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朱庄矿区位于秦岭构造带北秦岭构造亚带的东段, 本区经历了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 为金银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矿床特征、矿石特征及成因等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域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关键词]朱庄 金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中图分类号] P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47-1
1区域地质概况
西峡朱庄金矿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接合部位-秦岭多金属成矿带北秦岭构造亚带东段,朱夏断裂带南侧,区域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形式十分复杂,为一重要的构造岩浆活动带。区内岩浆岩主要有加里东期的酸性花岗岩及燕山期花岗斑岩, 呈岩体、岩株形态出现。这些岩浆活动不但提供了多金属元素,也为矿液的运移提供了热源[1-3]。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Pt1y)、石槽沟组(Pt1s)古老变质岩系和第四系。雁岭沟组岩性为中厚层状大理岩、条带状大理岩和石墨大理岩。产状一般倾向SW190°-220°,倾角50°-75°。大理岩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含量约90%,方解石间呈镶嵌结构。该组地层总体呈北西向展布,倾向SW180°-235°,倾角43°-72°。大理岩中的蚀变破碎带(硅化碎裂)常为金矿的赋存部位。石槽沟组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片麻岩主要为鳞片粒状変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及少量角闪石等,局部可见有石英细脉发育,宽约5-20cm,顺片麻理产出。
2.2构造
区内经历了多期次构造活动, 次级断裂发育,对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比较有利。朱庄矿区主要构造为F1断层,是区内主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
2.3岩浆岩
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期的玄山岩体,该岩体面积约5.5km2,区内出露约1.6km2,玄山岩体岩性主要为为肉红色花岗斑岩,斑晶主要为石英和长石, 基质为显晶质, 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等。该岩体与本矿区的金多金属矿脉的形成关系密切。
金矿体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石墨化、高岭土化等,前三者与金银矿化关系最为密切,常有多种蚀变相互叠加形成金矿的特征蚀变。
3矿体地质
3.1矿体特征
区内共发现4条矿脉, 矿脉受NW构造破碎带控制, 矿体形态为脉状、透镜体状,产状倾向20°-45°,倾角60°-85°,厚度1.10-3.70mm,Au平均品位为1.2×10-6,最高品位8.70×10-6,地表以破碎蚀变带形式出露,铁染较强,岩石表面呈褐色,K2破碎带产于F1断层中,规模较大,多为民采揭露
3.2矿石质量及矿石类型
从矿石的矿物共生、组合关系、结构、构造特点分析,矿石为含金破碎蚀变岩型。根据矿石中硫化物的含量分类,矿石工业类型为低硫化物金矿石。组成矿石的蚀变岩为硅化碎裂大理岩。按结构构造为稠密浸染状矿石, 局部呈土状产出。浸染状矿石中金属硫化物星点状、脉状充填破碎蚀变岩, 硫化物主要沿裂隙发育, 胶结物中硫化物含量相对较少。
3.3矿体(层) 围岩和夹石
矿体的围岩为大理岩, 白色, 风化面呈灰白色,粒状变晶结构, 块状构造,矿脉赋存部位的围岩均有硅化、碳酸盐化、化等蚀变现象。
3.4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3.4.1矿床成因
矿区位于区域断裂带朱夏断裂带南约5km,玄山岩体在矿区内有分布, 区域性断裂均有多期活动的特点, 对区内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雁岭沟组是被朱-夏断裂早期挤压、逆冲而超覆在二郎坪群( 小寨组) 之上的一个岩石残片。由于早期构造已被愈合, 金矿床生成很可能晚至燕山- 喜山期,因此金的成矿自然与大断裂的新构造活动相联系。地表所有矿体几乎全部产在断层破碎带之中或与构造破碎带有关,构造带规模愈大,相应硅化带亦愈大,矿体就愈厚、愈富。
3.4.2找矿标志
构造标志: 次级断裂控制了本区成矿带, 蚀变破碎带控制了金矿体的展布。蚀变与矿化标志: 硅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民采坑和老硐是找矿的直接标志。
4结论
朱庄矿区位于朱夏断裂南侧的朱阳关一夏馆有色、贵金属成矿带内,次级断裂比较发育,且矿体严格受次级断裂控制, 矿区周边地区分布着大量的铜金银铅锌矿(床)点,表明该区具備了银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
秦岭群雁岭沟组为震旦纪- 早古生代碳酸盐地层, 对成矿较为有利。尤其在铁染碎裂大理岩之中,金矿化较为明显。在朱夏断裂带中及其附近区域中,已找河南庄、高庄等金矿床。该矿床具有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特点。因此朱庄矿区及其附近区域具有广阔的找矿远景。
参考文献
[1]刘国范,马庚杰,刘伟芳.河南内乡板厂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7(1):28-32.
[2]燕长海,姚新年,谢国敏.豫西南地区河南庄金矿埋藏矿体的地表标志[J].地址地球化学,2001,29(3):196-200
[3]伏雄,徐刚.河南省祈子堂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J].矿产与地质,2004(6):563-566.
