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能谱CT容积碘含量(VIU)作为晚期胃癌化疗疗效评价标准的价值。
方法纳入标准:(1)既往未经系统治疗;(2)化疗前后资料完整;(3)无化疗禁忌。排除标准:(1)化疗时间及次数未完成;(2)原发灶不可测量;(3)图像质量差,胃腔充盈欠佳。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胃镜病理确诊、经影像学和临床评估需行化疗的52例晚期胃癌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38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65(31~88)岁。所有患者在化疗前和第3个化疗疗程结束后均行能谱CT双期增强扫描,测量门静脉期化疗前后的参数值:病灶最大径(在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分别找到病灶最大层面后测量肿瘤长径,取三者中最大值为肿瘤最大径)、病灶平均CT值(在病灶最大横断位层面手动画取感兴趣区,避开肿瘤边缘约2 mm,测量CT值)以及VIU(病灶体积×碘浓度IC值),并计算化疗前后病灶最大径、VIU和平均CT值变化率[(化疗后指标-化疗前指标)/化疗前指标];分别以RECIST1.1(化疗后病灶最大径变化)、Choi(化疗后病灶平均CT值变化)及VIU(化疗后病灶VIU变化)评价标准评估化疗后疗效,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CR、PR和SD归为有效组,PD归为无效组。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化疗前后参数值的变化,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Kappa检验对3种疗效评价标准的疗效评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一致性检验(Kappa值≥0.75,说明一致性较好)。
结果52例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后病灶参数值的比较,化疗后患者平均CT值[(74.01±16.75)HU比(81.06±15.87)HU,t=2.202,P=0.030]及VIU[中位数668.53×102 μg比272.52×102 μg,Z=4.761,P<0.001]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病灶最大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1±34.49)mm比(78.45±35.62)mm,t=1.708,P=0.091]。VIU变化率中位数为-53.33%明显大于CT值变化率的中位数-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08,P<0.001)。根据RECIST1.1标准,提示有效组47例(90.4%,包括PR19例、SD28例),无效组5例(9.6%);根据Choi标准提示,有效组45例(86.5%,包括PR37例、SD8例),无效组7例(13.5%);VIU标准提示有效组46例(88.5%,包括PR41例、SD5例),无效组6例(11.5%);将三者评价疗效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377,P=0.828);经Choi及VIU评估为PR的比例明显高于RECIST1.1,评估为SD的比例明显较低(χ2值分别是16.861和24.089,均P<0.001),VIU及Choi两者评价PR和SD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7,P=0.346)。一致性及相关性分析显示,Choi和VIU评价疗效结果一致性及相关性最高(Kappa=0.912,P<0.001;r=0.916,P<0.001)。
结论VIU对晚期胃癌化疗疗效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能比依靠病灶最大径或CT值变化来评估的标准更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