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邦杰:每张照片都是一种感悟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_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进到杨邦杰的办公室,还没来得及问摄影的事,目光先被办公室里铺陈得到处都是的字画吸引了。聊起来才知道,杨邦杰不但热爱摄影,绘画、书法、就连很多乐器也玩得得心应手。杨邦杰笑着说“其实我们学理工科的人也很有文艺情怀”,让人颇感到意外。在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中,“文艺情怀”似乎和学理工的人很不搭调,但杨邦杰却有点小骄傲地说,“我自己在大学里就是学生乐团的团长。其实在我身边学理工的人中,喜欢艺术的不在少数。”
  身为全国人大常委、致公党副主席的杨邦杰,原任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的总工程师,农业部农业资源监测总站站长,现在仍兼副院长、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信电学院博导。一个地道的理工生和科学家,竟然如此长于文艺,对于自己的“全面发展”,杨邦杰却谦虚地说:“大概只是因为有机会可以施展。”
  一
  杨邦杰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县城。从小,杨邦杰的父母就很注重培养他的才艺爱好。杨邦杰最早接触的是书法,刚刚上小学的他把习字作为一项重要的课余活动。“从小就把字写好,把文章写好,这是我家的传统—我的父亲就写得一手好字,家里的兄弟姐妹也大都喜欢学琴棋书画。”杨邦杰在这样的家庭传统和文化氛围的熏陶中成长起来。
  在小学期间,杨邦杰还自学了吹笛子和拉二胡。杨邦杰说:“在四川乐山这样历史悠久的南方县城,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是很深厚的,在我小时候,亲戚邻里中不乏多才多艺的人。”二十多岁的时候,杨邦杰还自学了小提琴,他得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中学里教音乐。
  如果这么看杨邦杰二十几年的成长轨迹,会觉得这样一个多才多艺的青年,将来肯定是要在艺术方面施展才华的。可在高考之后,杨邦杰偏偏选择了农业机械专业,成为了一名理工生。当时,农业机械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也是国家现代化的象征。此后,杨邦杰的人生都与农业和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这些闲情志趣,也随着日渐繁忙的工作,淡出了他的生活。
  二
  “我非常享受自己的工作。”在采访中,杨邦杰重复了好几遍这句话。读研究生的时候,杨邦杰学的是农业机械工程专业,经常会去全国各地的乡村进行调研。当时的他会用当年的小型胶片相机拍拍照片。真正扎进摄影这门学问,还是出于“工作需要”。
  毕业后,杨邦杰去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后来又调入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多年来,他都奔波在世界各地做农业与生态调究。他的工作需要走进乡村、农场,深入土地、走进大自然进行考察和调研。至今,杨邦杰一年中仍有大半年的时间都在国内外奔波,从事农业与农村调查研究。“在路上”成为了他习以为常、甚至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
  杨邦杰多年从事农情遥感监测,用卫星遥感监测耕地变化与农情。“遥感和普通的摄影有一些相似之处,一些基础理论与方法都是一样的。”除此之外,杨邦杰在工作中也会拍照记录当地的耕地、作物等农情具体细节。数十年奔走在世界各地的自然和农村中,常和拍照打交道,有时也会拍摄路上的美景。如此,喜欢上摄影也成为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近些年,杨邦杰把撂下了几十年的音乐、书法、绘画重新拾了起来,在摄影上也更加下功夫了。纵览杨邦杰的诸多摄影作品,农村题材可谓是他坚持多年、一以贯之的主线。出自杨邦杰之手的农村影像记录之多、范围之广,都令人叹服。相比之下,杨邦杰几乎不怎么在城市里拍照:“人们应该多去农村走走,回忆乡音乡情,亲近大自然。”杨邦杰也希望人们通过他的照片,更多地关注农村,唤起人们对农业、对农村与农民、对土地、对大自然的感情。农业乃国之本,乡村是文化之源。
  打开自己的作品精选文件夹,杨邦杰一张张给我们展示讲解,这张是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拍的,那张拍的是什么人什么场景……看着杨邦杰的照片,好像随他一起环游了五湖四海:广东海边的一家人在殷切地盼望自家的渔船归来,北疆哈萨克小朋友脸上露出纯真的笑容,一名彝族的老太太叼着烟斗在已经渐渐荒漠化的土地上放牧……
