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教学是中学写作教学的重头戏,笔者认真研究了近几年高考的作文题型,发现虽然也有一些试题是“体裁不限”,学生可以选择散文、记叙文,但就所给的论题来看,还是最适合写议论文的,而且,绝大多数考生选择的也是议论文。这是不是意味着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最拿手呢?从学生完成的作文来看,作文有观点、有论据、有总结,看似一篇完整的议论文,但细品之下,笔者发现观点不清、思路不明、以叙代议、道理模糊等问题繁多,而且作文常缺乏一种理性思维和一种让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究其实质来说,议论文可以体现人的智慧,在各种各样的观点之中往往能看出学生的真知灼见,这种智慧之光不是通过各种写作技巧得到的,而是通过思维的训练与各种思想的融汇之后逐渐形成的。各种写作方法的训练固然能对写作起到一定的作用,却不能激起学生思想的火花,因为外在形式仅是一个外壳,没有内在的智慧之光闪现,它永远是空虚的。
智慧之光来自何方?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写出深刻的见解,而有的学生的见解却平庸无味呢?因为前者已经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式,而后者尚处于蒙昧之中,不知从何入手。从人的成长阶段来看,高中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教育在学生的一生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正确思维方式的形成最为关键。人一旦形成了辩证思维的方式,他对世界的认识就不会狭隘、极端,也不会肤浅、盲从。可以说,正确的思维方式会直接影响个体的成长,乃至社会的进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重视思维能力的发展已得到普遍的认可,这一发展目标的落实是当前最大的困难。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解决这个问题。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抓住论点、论据、论证不放,从三要素的要求到行文的结构安排,学生听起来也津津有味,但真正动起笔来却又束手无策。这种情况正说明了学生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应该怎么写”,而在于“写什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首先应重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联想和推理能力。教师只有在培养思维能力上下足功夫,才能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是一个教学观念更新的问题。
进行思维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有用和适用。大班教学是高中教学的常态,教师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做到思维训练的拓展呢?笔者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三种方法,供各位同僚借鉴和参考。
一、关注生活,就地取“议”题
思维的训练,主要是找准训练的内容,最好的方法就是寻找易于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题材。我们生活在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叶圣陶先生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这告诉我们作文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生活这个生动的大舞台。
从这一立场出发,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如看完电影和电视后,笔者要求学生写影评;读完小说和报纸后,笔者要求学生写书评;看到有趣的短信、微信,笔者要求学生写“信”评;甚至街头巷尾的聊天、争吵都可以成为学生的“议”材……只要题材本身具有可“谈”性,笔者就可以引导学生对热门话题进行思考、讨论。如中国留学生因失言“新加坡狗比人多”被罚事件,2010年周洋夺冠后没有感谢领导引来争议、2014年2月夺冠后“感谢大家”……这些生活插曲都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好素材,能提高学生对事、对人的判断与分析能力。
事实证明,鲜活的材料很容易激发学生思考的激情。笔者经常把讨论留在课外,把分析归纳留在课内。这样既节省了上课的时间,又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考和互动的时间。有时,关于一个命题的讨论,笔者只需要点拨一下,当碰到学生精彩的评述时,笔者会及时鼓励,当学生阐述的有所不足时,笔者会引导学生一起补充,或者纠正。
二、搭建“辩台”,促进思想的交锋
因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也是千差万别的,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亦有妄见纷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呢?俗语说,真理愈辩愈明,只有通过辩论,种种似是而非的见解才能消散,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训练思维方式,明白什么是正确的思维方式,什么是辩证的态度。胡适就很强调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用演说、辩论作国语的使用教授法。”他主张初中生以演讲为主,高中生要以辩论为主,教师要训练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矛盾,并立论和全面进行论证。他强调:“做文章的第一个套件只是思想有条理、有层次。演说辩论最能帮助学生养成有条理、系统的思想能力。”笔者非常赞同大师的见解,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这是训练思维的一条简单而实用的途径。
笔者认为高一的学生最需要的不是写作技巧的学习,而是思维方式的激发与训练。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而不应该是“怎么写”。高一下学期正式进入议论文教学之后,笔者安排了两次课堂辩论,以生活中的“快”与“慢”、“竞争”与“合作”为主题。学生自主选取角度、自由组合,在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准备后正式进行辩论赛,除了两组参加辩论的学生之外,笔者和其他的同学皆是评委。在学生激辩的过程中,笔者和“评委们”快速地记录下那些精彩的亮点,失误。在双方经过陈述观点、自由辩论、总结论点陈述的三个环节后,“评委们”上场了,他们为激辩中精彩的地方“加分”,对失误的地方进行“修补”。笔者发现辩论不仅能让“参战”的双方重视自己的观点与表述的严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敏锐的“反攻”思维,即使是那些旁观的“评委们”也积极地思考起来,敏锐地捕捉正、反双方中的那些“疏漏”,并进行点评。
