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必须讲究效率,语文教学当然也不例外。该文结合初中语言新课程教学实践案例,从规范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简化课堂教学目标;多教方法重过程三个方面探讨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课程基本理念。这是对十年课程改革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语文教学本真的回归。这提示我们新课改实践不能追求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而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打造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所谓“高效教学”就是指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较快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据此,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指在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下,语文课堂教学能有效实现预期目标,教学效率高,效果好。以新课标视角来衡量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师生教与学行为的磨合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行为是前提。笔者在给初一新生上课时,舍得花一些时间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进行规范训练,而不是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比如每节课先检查学生有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书、笔、课堂练习薄、辅助资料等学具有没有准备到位;在进行课堂活动时,总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提醒走神的学生参与活动。学生上课的坐姿也是教师必须明确规范的。教师要随时提醒学生坐端正,这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组成部分。对于那些习惯于乱接嘴和乱插嘴的学生,在肯定他们积极性的同时,要尽量减少他们对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
常言道“教无定法”,但实际上,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法,也形成了自己独特有效的教学风格,如幽默风趣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表达、直观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等。正是有了相对稳定的教学行为和习惯,才使每个教师都具有不同的人格魅力,才使学生能较好地适应教师的教,摸清教师上课的门路,知道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怎样做。
师生教与学行为的磨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训练会花去一定的时间,这似乎对好学生有些不公平,但短时的付出能换来长时的效率还是值得的。新课标追求的高效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只有学困生的提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教学。
二、课堂教与学目标的简化
对课堂教学效率的理解,不少教师还存在误区,认为一节课教师讲授的内容越多,教学效率就越高。其实这是对教学效率的片面理解。事实上,高效教学首先应是有效教学,它并不仅仅是指教师教了多少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习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可见,高效教学的着眼点应是学生,多少学生接受、理解了多少内容,培养了什么能力,内化了什么情感,这才是体现效率最重要的数据。教师备课,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新课标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
对于刚从农村小学升上来的新生来说,一个课时中定下很多教学目标是不现实的,笔者在备课时,总要考虑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即无论在知识基础、课堂行为、技能能力、社会见识、经验积累上都不及城里学生。只有简化教与学的目标,才能实现分层教学,取得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注重教与学的方法和过程
著名科学家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学应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和基本学习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足见指导学法的重要。比如,在文言文教学中,由于刚接触古文,多数学生觉得难理解。于是,大家都去抄翻译,读、背译文。翻开学习较认真的学生的书来看,字缝里写得密密麻麻的,全是课文的翻译。这反而给学生在复习古文时带来了许多不便,重点的字词句完全被模糊忽略了。发现此情况后,笔者坚决否定了他们的做法,在讲清理由的同时,进行学法指导。要求他们突出对重点词句的标注,注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文言词汇的积累。对文言重点句的翻译,引导他们采用三行法进行,例如:
译句:慢慢地用烟喷射(它们),让它们在烟雾中飞翔鸣叫。
先弄清每一个词义,再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对个别词语和语序作适当的调整,最后形成译文。该方法,突出在积累文言词汇的基础上,理解句意和文意,看似简单,要持之以恒很不容易,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长效意义。
同时,笔者还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太看重问题解决的结果,而应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和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否则就会回到填鸭式的老路上去,即由教师包办,让学生将答案抄下来记住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新课标强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经,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无疑比只记住某个问题的答案重要得多。如在《紫藤萝花》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流程:①文章围绕“花”来写,写了“紫藤萝花”—→ ②什么样的紫藤萝花?(用几个形容词将现在看到的紫藤萝花与十多年前看到的紫藤萝花描述出来)—→③给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④作者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悟)?这一流程的每个环节都要求学生积极参与。①学生通过前面的朗读训练能轻而易举地给出答案;②先要学生找出描写紫藤萝的地方,再遴选出有代表性的句子,由此提炼出能突出紫藤萝花特点的词语,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比较,共同确定。在该环节,有不少学生忽略了写十多年前的藤萝花,教师在巡视指导时,要提醒学生,和学生合作交流;③教师可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如“境由心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由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结合课文内容、写作背景推想作者表现的思想感受;④不少学生能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教师重在传道,让学生得到一些有益的人生启迪。该环节同样由学生自主完成。整个过程中,学生得出的答案是多姿多彩的,教师要多给予鼓励,要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不必苛求统一的所谓标准答案,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更是学到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经,如利用课文中的信息、平时的生活积累等。
总之,语文课的任务不单单是引领学生有效学习知识,形成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体验情感和感悟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而艺术的改进教学行为,正确理解和追求教学的高效性,养成健康而积极的个性,从而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好学。
【参考文献】
