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12月,正值著名声乐艺术家周小燕教授从教65周年纪念日,她的那些在海外多次获得声乐比赛大奖和世界歌剧大赛大奖的学生们,不辞万里返回老师身边,他们欢聚一堂为之庆祝,并发自内心地唱起他们心中的歌——《亲爱的老师,我总是想起您》。
“蝴蝶”的翅膀
李秀英又怎能忘记,2008年9月19日,由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PBS)录制播放,纽约歌剧院排演并由她主演的歌剧《蝴蝶夫人》荣获美国第66届古典音乐类节目“艾美”奖。这是美国电影界影响最大的奖项,获得此奖项提名的节目,必须拥有52%的收视率。李秀英主演的《蝴蝶夫人》印证了中国人的成功。然而谁又能想到,李秀英的“蝴蝶”服还是周小燕老师给她买的呢!当她穿上这身洁白闪光缎面料、低领口设计、装饰感极强的细褶和华丽的花边的晚礼服时,就像蝴蝶插上了轻盈的翅膀,在雷鸣般的掌声里翩翩招展,格外引人注目,几年前,李秀英就是身穿这套“蝴蝶”装,夺得了匈牙利第四届国际布达佩斯歌剧比赛二等奖;2004年,她又是这身“蝴蝶”装,摘取了意大利第55届维奥蒂国际歌剧比赛的第二名;如今,还是这身“蝴蝶”装……李秀英怎能忘怀,“蝴蝶”展翅,离不开周小燕老师慈母般的关怀。
1993年,23岁的李秀英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留校任教了。对于家庭清贫的李秀英来说,能留在省会大学里当教师,可是几代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可是李秀英却不这么想,她想自己还年轻,若能有机会去大上海,接受一代声乐大师周小燕的指点,那才是她梦寐以求的幸福。机会终于来了,周小燕歌剧中心到全国招生,李秀英有幸成为被初选的5名学员之一,到上海复试。李秀英激动地找到周小燕家所在的那条堂口,远远地就听到有华丽的美声从楼上窗户口飘出来,她忐忑不安地敲开了周小燕的门。
李秀英以优秀成绩考进了周小燕歌剧中心。第二年,她就在国际声乐选拔赛上获得了第二名。
一转眼,李秀英在周小燕身边学完了三年课程。期满,山东师大音乐学院要她回校任教了。但周小燕希望她能够再学习一年。李秀英又何尝不想学得更好些呢?然而,不按时回去,学校就给她停薪留职处理了,她的学费和生活费从哪里来呢?何况她在上海举目无亲,她向谁求救,又能投奔谁去?李秀英吞吞吐吐地向周小燕袒露了自己的处境,表示了想留下来继续学习的心愿。想不到周小燕听了她的苦衷竟坦然相邀:“那你就住到我家来吧。”李秀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吗?这怎么可能?”她抬起头来,迎向周小燕那真诚的目光。她突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更多的还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感笼罩了她,她激动不已。
整整两年,李秀英都住在周小燕家里。周小燕从心里喜欢这个学生,但老太太从不当面鼓励,反而会对她更严一些。有时上课不讲情面,甚至把李秀英给急哭了。在周小燕家里下课了就没有师生之别了。周小燕一口一个“山东妞”地称呼李秀英,李秀英则学着老太太的湖北方言跟她开玩笑。晚饭桌上,周小燕还会拿出从国外带回来的小甜酒犒劳她的“山东妞”。
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李秀英1.74米的大个子,在上海买不到合身的冬衣。周小燕急了就给她的日本朋友打电话说:“能不能给我们秀英买件大点的棉衣啊?”一旁的李秀英听得心头一热,她想周小燕对自己的女儿恐怕也没有想得这么周到吧!当她穿上周小燕的日本朋友特地送来的红棉袄,依偎在周小燕身边,她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1998年,李秀英被选中参加在匈牙利举行的布达佩斯国际声乐比赛,她翻遍了自己的衣箱,为找不出一件像样的演出服犯愁。