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由政策性引资向服务引资、环境引资转变是改进引资理念、提升引资水平的必由之路,这在长三角已成必然,而对东北三省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东北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石油化工、动力设备、造船、机床等重大装备制造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又是大型国有企业集中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三省市在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自身地位和东部沿海省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中国要借东北振兴之风,突破制约外商投资的政策环境因素,扩大吸引外资力度,使东北利用外资能够上一个新台阶。
主要问题
首先,引资方式比较落后。在东北,引资的力度并不亚于长三角,但因投资环境的欠缺和引资方式的偏差,引资成效却不明显。至今,东北许多地方仍热衷于组织庞大招商团到海外招商,而这种粗放式的招商方式,因成本高昂,且收效甚微早已被长三角等地摒弃。目前,由政策性引资向服务引资、环境引资转变是改进引资理念、提升引资水平的必由之路,这在长三角已成必然,而对东北三省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其次,投资环境欠缺。有专家指出,在东北三省目前招商引资过程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重“经营环境”轻“法制环境”,重“先期免费”轻“后期服务”,重“引资”轻“规矩”等现象,不仅让投资者寒心,也让未来者望而却步。
与落户长三角的外商对当地投资环境的由衷赞许相反,外商对东北投资环境持抱怨和批评意见较多。一位几度遭遇纠纷、损失惨重的美商曾说:“东北的投资环境不改善,即便招来了外商,也难长久留住。”据悉“九五”以来,东北有一个省共中止、撤销外商投资企业3592户,比同期新批企业还多1022户。
第三,产业发展不配套。当今产业的集约化发展趋势,促使企业群聚,以利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因此,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更注重寻找产业配套环境,使自身融入其产业链中,通过相关产业的横向拓展,继而扩展成关联度高的企业集群。如长三角的龙头企业周边,都有十几家配套厂“众星拱月”,订单一到,就近配齐材料,投入生产,有些料件的配套生产企业甚至只隔一条马路,用周转箱就能把刚下线的配料运上装配线。而东北地区恰恰缺乏企业间的上下游产品配套,使一些外资企业孤掌难鸣,不得已而迁出。
转变观念
在历史上,东北三省有着辉煌的过去,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钢铁、粮食、石油等物资。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东北地区由于市场化进程和对外开放步伐较慢,致使经济上逐渐被东南沿海地区超过。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工业基地建设,温家宝总理多次视察东北地区,并作出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东部地区发展一起,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对此三省市达成共识“只有进一步扩大开放,最大限度地吸引民营资本和外资,三省经济才能加快发展,老工业基地才能振兴。”
黑龙江省政府表示,要解放思想,增强市场意识、商品意识、开放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开放中实现双赢和多赢。特别要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认真研究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战略,找准对接点。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与东南沿海等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在对外开放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对此,省政府提出2004年为招商引资年,在加强与“三江”(黑龙江、江苏、浙江)、“一海”(上海)合作的同时,重点扩大同邻国日、韩、俄的经贸合作及引进外资,广泛开展与中东和欧盟及香港地区的投资贸易洽谈活动,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努力在招商引资方式、利用外资领域和基础设施利用外资方面实现突破。
辽宁省重视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大幅减少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省级部门原有的1551项审批事项被减掉587项。同时在外商企业减负方面,出台了外商企业免征价格调节基金等政策,每年为外商企业减负1亿多元;还取消270多项不合理的收费,既卸掉了企业的包袱,又给境外大公司创造很好的合作机会。为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形成全方位对外开发格局,辽宁省最近制定了《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其中计划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
专家建议
商务部有关领导指出,引进外资改组改造国有企业,盘活国有存量资产等措施对加快东北老工业区的改造是十分必要的,中国政府鼓励境外投资者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投资,参与这一改造进程。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政策,鼓励吸引外商投资者对内资企业进行改组、改造,允许外资参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的重组和处置。如:《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等,鼓励采用国际通行的跨国并购方式吸引外商投资,允许外商以股权收购的方式并购内资企业,并简化了相关审批手续。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有着自身的资源优势、工业基础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市场,完全可以根据现有的政策,发挥优势,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使老工业基地重焕生机。