辩论结束后,笔者布置了论文题,发现经过思想交锋后写成的议论文脉络清晰,学生分析问题的力度与深度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即使是同一个例子,学生也能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视野来,这就是思维碰撞的结果。在这里,学生是思想的主人。学生的“学”不仅是向书本上学,而且也是一种另类的“学”,那是思维与智慧的火花碰撞出的璀璨与光华,极其珍贵。
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老师常常强调教师要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议论文写作中“反例高于正例”的情况,以前笔者觉得是很难实现的。但是通过这一次辩论赛,笔者发现学生们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如鱼得水。
三、巧改“习作”,一“稿”多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仅仅是写出来的。表面上看,修改文章,只是文句、内容的调整,其实,它也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调整的过程。一般来说,多次精心修改一篇文章得到的经验,比写十篇文章来得更有效。在缓慢的琢磨中,人的思维得到了锤炼,如铁炼成钢,愈砸愈韧。在经过多次的训练之后,思维就有了明显的飞跃。
同样,写作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的指导和评价也是极为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写作的信心和进步的程度。为此,笔者特别设计了三道“工序”:首先是自评,其次是互评,最后才是教师的点评。
笔者提倡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并把修改作为作文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美国,一篇习作的完成常需要耗时2~3个月,修改占的时间最多。笔者觉得这一点值得借鉴,文章不在于写的多,而在于有感受、有收获。
第二步,笔者提倡学生互相学习,建议大家找自己喜欢的、或思想接近的同学互读作文,并进行交流讨论。笔者鼓励学生在作文的末尾记录下交流的文字,因为同龄人的肯定和鼓励是促进学生写作的有效动力。
最后,教师就学生的习作和同学间的互评给予指导。有思考才有会进步,笔者希望每一次的写作不是思维的总结过程,而是不断完善的过程。经过多次反复训练之后,一些必要的写作技巧和思维方式就会烙进学生的脑海中,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是简单的课堂传授所能达到的。
在辩证思维训练方面,国外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美国学界普遍认为,写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更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美国考试类型多样、作文题型丰富,但无论哪一种,对学生思想深度和创新能力的考核都有共同的追求。相比之下,我们的作文教学缺少可以操作的规范与方法,所以必须加以改进。
理性的辩证思维训练应该是高中作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不仅与语文教育有关,更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息息相关。中学写作教学不应成为学生思想的羁绊,而应成为助其成长的风帆!
参考文献:
[1]夏丏尊,叶圣陶.文心[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2]孙绍振.议论文写作:寻找黑天鹅[J].语文建设,2011,(9).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禾山中学)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究其实质来说,议论文可以体现人的智慧,在各种各样的观点之中往往能看出学生的真知灼见,这种智慧之光不是通过各种写作技巧得到的,而是通过思维的训练与各种思想的融汇之后逐渐形成的。各种写作方法的训练固然能对写作起到一定的作用,却不能激起学生思想的火花,因为外在形式仅是一个外壳,没有内在的智慧之光闪现,它永远是空虚的。
智慧之光来自何方?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写出深刻的见解,而有的学生的见解却平庸无味呢?因为前者已经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式,而后者尚处于蒙昧之中,不知从何入手。从人的成长阶段来看,高中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教育在学生的一生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正确思维方式的形成最为关键。人一旦形成了辩证思维的方式,他对世界的认识就不会狭隘、极端,也不会肤浅、盲从。可以说,正确的思维方式会直接影响个体的成长,乃至社会的进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重视思维能力的发展已得到普遍的认可,这一发展目标的落实是当前最大的困难。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解决这个问题。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抓住论点、论据、论证不放,从三要素的要求到行文的结构安排,学生听起来也津津有味,但真正动起笔来却又束手无策。这种情况正说明了学生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应该怎么写”,而在于“写什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首先应重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联想和推理能力。教师只有在培养思维能力上下足功夫,才能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是一个教学观念更新的问题。
进行思维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有用和适用。大班教学是高中教学的常态,教师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做到思维训练的拓展呢?笔者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三种方法,供各位同僚借鉴和参考。
一、关注生活,就地取“议”题
思维的训练,主要是找准训练的内容,最好的方法就是寻找易于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题材。我们生活在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叶圣陶先生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这告诉我们作文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生活这个生动的大舞台。
