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家老牌钢铁企业是如何摆脱弊病,走上产业升级之路的。
迈进天津冶金集团(以下简称天冶集团),仿佛走进了电视剧的场景。当几幢民国时期的建筑映入眼里,酷似来到《潜伏》里的军统天津站;当天冶集团董事长罗凯声忆起散落在天津市区的冶炼厂时,又像照抄了《二十四城记》里那间老去的钢厂。
不过,罗凯声告诉《英才》记者,天冶集团正在褪去苍老的外壳,变得现代而主动。
罗凯声对天冶的先天不足认识深刻:“我们是很多老企业,通过一点点发展,最后组合起天津冶金集团,规模相对较小,产能相对落后,而且散落在全市各地,这都是我们的不足。”同时,历史形成的不良资产、人员包袱等问题都非常严重。
自1995年由行政管理局转制成企业之后,到2003年天钢和天铁陆续从集团中独立出去,仅仅留给天冶50多亿的销售规模和钢材加工的经营种类。
“把企业做起来。”成了所有天冶人的追求,“发挥原来企业的潜能,在保证运转的前提下,尽量扩大产能,挖掘潜力”,罗凯声说,这是当年的指导思想。在2004年实现了119亿的销售规模之后,天冶的经营思路发生了转变,开始根据国家钢铁形势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背景、特点来调整。
就是这种贴近市场、政策的态度,让天冶这家老牌钢铁企业摆脱弊病,走上了产业升级之路。
整合 淘汰和升级
对于天冶集团的整合过程中,罗凯声形容像买了张粮票一样,不过这张粮票只是一个落后产能。
金属制品为天冶集团的特色产品,长期处于全国第一的位置,然而上世纪70年代之后,由于国内大环境是紧抓炼钢、炼铁,金属制品被忽视。天冶集团的优势不断被后来发力的江苏、贵州厂家所弱化。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天冶集团开始了“归核”的旅程。
“企业分散、产能落后”,天冶集团“归核”的过程将这两个问题一一化解。
2004年是我国钢铁投资最火热的年头,当年钢铁行业完成投资超过1800亿元,比2003年增长近40%,远远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9%的幅度。与此同时,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一大批在建钢铁项目停建、缓建。
在这个时候,天冶瞄准了天津市周边两家资金不足的企业,“买了以后70%和80%的绝对控股,然后设计产业链和产能。原来只是小炼钢,我们把落后产能淘汰掉,后面的轧钢等环节全都加上;原来的转炉30吨,我们上160吨的。重建后变成了现代化的全连铸连轧生产线。”
对于天冶集团的整合过程,罗凯声形容像买了张粮票一样,不过这张粮票只是一个落后产能。天冶集团将其购买到旗下,把落后产能置换成好的,把品种和质量提升上去。
天冶集团同时进行的还有市内土地置换,由于市区内的土地面积对企业发展有制约,同时罗凯声也意识到企业的生产对市区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于是天冶决定把企业热轧以前的工序迁到天津周边地区,对市中心的企业进行搬迁改造和土地盘活,在近郊发展深加工和冷加工产品,与周边企业进行资产整合与优化重组。
由此,天冶集团解决了原料资源短缺等矛盾,化解了市中心城区对钢铁企业发展的制约,彻底消除了钢铁企业对市中心城区构成的环境影响,为市政规划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利用土地盘活资金为新项目建设和企业调整提供了资金支持,有利于对搬迁企业和周边企业进行整体提升改造实现新发展,充分利用天津钢铁物流集散地的有利条件增强市场辐射力,形成了若干相对独立的产品序列生产区域,为职工提供了便利的就业条件并增加了职工的就业岗位。
所以说,这不是简单的搬迁,而是一个淘汰落后、资源整合、优化布局、提升装备水平和优化产品结构等一举多得的过程,也是向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企业集团迈进的过程。
2007年11月18日,天津冶金集团高档金属制品基地和无缝钢管厂搬迁改造两大工业项目在天津静海县开工建设。今天7月,天冶集团棒线材生产线开工。
天津冶金集团高档金属制品基地项目总投资40亿元,生产国际最先进的大规格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等系列产品,项目建成后将新增销售收入82亿元,形成国内规模最大的100万吨高档金属制品生产能力。