一些专家建议,对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给予类似于“特区”的政策,鼓励建立中俄科技产业园区,吸引俄罗斯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发展光电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国家继续推进图们江地区国际开发,使之成为中国面向日本海开放的窗口。放宽东北地区金融、信息等服务业的开放领域,使之更好地吸引稀缺生产要素。在投资、财政、税收、信贷、经贸、工商、劳动、统计等方面,出台促进国内外优势产业向东北老工业基地转移政策。国家掌握的重大装备国产化项目,比如汽车、成套设备、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等,优先在老工业基地布局。并通过买方信贷、政府采购、国债资金等方式予以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巴曙松认为,近期应放松中央政府掌握的内外资项目审批的投资额度限制,如投资总额2亿美元以下的外资项目可以由省级政府自行审批,以吸引一批大型外商投资项目的进入;同时要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对一些竞争性领域和基础设施项目要放宽外资准入限制,积极引入外资金融机构以参股、独资等方式进入东北地区;积极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为东北地区具有增长前景的重型装备工业、汽车配件、制药、电子、通信设备等引入新的资金来源渠道,既要利用国内的资本,也要利用国外的资本,特别是韩国和日本的资本。
未来前景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提出后,外商纷纷将目光投向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大量外资将涌入东北工业基地。
最近,刚刚落成的中外合资沈飞日野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13辆国内最先进轿车下线,标志着东北新一轮外商投资高潮的到来。据了解,近两个月以来,平均每天都有一个这样规模的外商投资项目落户辽宁。沈飞日野客车项目外商投资总额近4000万美元,这只是沈飞集团与外商众多合作项目之一,还有多家世界著名企业在和沈飞集团洽谈新的合资项目。如三洋电器、三菱等公司都有来这里投资的意向。
不仅辽宁,黑龙江、吉林两省外商投资也很踊跃。韩国万都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在这里的投资。去年7月,世界十大轮胎厂家之一的新加坡佳通轮胎投资有限公司中标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国有企业ST桦林的44.3%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继2003年10月总投资额610亿元的振兴东北百个项目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又批准启动了第一批共60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总投资达56亿元,这预示着“振兴东北”已经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也为外商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项目保障。
东北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石油化工、动力设备、造船、机床等重大装备制造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又是大型国有企业集中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三省市在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自身地位和东部沿海省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中国要借东北振兴之风,突破制约外商投资的政策环境因素,扩大吸引外资力度,使东北利用外资能够上一个新台阶。
主要问题
首先,引资方式比较落后。在东北,引资的力度并不亚于长三角,但因投资环境的欠缺和引资方式的偏差,引资成效却不明显。至今,东北许多地方仍热衷于组织庞大招商团到海外招商,而这种粗放式的招商方式,因成本高昂,且收效甚微早已被长三角等地摒弃。目前,由政策性引资向服务引资、环境引资转变是改进引资理念、提升引资水平的必由之路,这在长三角已成必然,而对东北三省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其次,投资环境欠缺。有专家指出,在东北三省目前招商引资过程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重“经营环境”轻“法制环境”,重“先期免费”轻“后期服务”,重“引资”轻“规矩”等现象,不仅让投资者寒心,也让未来者望而却步。
与落户长三角的外商对当地投资环境的由衷赞许相反,外商对东北投资环境持抱怨和批评意见较多。一位几度遭遇纠纷、损失惨重的美商曾说:“东北的投资环境不改善,即便招来了外商,也难长久留住。”据悉“九五”以来,东北有一个省共中止、撤销外商投资企业3592户,比同期新批企业还多1022户。
第三,产业发展不配套。当今产业的集约化发展趋势,促使企业群聚,以利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因此,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更注重寻找产业配套环境,使自身融入其产业链中,通过相关产业的横向拓展,继而扩展成关联度高的企业集群。如长三角的龙头企业周边,都有十几家配套厂“众星拱月”,订单一到,就近配齐材料,投入生产,有些料件的配套生产企业甚至只隔一条马路,用周转箱就能把刚下线的配料运上装配线。而东北地区恰恰缺乏企业间的上下游产品配套,使一些外资企业孤掌难鸣,不得已而迁出。
转变观念
在历史上,东北三省有着辉煌的过去,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钢铁、粮食、石油等物资。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东北地区由于市场化进程和对外开放步伐较慢,致使经济上逐渐被东南沿海地区超过。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工业基地建设,温家宝总理多次视察东北地区,并作出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东部地区发展一起,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对此三省市达成共识“只有进一步扩大开放,最大限度地吸引民营资本和外资,三省经济才能加快发展,老工业基地才能振兴。”
