。”
与此同时,单声说,英国人对中国的态度也是180度大转变,“从前,内地人穷,国家弱,香港是中国的殖民地,内地人的生活比殖民地还不如。”现在,单声说,一个英国教授向他夸口,自己的女婿是中国人,孙女是中国人,“跟中国拉上关系成了一种荣耀!”
两岸统一是最重要的大事
“两岸”是单声生活中的关键词语,他指指邻座,郑重地说,“我太太在台湾长大,台湾有我的亲戚、同学和朋友,我对台湾有很深的感情。”
自担任全英华人中国统一促进会会长以来,单声最关心的就是海峡两岸的统一,甚至在心中拟定了一个两岸统一的时间表。他尽自己所能,凡有关于两岸统一的国际会议和交流活动,他都是最积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对于两岸问题,单声可谓费尽心思。2004年5月9日,时任总理温家宝赴英访问,与当地华侨华人座谈时,单声当场向温家宝提出:要化被动为主动,立法非常有助于以和平方式遏制“台独”。温家宝听了频频点头,连说“非常好!”
出人意料的是,仅仅两天后的5月11日,国台办发言人就在讲话中表明,中国要考虑用立法来遏制“台独”。
2005年3月14日,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当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4号主席令,颁布实施这一法律。单声的梦想终于成真。
在单声心中,“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他非常认真地表示,“落实中国梦,两岸和平统一是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他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看到两岸的统一,并表示,“要用立法的手段制定台湾统一的时间表,最后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
“单老,谢谢您。”
1992年5月,热心公益的老侨领汪漱芬发起成立法国华侨教育基金会,旨在帮助中国贫困地区学童走进学堂,完成学业。得知此事,单声立刻嘱咐身在法国的女儿予以帮助,让她尽心尽力募集资金,捐助中国的教育事业。
早在19 9 8年,单声就将发还的祖宅捐赠给泰州的大浦小学,作为该校课外活动基地。2008年7月,为了帮助家乡的贫困学生接受教育,单声捐款100万元人民币设立泰州市单声教育奖学基金,奖励家乡生活贫困的优秀学子。
除了支持国内的教育,单声还非常热心海外华侨华人的中文教育,把弘扬中华文化当成自己的责任。他兼任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名誉会长,使得英国中文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2011年2月5日,时任国务院侨办主任的李海峰,专程看望单声,对他表示,“您对中国以及英国当地的贡献,是大家公认的。单老,谢谢您。”
几十年来,单声始终坚持用毛笔写字。在他心目中,中国人“有爱心,有孝心,肯做事”,“因为中国人种非常优秀,聪明、勤劳、节俭。”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单声和太太单桂秋林在英国成立了英国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由单桂秋林担任院长,旨在“纠正部分西方学者对中华文化的一知半解或误解,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精髓。”他们组织有影响力的学者和教授在当地举办讲座,同时把纯“中国范儿”的东西介绍给英国。
“借着单老的影响力,研究会的活动非常频繁。”单桂秋林说。这次回到英国,她的第一件事,就是参加一位中国导演在伦敦大学的讲座,类似的讲座,包括昆曲、民乐、易学、京剧、太极、围棋等,几乎每月都会举办。
除了弘扬中华文化,单声夫妇还将自己收藏的中国古董中最顶级的300多件珍品捐给了家乡泰州,其中很多估价过亿。包括宋代绘画、牙雕八仙摆件、翡翠屏风、金丝九龙地毯等。这些珍品如今在新落成的“单声珍藏文物馆”中展出。
“我这一生运气很好,基本是心想事成。”单声说,“我在德国做进出口,赚了很多钱,就去投资地皮,地皮又高涨得不得了,赚来的钱又去买文物,开始不贵,后来变成天价,甚至无价了,现在被我全部捐掉。”
坐在身边的单桂秋林说,“到了这个年龄,最后的选择就是一个字‘捐’。”
单声说,“我这一生没有白过,因为我目睹了中国发生的太多的奇迹,尤其是改革开放35年来的变化。这是世界史上的一个奇迹,中国从人口众多的贫穷国家,成了世界一流的强国。”
过去涌着出国,现在争相回来
大厅的一隅,穿梭的人流中,单声与太太——台湾长大的单桂秋林安静地坐在中式长椅中,几年未见,84岁的单声还是一脸整洁的颊须,气场镇定,人群中一眼就能识出。
在欧洲侨界,提起单声,人们都很稔熟,连太太都昵称他“单老”,除了一份经营成功的投资事业,最重要的是他在华人中的声望。
在英国,很多人唤他单声博士,定居英国60余年,作为全英华人华侨中国统一促进会会长,单声说,自己一直不得“退休”,还在继续做特聘顾问。
“在国外,顾问就是顾而不问,在国内,顾问的地位很高。”单声笑言。
目前,英国的华人总数约60万,促进会在欧洲有8个分会,影响广泛。这次前来北京参加第九次全国侨代会,他和太太有着太多的感受要带回去与当地华人分享。
“勤学卫生,早起早卧,不作无益,闲写书法,爱国爱家爱故乡。”这是1951年单声离家到法国巴黎求学的前一天晚上,父亲在《儿子远行书》里送给他的23个字,单声一直谨记在心。
祖籍江苏泰州的单声,1929年出生在上海。其父单毓华早年曾留学于日本政法大学,是“上海十大名律师”之一。
父亲酷爱读书,喜欢京戏。闲时,总是给孩子们讲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中的故事。日军侵占上海后,单老先生不忍其辱,挂冠而去。受父亲影响,单声从小就抱定了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947年,18岁的单声考入上海震旦大学法律系,并于1951年毕业。随后踏上了留学法国的旅程。在巴黎大学,单声专攻国际法,拿下博士学位,由于经济困难,随后弃学从商,成了一名颇为成功的商人。
作为一名旅居海外超过半个世纪的八旬长者,单声对华侨华人在海外地位的“甲子巨变”有着切身感受。他还记得,19 78年,初次回国的单声站在旅馆窗口望下去,街上是清一色的自行车流,大家身着千篇一律的中山装。
“我们国外回来的人,后面有几十个同胞追着像看动物园一样。”
这样的经历让单声唏嘘。如今,指着周围身着五彩裳服的同胞,单声呵呵一笑,“他们穿得比我还时尚!”