天冶集团旗下的天津无缝钢管厂与实力很强的天津钢管公司以及民营企业友发钢管集团合资建设无缝钢管搬迁改造工程,总投资20亿元,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形成100万吨高档优质无缝钢管生产能力,产品结构与天津钢管集团公司产品结构互补。
天冶集团棒线材生产线一期投资7亿元,明年上半年投产形成150万吨优质产品,为金属制品提供原料,二期将达到300万吨。
通过新项目建设,将形成天冶集团完整产业链,进一步壮大天冶集团在品种上的市场竞争力。
由于天冶集团位于天津市内的地比较值钱,这就为天冶集团提供了资金来源,用于落后企业搬迁以及提升装备。现在天冶集团的企业分布是:天津市周边是炼钢、轧钢企业基地,天津市近郊是深加工企业基地。
“天津市国资委把国有资产交给我们,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我们企业经营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罗凯声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
跨界 结合下游
天冶集团在和下游企业合作过程中秉承着“三个精”的原则,分别为“精细、精致、精锐”。
“中国钢铁产能过剩是最为明显的,能力6.6亿吨,需求4.7亿吨,过剩1.9亿吨。同时还在新建许多钢铁项目,还有5800万吨在建,这样下去,中国的钢铁工业是没有出路的。”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8月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达了对钢铁行业现状的担忧。
实际经营钢铁企业的罗凯声对《英才》记者说出了同样的话,他已经由此感觉到了压力,“钢铁形势对我们造成很大压力,盲目的增加量,或者追求规模,长远来看并不是好事。”
在这种环境之下,天冶集团已经找到了发展路径,即由单纯的追求量向延长产业链转化,“往下走,延长产业链,一直把产品做到行业的边界。”如果要达到这个边界,就需要和下游企业一起讨论产品,从设计、研发到加工、生产。
为了充分说明这种结合给天冶集团带来的演进,罗凯声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在做的一个极薄带,为电子和能源行业提供原料,薄到什么程度?0.02毫米,光薄不行,还要保证尺寸和形状的精度。”与此同时,天冶集团在和煤矿研究院共同开发新型预应力钢铰线,已经和意大利设备制造公司联合开发了可以多用高效装备,不久将投入生产,成为新的增长点。
这些产品延长了天冶集团的产业链、增加了产品附加值,这就是罗凯声的理念,和下游企业联合开发产品,再往下就进入到另一个行业领域了。
罗凯声将这些产品称之为“绿色钢铁”,因为天冶集团在和下游企业合作过程中秉承着“三个精”的原则,分别为“精 细、精致、精锐”。所谓精细,指的是尺寸和精度,譬如0.02毫米的极薄带、精轧螺纹钢可以在12米长的热轧螺纹钢的通身任一断面上旋上螺母、航空用钢丝绳及特种钢丝绳直径仅2-3毫米、不锈钢无缝毛细管看起来像一卷细钢丝;所谓精致,指的是过硬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而精锐指的是天冶集团的产品所能进入的高端领域。
天冶集团坚定的认为,秉承着这三个原则,天冶集团在市场上就会有竞争力。事实确实如此,“青藏铁路全线桥梁和天津轻轨所用的预应力钢绞线由我们独家供应;三峡工程和北京三号航站楼我们是主要提供商,京津城际快速铁路我们参与供货。”罗凯声为天冶集团所取得的成绩很是欣慰,“全国的核电站使用的钢铰线,除了以前应用进口材料,只要是国产化的,都由天冶集团独家供应。”罗凯声说国内的核电站绝对不会发生核泄漏事件,“内部装置很可靠,外部有一个非常坚固的壳,混凝土大概1米多厚,这个壳里的钢铰线,是我们天冶集团的。”
据悉,在航天领域,神五、神六、神七有天冶集团的产品,而且在未来的神八、神九上也将有天冶集团的产品。另外,固定翼飞机发动机所需要的毛细管天冶集团提供了合格的产品。“天冶集团的磁性材料产品,在国内外很多仪表和电子领域也都很有市场。”罗凯声补充道。
