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歌曲都是有一定情感基调,是深情赞颂,还是亲切自豪,是欢快热情,还是庄严雄伟,是明朗开阔,还是真挚自然,或者是哀婉伤感~~都要在深入挖掘词义的同时掌握住感情的基调,基调准确才能有助于内容的表到与主题的发挥。这是因为情感基调是作品情感表现的总趋势,它体现出一种情感的整体综合,而这种整体综合正是高度概括的主题表现所需要的为此必须加强对歌词内容的情感体验,准确的把握情感基调,使歌曲主题能够得到准确的提示。
关键词:情感基调;主旋律;咬字;吐字
几年的声乐学习,让我对这门艺术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特别是通过几年的声乐教学,不管是在声音的技巧还是理论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里我想谈谈关于歌唱中语言的情感体现:声乐的思想感情,虽然是借助于歌词语言与音乐曲调共同体现的,然而掌握歌曲的具体内容与情感的细微变化,主要还在于对歌词语言的理解、体验与感受。这是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人物、事物、景物的种种表现,抒情、叙事、咏叹的种种变化,喜、怒、哀、乐的种种表情~~~都是通过语言表达的结果。为此,歌词语言的深入分析、感受正是声乐艺术表情达意的关键。我下面用以下几个方面来阐明一下这个问题。
一、要深刻的挖掘词义
1.歌唱的时候是根据字音而发声,而发声则根据感情而表意。俗话所说“声为情设,腔为情设”“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就是这个意思。要做到“不唱无情之曲,不为无情之唱”,就必须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为此,深入挖掘词意,也就成了表现歌曲思想感情与揭示歌曲主题的首要一环了。
一首歌曲的感情体验,一般是从歌的局部分析理解入手,到歌曲整体概括掌握,既有感性的形象认识,又有理性的逻辑综合,并在反复的艺术实践中加深认识而不断完善的。有了理解才能感受,有了感受才能有感而发,有感而唱,以情动人。
2.当代与我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歌曲的内容与情感一般容易理解,而中外古典歌曲如果不弄通词句与意义,只是按照字音与旋律的变化漫无主次的去唱,只闻声鸣音转,而不知所云所唱何事何情,这种无情之曲是绝不会感人的。
比如对与今人谱曲的古诗词,既要弄清词意,还要弄清作者创作时的具体背景与用意。像《我住长江头》这首歌,这是近代曲作家青主根据北宋词人李之仪《卜算子》词谱写的歌曲。“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原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似意。”原是抒写一个女子怀念爱人的深情,同样借助音乐的反复咏唱使激情澎湃,突出了真切执意的思念之情。但由于曲作者当年正是大革命的参加者,正被反动派通缉,作者通过古代的爱情词,寄托对过去战斗岁月和殉难战友的深沉思念,渗透了作者对明天的向往。如果演唱时不了解这一点,往往就会唱的婉约柔美,而表达不出那种昂奋的力量。
3.深入挖掘词义还意味着不能停留在歌词的表面做一般粗浅的理解和表现,而要深入挖掘它潜在的内涵,表现和解释歌词表面看不到的意义,这就要对内在的潜语或潜台词进行分析、感受和表现。内在潜语是内在心理活动的感应。它潜在歌词内涵的里层,作用与歌词的外在表现,知道并决定着去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俗话说:“锣鼓听声,说话听音。”内在的潜语正是话里有“话”的潜在思想含义。
二、要准确把握情感基调
1.每首歌曲都有一个情感基调,是深情赞颂,还是亲切自豪,是欢快热情,还是庄严雄伟,是明朗开阔,还是真挚自然,或者是哀婉伤感~~都要在深入挖掘词义的同时掌握住感情的基调,基调准确才能有助于内容的表到与主题的发挥。这是因为情感基调是作品情感表现的总趋势,它体现出一种情感的整体综合,而这种整体综合正是高度概括的主题表现所需要的为此必须加强对歌词内容的情感体验,准确的把握情感基调,使歌曲主题能够得到准确的提示。
2.设身处地的体验人物思想感情,对准确表达歌曲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否则就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对印尼歌曲《宝贝》的演唱,有的歌唱者很能设身处地的分析、体验歌曲的感情,准确表达了一个年轻妻子怀念前线打游击的丈夫的纯真感情,对革命战争一定能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并同时刻画了母亲对孩子的深沉的爱。然而有些歌唱者脱离具体的规定情景与情感表现,一味卖弄柔情、婉转、妩媚的所谓声音技巧,以致歪曲了歌曲的思想意义与歌曲主人公的健康情绪。