周小燕猜到了秀英的心事,掏出1000元钱递给她,“去买一件好一点的演出服。”在周小燕家吃住了两年,学费和生活费分文不付,哪能再接受这笔钱呢?李秀英站在那里,激动得直发抖,话也说不出来。周小燕说:“你站在台上,不光是自己漂亮,你代表中国人啊!”那语气是不容置疑的。李秀英接过钱来,只觉得捧在手里沉甸甸的,她想到了自己的使命,她仿佛看到了50多年前,当时跟她年纪相仿的周小燕,一袭洁白的旗袍,登上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剧院演出,为中国人赢得了声誉的情景,李秀英郑重其事地接受了这笔钱,并购买了一套洁白的晚礼服式的演出服。
李秀英演唱的“蝴蝶”征服了西方听众。她在心里说,穿着周小燕老师给买的演出服,我总感觉好像老太太就在我身边。李秀英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成熟,演出合作不断,她却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回国任教。她把自己打算回到上海音乐学院,回到周小燕老师身边的想法跟周小燕说了。周小燕尊重她的选择,但她同时也冷静地给李秀英分析利弊说:“你回国后肯定不像在国外有那么多的演出机会。国内讲资历,可能有人比你回来早,在国人心目中享有的名声或者地位比你高。你回来后,心理上是否能找到平衡?”李秀英一如既往地说:“如果这些表面上的东西会使我焦虑,那我就不配做您的学生了。”“蝴蝶”飞回来了。李秀英选择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感念周小燕当年对她的栽培,她要知恩图报。
2006年春节,李秀英来不及装修她在上海的新家,重又翻出她的“蝴蝶”服飞往美国科罗拉多州,去参加一场慈善演出,然后赶往新西兰演出后,再折返美国,在哥伦布歌剧院主演“蝴蝶夫人”。她对特地从香港飞来的未婚夫刘红说,这身“蝴蝶服”跟着我在国际舞台上演了七年了,我还打算将它作为我的婚纱呢!真的,很有意义。
“亲爱的老师,我总是想起您”
廖昌永——上海音乐学院年轻的教授,年轻的副院长,不到而立之年,就已经连夺3项世界顶级声乐比赛大奖,荣获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第一名,要知道,这可是当时世界上最重大的歌剧大赛,他的获奖不仅打破了中国歌唱家从未能进入决赛的历史纪录,还创造了亚洲歌唱家在这次比赛中最好的成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如今,廖昌永还是中国文联会员,中国音协会员,中国青联委、上海同济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大剧院首位签约的艺术家,并且收到了包括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在内的众多世界知名大歌剧院的邀请……然而他忘不了上海音乐学院那熟悉的校园,他就是从这里,赤着脚走进了音乐的圣殿;他又怎能忘记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是老师搀扶着他,登上了世界乐坛的领奖台。当他回到母校,并且继续自己当年的老师曾经做过的教书育人的使命,触景生情,他怎不感悟身为人师的崇高职责,他发自内心地唱出“亲爱的老师,我总是想起您”那句歌词时,也唱出了他的成长之路。 廖昌永小时候喜欢跟着收音机学唱歌,但从没想过当音乐家。农村里长大的孩子,廖昌永只希望考上大学,离开农村上背日头下背水的劳作生涯,施展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考上四川省音乐学院后,又被上海音乐学院选中。来上海音乐学院报到那一天,突然下起大雨,廖昌永只得将母亲给他买的新皮鞋脱下来,拾在手里,然后赤着脚踏着水进校报到。
上海音乐学院的罗魏老师当时只是觉得这个从四川农村来的男孩蛮可怜的,当得知廖昌永家境贫寒,就对他倍加爱护。知道他在上海举目无亲,罗魏老师每个周末都会把廖昌永带到他家里吃饭。天长日久,同学们都说,罗魏老师带廖昌永就像带儿子一样。