天津市委针对新项目提出了“高新、高端、高质”的要求,正是这一要求,提醒了罗凯声发展绿色钢铁的思路,为了生产高质量产品,配合下游产业,天冶集团购置了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比利时和奥地利等国际一流装备,为生产精细、精致、精锐的产品提供了条件。
相关多元化 贸易辅助
“如果规模做大了,它是一个很好的蓄水池,对企业的发展可以起到重要的调节和促进作用。”
天冶集团旗下的贸易公司捷报频传,去年实现销售收入97亿,罗凯声给他们定的目标是今年确保195亿,力争230亿,罗凯声对《英才》记者说:“现在我可以很轻松的告诉大家,完成200亿已经没有问题。”
罗凯声对于贸易很重视,“如果规模做大了,它是一个很好的蓄水池,对企业的发展可以起到重要的调节和促进作用。”
在今年5月天冶集团举办的贸易型公司工作汇报会上,罗凯声为贸易公司确定了方向,要求旗下7家贸易型公司坚定不移的实施现代化大物流。对此,各贸易型公司必须提前规划,提前设想,熟悉和掌握大流通的渠道和方法,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单纯贸易买卖,转变成为上下游服务、衔接资源和市场的重要中间环节,形成贸企物流的战略联盟,跳出过去传统的思维模式,建立大渠道,着眼大格局,实施大物流。
截至今年7月,天冶集团旗下贸易型公司已经完成160亿销售额,而罗凯声有更高的要求:“我在设想,今年200亿实现了,我们明年将提出更高的目标。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贸易会对产业实体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管理 第一位是效益
人家审计是审完了,但是我们自身以这个为契机抓住不放。
天冶集团抓住了2006年天津市对集团进行例行审计的契机,自查问题,严格内部管理。在2007年就进行管理提升,“人家审计是审完了,但是我们自身以这个为契机抓住不放。我们把2007年定为管理年,认真地检查企业存在的问题。”这一检查,一共查出了1733个问题,通过边查边整改,当年解决了1629个问题。
2008年天冶集团巩固2007年成果,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把2008年定为效益年,就是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把管理成果反映在效益上。2008年上半年天冶集团各项指标水平都在涨,但始料未及的是2008年下半年便遇到金融危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也让天冶集团停了不少工厂,利润下降了40%。
不过由于天冶集团有效益年的功效,管理年的基础,2008年年终结算的时候,天冶集团实现盈利,罗凯声感叹:“如果要没有管理年、效益年的工作,我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成果。”
天冶集团把2009年定为增长年,这是三个增长,第一、总体规模增长;第二、效益增长;第三、职工待遇增长。对于今年的增长,罗凯声信心十足:“天冶集团总体规模去年是520个亿,我们今年要突破600亿。”
增长主要靠三个方面:首先,挖潜增量,强化市场开发、拓宽营销领域,调整产品结构,实现生产经营规模增长;其次,管理创效,靠节能降耗,开源节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效益增长;第三,以人为本,在确保实现规模和效益增长的基础上,让职工不下岗,不减薪,待遇有所提高。
为了能随时了解子公司的财务管理状况,天冶集团建立了一个财务软件管理系统,“各地的工厂数据汇聚集团总部,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套监控系统有一个预警机制,能及时发现公司财务运转中的问题和隐患并及时解决。
采访结束后,罗凯声带领《英才》记者来到天冶集团的视频系统会议室,他亲自演示了视频系统。在鼠标晃动间,天冶集团下属子公司员工们在车间井然有序的工作场景都清晰可见。
通过这个视频系统,管理层可以实时了解地处我市周边地区的集团各生产基地的运行状况。
机遇 危机下的谨慎
越是在这种扩大资金使用量的情况下,企业决策者就越应该本着为企业长远发展的使命所考虑。
在整个7、8月,国内外的钢材市场价格都在上涨,国内钢价更是延续了4月中旬以来的连续上涨势头。