[1]吴效峰.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张中原 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东渚中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课程基本理念。这是对十年课程改革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语文教学本真的回归。这提示我们新课改实践不能追求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而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打造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所谓“高效教学”就是指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较快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据此,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指在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下,语文课堂教学能有效实现预期目标,教学效率高,效果好。以新课标视角来衡量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师生教与学行为的磨合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行为是前提。笔者在给初一新生上课时,舍得花一些时间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进行规范训练,而不是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比如每节课先检查学生有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书、笔、课堂练习薄、辅助资料等学具有没有准备到位;在进行课堂活动时,总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提醒走神的学生参与活动。学生上课的坐姿也是教师必须明确规范的。教师要随时提醒学生坐端正,这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组成部分。对于那些习惯于乱接嘴和乱插嘴的学生,在肯定他们积极性的同时,要尽量减少他们对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
常言道“教无定法”,但实际上,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法,也形成了自己独特有效的教学风格,如幽默风趣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表达、直观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等。正是有了相对稳定的教学行为和习惯,才使每个教师都具有不同的人格魅力,才使学生能较好地适应教师的教,摸清教师上课的门路,知道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怎样做。
师生教与学行为的磨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训练会花去一定的时间,这似乎对好学生有些不公平,但短时的付出能换来长时的效率还是值得的。新课标追求的高效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只有学困生的提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教学。
二、课堂教与学目标的简化
对课堂教学效率的理解,不少教师还存在误区,认为一节课教师讲授的内容越多,教学效率就越高。其实这是对教学效率的片面理解。事实上,高效教学首先应是有效教学,它并不仅仅是指教师教了多少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习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可见,高效教学的着眼点应是学生,多少学生接受、理解了多少内容,培养了什么能力,内化了什么情感,这才是体现效率最重要的数据。教师备课,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新课标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
对于刚从农村小学升上来的新生来说,一个课时中定下很多教学目标是不现实的,笔者在备课时,总要考虑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即无论在知识基础、课堂行为、技能能力、社会见识、经验积累上都不及城里学生。只有简化教与学的目标,才能实现分层教学,取得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注重教与学的方法和过程
著名科学家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学应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和基本学习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足见指导学法的重要。比如,在文言文教学中,由于刚接触古文,多数学生觉得难理解。于是,大家都去抄翻译,读、背译文。翻开学习较认真的学生的书来看,字缝里写得密密麻麻的,全是课文的翻译。这反而给学生在复习古文时带来了许多不便,重点的字词句完全被模糊忽略了。发现此情况后,笔者坚决否定了他们的做法,在讲清理由的同时,进行学法指导。要求他们突出对重点词句的标注,注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文言词汇的积累。对文言重点句的翻译,引导他们采用三行法进行,例如:
译句:慢慢地用烟喷射(它们),让它们在烟雾中飞翔鸣叫。
先弄清每一个词义,再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对个别词语和语序作适当的调整,最后形成译文。该方法,突出在积累文言词汇的基础上,理解句意和文意,看似简单,要持之以恒很不容易,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长效意义。
同时,笔者还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太看重问题解决的结果,而应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和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否则就会回到填鸭式的老路上去,即由教师包办,让学生将答案抄下来记住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新课标强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经,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无疑比只记住某个问题的答案重要得多。如在《紫藤萝花》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流程:①文章围绕“花”来写,写了“紫藤萝花”—→ ②什么样的紫藤萝花?(用几个形容词将现在看到的紫藤萝花与十多年前看到的紫藤萝花描述出来)—→③给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④作者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悟)?这一流程的每个环节都要求学生积极参与。①学生通过前面的朗读训练能轻而易举地给出答案;②先要学生找出描写紫藤萝的地方,再遴选出有代表性的句子,由此提炼出能突出紫藤萝花特点的词语,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比较,共同确定。在该环节,有不少学生忽略了写十多年前的藤萝花,教师在巡视指导时,要提醒学生,和学生合作交流;③教师可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如“境由心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由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结合课文内容、写作背景推想作者表现的思想感受;④不少学生能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教师重在传道,让学生得到一些有益的人生启迪。该环节同样由学生自主完成。整个过程中,学生得出的答案是多姿多彩的,教师要多给予鼓励,要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不必苛求统一的所谓标准答案,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更是学到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经,如利用课文中的信息、平时的生活积累等。
总之,语文课的任务不单单是引领学生有效学习知识,形成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体验情感和感悟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而艺术的改进教学行为,正确理解和追求教学的高效性,养成健康而积极的个性,从而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好学。
【参考文献】
[1]吴效峰.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张中原 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东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