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人都有个绝技,不开心的事情会暗示性地忘记特别快,所以在我去到陆汉斌打字机博物馆之前,一直不记得曾经与打字机有过亲密的接触。
陆汉斌打字机博物馆开在吴兴路路口,十分低调,反光的玻璃镜,让行色匆匆的路人还未察觉这里的宝藏,就急忙忙奔走了。有慧眼的都是举着地址慕名而来的,为了一睹这里212台打字机,52台照相机,6台留声机,6台电影机。“他们总说,希望从博物馆看到人类丰富而悠久的文化传统。”
因为空间的限制,所有的打字机并不会同时展出,不过好消息是博物馆即将搬迁,更大的场地能让参观者欣赏到“西方文房四宝”,也更能与“全球第三家打字机博物馆”(目前在世界上,只有英国的大英博物馆与瑞士洛桑拥有打字机博物馆(也仅有282台))的名称匹配。
在这212台打字机里,很遗憾并没有陆汉斌在德国的跳蚤市场收藏的第一台梅赛德斯牌打字机。“离开德国去捷克时,我把没法带走的行李寄放在一个台湾同学家里,这个同学后来回了台湾,我们再没见过面,连同那台最早与我结缘的梅赛德斯打字机。”
陆汉斌在自己的博客上细致描述过他钟情于打字机的经过,那是一个美丽的故事。1993年,他正在歌德学院语言班学习,教德语的是一位不苟言笑的严谨的老教授。有一次他到她家中请教功课,看见她的书桌上放着一台梅赛德斯牌打字机,这架打字机与他曾经在国内见过的那种简单打字机不一样,它是那么古朴庄重,夕阳正从窗子的白纱里透进来,映在黑幽幽的打字机上,泛出润泽的光辉,老教授修长的手指灵活地打着字,眼睛盯着敲击的纸面,“叮”的一声,换行,“叮”,再一行……从侧面看去,就像一个钢琴师在弹奏她的钢琴,是一种油画里才有的凝重感。正是那偶然而优雅的场面留给了陆汉斌深刻的印象。
相传第一台打字机的发明也是一个浪漫而动人的故事。1808年,意大利人佩莱里尼·图里为了帮助自己失明的女朋友写字,发明了第一台打字机,这台打字机失传了,但由它打出的信件,至今仍保存在意大利勒佐市的档案馆里。打字机的诞生,曾被西方历史学家称为“人类文化史上继造纸术和印刷术之后的第三项文化工具的发明”。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通透打字机上闪耀着工业时代早期精雕细琢的光芒,我曾经也是其中之一。小时候身为放养爷爷奶奶家的小朋友之一,那时候刚知道26个字母在键盘上的列队顺序,严苛的奶奶每天都会从床底下拖出一台白色的打字机(一开始我还不知道它叫什么),掀开厚重的盖子,卷上白纸,顺势旋转,直至快一圈的时候,听到悦耳的“叮”一声,组装完成。然后就站在一旁举着把皮尺虎视眈眈(这是我那时候的认为)地盯着我。对七八岁的年纪来讲,打字机最让人痛苦的地方,在于敲打每一个键,都要花上吃奶的力气,快狠准。一旦犹豫,白纸上的字母就会淡得让人抓狂,或者扭曲。更别提打错了,照本宣科到快结尾时我会更谨慎,不是怕从头再来,而是皮尺的威力太大。这段“揪心”的日子并没有发生太久,因为很快就开学了,后来就有电脑了。
我再也没有看到过打字机,一直到这次因为采访打字机博物馆,也让这段尘封许久的记忆重见天日。相较于电脑,打字机有着太多可以夸夸其谈的劣势,可是电脑也给予人们太多可以“随便错误”的错觉,不如打字机来得正经。还有遗忘在角落里的过去,它其实并不是童年曾经的一段“苦难”,而是值得回味的长辈对你无尽的爱。
陆汉斌打字机博物馆开在吴兴路路口,十分低调,反光的玻璃镜,让行色匆匆的路人还未察觉这里的宝藏,就急忙忙奔走了。有慧眼的都是举着地址慕名而来的,为了一睹这里212台打字机,52台照相机,6台留声机,6台电影机。“他们总说,希望从博物馆看到人类丰富而悠久的文化传统。”
因为空间的限制,所有的打字机并不会同时展出,不过好消息是博物馆即将搬迁,更大的场地能让参观者欣赏到“西方文房四宝”,也更能与“全球第三家打字机博物馆”(目前在世界上,只有英国的大英博物馆与瑞士洛桑拥有打字机博物馆(也仅有282台))的名称匹配。
在这212台打字机里,很遗憾并没有陆汉斌在德国的跳蚤市场收藏的第一台梅赛德斯牌打字机。“离开德国去捷克时,我把没法带走的行李寄放在一个台湾同学家里,这个同学后来回了台湾,我们再没见过面,连同那台最早与我结缘的梅赛德斯打字机。”
陆汉斌在自己的博客上细致描述过他钟情于打字机的经过,那是一个美丽的故事。1993年,他正在歌德学院语言班学习,教德语的是一位不苟言笑的严谨的老教授。有一次他到她家中请教功课,看见她的书桌上放着一台梅赛德斯牌打字机,这架打字机与他曾经在国内见过的那种简单打字机不一样,它是那么古朴庄重,夕阳正从窗子的白纱里透进来,映在黑幽幽的打字机上,泛出润泽的光辉,老教授修长的手指灵活地打着字,眼睛盯着敲击的纸面,“叮”的一声,换行,“叮”,再一行……从侧面看去,就像一个钢琴师在弹奏她的钢琴,是一种油画里才有的凝重感。正是那偶然而优雅的场面留给了陆汉斌深刻的印象。
相传第一台打字机的发明也是一个浪漫而动人的故事。1808年,意大利人佩莱里尼·图里为了帮助自己失明的女朋友写字,发明了第一台打字机,这台打字机失传了,但由它打出的信件,至今仍保存在意大利勒佐市的档案馆里。打字机的诞生,曾被西方历史学家称为“人类文化史上继造纸术和印刷术之后的第三项文化工具的发明”。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通透打字机上闪耀着工业时代早期精雕细琢的光芒,我曾经也是其中之一。小时候身为放养爷爷奶奶家的小朋友之一,那时候刚知道26个字母在键盘上的列队顺序,严苛的奶奶每天都会从床底下拖出一台白色的打字机(一开始我还不知道它叫什么),掀开厚重的盖子,卷上白纸,顺势旋转,直至快一圈的时候,听到悦耳的“叮”一声,组装完成。然后就站在一旁举着把皮尺虎视眈眈(这是我那时候的认为)地盯着我。对七八岁的年纪来讲,打字机最让人痛苦的地方,在于敲打每一个键,都要花上吃奶的力气,快狠准。一旦犹豫,白纸上的字母就会淡得让人抓狂,或者扭曲。更别提打错了,照本宣科到快结尾时我会更谨慎,不是怕从头再来,而是皮尺的威力太大。这段“揪心”的日子并没有发生太久,因为很快就开学了,后来就有电脑了。
我再也没有看到过打字机,一直到这次因为采访打字机博物馆,也让这段尘封许久的记忆重见天日。相较于电脑,打字机有着太多可以夸夸其谈的劣势,可是电脑也给予人们太多可以“随便错误”的错觉,不如打字机来得正经。还有遗忘在角落里的过去,它其实并不是童年曾经的一段“苦难”,而是值得回味的长辈对你无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