廖昌永进校时才19岁,罗魏老师不仅要抓他的学习,关心他的生活,还关注他的交际,怕他过早谈恋爱分心,经常督促他。有一次,廖昌永病了。上课时他对罗魏老师说:“老师对不起,我感冒了,嗓子哑了。”罗魏老师给廖昌永一检查,发现声带充血,马上让他下午别去上课,由他代廖昌永请假。接着罗魏老师陪廖昌永去医院治疗打针、做封闭,命廖昌永躺在他家里养病。见廖昌永衣着单薄,想他定是冬天没寒衣冻病了,罗魏老师于是从衣柜里取出一件他从意大利带回来的大衣,给廖昌永穿。披着罗魏老师暖融融的大衣,躺在罗魏老师家里,廖昌永情不自禁地想起他到上海时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当时他刚到上海音乐学院报到还没有两天,家在上海的同学该回家的都回家了,有亲戚在上海的外地同学也出去聚会了,宿舍里仅留下廖昌永孤单一个人。于是他独个儿出了校门,独个儿在马路上转,看看天上的圆月,想到四川农村的亲人,他越看越冷,漫无目的地走到深夜12点钟才回校。此刻,他在罗魏老师温暖的家里,找到了和自己家一样的感觉。
刚进上海音乐学院时,廖昌永在视唱、钢琴、专业课上都是班上最后一名。由于他的四川口音,前鼻音和后鼻音是不分的,他经常一个歌词一个歌词地在上面标好舌边音。以至他后来跟人说话时也会情不自禁地用舌边音发音,被人笑话了自己还不知道。为了帮助他在语言上克服难点,老师经常为他加课。别人学半小时的课程,廖昌永就要花上一小时。为了迎头赶上,他连走路都在背谱子。正是在老师的倍加关注和帮助下,廖昌永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忘我地努力,后来果然迎头赶上。
1989年年底,罗魏老师要去美国留学了。廖昌永哭了三天三夜,仿佛天都要塌下来一样。在他的心目中,一个外乡人在上海,罗魏老师就是他的依靠。他和罗魏老师的感情,已经超越了师生关系,廖昌永特别感戴的是他从全班最后一名的成绩考进罗魏老师班里,到这时候他已是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了。这第一名廖昌永一直保持到他五年级毕业,考上硕士研究生。
罗魏老师同样也舍不得廖昌永,他也放心不下廖昌永。左思量右思量,罗魏老师最后决定把廖昌永转到周小燕老师班上。他知道周小燕是世界著名的声音艺术家,她对学生不但艺术上要求高,在艺德上同样高要求,她班上的学生都是拔尖的。
廖昌永到了周小燕老师班上,他很快发现,周小燕老师班上的学生都在暗中较着劲,你好我比你更好。同学们也难免会在老师面前流露出你说我不好,我说你不好,但周小燕老师从不表现出对这个学生更好些,对那个学生怎么样。
当时初出茅庐的廖昌永对周小燕老师总有种依托感。出国演出前,他总要去请周小燕老师听一听他准备的歌曲,回来第一件事,也总是向周小燕老师汇报自己演出的情况。他忘不了一次在获奖之后应邀去外地演出,对小地方的演出他难免有点草率。临行前他去周小燕老师家,周小燕让他唱一遍,记得唱的是朱践耳的《清晰的记忆》。听他唱完,周小燕老师对他说:“一个演员肩上的责任很重。一首好歌,给一个不怎么样的演员唱,也许这首歌就成了不怎么样的歌了。作为一个演唱家,还要进行二度创作,对创作者负责任,对花了钱的观众负责任。而你自己,花了十几年的心血学习,是否应当对自己负责任呢?”周小燕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的成功,除了有天赋,还要勤奋。”这些肺腑之言,从此成了廖昌永脑海里清晰的记忆。从那之后,廖昌永只要做一件事,一定全力以赴地做得更好。
令廖昌永感动的是,周小燕老师心目中只有艺术,只有她的学生。她生病住院,放心不下的是她的学生,说她的学生等她上课;廖昌永寒假探亲回来去见她,她感慨地说,你终于回来了,我都失业两个星期了!对廖昌永频频在国际声乐舞台获奖,周小燕老师兴奋之余,却谦和地表示:一个人的成功,老师只占三分之一。
廖昌永感叹周小燕老师的慈善之言,当他唱起《亲爱的老师,我总是想起您》这首歌时,触景生情,想到“每当我攻下难关,得到奖励,老师我总是想起您”,“每当我取得成绩,得到荣誉,老师我总是想起您,”感叹“小花儿吐出芬芳,怎能忘春风春雨,”多年的情感厚积薄发,终于找到了一个喷发口,于是喷涌而出。
