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起,张利华的油画从入选1984年“全国第六届美展”和1987年“首届中国油画展”,到入选2008年“北京国际双年展”、2016年“第四届中国油画展”,这期间有油画作品几十次入选全国美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张利华的油画已在中国画坛崭露头角。
张利华1977年考入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攻读油画专业,1982年1月毕业,1989—1991年又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和油画研修班这个国内油画界学术的制高点,他在非常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勤思苦学,精研世界各流派的油画技法及表现语言,从此以后,他的画作水平得到飞跃性提升。张利华崇尚表现主义的激情、抽象绘画的本体元素、写实派的严谨,和巴比松至印象派的用色和笔致。众所周知,上述的众多流派,都经受了漫长时间的考验和时代激变的洗礼,每派都有不朽作品问世并成为历史的标杆,让后人景仰、赞叹。那种深植经典的绘画风格虽然形成得很慢,但必有恒久的生命力,这也正是绘画精品中最耐人寻味的东西。他力求将多种绘画元素自然地糅合在自己的画中,既不冲突,也不做作,实属难能可贵。这是他二三十年努力的结果,也是他油画艺术的特色。张利华深知,欲驾驭任何一种画风都是不小的工程,需要面对巨大的挑战。不难想象,提炼这几个流派的优点并加以自然融合,需要多大的勇气与多么敏锐的悟性。如果没有作者前期大量研究与实践的铺垫,没有开阔的胸怀和深厚的涵养,是极难做到这点的。张利华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就在于集诸家之精华,创造自己的画风。张利华广收博取,不宗一家一派,汲取各派艺术之大成,而构成自己面目。尤其可贵者,他学以前的大师都只传其神而不袭其貌,他能用一种全新的造型、色彩展现写实绘画和表现绘画的精神气概,并蕴含着中国画的笔法和意境。张利华的精致刻画与综合的表现能力极强,所以他的绘画面目也较多,今日的作品走向成熟,追求极致,笔者认为其在综合前人方面卓有建树。
油画,作为架上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极强的包容性。在五百多年的发展演进中,它形成了其他画种或摄影艺术无法替代的独特审美语言,这正是巴尔丢斯所强调的那种不同油画风格与流派之间“共性”的东西。这个共性并非个人行为,并非来自突发奇想,而是天才大师们辛勤酝酿、代代传承的结晶。即便在塞尚、毕加索、波丘尼、马蒂斯等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中,也都没有脱离这种共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坛大门敞开,油画界开始呈现多样化面貌,许多弄潮儿追波逐流,抛弃写实传统,赶超前卫,大谈个性解放与自我表现之道,绘画主张层出不穷,变革呼声甚嚣尘上,然而成功者却难得一见。张利华对此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邯郸学步、人云亦云,不去哗众取宠,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沿著既定方向,耐心探索与耕耘。他深切知道,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一幅优秀的绘画,是绝对不可能脱离这种作为共性的共同价值观而存在的,这些优秀的共性特质,或谓公约数,在历代大师的绘画中都有体现。因此他创作的每一幅力作,都经过深思熟虑,经得住反复推敲。比如,他的用色,冷暖交错,浓郁而强烈,让人觉得,多一分则火,少一分则弱;他的用笔,果敢自信,简练苍劲,直抒胸臆,虚实之间、色形之间恰到好处,使观者感到,多一笔则烦琐,少一笔则单薄。
张利华的创作题材多取自周边农村或者得于远道采风,源自深入生活获得的大量素材。他的选题是经过反复考证和仔细衡量的,不论风景还是人物都具有典型性和绘画性。画面饱含着强烈的个人情感与人文情怀。对于不同题材,他会相应地调整绘画技巧,如“亘古”系列的历史沧桑,“渔民”系列的粗犷豪放,《赛珍珠像》的光感与唯美所烘托的优雅气质等,都表现得恰如其分,爽快淋漓。正如夏尔丹说的,画家描绘什么对象和怎样画并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对物象的描绘表现出自己的感情。真正的艺术家,除了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外,还要有悟性和智慧,善于感悟人生,感悟艺术。张利华是一个有备而来的画家,除了绘画之外,他对历史、文学、音乐、哲学、科学、书法、影视和设计也广泛涉猎,行千里之路,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心得。良好的思想修养和渊博学识给他的艺术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他的学养和情感,已融化到精神世界里,渗透到艺术表现之中,因此他的作品能展现出深广的内涵。
仔细品味他的每一幅作品,内中都融入了他对绘画的理解,对艺术的虔诚,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历史的使命感。这些作品,不只是一篇篇精美的散文,更是一部部宏大的史诗;不只是一首首流行歌曲,更是一阕阕动人的交响乐!
