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妈咪:向左走向右走

来源 :创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_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是十月妈咪?国内领先的孕妇装企业,目前在全国有400多家店。在北京,主要覆盖百货公司,上海则覆盖所有大型购物中心。1997年到2002年,是十月妈咪的初创期,当时锁定细分市场,做专业化管理及产品研发:2003年到2006年,在渠道上进行改变;2006年底,请小S做代言人;2007年开始品牌推广。
  不同于传统女装企业在中央媒体投放广告,通过B2B的方式代理营销,十月妈咪做的是B2C的新方式。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地铁投放大量广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近年来,十月妈咪也尝试了很多创新,包括孕妇装的时尚化及卖场风格的时尚化。
  问题1:要不要多品牌?(3票赞成,2票反对)
  杜倩倩:我随机问过周边的朋友,都知道十月妈咪,评价也蛮高。进入孕妇装行业的门槛比较低,国内各种仿制低端产品很容易出现,你不做,别人也会做。既然你前期投了这么多钱宣传、教育消费者这个品牌的存在,与其让别人做还不如自己做。汪建国:赞成做。我原来是做零售的,零售做到一定程度就要规模效应,没有规模是做不下去的。当下,你的有机增长就需要利用现有店铺、渠道、研发人员,生产几款不同的品牌,边际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下降。从成长及赢利两个角度,我支持你做延伸。
  徐沛欣:要做。中国一年将近有2300万孕期妇女,但一件衣服700元的话,高端消费人群不会非常多。想要销售额持续增长,压力一定在于销售量,而每位孕妇购买数量相对稳定。既然已经有400家店的销售网络,为什么不做最大的一块市场,切最大的块蛋糕?
  王中一:不要做。同一个店里有不同的品牌会影响经营。而且你说的品牌,我个人认为是把价格分开。人一辈子可能就生一个孩子,重要的是品牌忠诚度,如果我相信这个品牌,为什么不多花200块钱?所以我认为这不叫多品牌,只是在现有基础上把价格进行了划分。
  崔艳:看来有人踩油门,有人踩刹车。您的决定是什么?
  赵浦:我肯定要做品牌衍生。这个行业是以前没有的,发展十几年才做到3亿多元的销售额,这两年开始快速发展,应该抓住机会。之前孕妇装是区域品牌,市场比较分散,十月妈咪是全国性的品牌,应该充分发挥品牌影响力。
  朱海发:不要做。十月妈咪是一个品牌,但不是一个流行的、时尚的、高端的品牌。今天的十月妈咪应该继续坚持高端品牌,牢牢把握金字塔最高端。当你的品牌有流行、时尚等高端元素,这个市场是2000亿元的规模,2D00亿元里边占10%就是200亿元。在没有成为高端品牌的情况下就去做中低端品牌,是对过去14年的打击。
  问题2:要不要国际化?(全票反对)赵浦:很多国外的代理商,包括新加坡、日本、香港的客人希望代理我们的品牌。目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和我国香港的市场有少量我们的品牌在销售,并且不是OEM模式。
  徐沛欣:一年三个亿的销售额,去掉成本、广告后的毛利约为40%,也就意味着净利润不过2000万美元,我相信这个规模基本没法国际化。
  朱海发:我也不赞成。要是还有困惑,可以给你做顾问。
  赵浦:我们是“被国际化”的,谢谢老师们的建议,我会认真参考。台下听众:产品做到高端,价格又确实有优势,打入美国市场没有问题,应该走国际化道路。
  崔艳:嘉宾们全票不同意,国际化的想法被否定。
  问题3:是否构建平台,包括建立孕妇俱乐部?(3票赞成,2票反对)
  赵浦:很多和孕妇相关的产品都会来找十月妈咪,希望在十月妈咪的店里营销。此外,十月妈咪也希望在孕期前六个月——孕妇处于比较感性的消费期时,提前把后三个月的产品、服务营销出去,俱乐部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徐沛欣:工料、订单、物流、结算每个环节都是大问题,我觉得现在的十月妈咪还不具备整合这几个产业的能力,一年3个亿的销售额甚至还养不起这样一群人。
  赵浦:我不是整合他们,只是在十月妈咪的平台上进行销售,做利益分成,不是做成一个百货公司。
  王中一:我赞成建平台,但我对这个平台的理解是做~些推广型、培训式、联谊式的活动,而不是真正的俱乐部。
  
  汪建国眼里的“黑马争锋会”
  
