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育塑造学生积极人格的思考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li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的中小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且是高级的综合能力统称为核心素养。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层面的进行诠释。以音乐教育独特的美育价值观,可塑造学生积极人格。笔者通过近三年以来的一线教学实践与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音乐教育与积极人格概念的联系;二、小学阶段学生性格的发展趋势;三、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塑造学生积极人格。
  【关键词】音乐教育;积极人格;小学生;性格发展;音乐活动
  随着音乐教育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通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层面的诠释,在三大维度的有效渗透下,以音乐教育独特的美育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音乐的社会功能,对塑造小学生积极人格提供了可行性条件。
  一、音乐教育与积极人格的联系
  我国近年来推崇的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中,美感教育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经研究表明,音乐可以促进人类大脑的发育,优美动听的音乐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的耳朵,刺激到大脑的中枢神经,人体分泌出多种有益物质,产生了舒缓压力调节心情的作用。在音乐的演唱、演奏与欣赏中,可以增强人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小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对其终身思想道德修养与积极人格的塑造有着深远意义。在音乐课程的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音乐知识的储备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能用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结合去感受与体验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树立新时代的审美情感意识。由此可见,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育中须加强注重对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
  小学音乐教育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下,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正能量核心价值观。音乐是精神世界的感受,学生能在音乐活动中了解自己的状态。学生从自己兴趣点为基准出发,学习音乐美、欣赏音乐美、创造音乐美等活动,通过这样一系列活动对学生的情绪体验有了客观评价,使得他们能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当下的小学音乐教育就是以多种形式并存为学生创设一种舒适、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从未知的音乐世界探索自己的内心,播种内心深处憧憬未来种子。
  在不断音乐学习中,每个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特征。音乐这门艺术原本就是抒发人情感的途径。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观引导下,不同的音乐作品所呈现的不同情感,一定程度上可引发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长期以往的音乐学习,筑成学生日渐成长的身心的根,美好的生活追求深深植入了他们的心怀。
  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主要是以学唱歌曲为主要任务。演唱好一首歌曲,需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经过反复地练习,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耐力、坚持不懈的好品质。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它是一首进行曲体裁的作品。进行曲原于军队战斗,作用是鼓舞战士的抗战意志,激发战士的抗战热情。而今,在人们社会生活中也常采用这种体裁来表达团队协作与集体力量。队歌表达了少先队员的无限自豪感以及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少先队员面对困难、敌人毫不畏惧斗争到底的决心,展现了少先队员为了胜利勇敢前进的英雄气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是歌曲的核心和高潮,“向着胜利勇敢前进”三次不同音高逐步推进的旋律,塑造出少先队员光荣的音乐形象,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首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和鲜明的地域风格的歌曲,在学生的不同学龄段演唱中,都有着不同的体会。低年级的学生,初步感知学唱中他们了解进行曲的表现形式,用拍手、拍肩等简单声势的形式为歌曲进行演唱,培养他们对少先队的向往与热爱之情。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习中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对演唱技巧音乐元素的表现力更强。尝试用小军鼓伴奏或舞蹈表演唱的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因此,音乐活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少先队员身份的敬佩,加深对少先队的神圣的理解。这种强大的推动力,无形中塑造了学生终身发展中的积极人格中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植入。
  二、小学阶段学生性格的发展趋势
  依据瑞士近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先生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小学阶段的低年级学生处于该理论的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此阶段的儿童,主体上仍是以感官学习为主,视觉、听觉尤为敏感,他们以简单的形象思维为主,暂无抽象思维概念。在这个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尝试用音乐活动,以花城版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材法国音乐家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为例,该作品中的动物们的鲜明的音乐形象,音乐中的狮子、公鸡母鸡、乌龟、大象、水族馆、天鹅等动物的鲜明对比,通过在聆听中,进行模仿动物体态律动的方法学习音高、节奏、情绪等较简单的音乐知识,以直观的听觉与体态律动感受音乐。另一方面是进行生命教育,激励学生熱爱生活,爱护身边生物资源,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学阶段的中年级学生处于该理论的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阶段的儿童具备守恒能力,在音乐作品赏析中,他们可以分析出来一部分,不同作品的有着不同的速度或由不同的乐器演奏组成。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中,他们日渐成熟,大脑平衡协调能力、动作控制能力等各方面都逐渐提高。除此之外,他们语言能力、推理能力等也在逐步发展;心理方面,他们会开始产生自己的思想,会主动提问题,对于问题的答案他们已经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常规教学中的引导学生选择积极向上健康的音乐,设计不同的音乐活动贯穿音乐课程的学习中,不同学龄阶段的学习,音乐活动的难易程度要不同,每一项活动锻炼某种品质,要具有明确针对性。小学三年级是过渡期,儿童的形象思维逐步转向抽象思维,以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木桶有个洞》音乐幽默小品为例,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的角色扮演,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为主要目的,在小组合作的情境体验中感受到同伴(童伴)的重要性,同时在学生参与创作中不同个性的创新意识得以激发,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
  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处于该理论的第三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处理抽象的问题的能力,较倾向于了解学习中的规则。在心理发展上,这阶段的学生具有叛逆、个性强、向往独立等个性特征。老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成为他们赖以信任的伙伴,在学习中他们还不具备判断音乐作品难易程度、是否能掌握的能力。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教育的规律。以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材六年级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的《野玫瑰》为例,该歌曲运用了叙事性和戏剧性的手法,叙述了荒野上的红玫瑰,被一位少年粗暴地采摘,少年不幸被玫瑰刺痛双手的故事。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中真切感受歌词内容的寓意,生活中看似美丽的东西不应该被破坏,因为破坏过后留下的只可能是一片废墟和荒芜。让学生从音乐中领悟感受到生活中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不要因为一些小挫折就会产生焦虑情绪、有挫败感。