“蝴蝶”的翅膀
李秀英又怎能忘记,2008年9月19日,由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PBS)录制播放,纽约歌剧院排演并由她主演的歌剧《蝴蝶夫人》荣获美国第66届古典音乐类节目“艾美”奖。这是美国电影界影响最大的奖项,获得此奖项提名的节目,必须拥有52%的收视率。李秀英主演的《蝴蝶夫人》印证了中国人的成功。然而谁又能想到,李秀英的“蝴蝶”服还是周小燕老师给她买的呢!当她穿上这身洁白闪光缎面料、低领口设计、装饰感极强的细褶和华丽的花边的晚礼服时,就像蝴蝶插上了轻盈的翅膀,在雷鸣般的掌声里翩翩招展,格外引人注目,几年前,李秀英就是身穿这套“蝴蝶”装,夺得了匈牙利第四届国际布达佩斯歌剧比赛二等奖;2004年,她又是这身“蝴蝶”装,摘取了意大利第55届维奥蒂国际歌剧比赛的第二名;如今,还是这身“蝴蝶”装……李秀英怎能忘怀,“蝴蝶”展翅,离不开周小燕老师慈母般的关怀。
1993年,23岁的李秀英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留校任教了。对于家庭清贫的李秀英来说,能留在省会大学里当教师,可是几代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可是李秀英却不这么想,她想自己还年轻,若能有机会去大上海,接受一代声乐大师周小燕的指点,那才是她梦寐以求的幸福。机会终于来了,周小燕歌剧中心到全国招生,李秀英有幸成为被初选的5名学员之一,到上海复试。李秀英激动地找到周小燕家所在的那条堂口,远远地就听到有华丽的美声从楼上窗户口飘出来,她忐忑不安地敲开了周小燕的门。
李秀英以优秀成绩考进了周小燕歌剧中心。第二年,她就在国际声乐选拔赛上获得了第二名。
一转眼,李秀英在周小燕身边学完了三年课程。期满,山东师大音乐学院要她回校任教了。但周小燕希望她能够再学习一年。李秀英又何尝不想学得更好些呢?然而,不按时回去,学校就给她停薪留职处理了,她的学费和生活费从哪里来呢?何况她在上海举目无亲,她向谁求救,又能投奔谁去?李秀英吞吞吐吐地向周小燕袒露了自己的处境,表示了想留下来继续学习的心愿。想不到周小燕听了她的苦衷竟坦然相邀:“那你就住到我家来吧。”李秀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吗?这怎么可能?”她抬起头来,迎向周小燕那真诚的目光。她突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更多的还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感笼罩了她,她激动不已。
整整两年,李秀英都住在周小燕家里。周小燕从心里喜欢这个学生,但老太太从不当面鼓励,反而会对她更严一些。有时上课不讲情面,甚至把李秀英给急哭了。在周小燕家里下课了就没有师生之别了。周小燕一口一个“山东妞”地称呼李秀英,李秀英则学着老太太的湖北方言跟她开玩笑。晚饭桌上,周小燕还会拿出从国外带回来的小甜酒犒劳她的“山东妞”。
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李秀英1.74米的大个子,在上海买不到合身的冬衣。周小燕急了就给她的日本朋友打电话说:“能不能给我们秀英买件大点的棉衣啊?”一旁的李秀英听得心头一热,她想周小燕对自己的女儿恐怕也没有想得这么周到吧!当她穿上周小燕的日本朋友特地送来的红棉袄,依偎在周小燕身边,她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1998年,李秀英被选中参加在匈牙利举行的布达佩斯国际声乐比赛,她翻遍了自己的衣箱,为找不出一件像样的演出服犯愁。周小燕猜到了秀英的心事,掏出1000元钱递给她,“去买一件好一点的演出服。”在周小燕家吃住了两年,学费和生活费分文不付,哪能再接受这笔钱呢?李秀英站在那里,激动得直发抖,话也说不出来。周小燕说:“你站在台上,不光是自己漂亮,你代表中国人啊!”那语气是不容置疑的。李秀英接过钱来,只觉得捧在手里沉甸甸的,她想到了自己的使命,她仿佛看到了50多年前,当时跟她年纪相仿的周小燕,一袭洁白的旗袍,登上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剧院演出,为中国人赢得了声誉的情景,李秀英郑重其事地接受了这笔钱,并购买了一套洁白的晚礼服式的演出服。
