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y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实际的教学往往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这固然与数学学科的特点有关系,但我想与教师的教学有更大的关系。通过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并观察和参考了许多其他教师的成功教育教学事例,我对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有如下体会:
  
  一、平时教学始终贯穿“实、活、难、精”的原则
  
  “实”即实事求是,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即因材施教,分类提出。
  1、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要以难或较难的题目作为他们的作业,在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的完整、完美。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同学,课外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2、注重对后进生的转化。首先,从低起点出发,出课本的例题、习题,使之产生兴趣,树立信心。其次,考不及格者,面批面改作业,组织补考,直到考好为止。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依据学科特点,找到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传统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而新的教育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新精神,把教学的重点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
  2、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采取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培养学生敢干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改革创新精神,又要着眼于实际效果。
  3、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新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同时迸发出创新思想的火花。老师应多为学生创新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未来社会知识不断更新,新问题不断出现,它需要人们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思考,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因此,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数学课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1、激发求知,主动参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觉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掌握独立获取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能经常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
  2、独立思考,发展思维。数学思维来自本人的心理运算,无法靠传授知识和传授方法来代替。而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发现知识,就必然会经历一定的组织或转换认知结构的某种模式,才能完善和发展某种认知结构,同时发展认知能力。因此,独立思考是发展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需要,同时也直接影响人的创造力和意志品质的养成,关系到今后能否成材。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后进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3、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容易的题目,培养后进生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應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对后进生知识的薄弱环节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可使后进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总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使他们转化的目的。
其他文献
语文复习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方法。上好复习课,就能达到整体记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的教学目的。    一、优化设计和组织    老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管理归类好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的前提下,准确、概括、简洁地对将要复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解剖,拟成具有启发性的综合思考题,板书给学生,以形成知识的骨架和思维的阶梯。在读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读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提
期刊
对于主动学习者而言,学习是一项非常有趣、愉快的活动。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努力,方向一致,效果好。下面,我来谈几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做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期刊
学困生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也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一名认真负责的教师决不会放弃他们。本人从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下面就对后天形成的学困生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
期刊
如何创造培养思维能力,是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然而,对于什么是创造思维、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究竟应当怎样进行等关键问题,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究竟什么是创造思维?有人说创造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就是逆向思维,就是变通思维,就是联想思维……这些说法乍看起来好像有一定道理,而仔细想想又觉得不甚了了。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思维,它应符合以下三条:第一,它要能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
期刊
怎样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呢?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使作文教学上出实效。    一、体验真生活,以小见大导作文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脱离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但现实情况是学生作文缺少“真生活”,一味地虚构“假”、“大”、“空”。这样的作文写多了,一提作文学生就“头痛”,感到没有东西
期刊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德育,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自然生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摆正位置,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我们,
期刊
数学科目相对较枯燥乏味,但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把握好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新、活课堂教学    1、注重课堂引入。教师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
期刊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实践的过程。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实践环境,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实践的过程,要运用多种手段积累知识,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作为语文教师,还要不断更新观念,联系实际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创新性    教师在教学课文内容时,除了要挖掘现有教材的内容以外,
期刊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这里仅对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及形式谈几点拙见。    一、预习方法的指导    學生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
期刊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注重向学生介绍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那么无疑会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和的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得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