近期地产行业、汽车行业等钢铁下游主要需求行业出现了旺盛的景气周期,另外,国内4万亿投资将拉动钢材消费增幅创纪录,今年将是历年来钢铁消费增长量最大的一年,消费增量可能在6500万吨左右。全年钢消费将达5.2亿吨左右,增长达14%。
“今年初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很严重,也可能是金融危机一个底部”,身兼天津市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和天津市金属学会会长的罗凯声对今年下半年的钢铁行情谨慎乐观,“天冶集团1-3月产能仍然是开不满的,但是从4月开始,每月都是两位数增长。目前市场还是比较乐观的。”
罗凯声的乐观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8月的新闻发布会上所披露数据相吻合,纳入统计的71户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今年1-4月实现利润为-56.07亿元,5月实现利润10.36亿元,6月为62.96亿元,上半年总体盈利17.25亿元。
罗凯声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产业升级。“普通钢材重回7000块钱那样的高位几乎不可能,基本上会在一个比较理性的价位震荡。从事钢铁生产的这些企业利润是比较低的,因为除了5亿吨需求以外,还有一亿六七千万吨的过剩产能。钢价一上去,闲置产能就释放,释放了以后价格就下来,所以钢铁价格就是一个震荡格局。”
不过,罗凯声同样认为这种格局之下存在着机遇,在整合集团外部剩余产能方面,天冶集团一直在考虑先以租赁的模式把地方一些与天冶有业务关联的、已经停产的企业通过租赁的方式盘活。让这些企业按照天冶的要求进行整改和管理,这样,既扩大了天冶集团的有效产能,又避免了这些企业的资源浪费。
在谈到国家为拉动内需而在基础设施领域投放的4万亿时,罗凯声强调,越是在这种扩大资金使用量的情况下,企业决策者就越应该本着为企业长远发展的使命所考虑,无论是当期运营,还是长期投资,都要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既要使当期生产经营总量有效增长,更要使投资成为发展的后劲,保障回报,避免在发展中形成新的包袱。
迈进天津冶金集团(以下简称天冶集团),仿佛走进了电视剧的场景。当几幢民国时期的建筑映入眼里,酷似来到《潜伏》里的军统天津站;当天冶集团董事长罗凯声忆起散落在天津市区的冶炼厂时,又像照抄了《二十四城记》里那间老去的钢厂。
不过,罗凯声告诉《英才》记者,天冶集团正在褪去苍老的外壳,变得现代而主动。
罗凯声对天冶的先天不足认识深刻:“我们是很多老企业,通过一点点发展,最后组合起天津冶金集团,规模相对较小,产能相对落后,而且散落在全市各地,这都是我们的不足。”同时,历史形成的不良资产、人员包袱等问题都非常严重。
自1995年由行政管理局转制成企业之后,到2003年天钢和天铁陆续从集团中独立出去,仅仅留给天冶50多亿的销售规模和钢材加工的经营种类。
“把企业做起来。”成了所有天冶人的追求,“发挥原来企业的潜能,在保证运转的前提下,尽量扩大产能,挖掘潜力”,罗凯声说,这是当年的指导思想。在2004年实现了119亿的销售规模之后,天冶的经营思路发生了转变,开始根据国家钢铁形势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背景、特点来调整。
就是这种贴近市场、政策的态度,让天冶这家老牌钢铁企业摆脱弊病,走上了产业升级之路。
整合 淘汰和升级
对于天冶集团的整合过程中,罗凯声形容像买了张粮票一样,不过这张粮票只是一个落后产能。
金属制品为天冶集团的特色产品,长期处于全国第一的位置,然而上世纪70年代之后,由于国内大环境是紧抓炼钢、炼铁,金属制品被忽视。天冶集团的优势不断被后来发力的江苏、贵州厂家所弱化。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天冶集团开始了“归核”的旅程。
“企业分散、产能落后”,天冶集团“归核”的过程将这两个问题一一化解。
2004年是我国钢铁投资最火热的年头,当年钢铁行业完成投资超过1800亿元,比2003年增长近40%,远远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9%的幅度。与此同时,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一大批在建钢铁项目停建、缓建。