“过去涌着出国,现在争相回来。”谈起这些年的变化,单声很是动情。“国内变化最大的是经济方面,其次是建筑和生活品质。”
与此同时,单声说,英国人对中国的态度也是180度大转变,“从前,内地人穷,国家弱,香港是中国的殖民地,内地人的生活比殖民地还不如。”现在,单声说,一个英国教授向他夸口,自己的女婿是中国人,孙女是中国人,“跟中国拉上关系成了一种荣耀!”
两岸统一是最重要的大事
“两岸”是单声生活中的关键词语,他指指邻座,郑重地说,“我太太在台湾长大,台湾有我的亲戚、同学和朋友,我对台湾有很深的感情。”
自担任全英华人中国统一促进会会长以来,单声最关心的就是海峡两岸的统一,甚至在心中拟定了一个两岸统一的时间表。他尽自己所能,凡有关于两岸统一的国际会议和交流活动,他都是最积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对于两岸问题,单声可谓费尽心思。2004年5月9日,时任总理温家宝赴英访问,与当地华侨华人座谈时,单声当场向温家宝提出:要化被动为主动,立法非常有助于以和平方式遏制“台独”。温家宝听了频频点头,连说“非常好!”
出人意料的是,仅仅两天后的5月11日,国台办发言人就在讲话中表明,中国要考虑用立法来遏制“台独”。
2005年3月14日,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当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4号主席令,颁布实施这一法律。单声的梦想终于成真。
在单声心中,“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他非常认真地表示,“落实中国梦,两岸和平统一是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他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看到两岸的统一,并表示,“要用立法的手段制定台湾统一的时间表,最后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
“单老,谢谢您。”
1992年5月,热心公益的老侨领汪漱芬发起成立法国华侨教育基金会,旨在帮助中国贫困地区学童走进学堂,完成学业。得知此事,单声立刻嘱咐身在法国的女儿予以帮助,让她尽心尽力募集资金,捐助中国的教育事业。
早在19 9 8年,单声就将发还的祖宅捐赠给泰州的大浦小学,作为该校课外活动基地。2008年7月,为了帮助家乡的贫困学生接受教育,单声捐款100万元人民币设立泰州市单声教育奖学基金,奖励家乡生活贫困的优秀学子。
除了支持国内的教育,单声还非常热心海外华侨华人的中文教育,把弘扬中华文化当成自己的责任。他兼任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名誉会长,使得英国中文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2011年2月5日,时任国务院侨办主任的李海峰,专程看望单声,对他表示,“您对中国以及英国当地的贡献,是大家公认的。单老,谢谢您。”
几十年来,单声始终坚持用毛笔写字。在他心目中,中国人“有爱心,有孝心,肯做事”,“因为中国人种非常优秀,聪明、勤劳、节俭。”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单声和太太单桂秋林在英国成立了英国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由单桂秋林担任院长,旨在“纠正部分西方学者对中华文化的一知半解或误解,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精髓。”他们组织有影响力的学者和教授在当地举办讲座,同时把纯“中国范儿”的东西介绍给英国。
“借着单老的影响力,研究会的活动非常频繁。”单桂秋林说。这次回到英国,她的第一件事,就是参加一位中国导演在伦敦大学的讲座,类似的讲座,包括昆曲、民乐、易学、京剧、太极、围棋等,几乎每月都会举办。
除了弘扬中华文化,单声夫妇还将自己收藏的中国古董中最顶级的300多件珍品捐给了家乡泰州,其中很多估价过亿。包括宋代绘画、牙雕八仙摆件、翡翠屏风、金丝九龙地毯等。这些珍品如今在新落成的“单声珍藏文物馆”中展出。
“我这一生运气很好,基本是心想事成。”单声说,“我在德国做进出口,赚了很多钱,就去投资地皮,地皮又高涨得不得了,赚来的钱又去买文物,开始不贵,后来变成天价,甚至无价了,现在被我全部捐掉。”
坐在身边的单桂秋林说,“到了这个年龄,最后的选择就是一个字‘捐’。”
单声说,“我这一生没有白过,因为我目睹了中国发生的太多的奇迹,尤其是改革开放35年来的变化。这是世界史上的一个奇迹,中国从人口众多的贫穷国家,成了世界一流的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