  我是新加入的“黑马成长营”的导师。一下午的“黑马争锋会”很精彩,虽然我也做了点评,但我的真实感受是向左走、向右走的决定其实并不这么简单,创业依然是很艰难的过程。
  以我过去的例子来说,经营五星电器时,我和美国公司合作,对方问我消费者选择卖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当时我的答案一是价格、二是服务、三是质量。但市场调查显示真正重要的要素是对接待员工的信任度。做家电十年,我的导师不断地启发我,促使我不断地调整经营方式,提高员工素质,而不是打价格战。
  一个初创企业,全靠自己摸索,要走很多弯路。《创业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很乐意花一些时间和大家来分享我过去的教训和体会。
  
  公司是创始人的还是股东的
  
  主持人——华兴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包凡
  公司是创始人的还是股东的?实际上核心谈的还是一个公司的治理结构,包括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原始股东跟投资人之间的关系怎么相处,在公司跟资本结合的过程中,有没有产生过问题,互相之间有没有矛盾。
  
  富士照明控股再限公司董事长蒹首席执行官吴长江
  据我了解,没有哪个投资者说只把钱投给你不要权力,绝对没有。我要清楚地告诉大家,风险投资进来一定是要优先股,哪怕是5%的股份,只要是优先股就可以否定你的决策。如果他不同意你,你就没有办法实施。特别是一些重大的项目,包括公司战略的决策。不要以为你是大股东、老股东、发起人,有80%、90%的股份,只要优先股进来就有这个权力,实际上这就是—个矛盾。
  投资者跟原始股东的矛盾是因为企业经营出现了问题,投资者求财,希望你们给他们很大的回报,你能让企业有赢利、赢利能有所增长,企业经营得好就不会有这样的矛盾。
  
  蓝色光标传播集团董事长罪CEO赵文杈
  投资人和管理团队的相处,我自己觉得有三个规则,第一是要讲情面,大家都在一个屋檐底下做事情,互相之间要有一些面子,规则可以讨论。第二是讲规矩。在没有同意修改规则之前,所有各方都应该按照规则行动,这是必须的。第三是讲道理,规则不能覆盖所有的层面,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大家没有约定,或者在规则之外,这个时候怎么办7社会还是有一个主流的道德标准和规范。就像人在江湖,江湖道义就是最高的规则。否则无论你拥有什么资源或是团队,最终来说是没有价值的。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费方域
  我们讨论的题目是企业归谁,这个题目本身是一个伪命题。如果这个企业没上市,是 一个家族企业,你说这个企业归谁,我现在雇人,我借了一些款,这个时候这个企业是谁的,是我的还是贷款者、雇员的?企业大了要上市,引进股东,这个时候企业是股东的还是我们所有人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很有争议的。传统的说法,只要企业上市以后,股东承担最后的风险,所以把企业视为股东的。但是也有人提出来,实际上这里边不单单是股东承担风险,是所有人都承担风险。企业应该是属于所有和企业有关的人。创业者有特殊的作用,是一个特殊的要素,所以他的权重会比较大。
  
  北京伊力诺依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晓燕
  记得我同学何伯权先生说过;企业像小孩成长一样会自己走,不是我一定要陪到60岁。我觉得找投资人就像找对象一样,一定要找对人,大家有化学反应。我最希望的状态是大家遵守游戏规则,大家说得清清楚楚,最终公司按照轨迹上市了。作为创始人,需要我的时候我上来,不需要就回家了。我的孩子28岁了,不需要我跟着他屁股后面走了,但需要我的时候我肯定站出来。
  
  上纳斯达克还是上创业板
  
  主持人——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袁岳
  对于资本市场上市目的地的选择,我们邀请了若干位上市公司的代表和投资界人士一起进行现场讨论。
  
  达晨创投合伙人刘昼
  我个人看好创业板的前景。当然,高管离职、市盈率偏高,这些都是问题。但这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毕竟一岁的小孩要求什么都健全,有一些勉强,要从大方向对创业板肯定。新手上路,你最好离他远一些。
  
  润言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连春晕
  以前大家担心上市以后中国的企业再融资比较难,金融工具使用也比较少。创业板开了一年的时间,很多公司已经做好再融资的准备。目前整个创业板融资的手段变得更加多元化,后期也是越来越方便。最近几年,我非常推祟创业板,它一定会是创业家的好舞台。
  
  内蒙古永业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FO喻越
  说一些纳斯达克上市的感受,首先非常羡慕国内上市的市盈率。任何公司上市,都希望有高收益给股东带来回报。纳斯达克上市有它好的地方,透明化非常强。大家不一定相信,我们在纳斯达克上市申请只花了3个月的时间,整个审批过程我们没跟他们见面,没请人吃饭,这让我们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业务中。
  
