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家的灵感来自周边世界,来自艺术家的内心渴望,同样也来自他们感受到的爱与温暖。当狗狗走进艺术家的生活,这些柔软温顺的生命带给艺术家温馨与安慰,更在他们的画作中迸发出生命的鲜活能量。
20世纪的艺术世界里,各种奇才辈出,艺术家们摆脱了古典艺术的束缚,更大胆地尝试新鲜的技法,更深入地探究人性的深层感悟,使艺术不仅仅是画笔下的现实再现,更成为艺术家乃至人类新的表达方式和思维语言。在这一时期,一些天才的艺术大师相继出现,他们引领着艺术的新浪潮,用平面的色彩为人类打开了一个无限维度的崭新空间。
而在这些艺术大师的身边,我们惊喜地看到了许多狗狗的身影。它们给艺术家温暖与安慰,平复艺术家那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成为艺术家的灵感缪斯。它们的身影或出现在艺术家的生活影像中,或直接登上传世之作的画布,艺术大师正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世人,这些原本可以选择自由生活的自然之子们,是如何无私地像天使一般照慰着我们孤独的内心。
雷内·玛格丽特:
露露喜欢参加艺术展
雷内玛格丽特(RenéMagritte)是比利时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其画风带有明显的符号语言,善于用诙谐的内容引发人们对于表象和真实、视觉与思维方式之间的哲学思考。雷内最著名的画作是看似简单却充满哲学反思的《形象的叛逆》。画面中央是一个巨型烟斗,而画面下方则书写着一行法文“这不是一支烟斗。”对于这幅看似自相矛盾的作品,艺术家给出的解释是:“绘画原本只是一块一块彼此相邻的颜色而已,但因着特殊的排列方式,引发了观看者自动将现实世界与之相联系的思维习惯。在观者的脑海中,这些平面的色彩开始自动组合生成了‘天空’‘人’‘树木’‘家具’等等现实之物,但其实它们仅仅是一个形象而已,而观者却说,‘哦,这是一座山。’”雷内将反思融入幽默之中的风格对现代捶画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他让人们了解到绘画不仅仅是用于观赏,同样也可以成为一种思想语言。
1922年,雷内与乔其伯格结婚,他们共同养育了一只小狗。雷内对小狗甚是喜爱,为它起名“露露”,并经常带着它一起参加各种艺术展开幕式。音乐家保罗西蒙还根据雷内与爱宠的生活撰写了一首歌曲,名为《战后的玛格丽特夫妇与爱犬》。这首歌传承了雷内的表象与本质可能不同的哲学思维,没有描写作为著名艺术家的雷内,而是描写了作为杜沃普摇滚乐狂热粉丝的雷内夫妇的生活。
巴勃罗·毕加索:
我的工作室只允许兰普进入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可能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了。他于1881年生于西班牙,他的真名长得没有几人能够完整背出,他不仅是个画家,同时也是雕塑家、版画家、陶艺大师和舞台设计大师。他是立体主义运动的联合创立者,但他的作品在不同阶段也呈现出多种其他艺术流派的风格。毕加索是罕见的高产艺术大师,一生创作的作品超过50万件,其中包括1.2万幅素描作品,数以千计的拼贴作品,2880件陶艺作品,1885件油画作品和超过1000件雕塑作品,以及数不胜数的艺术画毯。他最为世人熟知的作品便是描写佛朗哥军阀轰炸小镇格尔尼卡的巨幅画作《格尔尼卡》。
1957年,一只德国腊肠犬走进了毕加索的生活,艺术家为其取名为兰普。兰普原本是摄影师大卫邓肯的爱宠,在8个月大时随摄影师到毕加索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家中做客,结果兰普一见到毕加索就飞冲下车,直奔毕加索而去,仿佛这才是它生命中一直期待的真爱一般。从此,兰普成为了毕加索家中的重要成员,它可以随意出入家中的任意房间,可以睡在毕加索与妻子的床上,可以和毕加索一家一起在餐桌上用餐,甚至连它的盘子都是大师为它特别定制的。兰普更是唯一可以随意出入艺术家工作间的生物,它享有绝对的自由,同时也享受着艺术大师的无限宠爱,毕加索说:“兰普不是一只狗,它是某种特殊的存在。”毕加索在兰普身上获得了许多创作灵感,在他的54幅作品中都有兰普可爱的身影。
兰普与毕加索一起相伴生活了整整16年,令人感动的是就在兰普去世后的10天,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也离开了人世,仿佛是追随这位灵魂中的挚友而去。
