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众长,融汇创新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起,张利华的油画从入选1984年“全国第六届美展”和1987年“首届中国油画展”,到入选2008年“北京国际双年展”、2016年“第四届中国油画展”,这期间有油画作品几十次入选全国美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张利华的油画已在中国画坛崭露头角。
  张利华1977年考入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攻读油画专业,1982年1月毕业,1989—1991年又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和油画研修班这个国内油画界学术的制高点,他在非常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勤思苦学,精研世界各流派的油画技法及表现语言,从此以后,他的画作水平得到飞跃性提升。张利华崇尚表现主义的激情、抽象绘画的本体元素、写实派的严谨,和巴比松至印象派的用色和笔致。众所周知,上述的众多流派,都经受了漫长时间的考验和时代激变的洗礼,每派都有不朽作品问世并成为历史的标杆,让后人景仰、赞叹。那种深植经典的绘画风格虽然形成得很慢,但必有恒久的生命力,这也正是绘画精品中最耐人寻味的东西。他力求将多种绘画元素自然地糅合在自己的画中,既不冲突,也不做作,实属难能可贵。这是他二三十年努力的结果,也是他油画艺术的特色。张利华深知,欲驾驭任何一种画风都是不小的工程,需要面对巨大的挑战。不难想象,提炼这几个流派的优点并加以自然融合,需要多大的勇气与多么敏锐的悟性。如果没有作者前期大量研究与实践的铺垫,没有开阔的胸怀和深厚的涵养,是极难做到这点的。张利华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就在于集诸家之精华,创造自己的画风。张利华广收博取,不宗一家一派,汲取各派艺术之大成,而构成自己面目。尤其可贵者,他学以前的大师都只传其神而不袭其貌,他能用一种全新的造型、色彩展现写实绘画和表现绘画的精神气概,并蕴含着中国画的笔法和意境。张利华的精致刻画与综合的表现能力极强,所以他的绘画面目也较多,今日的作品走向成熟,追求极致,笔者认为其在综合前人方面卓有建树。
  油画,作为架上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极强的包容性。在五百多年的发展演进中,它形成了其他画种或摄影艺术无法替代的独特审美语言,这正是巴尔丢斯所强调的那种不同油画风格与流派之间“共性”的东西。这个共性并非个人行为,并非来自突发奇想,而是天才大师们辛勤酝酿、代代传承的结晶。即便在塞尚、毕加索、波丘尼、马蒂斯等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中,也都没有脱离这种共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坛大门敞开,油画界开始呈现多样化面貌,许多弄潮儿追波逐流,抛弃写实传统,赶超前卫,大谈个性解放与自我表现之道,绘画主张层出不穷,变革呼声甚嚣尘上,然而成功者却难得一见。张利华对此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邯郸学步、人云亦云,不去哗众取宠,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沿著既定方向,耐心探索与耕耘。他深切知道,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一幅优秀的绘画,是绝对不可能脱离这种作为共性的共同价值观而存在的,这些优秀的共性特质,或谓公约数,在历代大师的绘画中都有体现。因此他创作的每一幅力作,都经过深思熟虑,经得住反复推敲。比如,他的用色,冷暖交错,浓郁而强烈,让人觉得,多一分则火,少一分则弱;他的用笔,果敢自信,简练苍劲,直抒胸臆,虚实之间、色形之间恰到好处,使观者感到,多一笔则烦琐,少一笔则单薄。
  张利华的创作题材多取自周边农村或者得于远道采风,源自深入生活获得的大量素材。他的选题是经过反复考证和仔细衡量的,不论风景还是人物都具有典型性和绘画性。画面饱含着强烈的个人情感与人文情怀。对于不同题材,他会相应地调整绘画技巧,如“亘古”系列的历史沧桑,“渔民”系列的粗犷豪放,《赛珍珠像》的光感与唯美所烘托的优雅气质等,都表现得恰如其分,爽快淋漓。正如夏尔丹说的,画家描绘什么对象和怎样画并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对物象的描绘表现出自己的感情。真正的艺术家,除了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外,还要有悟性和智慧,善于感悟人生,感悟艺术。张利华是一个有备而来的画家,除了绘画之外,他对历史、文学、音乐、哲学、科学、书法、影视和设计也广泛涉猎,行千里之路,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心得。良好的思想修养和渊博学识给他的艺术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他的学养和情感,已融化到精神世界里,渗透到艺术表现之中,因此他的作品能展现出深广的内涵。
  仔细品味他的每一幅作品,内中都融入了他对绘画的理解,对艺术的虔诚,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历史的使命感。这些作品,不只是一篇篇精美的散文,更是一部部宏大的史诗;不只是一首首流行歌曲,更是一阕阕动人的交响乐!
