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
【出 处】
:
西北民族研究
【发表日期】
:
2009年1期
其他文献
时轮飞光,步履匆匆,当下财神爷的E魂儿死死拽住急盼好运人的脖子,拖住你气喘吁吁望前赶,是为有可能碰上那个“8”的好机遇。眼看即达年底,传来叫人最提神最来劲儿的善事,莫过2012年的超前喜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钟声敲响在中国各族百姓寻常生活的房顶上。实为:善哉幸哉!功莫大焉!
《价格机制·利率机制·工资机制》着重探讨了商品市场的机制—价格机制、金融市场的机制—利率机制和劳动力市场的机制—工资机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调节功能以及它们发挥作用所需的必要条件
非西方他者的文化表征是西方殖民和新殖民话语的核心。对西方人眼中的他者形象的批判性政治分析,涉及两个层次的认识——在以精炼化和成见化的方法提供骨架的同时,各种策略(诸如婴孩化、色情化、贬抑化、理想化和自我肯定)也为想象的他者增添了血肉。虽然这些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些策略保持着稳定。在本文中,作者将识别其重要的修辞策略。这些策略塑造了西方对非西方他者的表征——主要集中于西方的殖民表征——的特征,同时通过对异域西藏(对异域化西藏西方式表征的简称)的实证研究予以证实。
中国地方神灵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联系紧密,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课题。地方神灵民间信仰所奉祀的地方神,几乎都是由当地的历史人物神化而成。他们生前都有某一方面的好名声,神化后,成为具有某种功能的神主。本文以浙江温州市永嘉县蓬溪村石压娘娘、上海乌泥泾黄道婆和浙江鄞州区鄞江镇王元目韦等民间地方神灵信仰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分析了中国民间地方神灵信仰与西方宗教的差异,论述了民间地方神灵信仰作为民众生活需求的产物所具有的独特时代性,强调了地方神灵民间信仰中的道德观念所具有的社会伦理价值,对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凝聚
扶桑(扶木)释
扶桑是神话中的名树,见于《楚辞·九歌·东君》、《山海经·海外东经》、《淮南子·天文训》等;又叫扶木,见于《吕氏春秋·为欲》、《山海经·大荒东经》、《淮南子·堕形训》等。扶桑是怎么样的桑树,就看“扶”字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