作者简介:
潘耀昌,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文化部“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原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
张利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优秀教师,享受政府津贴,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二级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美术学一级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学校艺术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安徽省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安徽省油画学会副会长,宁波市油画家协会主席,宁波市美协副主席。油画作品曾入选全国第六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美展,北京国际双年展,第一、三、四届中国油画展,首届中国油画年展,建党95周年全国美展,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油画版画精品展,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油画展,中国油画双年展,全国写生画展,中国油画大展,2006年、2008年中国百家金陵(油画)展等。作品在“中国油画双年展”中获提名奖,在“中日佛教书画艺术大展” 中获大奖,“世界华人艺术大展” 中获国际金奖,“首届全国高校美术设计作品大奖赛”中获银奖,“世界和平50周年书画大展” 中获优秀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州美林美术馆等多家著名美术馆收藏。
张利华1977年考入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攻读油画专业,1982年1月毕业,1989—1991年又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和油画研修班这个国内油画界学术的制高点,他在非常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勤思苦学,精研世界各流派的油画技法及表现语言,从此以后,他的画作水平得到飞跃性提升。张利华崇尚表现主义的激情、抽象绘画的本体元素、写实派的严谨,和巴比松至印象派的用色和笔致。众所周知,上述的众多流派,都经受了漫长时间的考验和时代激变的洗礼,每派都有不朽作品问世并成为历史的标杆,让后人景仰、赞叹。那种深植经典的绘画风格虽然形成得很慢,但必有恒久的生命力,这也正是绘画精品中最耐人寻味的东西。他力求将多种绘画元素自然地糅合在自己的画中,既不冲突,也不做作,实属难能可贵。这是他二三十年努力的结果,也是他油画艺术的特色。张利华深知,欲驾驭任何一种画风都是不小的工程,需要面对巨大的挑战。不难想象,提炼这几个流派的优点并加以自然融合,需要多大的勇气与多么敏锐的悟性。如果没有作者前期大量研究与实践的铺垫,没有开阔的胸怀和深厚的涵养,是极难做到这点的。张利华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就在于集诸家之精华,创造自己的画风。张利华广收博取,不宗一家一派,汲取各派艺术之大成,而构成自己面目。尤其可贵者,他学以前的大师都只传其神而不袭其貌,他能用一种全新的造型、色彩展现写实绘画和表现绘画的精神气概,并蕴含着中国画的笔法和意境。张利华的精致刻画与综合的表现能力极强,所以他的绘画面目也较多,今日的作品走向成熟,追求极致,笔者认为其在综合前人方面卓有建树。
油画,作为架上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极强的包容性。在五百多年的发展演进中,它形成了其他画种或摄影艺术无法替代的独特审美语言,这正是巴尔丢斯所强调的那种不同油画风格与流派之间“共性”的东西。这个共性并非个人行为,并非来自突发奇想,而是天才大师们辛勤酝酿、代代传承的结晶。即便在塞尚、毕加索、波丘尼、马蒂斯等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中,也都没有脱离这种共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坛大门敞开,油画界开始呈现多样化面貌,许多弄潮儿追波逐流,抛弃写实传统,赶超前卫,大谈个性解放与自我表现之道,绘画主张层出不穷,变革呼声甚嚣尘上,然而成功者却难得一见。张利华对此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邯郸学步、人云亦云,不去哗众取宠,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沿著既定方向,耐心探索与耕耘。他深切知道,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一幅优秀的绘画,是绝对不可能脱离这种作为共性的共同价值观而存在的,这些优秀的共性特质,或谓公约数,在历代大师的绘画中都有体现。因此他创作的每一幅力作,都经过深思熟虑,经得住反复推敲。比如,他的用色,冷暖交错,浓郁而强烈,让人觉得,多一分则火,少一分则弱;他的用笔,果敢自信,简练苍劲,直抒胸臆,虚实之间、色形之间恰到好处,使观者感到,多一笔则烦琐,少一笔则单薄。
张利华的创作题材多取自周边农村或者得于远道采风,源自深入生活获得的大量素材。他的选题是经过反复考证和仔细衡量的,不论风景还是人物都具有典型性和绘画性。画面饱含着强烈的个人情感与人文情怀。对于不同题材,他会相应地调整绘画技巧,如“亘古”系列的历史沧桑,“渔民”系列的粗犷豪放,《赛珍珠像》的光感与唯美所烘托的优雅气质等,都表现得恰如其分,爽快淋漓。正如夏尔丹说的,画家描绘什么对象和怎样画并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对物象的描绘表现出自己的感情。真正的艺术家,除了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外,还要有悟性和智慧,善于感悟人生,感悟艺术。张利华是一个有备而来的画家,除了绘画之外,他对历史、文学、音乐、哲学、科学、书法、影视和设计也广泛涉猎,行千里之路,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心得。良好的思想修养和渊博学识给他的艺术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他的学养和情感,已融化到精神世界里,渗透到艺术表现之中,因此他的作品能展现出深广的内涵。
仔细品味他的每一幅作品,内中都融入了他对绘画的理解,对艺术的虔诚,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历史的使命感。这些作品,不只是一篇篇精美的散文,更是一部部宏大的史诗;不只是一首首流行歌曲,更是一阕阕动人的交响乐!
作者简介:
潘耀昌,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文化部“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原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
张利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优秀教师,享受政府津贴,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二级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美术学一级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学校艺术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安徽省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安徽省油画学会副会长,宁波市油画家协会主席,宁波市美协副主席。油画作品曾入选全国第六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美展,北京国际双年展,第一、三、四届中国油画展,首届中国油画年展,建党95周年全国美展,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油画版画精品展,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油画展,中国油画双年展,全国写生画展,中国油画大展,2006年、2008年中国百家金陵(油画)展等。作品在“中国油画双年展”中获提名奖,在“中日佛教书画艺术大展” 中获大奖,“世界华人艺术大展” 中获国际金奖,“首届全国高校美术设计作品大奖赛”中获银奖,“世界和平50周年书画大展” 中获优秀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州美林美术馆等多家著名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