  易凯资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冉
  本质的问题是在市盈率和发审制度之间做选择。毫无疑问创业板现在的市盈率全球最高,而且比任何理性的市场都要高出很多。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你选择上创业板,你必须要接受目前中国的审批制度,上创业板在某种意义上是心理的虚荣和肉体上的折磨。虽然创业板的市盈率有50~80倍,甚至80~100倍都有,中小板是40倍左右,但企业宁愿要一个稳定性。开车的时候,如果前面有一个新手上路,你最好离他远一些。
  
  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宁
  首先,我不欣赏一上市高溢价然后就跑掉。我们的创始人肯定不会这样,那是我们的孩子,不会抛下自己的孩子跑掉。但换一个维度,我也替他们说两句话。都说在国外上市有一个优点,退出方便。为什么到了创业板这就成了罪过々这不是优点吗?一些高管、股东因为个人的原因享受了市场带来的回报,我个人觉得是情理之中,但我自己不会这么做,我们的企业也没有这么做。
  创业板鼓励了创业文化的形成,创业是可以赚钱的,而且信号很鲜明,给得很强烈。我相信如果大家都疯狂地创业,这个国家就有戏了。
  
  草根创业
  
  主持人——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国书出版人 吴晓波
  很多看过《激荡三十年》之后的年轻人给我讲一个感想,现在钱越来越多,高学历的人都想创业赚钱,作为草根好像越来越难了。他们讲的大概是事实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也存在,就是台上的这两位,他们的出身应该是非常草根的。
  
  乡村基(中国)快餐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李红
  我一直在想,我们要做中国最大的个体户。但是等遇上资本后,投资人告诉我们现在可以不做加法,可以做乘法。我说那创业者把企业做好了,怎么找风投?沈南鹏说,不用找风投,只要把企业做好,打扮得漂漂亮亮,总会有人欣赏你。2007年很短的时间,我们就和SIG、红杉牵手。
  与资本的结合,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变化是财务的规范。我们做营运靠现场管理,但没有一个很好的财务管理模式,资本进来以后把这一套体系设计得比较清晰。一个公司要能够长久发展,必须要有一个保守的财务制度,这一点对我的触动很大。
  
  聚成资讯集团董事长 刘松琳
  2003年6月,22岁的我和伙伴们一起创办了以管理咨询培训为主的企业。在2003年的时候,国家遇到了非典,不允许举办大规模的会议。这时候我们几个创始人一起讨论,有没有一种让培训更便宜的商业模式。因为关于学习,很多创业者非常有意识,也非常主动。可是培训怪费,两三天的课就需要三四千块钱人民币,这是他们不能大量给企业员工培训的一个障碍。后来我们有了一个模式创新,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程内容,同样的时间,一堂三四千块钱的课变成两三百块钱,让创业人群能大幅度参与进来。
  这样,一些大师的课,成本很高会亏损,但一些非常实战的课程,请老师成本非常低,人数非常多,这样的课能赚钱,这样销售整张卡就会产生利润。
  
  互联网谁与争锋
  
  主持人——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总经理胡延平
  互联网到底有多热?前景如何广阔?这我们不用讨论了。来看一下,大家关注的是什么?把握什么样的机会?哪些是大企业的机会?哪些是中小企业的机会?
  
  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蒋宇飞
  互联网是应用为王的时代,是客户端时代,这意味着个性化时代,归根结底是中小企业的时代。未来创新的空间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勉励所有互联网同行,要创新,不要气馁,不要惧怕,消费者在支持你。
  
  维旺明信技术公司创始人兼CEO 韩颖
  创新面前,人人平等。小企业没有创新,没有模式、产品、技术的创新,很难跟大公司拼搏。大公司如果守住原来的业务没有创新,也很危险。未来无限互联网带来的是草根创业、草根创新的时代,这里有很大机会。
  
  易观国际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于 扬
  我比较质疑今天的创新环境。我听过太多的故事,做到一定规模之后就面临风险。有个人会对你说你做得不错,卖给我吧。你要不卖,三个月之后就出来个一模一样的产品。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总裁 苏峰
  宇龙酷派从成立到现在, 坚持创新和移动互联网方向。做硬件需要系统资源,包括供应链、设计、研发、制造,这需要很长的时间积累。移动互联网是对传统互联网的一次整体的升级,因为在传统互联网时代,硬件和操作系统是相对标准化的,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从移动终端的技术,到操作系统都会有非常多的选择。
  
  北京市活力天汇科技有限公司CEO
  王 江
  移动互联网不是互联网的廷伸,这是—个全新的行业,里面充满创新的机会。我们做的两个产品都是围绕新机会的创新。
  
  消费服务业的机会和挑战
  
  主持人——第一财经频道制片人、主持人崔艳
  我们问问在座的各位,关于消费服务业,你们的视角在哪里?到底还有哪些挑战?哪些机会?
  