弗里达·卡罗:
在宠物身上体会生之静美
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是绘画界的一朵奇葩,她以形形色色的自画像闻名于世。弗里达的一生都与疼痛相伴。幼年的疾病与车祸导致她全身骨骼多处骨折,脊柱受损,这位女艺术家虽大难不死却一生都需要依靠金属支架和各种埋在体内的钢钉才能勉强行动。
支离破碎的身体成为了弗里达作画的源泉,她用画笔表达着来自身体的疼痛和来自内心的禁锢之苦,她的绘画被冠以“女性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多种流派,但弗里达说她画画只是因为她必须要画,这是她唯一的途径去表达和宣泄,她只是在画自己生命的本质与真相。
也许是对于鲜活的生活有着无限憧憬与渴望,弗里达的身边围绕着各种小动物。她的宠物包括猴子、墨西哥无毛犬、不同种类的众多鹦鹉、小鸡、一只名为格特鲁德的宠物鹰以及一只叫做格兰妮佐的小鹿。弗里达经常在她的自画像中让这些可爱的宠物簇拥着自己,人们在画面上只看到一位被灵宠围绕的美丽女子,平和静美,仿佛那些令人生不如死的灾难从未降临在这女子的身上。也许这正是弗里达从身边这些自然赐予的天使身上感受到的久违的生之美好。
戴维·霍克尼:
我和腊肠宝贝们形影不离
戴维霍克尼(David Hockney)是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他在版画、装置设计、摄影等多个艺术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他是20世纪60年代的“波普艺术”浪潮中的领军人物,亦在新具象派艺术流派中独领风骚。这位如今已75岁高龄却依然无比活跃的艺术家,在走过的近60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包括《克拉克先生和夫人珀西》《克利斯多夫伊修伍德和唐巴查笛》在内的多件艺术大作。
和很多艺术家一样,戴维也有自己钟爱的宠物,他一直养育着两只腊肠犬,分别是斯坦利和布吉,他喜欢带着它们一起工作,甚至还特别出版了一本绘本书名为《戴维霍克尼的养狗生活》(Dayid Hockney's OogDays),书中收录了描绘两只狗狗各种姿态的画作和插图,同时还有艺术家记录下的与爱犬生活的美好点滴。 安迪·沃霍:
“阿奇”是我的御用模特
安迪沃霍(Andy Warhoi)是美国流行艺术之父,他是一位电影艺术家、音乐制作人、印刷艺术家,但同时他也是一位公众偶像。他本身有着非凡的艺术才能,并有着广泛的艺术社交圈,在他的工作室“工厂”中,云集了来自各个艺术领域特立独行的艺术奇才。安迪沃霍尔经常使用绢印版画技法来重现图象,其作品中最常出现的是名人以及人们熟悉的事物,比如玛丽莲梦露和埃尔维斯普雷斯利。重复的图案和斑斓的色彩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
1973年,安迪沃霍的男友杰德约翰逊说服安迪收养了一只德国腊肠犬并取名“阿奇”,自此以后,“阿奇”便成为了安迪真正的“至爱”。安迪与“阿奇”总是形影不离,不论是参加艺术展还是在工作室里创作。安迪会带着“阿奇”去位于休斯顿街的餐馆吃饭,虽然餐厅的主人总是想让“阿奇”和自家的贵宾犬玩耍,但“阿奇”宁愿一刻不离地呆在安迪的怀里,吃安迪手中的零食。有时遇到卫生督查来检查,“阿奇”就会躲进安迪围在领口的餐巾下面。为了不让“阿奇”独自留守家中,安迪放弃了伦敦之行。艺术家杰米韦思曾为安迪作过一幅经典的肖像画,画中“阿奇”安静地卧在安迪怀中,仿佛一只帝王的宠物般高贵。
几年之后,安迪又收养了另一只腊肠犬“阿莫斯”,两只狗狗经常在安迪的住处嬉戏追逐,安迪也全心回归到艺术创作中。在合作伙伴的建议下,安迪创作了一系列以猫和狗为主题的安迪沃霍风格画,其中除了“阿莫斯”和“阿奇”外,还有一只大丹犬和一只布鲁塞尔格里芬犬。安迪在创作中还为格里芬犬起了一个昵称叫做“猫犬”,因为在安迪的画中,这只狗看起来实在是太像猫了。
诺曼·洛克威尔:
狗狗是温馨家庭的重要成员
诺曼·洛克威尔(Norman Rockwell)是美国20世纪早期的重要画家及插画家,作品横跨商业宣传与美国文化。他为《周六晚报》和《男孩生活》杂志绘制的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封面画作令他在画坛享有盛名。诺曼最知名的系列作品是在1940和513年代创作的以二战背景下社会现状为题材的《四大自由》及《女铆钉工》等作品。