  走遍中国之后,杨邦杰说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是四川西部和东北的田野。他向我们展示了他挂在墙上的两张照片:一张是四川西部的高山峡谷,另一张是黑龙江北大荒的黑土地。身为四川人,他对自己风光壮美的家乡充满了感情,四川的风土人情和地形地貌,都让他深深地留恋。虽然已经在北京定居,但是还会偶尔回到四川走一走。而对东北的感情完全是出于对当地农业关注:“东北辽阔的土地对中国的农业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中国的粮仓,是未来的希望。这种土地的辽阔风情,也是国内其他地方是没有的。”
  三
  杨邦杰在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为研究生开设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与农情遥感监测讲座,也会在国内外的论坛上讲农业与农村发展,自己拍的照片是主要的讲课资料,分享自己的目之所及与经验。他说:“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
  在杨邦杰看来,他所拍摄的照片不仅仅是一地一景,而更多反映了这个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每按下快门时,杨邦杰的心里都在思考着这照片背后的人与事。也许,这就是科研工作者和普通摄影者爱好者的不同。“每一张照片都是有故事的。”
  例如,当他在国内的农村调研,他会衡量这个农村的布局规划是否合理,有的农村建筑拍出来虽然美,但却违反了农村布局和规划的规律,他拍下照片,当作值得反思的例子保存起来;拍摄草原上羊群的时候,他所思考的,是放牧过剩和荒漠化的问题;看上去只是普通的海边,他会用照片里的细节说明该地区有过度养殖的倾向……也许对别人而言,杨邦杰只是拍了一个高原的农村姑娘在牧马,但观者又何尝知道,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杨邦杰感慨的,是当地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还有一张照片,拍的是一群妇女在稻田插秧,虽然妇女们看起来干练勤劳、充满活力,但杨邦杰说:“这个农村的男人都跑去城里打工了,只留下了妇女们在田里干活。某些看起来美好向上的照片,实际上却令人深思。”
  “其实也谈不上特别热爱摄影,首先是工作的需要与习惯。在工作中每每看到千变万化的风景与事实,就想把它们记录下来,作为思考与研究问题的资料。” 杨邦杰说。   四
  杨邦杰承认自己并非一名“器材党”,也不太看重后期处理,虽然加入了摄影家协会,但却很少有时间参家活动。摄影之于他就像画画和音乐一样,是很个人的爱好,并不为取悦观众。如果说摄影带给了他什么,那就是研究问题的工具和发现美的源泉,让他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愿意寻找美、发现美、记录美。
  “每个人的视角都不一样,即便是拍一样的景色,每个人拍到的也是不同的照片。有的人很注重拍细节,有的人偏爱大场面,有的人拍的是一个事实—而我就是那个拍心情的。”
  对于杨邦杰来说,拍心情,就是拍意境、拍情怀。“很多艺术作品或是摄影作品,最终反映的,都是创作者的心境。只不过摄影是拍你画不出来也写不出来的,而绘画是画那些你拍不出来的,这两者有一种互补的关系。只有当你对生活中的事物有了艺术的感觉,你才会去关注到它。可以说,捕捉美的瞬间,也需要个人对艺术审美的积淀,不然即使遇到再美好的瞬间,也很容易与其失之交臂。机会只给有准备的头脑。”
  杨邦杰最喜欢的画家是印象派画家莫奈,这位深谙光影与色彩之道的艺术巨匠的作品,给他带来的启发最多。说到这里,杨邦杰兴致盎然地展示了他在慕尼黑拍的一潭湖水,湖光水影与天鹅的姿态交相辉映,他笑着问“有没有一点莫奈的感觉?”
  杨邦杰的摄影哲学是“顺其自然”。他很少会特意去拍什么,而更讲求缘分。拍照片,更像是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悟,“有点像是在用照片写日记的感觉”杨邦杰这么形容道。有一次,杨邦杰和很多人去到一片开阔的芦苇荡,有人提议找个模特站在芦苇丛中拍照,杨邦杰当时就反对说:“野外的芦苇丛中出现一个模特,实在是太突兀了,还不如出现一只动物来得合情合理。我不喜欢这种营造场景的拍摄方式。也许我只是在回家路上拍了一个路过的老太太,但对我来说,这照片中也包含着一种安详的美感。”如果遇见,就拍下来,如果遇不到便不强求。“也许像我这样的摄影者,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刻意吧。”每一次回顾自己拍摄的照片,杨邦杰都像是在对自己过去的感悟进行梳理与回味。
  “现在因为工作的缘故,我经常在国内外跑,那就好好把握机会,多拍些好的照片。等将来退休了,不用到处跑了,也许就静下心来在家做做研究、再继续写写字、画些画、好好温习年轻时学习的乐器。有什么条件就做什么事,顺其自然对我来说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采访结束的时候,杨邦杰拿出了一只陶笛,为我们吹奏了一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悠扬朴实的笛声,似乎给这次采访做了一个完美的注脚。
其他文献