  科宝·博洛尼家具装饰集剧创始人、CEO蔡明
  两年前我是创业心态,一直艰苦朴素,拼命发展,这两年突然变了,物质和精神都追求奢侈消费。从前我曾看不起我的客户,想:怎么弄得这么复杂,奢华。后来发现每个人在辛苦之后都愿意犒劳自己,需要符号性的东西来消费,获得精神发泄。
  
  环球教育科技集团总裁 张永琪
  我们这个行业越来越多地面向低龄化,我们甚至做到零岁孩子的消费品,家长很愿意出钱。国外高龄群体是最富有的。现在一直在挖掘小孩的消费,未来几年,大家可以关注高龄群体的消费。
  
  福建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文昌
  上世纪80年代是百货,90年代是家乐福,2000年代初是ShoppingMall,现在是网络,但未来不是电子商务的渠道,而是多融合时代:电子商务、传统门店、呼叫中心、直销。
  
  凡客诚品副总裁 吴声
  我们把互联网理解为一个市场,这个市场的消费载体和原来截然不同,营销模式也大不同,我们看到的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这是凡客诚品能不能成就自己的最关键所在,这也是中国消费服务的机会和挑战。
  
  学而思教育集团总裁 曹允东
  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做小容易,进入容易,但是做大很难。我们是中小学教育市场最大的一家,市场份额1%。但全球资本市场特别看好中国消费市场,今年有4家教育领域公司上市,是历史最高值。
  
  医疗健康,管制下的新江湖
  
  主持人——《创业家》杂志执行主编 申音
  中国的医药行业就像是一个黑洞,存在很多的问题。当然,也正因为有问题也许才存在商业机会。
  
  NEA全球合伙人兼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蒋晓冬
  从产业投资角度来看,医疗产业最核心的资源有两个:品牌和人才。它和房产、石油行业是两个概念。目前品牌和人才都集中在公立医院,未来十年、二十年,我相信只有更多的资本介入才会有所改观。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邦
  在中国做医院的只有一家上市公司,就是爱尔眼科。目前,爱尔眼科每年收入在40亿~50亿元之间。虽然公立医院资源多,但我们把所有资源集中到一个点做专科,完全可以打败它。
  
  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金磊
  我们企业做儿童长高的药物,这种药最早是国外企业在卖,一年要20万元。我们把成本降到国外产品的1/4,质量跟他一样,一下子就打开了市场。
  
  丁香园生物医药科技网CEO 张进
  这个行业有管制,对于我们来说有好有坏。好处是:中国处方药不允许在任何普通媒体上做广告,只能在我们专业媒体上做学术营销。坏处是:我很想利用这些资源为大众提供医疗健康服务,但个人品牌在国内不允许出售。
  