除了为商业需要和社会运动作画外,诺曼也喜欢欢乐的题材,其中就包括为狗狗画画。诺曼认为狗狗是构成一个完整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宠物能够给家庭带来更多温馨,让人们更懂得家庭责任的重要性。他在画作中会特别突出狗狗的形象,而在品种方面,这位艺术家更喜欢混血狗狗。他喜欢将狗狗的画作挂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这会让他时时感到被爱包围。在诺曼的笔下,狗狗像画作中的主人公一般,在细腻的笔法描绘之下显得栩栩如生。
乔治亚·欧姬芙:
我的生命就是为它们而生
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是20世纪美国艺术界的另一位大师。这位天才女画家擅长在巨大的画布上描绘花朵内部微观结构,以微妙的曲线和渐层色,组成神秘又具有生命力的构图。1925年,欧姬芙的巨幅微观花卉系列作品在美国展出,其中一幅《海芋》以2.5万美元卖出,是当时在世艺术家画作的最高价,也奠定她代表1920年代美国画家的艺术地位。除了表现花卉的生命力,后期的欧姬芙也热衷于用画笔描绘包括峡谷、荒原、山脉在内的自然景观。她对自然的描绘也受到了其他领域艺术家的肯定,其中就包括著名的风景摄影师鼻祖安塞尔亚当斯。
热爱自然的欧姬芙同样深爱来自自然的孩子——动物们。她养的第一只狗是一只标准贵宾犬,名叫“潘秋”,但它不幸在车祸中身亡。之后一位邻居送给欧姬芙两只松狮幼犬,她为它们取名“博”和“琪尔”。自此以后欧姬芙像着了魔般爱上了松狮犬,在她的一生当中共养育了6只松狮犬,它们也成为了她后半生的一大生活重心。她会为了狗狗放弃计划好的外出写生,为了不影响狗狗休息拒绝安装热水器,她甚至把爱宠春天掉落的毛发收集起来织成了毛巾。她将最爱的松狮犬“博”戏称为“阿比丘之王”,当它去世时她为它撰写墓志铭:“我想象着它在夜晚欢乐地奔跑在白色的山峦之间。”
在欧姬芙人生最后的几年,一只名为“京哥”的松狮犬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就在“京哥”去世后不久,艺术家也与世长辞。在一段采访中,欧姬芙深情地说:“也许我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要照料这些温柔可人的狗狗们。”
20世纪的艺术世界里,各种奇才辈出,艺术家们摆脱了古典艺术的束缚,更大胆地尝试新鲜的技法,更深入地探究人性的深层感悟,使艺术不仅仅是画笔下的现实再现,更成为艺术家乃至人类新的表达方式和思维语言。在这一时期,一些天才的艺术大师相继出现,他们引领着艺术的新浪潮,用平面的色彩为人类打开了一个无限维度的崭新空间。
而在这些艺术大师的身边,我们惊喜地看到了许多狗狗的身影。它们给艺术家温暖与安慰,平复艺术家那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成为艺术家的灵感缪斯。它们的身影或出现在艺术家的生活影像中,或直接登上传世之作的画布,艺术大师正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世人,这些原本可以选择自由生活的自然之子们,是如何无私地像天使一般照慰着我们孤独的内心。
雷内·玛格丽特:
露露喜欢参加艺术展
雷内玛格丽特(RenéMagritte)是比利时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其画风带有明显的符号语言,善于用诙谐的内容引发人们对于表象和真实、视觉与思维方式之间的哲学思考。雷内最著名的画作是看似简单却充满哲学反思的《形象的叛逆》。画面中央是一个巨型烟斗,而画面下方则书写着一行法文“这不是一支烟斗。”对于这幅看似自相矛盾的作品,艺术家给出的解释是:“绘画原本只是一块一块彼此相邻的颜色而已,但因着特殊的排列方式,引发了观看者自动将现实世界与之相联系的思维习惯。在观者的脑海中,这些平面的色彩开始自动组合生成了‘天空’‘人’‘树木’‘家具’等等现实之物,但其实它们仅仅是一个形象而已,而观者却说,‘哦,这是一座山。’”雷内将反思融入幽默之中的风格对现代捶画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他让人们了解到绘画不仅仅是用于观赏,同样也可以成为一种思想语言。