李秀英演唱的“蝴蝶”征服了西方听众。她在心里说,穿着周小燕老师给买的演出服,我总感觉好像老太太就在我身边。李秀英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成熟,演出合作不断,她却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回国任教。她把自己打算回到上海音乐学院,回到周小燕老师身边的想法跟周小燕说了。周小燕尊重她的选择,但她同时也冷静地给李秀英分析利弊说:“你回国后肯定不像在国外有那么多的演出机会。国内讲资历,可能有人比你回来早,在国人心目中享有的名声或者地位比你高。你回来后,心理上是否能找到平衡?”李秀英一如既往地说:“如果这些表面上的东西会使我焦虑,那我就不配做您的学生了。”“蝴蝶”飞回来了。李秀英选择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感念周小燕当年对她的栽培,她要知恩图报。
2006年春节,李秀英来不及装修她在上海的新家,重又翻出她的“蝴蝶”服飞往美国科罗拉多州,去参加一场慈善演出,然后赶往新西兰演出后,再折返美国,在哥伦布歌剧院主演“蝴蝶夫人”。她对特地从香港飞来的未婚夫刘红说,这身“蝴蝶服”跟着我在国际舞台上演了七年了,我还打算将它作为我的婚纱呢!真的,很有意义。
“亲爱的老师,我总是想起您”
廖昌永——上海音乐学院年轻的教授,年轻的副院长,不到而立之年,就已经连夺3项世界顶级声乐比赛大奖,荣获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第一名,要知道,这可是当时世界上最重大的歌剧大赛,他的获奖不仅打破了中国歌唱家从未能进入决赛的历史纪录,还创造了亚洲歌唱家在这次比赛中最好的成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如今,廖昌永还是中国文联会员,中国音协会员,中国青联委、上海同济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大剧院首位签约的艺术家,并且收到了包括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在内的众多世界知名大歌剧院的邀请……然而他忘不了上海音乐学院那熟悉的校园,他就是从这里,赤着脚走进了音乐的圣殿;他又怎能忘记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是老师搀扶着他,登上了世界乐坛的领奖台。当他回到母校,并且继续自己当年的老师曾经做过的教书育人的使命,触景生情,他怎不感悟身为人师的崇高职责,他发自内心地唱出“亲爱的老师,我总是想起您”那句歌词时,也唱出了他的成长之路。 廖昌永小时候喜欢跟着收音机学唱歌,但从没想过当音乐家。农村里长大的孩子,廖昌永只希望考上大学,离开农村上背日头下背水的劳作生涯,施展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考上四川省音乐学院后,又被上海音乐学院选中。来上海音乐学院报到那一天,突然下起大雨,廖昌永只得将母亲给他买的新皮鞋脱下来,拾在手里,然后赤着脚踏着水进校报到。
上海音乐学院的罗魏老师当时只是觉得这个从四川农村来的男孩蛮可怜的,当得知廖昌永家境贫寒,就对他倍加爱护。知道他在上海举目无亲,罗魏老师每个周末都会把廖昌永带到他家里吃饭。天长日久,同学们都说,罗魏老师带廖昌永就像带儿子一样。