三、要注意情感的细微变化
掌握了一首歌曲的基本情调,也可以说是掌握了歌曲感情的“主旋律”。然而要丰富它的表现力,还必须注意情感的细微变化。追求情感表现真实而细腻的歌唱家,从不放松对歌曲一字一声的情感体验和处理,以增强“主旋律”的表现色彩。而局部的细致处理,不仅不会影响整体的体现,而且还能发挥深化主题的作用。
1.在以声传情的歌唱表现中,只有深入的进行情感体验,既准确的把握基调,又细致的丰富基调,才能使形象丰满完整,主题深刻感人。
比如有位歌唱家在演唱印尼歌曲《宝贝》时,在确定这首歌曲的基本情调时认为“曲调健康优美、旋律性强”,不能把它看成是一首“软歌”在具体演唱中给予准确的声情处理与细致的表现,并深有体会的说:“歌曲一开始,母亲看到孩子,想起自己的丈夫在前线,要发自内心的很亲切的唱出‘宝贝’二字来。然后告诉孩子:‘你爸爸正在前线过着动荡的生活~~~~’时在声音的运用上需要更加柔和;不能唱的太响。第二段歌词是安慰孩子不要太担心,别难过、别伤心。其实也是在安慰她自己,是表达她等待丈夫归来的焦急心情。
2.在一些同一曲式多段歌词的作品,每段词的内容都具有变化,有些是平行并列的结构关系,像《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三段词,分别从“家乡”、“理想”、“未来”来叙意表情,内容不同,语气与情感重音的变化也不一样,在处理过程中就不能三段一样。情感的正确处理往往决定语气、语势、速度、强弱的变化。要注意即使是为丰富歌曲的情感变化也决不能根据词意做语气上的生硬图解,把情感处理的支离破碎,而忽视音乐旋律的完整性。
总之,在歌曲的情感处理中,挖掘词意、揭示主题是使语言的表情因素发挥关键的作用。“词意挖掘要深”、“基调体验要准”、“情感变化要细”等是一个统一要求的多方面因素。而表现时情感与主题处理的准确、鲜明、生动,不仅有助于音乐旋律的发挥和表现,而且也是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艺术创造的基础。只有优美的歌喉、清晰的咬字、吐字,和声乐语调造型的艺术处理技巧、情感的准确依据与生动的表达,才能完成声乐艺术的创造任务。
参考文献:
[1]《声乐美学导论》范晓峰编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声乐教学论》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 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科学的唱法》田鸣恩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关键词:情感基调;主旋律;咬字;吐字
几年的声乐学习,让我对这门艺术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特别是通过几年的声乐教学,不管是在声音的技巧还是理论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里我想谈谈关于歌唱中语言的情感体现:声乐的思想感情,虽然是借助于歌词语言与音乐曲调共同体现的,然而掌握歌曲的具体内容与情感的细微变化,主要还在于对歌词语言的理解、体验与感受。这是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人物、事物、景物的种种表现,抒情、叙事、咏叹的种种变化,喜、怒、哀、乐的种种表情~~~都是通过语言表达的结果。为此,歌词语言的深入分析、感受正是声乐艺术表情达意的关键。我下面用以下几个方面来阐明一下这个问题。
一、要深刻的挖掘词义
1.歌唱的时候是根据字音而发声,而发声则根据感情而表意。俗话所说“声为情设,腔为情设”“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就是这个意思。要做到“不唱无情之曲,不为无情之唱”,就必须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为此,深入挖掘词意,也就成了表现歌曲思想感情与揭示歌曲主题的首要一环了。
一首歌曲的感情体验,一般是从歌的局部分析理解入手,到歌曲整体概括掌握,既有感性的形象认识,又有理性的逻辑综合,并在反复的艺术实践中加深认识而不断完善的。有了理解才能感受,有了感受才能有感而发,有感而唱,以情动人。
2.当代与我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歌曲的内容与情感一般容易理解,而中外古典歌曲如果不弄通词句与意义,只是按照字音与旋律的变化漫无主次的去唱,只闻声鸣音转,而不知所云所唱何事何情,这种无情之曲是绝不会感人的。