1922年,雷内与乔其伯格结婚,他们共同养育了一只小狗。雷内对小狗甚是喜爱,为它起名“露露”,并经常带着它一起参加各种艺术展开幕式。音乐家保罗西蒙还根据雷内与爱宠的生活撰写了一首歌曲,名为《战后的玛格丽特夫妇与爱犬》。这首歌传承了雷内的表象与本质可能不同的哲学思维,没有描写作为著名艺术家的雷内,而是描写了作为杜沃普摇滚乐狂热粉丝的雷内夫妇的生活。
巴勃罗·毕加索:
我的工作室只允许兰普进入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可能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了。他于1881年生于西班牙,他的真名长得没有几人能够完整背出,他不仅是个画家,同时也是雕塑家、版画家、陶艺大师和舞台设计大师。他是立体主义运动的联合创立者,但他的作品在不同阶段也呈现出多种其他艺术流派的风格。毕加索是罕见的高产艺术大师,一生创作的作品超过50万件,其中包括1.2万幅素描作品,数以千计的拼贴作品,2880件陶艺作品,1885件油画作品和超过1000件雕塑作品,以及数不胜数的艺术画毯。他最为世人熟知的作品便是描写佛朗哥军阀轰炸小镇格尔尼卡的巨幅画作《格尔尼卡》。
1957年,一只德国腊肠犬走进了毕加索的生活,艺术家为其取名为兰普。兰普原本是摄影师大卫邓肯的爱宠,在8个月大时随摄影师到毕加索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家中做客,结果兰普一见到毕加索就飞冲下车,直奔毕加索而去,仿佛这才是它生命中一直期待的真爱一般。从此,兰普成为了毕加索家中的重要成员,它可以随意出入家中的任意房间,可以睡在毕加索与妻子的床上,可以和毕加索一家一起在餐桌上用餐,甚至连它的盘子都是大师为它特别定制的。兰普更是唯一可以随意出入艺术家工作间的生物,它享有绝对的自由,同时也享受着艺术大师的无限宠爱,毕加索说:“兰普不是一只狗,它是某种特殊的存在。”毕加索在兰普身上获得了许多创作灵感,在他的54幅作品中都有兰普可爱的身影。
兰普与毕加索一起相伴生活了整整16年,令人感动的是就在兰普去世后的10天,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也离开了人世,仿佛是追随这位灵魂中的挚友而去。
弗里达·卡罗:
在宠物身上体会生之静美
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是绘画界的一朵奇葩,她以形形色色的自画像闻名于世。弗里达的一生都与疼痛相伴。幼年的疾病与车祸导致她全身骨骼多处骨折,脊柱受损,这位女艺术家虽大难不死却一生都需要依靠金属支架和各种埋在体内的钢钉才能勉强行动。
支离破碎的身体成为了弗里达作画的源泉,她用画笔表达着来自身体的疼痛和来自内心的禁锢之苦,她的绘画被冠以“女性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多种流派,但弗里达说她画画只是因为她必须要画,这是她唯一的途径去表达和宣泄,她只是在画自己生命的本质与真相。
也许是对于鲜活的生活有着无限憧憬与渴望,弗里达的身边围绕着各种小动物。她的宠物包括猴子、墨西哥无毛犬、不同种类的众多鹦鹉、小鸡、一只名为格特鲁德的宠物鹰以及一只叫做格兰妮佐的小鹿。弗里达经常在她的自画像中让这些可爱的宠物簇拥着自己,人们在画面上只看到一位被灵宠围绕的美丽女子,平和静美,仿佛那些令人生不如死的灾难从未降临在这女子的身上。也许这正是弗里达从身边这些自然赐予的天使身上感受到的久违的生之美好。
戴维·霍克尼:
我和腊肠宝贝们形影不离
戴维霍克尼(David Hockney)是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他在版画、装置设计、摄影等多个艺术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他是20世纪60年代的“波普艺术”浪潮中的领军人物,亦在新具象派艺术流派中独领风骚。这位如今已75岁高龄却依然无比活跃的艺术家,在走过的近60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包括《克拉克先生和夫人珀西》《克利斯多夫伊修伍德和唐巴查笛》在内的多件艺术大作。
和很多艺术家一样,戴维也有自己钟爱的宠物,他一直养育着两只腊肠犬,分别是斯坦利和布吉,他喜欢带着它们一起工作,甚至还特别出版了一本绘本书名为《戴维霍克尼的养狗生活》(Dayid Hockney's OogDays),书中收录了描绘两只狗狗各种姿态的画作和插图,同时还有艺术家记录下的与爱犬生活的美好点滴。 安迪·沃霍:
“阿奇”是我的御用模特