在这个时候,天冶瞄准了天津市周边两家资金不足的企业,“买了以后70%和80%的绝对控股,然后设计产业链和产能。原来只是小炼钢,我们把落后产能淘汰掉,后面的轧钢等环节全都加上;原来的转炉30吨,我们上160吨的。重建后变成了现代化的全连铸连轧生产线。”
对于天冶集团的整合过程,罗凯声形容像买了张粮票一样,不过这张粮票只是一个落后产能。天冶集团将其购买到旗下,把落后产能置换成好的,把品种和质量提升上去。
天冶集团同时进行的还有市内土地置换,由于市区内的土地面积对企业发展有制约,同时罗凯声也意识到企业的生产对市区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于是天冶决定把企业热轧以前的工序迁到天津周边地区,对市中心的企业进行搬迁改造和土地盘活,在近郊发展深加工和冷加工产品,与周边企业进行资产整合与优化重组。
由此,天冶集团解决了原料资源短缺等矛盾,化解了市中心城区对钢铁企业发展的制约,彻底消除了钢铁企业对市中心城区构成的环境影响,为市政规划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利用土地盘活资金为新项目建设和企业调整提供了资金支持,有利于对搬迁企业和周边企业进行整体提升改造实现新发展,充分利用天津钢铁物流集散地的有利条件增强市场辐射力,形成了若干相对独立的产品序列生产区域,为职工提供了便利的就业条件并增加了职工的就业岗位。
所以说,这不是简单的搬迁,而是一个淘汰落后、资源整合、优化布局、提升装备水平和优化产品结构等一举多得的过程,也是向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企业集团迈进的过程。
2007年11月18日,天津冶金集团高档金属制品基地和无缝钢管厂搬迁改造两大工业项目在天津静海县开工建设。今天7月,天冶集团棒线材生产线开工。
天津冶金集团高档金属制品基地项目总投资40亿元,生产国际最先进的大规格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等系列产品,项目建成后将新增销售收入82亿元,形成国内规模最大的100万吨高档金属制品生产能力。
天冶集团旗下的天津无缝钢管厂与实力很强的天津钢管公司以及民营企业友发钢管集团合资建设无缝钢管搬迁改造工程,总投资20亿元,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形成100万吨高档优质无缝钢管生产能力,产品结构与天津钢管集团公司产品结构互补。
天冶集团棒线材生产线一期投资7亿元,明年上半年投产形成150万吨优质产品,为金属制品提供原料,二期将达到300万吨。
通过新项目建设,将形成天冶集团完整产业链,进一步壮大天冶集团在品种上的市场竞争力。
由于天冶集团位于天津市内的地比较值钱,这就为天冶集团提供了资金来源,用于落后企业搬迁以及提升装备。现在天冶集团的企业分布是:天津市周边是炼钢、轧钢企业基地,天津市近郊是深加工企业基地。
“天津市国资委把国有资产交给我们,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我们企业经营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罗凯声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
跨界 结合下游
天冶集团在和下游企业合作过程中秉承着“三个精”的原则,分别为“精细、精致、精锐”。
“中国钢铁产能过剩是最为明显的,能力6.6亿吨,需求4.7亿吨,过剩1.9亿吨。同时还在新建许多钢铁项目,还有5800万吨在建,这样下去,中国的钢铁工业是没有出路的。”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8月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达了对钢铁行业现状的担忧。
实际经营钢铁企业的罗凯声对《英才》记者说出了同样的话,他已经由此感觉到了压力,“钢铁形势对我们造成很大压力,盲目的增加量,或者追求规模,长远来看并不是好事。”
在这种环境之下,天冶集团已经找到了发展路径,即由单纯的追求量向延长产业链转化,“往下走,延长产业链,一直把产品做到行业的边界。”如果要达到这个边界,就需要和下游企业一起讨论产品,从设计、研发到加工、生产。