  三、如何塑造学生积极人格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活动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性形式,将音乐与表演艺术结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创新力、实践力的形成。例如,奥尔夫、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活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利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律动,从而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音乐活动的宗旨在于引领学生探索生活中的美妙的声音,培养学生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态度。随着不断的音乐学习与感知,学生强化了心理品质。音乐活动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发展中的社会理性化转化为较为直观的人的感性形式,提高学生的生活美好的感受。
  教师选择一首合适的音乐作品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特点,让学生的心灵有交流。优秀音乐作品的学习对学生的道德、思想等产生正面影响,学生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例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期间,一大批歌颂最美逆行者的音乐作品涌现。在国家危难时刻,以艺战“疫”,音乐战役旋律的吹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困难时期音乐熏陶下,塑造共克时艰、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等优良品质的重要性。
  四、结论
  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积极人格塑造有很大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倡导音乐教师能用这一理念指导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音乐教育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播,我们肩负更多的是对学生良好品质、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才是核心素养音乐教育下立德树人的不懈追求。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报道 为加强广州市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治工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依法规范”原则,广州市教育局于2月24日开始组织开展市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  本次培训要求教育系统所有人员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确保一个“统一”(统一培训内容)、两个“全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全覆盖,学校各类人员全覆盖)、四个“掌握”(掌握传染病相关的法律
【摘要】开放性题目具有不确定性、发散性、探索性、创新性等特征,其教育价值体现在:它是一种人文精神和数学素养的形成过程,能让学生认知结构发生变化,使其数学知识和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以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大胆创新,让学生适当地进行开放性的练习,并努力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快乐,收获自信,从而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以提升。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本文对开放性练习可从情
【摘要】班级小组合作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小组量化考核在活动开展初期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保证小组成员的参与热情,但维持的时间不长。为了使小组合作模式发挥高效的作用,笔者从中学生的兴趣和身心特点出发,设置多形式的奖惩机制——“积分商城”,保证小组合作的可操作性、保持操作的可持续性和奖惩机制的有趣性。让每个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调动
[摘要]疫情当前,“线上教育”应运而生,新的事物,新的课题,本文提出进行“线上教育”管理要从抓教育常规工作入手,对线上教育的教学常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集体备课,定时定主题保质量”“教研组活动,重在统筹和研究”“课堂教学规范、限时,重设计和引导”“作业布置要适当,批改形式可多样”“辅导、考试两不误,对于教学是保障”等五个方面规范“线上教育”常规工作。同时提出“构建质量监督网络,实行精细化管理”
【摘要】劳动教育是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能力的發展。在劳动教育视野下,小学生能够从劳动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可见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有效手段,小学劳动教育培养小学生通过动手劳动认识世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基石。然而,现代社会的工业智能化发展迅速,传统的劳动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小学生教育需要,例如,擦玻璃和
【摘要】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在新课程理念下越来越重视文学教育,对文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也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汉语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应该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展现真、善、美的审美领域,为学生创造一种培养情感,完善人文的艺术环境。因此,在汉语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语境,品味语言,探索语言的深层含义,欣赏语言的意义,使文学作品成为语言教育
教育是一种爱,这种爱不同于父母、家人、朋友的爱,它具有一个特点:无私。无私的爱,能使我们的教育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这种爱是扎根在人格的土壤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也渐渐地壮大着自己。作为班主任,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使这一颗颗心灵得以健康成长?只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获得成功。  一、案例背景描述  初一刚开始有一位女学生,与同学相处不佳,人际关系紧张。性格刚烈,受不得半点委屈,
【摘要】青春期的孩子情绪两极化明显、心理开始出现闭锁性。大多数的父母一时难以接受孩子突然之间的变化,他们习惯于以往的沟通模式,不理解其心理发展变化,容易出现亲子冲突。对话是指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双方的意见不同,且伴随情绪激动时的对话。它的对话原则包括从心开始、注意观察、保证安全、控制想法、陈述观点、了解动机,它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等领域,在青春期亲子冲突中也是很适用的。本文试图探讨青春期亲子冲突中
【摘要】培养并提升学生感恩意识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目标,需要任课教师采取多重手段加以实现。积极开展亲子活动能够为感恩教育创造和谐氛围,同时利用子女对父母的孝道来强化学生感恩意识,为感恩实践教育创造良好条件,有助于对学生感恩意识的有效提升。本文简单分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开展亲子活动对提升学生感恩意识的积极作用,并就相应活动开展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亲子活动;感恩意识 
【摘要】班主任难当,优秀的班主任更不容易,知识要广博、综合能力要强、教育教学经验要丰富,严威慈爱并重,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两颗心:爱心、用心。严而有度、爱而有格、用心栽培、爱心引航。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爱心;用心;心得体会  笔者执教二十多年,寒来暑往,在班主任工作中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育为主,育人为本”。笔者认为,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需要学生直接参与班级管理。这样人人参与,各施其责,能充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