安迪沃霍(Andy Warhoi)是美国流行艺术之父,他是一位电影艺术家、音乐制作人、印刷艺术家,但同时他也是一位公众偶像。他本身有着非凡的艺术才能,并有着广泛的艺术社交圈,在他的工作室“工厂”中,云集了来自各个艺术领域特立独行的艺术奇才。安迪沃霍尔经常使用绢印版画技法来重现图象,其作品中最常出现的是名人以及人们熟悉的事物,比如玛丽莲梦露和埃尔维斯普雷斯利。重复的图案和斑斓的色彩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
1973年,安迪沃霍的男友杰德约翰逊说服安迪收养了一只德国腊肠犬并取名“阿奇”,自此以后,“阿奇”便成为了安迪真正的“至爱”。安迪与“阿奇”总是形影不离,不论是参加艺术展还是在工作室里创作。安迪会带着“阿奇”去位于休斯顿街的餐馆吃饭,虽然餐厅的主人总是想让“阿奇”和自家的贵宾犬玩耍,但“阿奇”宁愿一刻不离地呆在安迪的怀里,吃安迪手中的零食。有时遇到卫生督查来检查,“阿奇”就会躲进安迪围在领口的餐巾下面。为了不让“阿奇”独自留守家中,安迪放弃了伦敦之行。艺术家杰米韦思曾为安迪作过一幅经典的肖像画,画中“阿奇”安静地卧在安迪怀中,仿佛一只帝王的宠物般高贵。
几年之后,安迪又收养了另一只腊肠犬“阿莫斯”,两只狗狗经常在安迪的住处嬉戏追逐,安迪也全心回归到艺术创作中。在合作伙伴的建议下,安迪创作了一系列以猫和狗为主题的安迪沃霍风格画,其中除了“阿莫斯”和“阿奇”外,还有一只大丹犬和一只布鲁塞尔格里芬犬。安迪在创作中还为格里芬犬起了一个昵称叫做“猫犬”,因为在安迪的画中,这只狗看起来实在是太像猫了。
诺曼·洛克威尔:
狗狗是温馨家庭的重要成员
诺曼·洛克威尔(Norman Rockwell)是美国20世纪早期的重要画家及插画家,作品横跨商业宣传与美国文化。他为《周六晚报》和《男孩生活》杂志绘制的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封面画作令他在画坛享有盛名。诺曼最知名的系列作品是在1940和513年代创作的以二战背景下社会现状为题材的《四大自由》及《女铆钉工》等作品。
除了为商业需要和社会运动作画外,诺曼也喜欢欢乐的题材,其中就包括为狗狗画画。诺曼认为狗狗是构成一个完整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宠物能够给家庭带来更多温馨,让人们更懂得家庭责任的重要性。他在画作中会特别突出狗狗的形象,而在品种方面,这位艺术家更喜欢混血狗狗。他喜欢将狗狗的画作挂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这会让他时时感到被爱包围。在诺曼的笔下,狗狗像画作中的主人公一般,在细腻的笔法描绘之下显得栩栩如生。
乔治亚·欧姬芙:
我的生命就是为它们而生
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是20世纪美国艺术界的另一位大师。这位天才女画家擅长在巨大的画布上描绘花朵内部微观结构,以微妙的曲线和渐层色,组成神秘又具有生命力的构图。1925年,欧姬芙的巨幅微观花卉系列作品在美国展出,其中一幅《海芋》以2.5万美元卖出,是当时在世艺术家画作的最高价,也奠定她代表1920年代美国画家的艺术地位。除了表现花卉的生命力,后期的欧姬芙也热衷于用画笔描绘包括峡谷、荒原、山脉在内的自然景观。她对自然的描绘也受到了其他领域艺术家的肯定,其中就包括著名的风景摄影师鼻祖安塞尔亚当斯。
热爱自然的欧姬芙同样深爱来自自然的孩子——动物们。她养的第一只狗是一只标准贵宾犬,名叫“潘秋”,但它不幸在车祸中身亡。之后一位邻居送给欧姬芙两只松狮幼犬,她为它们取名“博”和“琪尔”。自此以后欧姬芙像着了魔般爱上了松狮犬,在她的一生当中共养育了6只松狮犬,它们也成为了她后半生的一大生活重心。她会为了狗狗放弃计划好的外出写生,为了不影响狗狗休息拒绝安装热水器,她甚至把爱宠春天掉落的毛发收集起来织成了毛巾。她将最爱的松狮犬“博”戏称为“阿比丘之王”,当它去世时她为它撰写墓志铭:“我想象着它在夜晚欢乐地奔跑在白色的山峦之间。”
在欧姬芙人生最后的几年,一只名为“京哥”的松狮犬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就在“京哥”去世后不久,艺术家也与世长辞。在一段采访中,欧姬芙深情地说:“也许我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要照料这些温柔可人的狗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