  江苏弘和药物研发有限公司创始人 赖文
  中国未来的十年是西药起飞的十年,有志于做西药研发的企业现在正是时候。九鼎投资合伙人、医药投资基金总裁禹勃
  作为创业者,我的建议是不要进入医药行业。现在的医药产业已是企业家时代,不是创业家时代了,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再进入制药业,没有机会,还不如做点别的。
其他文献
这是两堂别具匠心的公开课。  学生是正在路上的创业者,老师是“黑马成长营”的导师。不讲经验,只谈问题是这堂课的最大特色。于是,你听到了壹人壹本创始人方礼勇自揭成长阵痛,十月妈咪创始人赵浦直陈当下困惑。  当我们已经习惯了成功企业家有选择的经验传授,自揭其短的企业解剖变得愈加难能可贵,而谁都清楚这些创业者的真实困惑和思考对于昕者来说远比经验传授来得更实在。  真实的案例剖析,专业的点评让所有在场的创
期刊
其实,一想到早起,我就特别难受,因为我特别不习惯早起。但牛文文昨天用玛拉莎蒂来接我,让我很激动。我第一次坐这车,很不习惯。我挣扎了好久,把闹钟定了八点。当然现在还是有一些不清醒,如果有一些话说得不好,请大家原谅。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创业家》杂志组织的会,也可以说我是创业家成长路上的一个见证人。我看到《创业家》杂志和牛文文的一个构想非常现实,并形成了在创业者中的一股力量,所以我在这里祝贺《创业家》
期刊
全球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每天的收入只有2.5美元,甚至更少,但这同样是一个每天超过50亿美元的大市场。如果把另外的贫困人口(每天收入只有5美元)考虑进来,那么就能轻易地看到一个事实:每天,全球最贫困的人用以养家糊口的开支总和超过了100亿美元。  这些钱大部分都以传统的方式花出去,买入传统的商品。如果价格可以负担,那么基本都用在了煤油、大米、基本药物等商品上头。如果买不起,那就只有死路一条。基本上所有
期刊
虽然已近年关,很多公司一年的营销任务已经接近尾声,而我们这个年轻公司却一点没有“休整”的意思,所有人都在全力以赴为春节之前的销售大战做准备。  我们对员工的要求可能是有点过严。经常加班确实很累,但没办法,为了确保新产品的上市时间,所有人的节奏必须跟团队保持紧密一致,我想大多数创业公司大多如此。也许该在公司推广我练了多年的八极拳,想当年读大学的时候,我每天早上四点起床,跟着师父练拳。八极拳确实是个好
期刊
有朋友劝我没事儿常回国看看,他的原话是:“人在美国而不常回中国走走,如锦衣夜行,不可取。”那是说,虽然现在海龟快比中华鳖精都多了,不稀罕了,但留洋经历多少还残留了点儿显摆价值。过去是海外吃了肉,回国见了人就想张大嘴剔牙,现在虽然不太好意思这么做了,但时不时捂着嘴打一两个无伤大雅的略带牛排味儿的饱嗝儿,嗓子眼儿里也还是有股满足感。  谁不爱“炫耀”呢?有点儿成就了,不搬出来显摆显摆,简直了无生趣。谁
期刊
创新的真相总是残酷的:牛顿在被苹果砸中脑袋之前,已经花了整整20年研究引力。我们所知的创新故事大多已经被“好莱坞化”了,真实的情况是:创新无关乎偶然,更不是灵感闪现。努力和专注才是它最不为人知的秘密。    创新很可能通往灾难    欧燊平:成功的产品都不是靠灵光一闪想出来的。反之,仅靠一时灵感做出来的产品也不会有持久的竞争力。举个例子,我们踏歌时代研发了一款聊天辅助软件,你用QQ聊天时,这个软件
期刊
现在无疑是创业的高峰期,但却不一定是一个创业的最好时机。    早春时节,对泡沫的担忧开始在投资圈及互联网圈流传。但是,我更关心另外一个关联问题:现在是创业的好时机吗?高潮期启动的创业者需要注意什么?  去年下半年以来,离职创业的人大幅增加,天天都能听到这样的消息。  这一轮创业潮的主战场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业。围绕微博和Android平台的诸多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电子商务垂直细分公司
期刊
创业如何避免失败、山寨专业户如何抄袭、病毒式营销如何产生效果、如何让信仰迎风飘扬、如何不让中国的创新不再差那么一点点……这是本期《创业家》创始人俱乐部读书会的主题。  这也是《创业家》杂志2011年“中国互联网创新十五年”系列活动的第二场,18名互联网创业者,包括多名《创业家》黑马成长曹的学员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共同分享了创业的感悟。  此次读书会的详见本期《活体解剖MySpace:钉在价值观的
期刊
反思一,任何时候不能为了利益的争夺伤害用户,即使是在危机时刻。  反思二,我们一味只重视用户利益是没错的,但我们比较忽视同行的利益,这样可能会激怒对手,让对手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以后要兼顾一下同行的利益。  反思三,在重视用户价值的同时也要重视营造一个和谐的行业环境。以后还是要做一些通用的功能,比如拦截广告,拦截就要都拦截,不能只瞄着竞争对手,这样倾向性太明显,也容易引起别人的诟病和批评。  反思
期刊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干出来的,创业也不例外。对于创始人来说,如何吸引和激励优秀的人才来艰苦奋斗、共创辉煌,这是每个创业公司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因为人是创业的核心!  优秀的人才是有价格的,你不付高薪人家就不一定愿意来,反之,并非人人都是为了高薪活在世界上的,人人有梦想,关键在于你创始人有无能力来降服千里马;优秀的人才从来不是天生的,都是一个个跌打滚爬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关键在于你创始人能否慧眼识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