比如对与今人谱曲的古诗词,既要弄清词意,还要弄清作者创作时的具体背景与用意。像《我住长江头》这首歌,这是近代曲作家青主根据北宋词人李之仪《卜算子》词谱写的歌曲。“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原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似意。”原是抒写一个女子怀念爱人的深情,同样借助音乐的反复咏唱使激情澎湃,突出了真切执意的思念之情。但由于曲作者当年正是大革命的参加者,正被反动派通缉,作者通过古代的爱情词,寄托对过去战斗岁月和殉难战友的深沉思念,渗透了作者对明天的向往。如果演唱时不了解这一点,往往就会唱的婉约柔美,而表达不出那种昂奋的力量。
3.深入挖掘词义还意味着不能停留在歌词的表面做一般粗浅的理解和表现,而要深入挖掘它潜在的内涵,表现和解释歌词表面看不到的意义,这就要对内在的潜语或潜台词进行分析、感受和表现。内在潜语是内在心理活动的感应。它潜在歌词内涵的里层,作用与歌词的外在表现,知道并决定着去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俗话说:“锣鼓听声,说话听音。”内在的潜语正是话里有“话”的潜在思想含义。
二、要准确把握情感基调
1.每首歌曲都有一个情感基调,是深情赞颂,还是亲切自豪,是欢快热情,还是庄严雄伟,是明朗开阔,还是真挚自然,或者是哀婉伤感~~都要在深入挖掘词义的同时掌握住感情的基调,基调准确才能有助于内容的表到与主题的发挥。这是因为情感基调是作品情感表现的总趋势,它体现出一种情感的整体综合,而这种整体综合正是高度概括的主题表现所需要的为此必须加强对歌词内容的情感体验,准确的把握情感基调,使歌曲主题能够得到准确的提示。
2.设身处地的体验人物思想感情,对准确表达歌曲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否则就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对印尼歌曲《宝贝》的演唱,有的歌唱者很能设身处地的分析、体验歌曲的感情,准确表达了一个年轻妻子怀念前线打游击的丈夫的纯真感情,对革命战争一定能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并同时刻画了母亲对孩子的深沉的爱。然而有些歌唱者脱离具体的规定情景与情感表现,一味卖弄柔情、婉转、妩媚的所谓声音技巧,以致歪曲了歌曲的思想意义与歌曲主人公的健康情绪。
三、要注意情感的细微变化
掌握了一首歌曲的基本情调,也可以说是掌握了歌曲感情的“主旋律”。然而要丰富它的表现力,还必须注意情感的细微变化。追求情感表现真实而细腻的歌唱家,从不放松对歌曲一字一声的情感体验和处理,以增强“主旋律”的表现色彩。而局部的细致处理,不仅不会影响整体的体现,而且还能发挥深化主题的作用。
1.在以声传情的歌唱表现中,只有深入的进行情感体验,既准确的把握基调,又细致的丰富基调,才能使形象丰满完整,主题深刻感人。
比如有位歌唱家在演唱印尼歌曲《宝贝》时,在确定这首歌曲的基本情调时认为“曲调健康优美、旋律性强”,不能把它看成是一首“软歌”在具体演唱中给予准确的声情处理与细致的表现,并深有体会的说:“歌曲一开始,母亲看到孩子,想起自己的丈夫在前线,要发自内心的很亲切的唱出‘宝贝’二字来。然后告诉孩子:‘你爸爸正在前线过着动荡的生活~~~~’时在声音的运用上需要更加柔和;不能唱的太响。第二段歌词是安慰孩子不要太担心,别难过、别伤心。其实也是在安慰她自己,是表达她等待丈夫归来的焦急心情。
2.在一些同一曲式多段歌词的作品,每段词的内容都具有变化,有些是平行并列的结构关系,像《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三段词,分别从“家乡”、“理想”、“未来”来叙意表情,内容不同,语气与情感重音的变化也不一样,在处理过程中就不能三段一样。情感的正确处理往往决定语气、语势、速度、强弱的变化。要注意即使是为丰富歌曲的情感变化也决不能根据词意做语气上的生硬图解,把情感处理的支离破碎,而忽视音乐旋律的完整性。
总之,在歌曲的情感处理中,挖掘词意、揭示主题是使语言的表情因素发挥关键的作用。“词意挖掘要深”、“基调体验要准”、“情感变化要细”等是一个统一要求的多方面因素。而表现时情感与主题处理的准确、鲜明、生动,不仅有助于音乐旋律的发挥和表现,而且也是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艺术创造的基础。只有优美的歌喉、清晰的咬字、吐字,和声乐语调造型的艺术处理技巧、情感的准确依据与生动的表达,才能完成声乐艺术的创造任务。
参考文献:
[1]《声乐美学导论》范晓峰编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声乐教学论》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 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科学的唱法》田鸣恩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