从这一立场出发,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如看完电影和电视后,笔者要求学生写影评;读完小说和报纸后,笔者要求学生写书评;看到有趣的短信、微信,笔者要求学生写“信”评;甚至街头巷尾的聊天、争吵都可以成为学生的“议”材……只要题材本身具有可“谈”性,笔者就可以引导学生对热门话题进行思考、讨论。如中国留学生因失言“新加坡狗比人多”被罚事件,2010年周洋夺冠后没有感谢领导引来争议、2014年2月夺冠后“感谢大家”……这些生活插曲都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好素材,能提高学生对事、对人的判断与分析能力。
事实证明,鲜活的材料很容易激发学生思考的激情。笔者经常把讨论留在课外,把分析归纳留在课内。这样既节省了上课的时间,又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考和互动的时间。有时,关于一个命题的讨论,笔者只需要点拨一下,当碰到学生精彩的评述时,笔者会及时鼓励,当学生阐述的有所不足时,笔者会引导学生一起补充,或者纠正。
二、搭建“辩台”,促进思想的交锋
因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也是千差万别的,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亦有妄见纷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呢?俗语说,真理愈辩愈明,只有通过辩论,种种似是而非的见解才能消散,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训练思维方式,明白什么是正确的思维方式,什么是辩证的态度。胡适就很强调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用演说、辩论作国语的使用教授法。”他主张初中生以演讲为主,高中生要以辩论为主,教师要训练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矛盾,并立论和全面进行论证。他强调:“做文章的第一个套件只是思想有条理、有层次。演说辩论最能帮助学生养成有条理、系统的思想能力。”笔者非常赞同大师的见解,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这是训练思维的一条简单而实用的途径。
笔者认为高一的学生最需要的不是写作技巧的学习,而是思维方式的激发与训练。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而不应该是“怎么写”。高一下学期正式进入议论文教学之后,笔者安排了两次课堂辩论,以生活中的“快”与“慢”、“竞争”与“合作”为主题。学生自主选取角度、自由组合,在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准备后正式进行辩论赛,除了两组参加辩论的学生之外,笔者和其他的同学皆是评委。在学生激辩的过程中,笔者和“评委们”快速地记录下那些精彩的亮点,失误。在双方经过陈述观点、自由辩论、总结论点陈述的三个环节后,“评委们”上场了,他们为激辩中精彩的地方“加分”,对失误的地方进行“修补”。笔者发现辩论不仅能让“参战”的双方重视自己的观点与表述的严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敏锐的“反攻”思维,即使是那些旁观的“评委们”也积极地思考起来,敏锐地捕捉正、反双方中的那些“疏漏”,并进行点评。
辩论结束后,笔者布置了论文题,发现经过思想交锋后写成的议论文脉络清晰,学生分析问题的力度与深度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即使是同一个例子,学生也能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视野来,这就是思维碰撞的结果。在这里,学生是思想的主人。学生的“学”不仅是向书本上学,而且也是一种另类的“学”,那是思维与智慧的火花碰撞出的璀璨与光华,极其珍贵。
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老师常常强调教师要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议论文写作中“反例高于正例”的情况,以前笔者觉得是很难实现的。但是通过这一次辩论赛,笔者发现学生们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如鱼得水。
三、巧改“习作”,一“稿”多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仅仅是写出来的。表面上看,修改文章,只是文句、内容的调整,其实,它也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调整的过程。一般来说,多次精心修改一篇文章得到的经验,比写十篇文章来得更有效。在缓慢的琢磨中,人的思维得到了锤炼,如铁炼成钢,愈砸愈韧。在经过多次的训练之后,思维就有了明显的飞跃。
同样,写作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的指导和评价也是极为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写作的信心和进步的程度。为此,笔者特别设计了三道“工序”:首先是自评,其次是互评,最后才是教师的点评。
笔者提倡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并把修改作为作文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美国,一篇习作的完成常需要耗时2~3个月,修改占的时间最多。笔者觉得这一点值得借鉴,文章不在于写的多,而在于有感受、有收获。
第二步,笔者提倡学生互相学习,建议大家找自己喜欢的、或思想接近的同学互读作文,并进行交流讨论。笔者鼓励学生在作文的末尾记录下交流的文字,因为同龄人的肯定和鼓励是促进学生写作的有效动力。
最后,教师就学生的习作和同学间的互评给予指导。有思考才有会进步,笔者希望每一次的写作不是思维的总结过程,而是不断完善的过程。经过多次反复训练之后,一些必要的写作技巧和思维方式就会烙进学生的脑海中,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是简单的课堂传授所能达到的。
在辩证思维训练方面,国外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美国学界普遍认为,写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更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美国考试类型多样、作文题型丰富,但无论哪一种,对学生思想深度和创新能力的考核都有共同的追求。相比之下,我们的作文教学缺少可以操作的规范与方法,所以必须加以改进。
理性的辩证思维训练应该是高中作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不仅与语文教育有关,更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息息相关。中学写作教学不应成为学生思想的羁绊,而应成为助其成长的风帆!
参考文献:
[1]夏丏尊,叶圣陶.文心[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2]孙绍振.议论文写作:寻找黑天鹅[J].语文建设,2011,(9).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禾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