  作者简介:
  潘耀昌,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文化部“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原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
   张利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优秀教师,享受政府津贴,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二级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美术学一级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学校艺术硕士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安徽省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安徽省油画学会副会长,宁波市油画家协会主席,宁波市美协副主席。油画作品曾入选全国第六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美展,北京国际双年展,第一、三、四届中国油画展,首届中国油画年展,建党95周年全国美展,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油画版画精品展,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油画展,中国油画双年展,全国写生画展,中国油画大展,2006年、2008年中国百家金陵(油画)展等。作品在“中国油画双年展”中获提名奖,在“中日佛教书画艺术大展” 中获大奖,“世界华人艺术大展” 中获国际金奖,“首届全国高校美术设计作品大奖赛”中获银奖,“世界和平50周年书画大展” 中获优秀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州美林美术馆等多家著名美术馆收藏。
其他文献
摘 要:牛文娟的作品以宁静典雅的美学意境重新诠释晋唐山水的绘画传统,她对形色的绘画表现生发出适合当代人审美趣味与精神需求的山水新样式。笔者通过对牛文娟作品中绘画笔法、色法以及样态特征的分析,结合其艺术理念与诗文情感,阐述其工笔山水画的语言特色与内涵表现。  关键词:牛文娟;工笔山水画;语言;形色  2016年初秋,笔者与牛文娟相识在由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主办的“塞隆水泥库当代工笔、水墨青年艺术家系列提
期刊
摘 要: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张洹以身体为媒介的表达方式具有强烈的视觉和心理震撼力。他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艺术之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文章探寻了张洹艺术中的“生”与“重生”的概念,并围绕这两方面进行论述。任何艺术家都无法避开时代与环境的影响,对于张洹“生”的独特解读主要是围绕“生存”“生命”两个关键词入手,探寻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及在国外的历程。同时,其艺术的一个重要的转换过程即他归国之后对于“重
期刊
摘 要:在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不断开展的过程中,体现国家意志与民族精神的人物画创作,占据了重要地位,取得了骄人成果,同时也成为美术领域中重要的议题。在丰富多元的艺术环境中,画家们在面对各式内容题材的创作时,希望通过各自的艺术语言提升创作水平。在这一前提基础之上,文章通过对主题性人物画创作的思考,聚焦于当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历史情境、思想情感等方面,展开对画家主体和艺术创作的深入
期刊
摘 要: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文人思想的绘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文人画这个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的职业画家所做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创始者,并称之为南宗之祖。宋代以前,中国绘画已经得到显著的发展,并出现了“关家山水”和“黄徐异体”的花鸟画。  关键词:文人画;徐熙;黄筌;“黄徐异体”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约萌芽于魏晋南
期刊
摘 要: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的花鸟画整体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求发展求创新,大有工笔和写意结合的创作态势。这样的创作态势将持续引领艺术家创造更具时代感的花鸟画作品。  关键词: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当代花鸟画;意境;兼工带写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自第一届开始,对中国绘画艺术创作就起着引领的作用,它是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美术展览,它的创作态势直接引领中国绘画的发展。第十三届全
期刊
摘 要:在油画风景写生中,瞬间之美是绘画主体对客观物象的主动性选择,是对风景的选取与暂停,同时也是主观情思寄情于景的切入,这一过程对绘画作品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意义。“取景”在油画风景写生中,也叫做构图安排,它不是绘画主体简单的一种物理性运动,它需要绘画主体主动选取,同时还要根据影响客观物象的内外部因素特征去把握。在外部因素方面,物象随光色变化而变化,展现出不同的色彩;在内部因素方面,绘画主体应从其
期刊
摘 要:唐勇力创作的中国画《新中国诞生》,是新时代体现中国气派、民族精神的主题性作品和近十年中国重大题材创作风潮中的典型案例。这幅巨制可以放到画家个人的探索历史中考察。往前追溯30年,它的学术线索脉络清晰。“敦煌之梦”系列的探索、工笔写意性的提出、线性素描的理论与实践,为《新中国诞生》的诞生奠定了基石。  关键词:唐勇力;《新中国诞生》;工笔写意性;线性素描  画家唐勇力历时三年,于2009年创作
期刊
摘 要:文森特·威廉·凡·高是一位热情天真且非常具有个性的艺术家。尽管他只活到了三十七岁,但他为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尽管遭受了许多的痛苦,但他对艺术的热爱丝毫不减。他的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精神价值和历史价值。凡·高一生画了900多幅油画,其中约有11幅绘制的是向日葵。绘有15朵向日葵的作品是最具代表性的,虽然画幅不大,但将凡·高的绘画表现和风格表达得淋漓尽致。文章通过对凡·高
期刊
摘 要:野兽派是引导20世纪绘画大革命的派系,对当时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打破了以往的陈旧观念,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成型的开端之一,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马蒂斯作为野兽派的领袖,以高超的技艺不断为绘画领域注入新的活力,拓宽了人们当时对于绘画方式的理解,他把印象派中备受争议的纯色应用于作品之中,变为其个人创作的重要因素并预言了日后简约风格的趋势。文章介绍了野兽派的由来及马蒂斯本人,重点通
期刊
摘 要:傅申先生曾担任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员、美国耶鲁大学副教授等职,1979年出任弗利尔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2018年受邀成为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教授。傅申先生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古代美术史,在中国书法、绘画史以及书画鉴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中国艺术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声望。傅申在书画鉴定方面的研究可以说也经历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