黑龙江省政府表示,要解放思想,增强市场意识、商品意识、开放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开放中实现双赢和多赢。特别要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认真研究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战略,找准对接点。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与东南沿海等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在对外开放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对此,省政府提出2004年为招商引资年,在加强与“三江”(黑龙江、江苏、浙江)、“一海”(上海)合作的同时,重点扩大同邻国日、韩、俄的经贸合作及引进外资,广泛开展与中东和欧盟及香港地区的投资贸易洽谈活动,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努力在招商引资方式、利用外资领域和基础设施利用外资方面实现突破。
辽宁省重视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大幅减少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省级部门原有的1551项审批事项被减掉587项。同时在外商企业减负方面,出台了外商企业免征价格调节基金等政策,每年为外商企业减负1亿多元;还取消270多项不合理的收费,既卸掉了企业的包袱,又给境外大公司创造很好的合作机会。为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形成全方位对外开发格局,辽宁省最近制定了《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其中计划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
专家建议
商务部有关领导指出,引进外资改组改造国有企业,盘活国有存量资产等措施对加快东北老工业区的改造是十分必要的,中国政府鼓励境外投资者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投资,参与这一改造进程。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政策,鼓励吸引外商投资者对内资企业进行改组、改造,允许外资参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的重组和处置。如:《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等,鼓励采用国际通行的跨国并购方式吸引外商投资,允许外商以股权收购的方式并购内资企业,并简化了相关审批手续。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有着自身的资源优势、工业基础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市场,完全可以根据现有的政策,发挥优势,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使老工业基地重焕生机。
一些专家建议,对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给予类似于“特区”的政策,鼓励建立中俄科技产业园区,吸引俄罗斯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发展光电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国家继续推进图们江地区国际开发,使之成为中国面向日本海开放的窗口。放宽东北地区金融、信息等服务业的开放领域,使之更好地吸引稀缺生产要素。在投资、财政、税收、信贷、经贸、工商、劳动、统计等方面,出台促进国内外优势产业向东北老工业基地转移政策。国家掌握的重大装备国产化项目,比如汽车、成套设备、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等,优先在老工业基地布局。并通过买方信贷、政府采购、国债资金等方式予以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巴曙松认为,近期应放松中央政府掌握的内外资项目审批的投资额度限制,如投资总额2亿美元以下的外资项目可以由省级政府自行审批,以吸引一批大型外商投资项目的进入;同时要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对一些竞争性领域和基础设施项目要放宽外资准入限制,积极引入外资金融机构以参股、独资等方式进入东北地区;积极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为东北地区具有增长前景的重型装备工业、汽车配件、制药、电子、通信设备等引入新的资金来源渠道,既要利用国内的资本,也要利用国外的资本,特别是韩国和日本的资本。
未来前景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提出后,外商纷纷将目光投向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大量外资将涌入东北工业基地。
最近,刚刚落成的中外合资沈飞日野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13辆国内最先进轿车下线,标志着东北新一轮外商投资高潮的到来。据了解,近两个月以来,平均每天都有一个这样规模的外商投资项目落户辽宁。沈飞日野客车项目外商投资总额近4000万美元,这只是沈飞集团与外商众多合作项目之一,还有多家世界著名企业在和沈飞集团洽谈新的合资项目。如三洋电器、三菱等公司都有来这里投资的意向。
不仅辽宁,黑龙江、吉林两省外商投资也很踊跃。韩国万都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在这里的投资。去年7月,世界十大轮胎厂家之一的新加坡佳通轮胎投资有限公司中标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国有企业ST桦林的44.3%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继2003年10月总投资额610亿元的振兴东北百个项目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又批准启动了第一批共60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总投资达56亿元,这预示着“振兴东北”已经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也为外商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项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