[关键词]朱庄 金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中图分类号] P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47-1
1区域地质概况
西峡朱庄金矿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接合部位-秦岭多金属成矿带北秦岭构造亚带东段,朱夏断裂带南侧,区域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形式十分复杂,为一重要的构造岩浆活动带。区内岩浆岩主要有加里东期的酸性花岗岩及燕山期花岗斑岩, 呈岩体、岩株形态出现。这些岩浆活动不但提供了多金属元素,也为矿液的运移提供了热源[1-3]。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Pt1y)、石槽沟组(Pt1s)古老变质岩系和第四系。雁岭沟组岩性为中厚层状大理岩、条带状大理岩和石墨大理岩。产状一般倾向SW190°-220°,倾角50°-75°。大理岩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含量约90%,方解石间呈镶嵌结构。该组地层总体呈北西向展布,倾向SW180°-235°,倾角43°-72°。大理岩中的蚀变破碎带(硅化碎裂)常为金矿的赋存部位。石槽沟组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片麻岩主要为鳞片粒状変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及少量角闪石等,局部可见有石英细脉发育,宽约5-20cm,顺片麻理产出。
2.2构造
区内经历了多期次构造活动, 次级断裂发育,对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比较有利。朱庄矿区主要构造为F1断层,是区内主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
2.3岩浆岩
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期的玄山岩体,该岩体面积约5.5km2,区内出露约1.6km2,玄山岩体岩性主要为为肉红色花岗斑岩,斑晶主要为石英和长石, 基质为显晶质, 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等。该岩体与本矿区的金多金属矿脉的形成关系密切。
金矿体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石墨化、高岭土化等,前三者与金银矿化关系最为密切,常有多种蚀变相互叠加形成金矿的特征蚀变。
3矿体地质
3.1矿体特征
区内共发现4条矿脉, 矿脉受NW构造破碎带控制, 矿体形态为脉状、透镜体状,产状倾向20°-45°,倾角60°-85°,厚度1.10-3.70mm,Au平均品位为1.2×10-6,最高品位8.70×10-6,地表以破碎蚀变带形式出露,铁染较强,岩石表面呈褐色,K2破碎带产于F1断层中,规模较大,多为民采揭露
3.2矿石质量及矿石类型
从矿石的矿物共生、组合关系、结构、构造特点分析,矿石为含金破碎蚀变岩型。根据矿石中硫化物的含量分类,矿石工业类型为低硫化物金矿石。组成矿石的蚀变岩为硅化碎裂大理岩。按结构构造为稠密浸染状矿石, 局部呈土状产出。浸染状矿石中金属硫化物星点状、脉状充填破碎蚀变岩, 硫化物主要沿裂隙发育, 胶结物中硫化物含量相对较少。
3.3矿体(层) 围岩和夹石
矿体的围岩为大理岩, 白色, 风化面呈灰白色,粒状变晶结构, 块状构造,矿脉赋存部位的围岩均有硅化、碳酸盐化、化等蚀变现象。
3.4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3.4.1矿床成因
矿区位于区域断裂带朱夏断裂带南约5km,玄山岩体在矿区内有分布, 区域性断裂均有多期活动的特点, 对区内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雁岭沟组是被朱-夏断裂早期挤压、逆冲而超覆在二郎坪群( 小寨组) 之上的一个岩石残片。由于早期构造已被愈合, 金矿床生成很可能晚至燕山- 喜山期,因此金的成矿自然与大断裂的新构造活动相联系。地表所有矿体几乎全部产在断层破碎带之中或与构造破碎带有关,构造带规模愈大,相应硅化带亦愈大,矿体就愈厚、愈富。
3.4.2找矿标志
构造标志: 次级断裂控制了本区成矿带, 蚀变破碎带控制了金矿体的展布。蚀变与矿化标志: 硅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民采坑和老硐是找矿的直接标志。
4结论
朱庄矿区位于朱夏断裂南侧的朱阳关一夏馆有色、贵金属成矿带内,次级断裂比较发育,且矿体严格受次级断裂控制, 矿区周边地区分布着大量的铜金银铅锌矿(床)点,表明该区具備了银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
秦岭群雁岭沟组为震旦纪- 早古生代碳酸盐地层, 对成矿较为有利。尤其在铁染碎裂大理岩之中,金矿化较为明显。在朱夏断裂带中及其附近区域中,已找河南庄、高庄等金矿床。该矿床具有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特点。因此朱庄矿区及其附近区域具有广阔的找矿远景。
参考文献
[1]刘国范,马庚杰,刘伟芳.河南内乡板厂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7(1):28-32.
[2]燕长海,姚新年,谢国敏.豫西南地区河南庄金矿埋藏矿体的地表标志[J].地址地球化学,2001,29(3):196-200
[3]伏雄,徐刚.河南省祈子堂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J].矿产与地质,2004(6):563-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