为了充分说明这种结合给天冶集团带来的演进,罗凯声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在做的一个极薄带,为电子和能源行业提供原料,薄到什么程度?0.02毫米,光薄不行,还要保证尺寸和形状的精度。”与此同时,天冶集团在和煤矿研究院共同开发新型预应力钢铰线,已经和意大利设备制造公司联合开发了可以多用高效装备,不久将投入生产,成为新的增长点。
这些产品延长了天冶集团的产业链、增加了产品附加值,这就是罗凯声的理念,和下游企业联合开发产品,再往下就进入到另一个行业领域了。
罗凯声将这些产品称之为“绿色钢铁”,因为天冶集团在和下游企业合作过程中秉承着“三个精”的原则,分别为“精 细、精致、精锐”。所谓精细,指的是尺寸和精度,譬如0.02毫米的极薄带、精轧螺纹钢可以在12米长的热轧螺纹钢的通身任一断面上旋上螺母、航空用钢丝绳及特种钢丝绳直径仅2-3毫米、不锈钢无缝毛细管看起来像一卷细钢丝;所谓精致,指的是过硬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而精锐指的是天冶集团的产品所能进入的高端领域。
天冶集团坚定的认为,秉承着这三个原则,天冶集团在市场上就会有竞争力。事实确实如此,“青藏铁路全线桥梁和天津轻轨所用的预应力钢绞线由我们独家供应;三峡工程和北京三号航站楼我们是主要提供商,京津城际快速铁路我们参与供货。”罗凯声为天冶集团所取得的成绩很是欣慰,“全国的核电站使用的钢铰线,除了以前应用进口材料,只要是国产化的,都由天冶集团独家供应。”罗凯声说国内的核电站绝对不会发生核泄漏事件,“内部装置很可靠,外部有一个非常坚固的壳,混凝土大概1米多厚,这个壳里的钢铰线,是我们天冶集团的。”
据悉,在航天领域,神五、神六、神七有天冶集团的产品,而且在未来的神八、神九上也将有天冶集团的产品。另外,固定翼飞机发动机所需要的毛细管天冶集团提供了合格的产品。“天冶集团的磁性材料产品,在国内外很多仪表和电子领域也都很有市场。”罗凯声补充道。
天津市委针对新项目提出了“高新、高端、高质”的要求,正是这一要求,提醒了罗凯声发展绿色钢铁的思路,为了生产高质量产品,配合下游产业,天冶集团购置了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比利时和奥地利等国际一流装备,为生产精细、精致、精锐的产品提供了条件。
相关多元化 贸易辅助
“如果规模做大了,它是一个很好的蓄水池,对企业的发展可以起到重要的调节和促进作用。”
天冶集团旗下的贸易公司捷报频传,去年实现销售收入97亿,罗凯声给他们定的目标是今年确保195亿,力争230亿,罗凯声对《英才》记者说:“现在我可以很轻松的告诉大家,完成200亿已经没有问题。”
罗凯声对于贸易很重视,“如果规模做大了,它是一个很好的蓄水池,对企业的发展可以起到重要的调节和促进作用。”
在今年5月天冶集团举办的贸易型公司工作汇报会上,罗凯声为贸易公司确定了方向,要求旗下7家贸易型公司坚定不移的实施现代化大物流。对此,各贸易型公司必须提前规划,提前设想,熟悉和掌握大流通的渠道和方法,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单纯贸易买卖,转变成为上下游服务、衔接资源和市场的重要中间环节,形成贸企物流的战略联盟,跳出过去传统的思维模式,建立大渠道,着眼大格局,实施大物流。
截至今年7月,天冶集团旗下贸易型公司已经完成160亿销售额,而罗凯声有更高的要求:“我在设想,今年200亿实现了,我们明年将提出更高的目标。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贸易会对产业实体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管理 第一位是效益
人家审计是审完了,但是我们自身以这个为契机抓住不放。
天冶集团抓住了2006年天津市对集团进行例行审计的契机,自查问题,严格内部管理。在2007年就进行管理提升,“人家审计是审完了,但是我们自身以这个为契机抓住不放。我们把2007年定为管理年,认真地检查企业存在的问题。”这一检查,一共查出了1733个问题,通过边查边整改,当年解决了1629个问题。
2008年天冶集团巩固2007年成果,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把2008年定为效益年,就是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把管理成果反映在效益上。2008年上半年天冶集团各项指标水平都在涨,但始料未及的是2008年下半年便遇到金融危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也让天冶集团停了不少工厂,利润下降了40%。