廖昌永进校时才19岁,罗魏老师不仅要抓他的学习,关心他的生活,还关注他的交际,怕他过早谈恋爱分心,经常督促他。有一次,廖昌永病了。上课时他对罗魏老师说:“老师对不起,我感冒了,嗓子哑了。”罗魏老师给廖昌永一检查,发现声带充血,马上让他下午别去上课,由他代廖昌永请假。接着罗魏老师陪廖昌永去医院治疗打针、做封闭,命廖昌永躺在他家里养病。见廖昌永衣着单薄,想他定是冬天没寒衣冻病了,罗魏老师于是从衣柜里取出一件他从意大利带回来的大衣,给廖昌永穿。披着罗魏老师暖融融的大衣,躺在罗魏老师家里,廖昌永情不自禁地想起他到上海时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当时他刚到上海音乐学院报到还没有两天,家在上海的同学该回家的都回家了,有亲戚在上海的外地同学也出去聚会了,宿舍里仅留下廖昌永孤单一个人。于是他独个儿出了校门,独个儿在马路上转,看看天上的圆月,想到四川农村的亲人,他越看越冷,漫无目的地走到深夜12点钟才回校。此刻,他在罗魏老师温暖的家里,找到了和自己家一样的感觉。
刚进上海音乐学院时,廖昌永在视唱、钢琴、专业课上都是班上最后一名。由于他的四川口音,前鼻音和后鼻音是不分的,他经常一个歌词一个歌词地在上面标好舌边音。以至他后来跟人说话时也会情不自禁地用舌边音发音,被人笑话了自己还不知道。为了帮助他在语言上克服难点,老师经常为他加课。别人学半小时的课程,廖昌永就要花上一小时。为了迎头赶上,他连走路都在背谱子。正是在老师的倍加关注和帮助下,廖昌永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忘我地努力,后来果然迎头赶上。
1989年年底,罗魏老师要去美国留学了。廖昌永哭了三天三夜,仿佛天都要塌下来一样。在他的心目中,一个外乡人在上海,罗魏老师就是他的依靠。他和罗魏老师的感情,已经超越了师生关系,廖昌永特别感戴的是他从全班最后一名的成绩考进罗魏老师班里,到这时候他已是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了。这第一名廖昌永一直保持到他五年级毕业,考上硕士研究生。
罗魏老师同样也舍不得廖昌永,他也放心不下廖昌永。左思量右思量,罗魏老师最后决定把廖昌永转到周小燕老师班上。他知道周小燕是世界著名的声音艺术家,她对学生不但艺术上要求高,在艺德上同样高要求,她班上的学生都是拔尖的。
廖昌永到了周小燕老师班上,他很快发现,周小燕老师班上的学生都在暗中较着劲,你好我比你更好。同学们也难免会在老师面前流露出你说我不好,我说你不好,但周小燕老师从不表现出对这个学生更好些,对那个学生怎么样。
当时初出茅庐的廖昌永对周小燕老师总有种依托感。出国演出前,他总要去请周小燕老师听一听他准备的歌曲,回来第一件事,也总是向周小燕老师汇报自己演出的情况。他忘不了一次在获奖之后应邀去外地演出,对小地方的演出他难免有点草率。临行前他去周小燕老师家,周小燕让他唱一遍,记得唱的是朱践耳的《清晰的记忆》。听他唱完,周小燕老师对他说:“一个演员肩上的责任很重。一首好歌,给一个不怎么样的演员唱,也许这首歌就成了不怎么样的歌了。作为一个演唱家,还要进行二度创作,对创作者负责任,对花了钱的观众负责任。而你自己,花了十几年的心血学习,是否应当对自己负责任呢?”周小燕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的成功,除了有天赋,还要勤奋。”这些肺腑之言,从此成了廖昌永脑海里清晰的记忆。从那之后,廖昌永只要做一件事,一定全力以赴地做得更好。
令廖昌永感动的是,周小燕老师心目中只有艺术,只有她的学生。她生病住院,放心不下的是她的学生,说她的学生等她上课;廖昌永寒假探亲回来去见她,她感慨地说,你终于回来了,我都失业两个星期了!对廖昌永频频在国际声乐舞台获奖,周小燕老师兴奋之余,却谦和地表示:一个人的成功,老师只占三分之一。
廖昌永感叹周小燕老师的慈善之言,当他唱起《亲爱的老师,我总是想起您》这首歌时,触景生情,想到“每当我攻下难关,得到奖励,老师我总是想起您”,“每当我取得成绩,得到荣誉,老师我总是想起您,”感叹“小花儿吐出芬芳,怎能忘春风春雨,”多年的情感厚积薄发,终于找到了一个喷发口,于是喷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