为鼓励影友积极创作,2014年7月起本刊“尼康奖”读者园地摄影月赛设定创作主题,欢迎继续投稿参与。  七月征稿主题:“风”,她就在我们身边,却捉摸不透,或狂躁暴戾,或温婉柔情,这次我们就拍她。  (征稿时间:即日—6月10日)  八月征稿主题:“大自然的精灵—鸟”,展翅翱翔、枝头啼鸣、曼妙身姿值得我们去观察、去记录。  (征稿时间:即日—7月10日)
期刊
艺术面前,人人平等  这组经典作品颠覆了人们对残障人士的固有观念。  我刚看到这组作品时十分困惑,但之后便体会到这些照片中蕴含的魅力与力量。这组作品对古典画作的模仿与追求恰到好处,概念化地表达了身体上的障碍并不能阻碍他们追求美的权利。  每当我们跟别人谈起身体上的残疾或者思考上的障碍,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文化与社会的隔阂。许多艺术与文化遗址残障人士无法进入,很多音乐厅、剧院以及一些画廊也会忽略
期刊
单幅作品《大漠狼行》获得第57届“荷赛”自然类三等奖,获奖者是十几年来一直坚持拍摄野生动物的青海摄影师樊尚珍。樊尚珍并不是职业摄影师,但在拍摄野生动物这件事上,却是经验丰富的行家。他从小生长在青藏高原河湟谷地的农村,亲近大自然的童年生活经历,使他自小就对大自然有深厚的感情。而从小被称作“猎把式”的他,除了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学会了观测天气环境,还积累了丰富的野生动物知识。  因为工作的契机,樊尚珍在青
期刊
为淘宝店铺拍摄人像而在网络上受到欢迎之前,摄影师Tofu就有了一票粉丝。在网易摄影频道、Poco网上,Tofu每发布一组新作品,迎来的便是破万的点击率。  有人形容,Tofu的照片,好像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电影里安静的长镜头影像,有着明媚的阳光和轻柔的暖风,有着青春稚嫩的笑脸,有寂寞的钢琴曲和吉他和弦,有沉溺在漫长无边际的发黄回忆。照片中的情感缄默而克制,有时候摄影师只让那缕耀眼的透过白窗帘的阳光来成
期刊
关注读书主题摄影的影友们,大概都曾看到过荷兰摄影师Reinier Gerritsen拍摄的《最后的书籍》(The Last Book)这组照片,摄影师在4个不同城市的地铁中拍摄人们专注读书时的样子,藉此记录纸张书籍“最后”的时刻。Reinier Gerritsen这样写道:“在过去的5年里,随着 iPad、智能手机的发展,实体书的印刷和消耗量越来越少,我想做的,就是在纸张书籍最终消亡前,记录下在地
期刊
他们在读什么?  仔细放大罗马尼亚女摄影师Ioana B?rdu的每张照片:  一位身着牛仔衬衣的年轻女人正在埋头于美国作家杰弗里·尤金尼德斯(Jeffrey Eugenides)的《中性》,这部厚重的2003年普利策获奖作品可能会让她呼吸急促,敢说她在阅读这本小说之前从没有想过中性人的心理学问题(图02);  另一位带着皮手套的黑发亚洲女孩则站在一条绿荫小路间,读着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这
期刊
如果你是企业代表,寻找合适的摄影师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弄清楚什么样的摄影师拍出来的照片能够满足你们的要求。如果功课做得更好一些,你也应该明确要请什么价位的摄影师来完成相关拍摄。  如果你是客户,明确你的需求大致要包含以下四个因 素:  ·使用在何处(图书、杂志、户外广告、宣传页等)。  ·需要多大的照片(长边与宽边都需要多少像素)。  ·需要表达些什么样的内容。  ·对于影像质量是否有
期刊
什么是书?什么是阅读?  也许,我们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详细的文字描述与清晰的图像显示,会给人们带来认知获取上更精准的定位。但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解释空白;不同的图像有着不同的符号空白;书,满载着文字与图片,伴随人类整个历史文明的进程。我们一直在努力补充这些空白,从不愿停下脚步。不过亦庆幸有这些空白,才使我们的世界和生活如此多姿多彩,充满想象。  书是通往另一宇宙的路径  艺术家兼策展人王文静的《
期刊
摄影师简介  费尔南多·蒙提尔·科林特,1978年生于墨西哥,他的作品在诸多艺术机构和艺术节中展出,包括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比利时里尔宫美术学院(Palais des Beaux Artes),以及2011年法国举办的 Rencontres d’Arles展览。他荣获了许多顶级奖项,如包括第22届墨西哥国家青年艺术奖(Young A
期刊
初见全会华,是在他新成立的一家公司办公室,位于台北市中正区延平南路的一栋大楼内。原本我想与他在其画廊碰面,也就是台湾摄影人都熟知的摄影画廊—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Taiwan International Visual Arts Center,简称TIVAC),位于松山区八德路三段。不过,他更换见面地址恰好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台湾摄影市场的形态正发生转变。  2014年农历春节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