不过由于天冶集团有效益年的功效,管理年的基础,2008年年终结算的时候,天冶集团实现盈利,罗凯声感叹:“如果要没有管理年、效益年的工作,我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成果。”
天冶集团把2009年定为增长年,这是三个增长,第一、总体规模增长;第二、效益增长;第三、职工待遇增长。对于今年的增长,罗凯声信心十足:“天冶集团总体规模去年是520个亿,我们今年要突破600亿。”
增长主要靠三个方面:首先,挖潜增量,强化市场开发、拓宽营销领域,调整产品结构,实现生产经营规模增长;其次,管理创效,靠节能降耗,开源节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效益增长;第三,以人为本,在确保实现规模和效益增长的基础上,让职工不下岗,不减薪,待遇有所提高。
为了能随时了解子公司的财务管理状况,天冶集团建立了一个财务软件管理系统,“各地的工厂数据汇聚集团总部,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套监控系统有一个预警机制,能及时发现公司财务运转中的问题和隐患并及时解决。
采访结束后,罗凯声带领《英才》记者来到天冶集团的视频系统会议室,他亲自演示了视频系统。在鼠标晃动间,天冶集团下属子公司员工们在车间井然有序的工作场景都清晰可见。
通过这个视频系统,管理层可以实时了解地处我市周边地区的集团各生产基地的运行状况。
机遇 危机下的谨慎
越是在这种扩大资金使用量的情况下,企业决策者就越应该本着为企业长远发展的使命所考虑。
在整个7、8月,国内外的钢材市场价格都在上涨,国内钢价更是延续了4月中旬以来的连续上涨势头。
近期地产行业、汽车行业等钢铁下游主要需求行业出现了旺盛的景气周期,另外,国内4万亿投资将拉动钢材消费增幅创纪录,今年将是历年来钢铁消费增长量最大的一年,消费增量可能在6500万吨左右。全年钢消费将达5.2亿吨左右,增长达14%。
“今年初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很严重,也可能是金融危机一个底部”,身兼天津市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和天津市金属学会会长的罗凯声对今年下半年的钢铁行情谨慎乐观,“天冶集团1-3月产能仍然是开不满的,但是从4月开始,每月都是两位数增长。目前市场还是比较乐观的。”
罗凯声的乐观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8月的新闻发布会上所披露数据相吻合,纳入统计的71户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今年1-4月实现利润为-56.07亿元,5月实现利润10.36亿元,6月为62.96亿元,上半年总体盈利17.25亿元。
罗凯声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产业升级。“普通钢材重回7000块钱那样的高位几乎不可能,基本上会在一个比较理性的价位震荡。从事钢铁生产的这些企业利润是比较低的,因为除了5亿吨需求以外,还有一亿六七千万吨的过剩产能。钢价一上去,闲置产能就释放,释放了以后价格就下来,所以钢铁价格就是一个震荡格局。”
不过,罗凯声同样认为这种格局之下存在着机遇,在整合集团外部剩余产能方面,天冶集团一直在考虑先以租赁的模式把地方一些与天冶有业务关联的、已经停产的企业通过租赁的方式盘活。让这些企业按照天冶的要求进行整改和管理,这样,既扩大了天冶集团的有效产能,又避免了这些企业的资源浪费。
在谈到国家为拉动内需而在基础设施领域投放的4万亿时,罗凯声强调,越是在这种扩大资金使用量的情况下,企业决策者就越应该本着为企业长远发展的使命所考虑,无论是当期运营,还是长期投资,都要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既要使当期生产经营总量有效增长,更要使投资成为发展的后劲,保障回报,避免在发展中形成新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