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随着东西差距的扩大,西部经济发展进入了关键期,如何加快西部经济的生态化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大课题。笔者从理论上对环境恶化作了分析,探讨了西部生态经济发展的模式,指出了做好生态经济建设规划、做好新产业规划和布局、积极探索西部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制定绿色产业政策、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西部生态经济 发展模式 政策选择
西部地处祖国内陆,海拔较高,东西、南北跨度大。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湿地资源、耕地资源、生物资源分布很不均衡,气候差异很大,生态环境复杂多变。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规律的作用,使得西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不仅给西部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给东部和中部的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如何保护和建设西部生态环境,不仅是西部区域性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包括东部和中部在内全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更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必然前提。
一、西部生态发展的经济学解释
(一)基于外部性理论的解释
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影响,它是一种成本或效益的外溢现象。外部性是1910年由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庇古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庇古指出:“经济外部性的存在,是因为当A对B提供商品或劳务时,往往使其他人获得利益或受到损害,可A并未从受益人那里取得报酬,也不必为受损者提供补偿。”当外部不经济产生时,人们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才能消除它的影响。
组织或个人对环境破坏可能给自身带来短期的收益,但对整个社会的其他群体却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而且后者要大于前者。从私立的角度来看,破坏者获得了一定收益,但从整个社会来讲,总体福利是下降的。这就说明了组织(或个人)为什么要破坏环境,政府为什么必须治理这个问题。
(二)基于消费偏好理论的解释
生态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在一定时期内,自然界或生态系统对人类提供的可利用物质资料总量是有限的。生态系统向人类提供的物质资料总量的下限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小量,上限是生态系统的刚性极限。当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既不大于生态系统的刚性极限,又能满足人类最低需要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才可能处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在现实中,人类很难做出如此理性的选择,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总偏好当前消费,这主要是由未来因素不确定引起的。偏好当前消费是指人类在代际、不同时期的消费之间做出选择时,往往偏爱于当代人或当期的消费,而不顾及或较少顾及下一代或后期的消费,这就给未来留下的在生态系统刚性极限内的资源总量较小。但未来时期或下一代人在消费时也存在共同的消费偏好,也要以最小的成本占有尽可能多的生态资源。这样的消费模式最终会造成人类索取的物质资料量超出生态刚性极限的结果,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基于帕累托最优理论的解释
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理论可以解释西部生态环境的破坏。帕累托效率认为,一项公共政策实施时,如果没有人的效用因此而减少,又至少一个人的效用因此而增加,那么这项政策就符合帕累托效率。但公共政策在多数情况下会使部分人的效用减少,所以帕累托效率就失去了对公共政策的指导意义。为了解决帕累托原则在实际中的“失效”问题,经济学家提出了“补偿原则”,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希克斯—卡尔多的补偿检验(Hicks—Kaldor Compensation Test)。这一理论假设以政策A的原有状态为出发点,如果引入政策B使得该政策实施后所得的收入增加不仅能对受害人进行补偿,而且补偿后还能剩下一部分净收入,那么从政策A到B的变动就是一种潜在的帕累托改进。
二、西部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与模式
(一)按循环经济理念建立产业互动模式
产业互动是指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西部地区三次产业优化,协调发展三大产业,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发展。在西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对传统的三大产业加以改造,遵循4R(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回收)原则,建立西部地区的循环型农牧业、生态型工业以及可持续型的第三产业,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在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下,建立西部地区的循环型农业,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产业内部循环模式,在农牧业生产中推行清洁生产、全程防控、草地资源可再生;二是将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实行生态立体式农牧业;三是建立生态型工业,不但实行工业内部结构优化与升级,同时将工业与其他产业进行结合。
(二)资源互补与替代模式
西部地区矿产能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一般是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如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呼和浩特、乌海、鄂尔多斯、包头、银川、石嘴山等。这些地区以资源开采初级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式的资源利用方式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工业污染致使当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此外,水资源短缺是这些地区未来面临的共同难题。生态脆弱与工业污染严重的现状要求必须纠正过去 “竭泽而渔”的资源开发模式,实行资源替代战略:一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在现有资源型产业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通过精深加工、扩大贸易,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资源转化能力;二是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通过废物再利用把工业污染程度降到最低;三是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和以再生资源替代非再生资源、以人力资源代替自然资源的原则,逐步引进技术含量较高的替代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三)优势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模式
贵州、云南以及广西等地区大多位于高原山区,山高坡陡、土层稀薄、生态环境脆弱。但是这些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可以从本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市场前景的优势资源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如西南地区发挥工业污染较少,水、热、光能充沛的优势,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生态农业,如贵州生产的茶叶、玉米、稻米、无公害蔬菜、猕猴桃、刺梨、马铃薯等为原料的特色农产品,并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特色绿色食品。西部地区应该将独特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之中,将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相结合、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通过民族文化资源的广泛利用,不仅使得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而且扩大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并通过生态旅游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工旅联动、商旅联动、农旅联动的新型发展模式,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探索更广阔的空间。
三、西部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做好生态经济建设规划
古人云:“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落实生态经济建设规划就是要为长远发展做好计划。生态经济建设规划要因地制宜,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必须紧密结合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项目与目标相衔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要看到生态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坚持由点到面,分步骤、分阶段地开发,进而整体推进。要根据西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小计划来辅助大规划,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确保完成预定工程,建立目标责任制,抓好落实。西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要根据各地实际,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领导小组,建立目标责任制,任期内应逐年考核,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各项措施和政策落到实处。
(二)做好新产业的规划和布局
根据我国产业结构的布局和现状,今后应当加强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结合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大力倡导立体生态农业,通过“种、养、加”的合理结合,多层次、多形式、高效地利用土地、光、热等资源;其次,积极推广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全面提高西部地区农业的综合效益,力争制定和培育布局合理、结构完整、特色突出的支柱产业群,使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三)积极探索西部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根据前述理论,生态环境是一种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且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西部生态补偿制度可以分中央财政、区域之间和西部自身三个层次。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国家根据西部生态建设的需要,对生态建设重点区域进行财政转移支付,或减免税款政策;区域之间的补偿指东中部地区作为西部生态建设的受益者应对西部地区予以相应补偿,促进西部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作为西部自身,也可以建立一些环境保护基金,通过这些基金筹集生态建设的资金,并完善相应的管理、监督机制,使资金合理使用,达到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
(四)制定绿色产业政策,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制定绿色产业政策,就是依据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原则确立生态产业政策。为此,我们一方面应选择环境保护与经济健康发展相统一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结构和生活消费结构;另一方面淘汰存在严重污染的产品和工艺,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在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必须保证生态产业发展政策的连续性,重视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当地人民发展生态经济的积极性与未来预期。这不仅可以提高污染治理效果,减少资源消耗,而且能推动整个社会的生产技术进步。根据外部性理论,我国在西部地区应通过建立特别基金,给予投资和贷款支持,加大税收优惠,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等措施,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强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王平.西部生态经济研究综述[J].河西学院学报,2010(1).
[2]刘宝良.西部生态建设的经济分析[D]. 西北工业大学,2005.
[3]张建新.辽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模式研究[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1).
[4]薛梅等.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2008(3).
[5]张海燕.西部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研究[J].兰州学刊,2005( 1).
[6]任保平,陈丹丹.西部经济和生态环境互动模式:产业互动视角的分析[J].财经科学,2007(1).
[7]聂华林,李泉.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初论.西北民族研究,2006(4).
关键词:西部生态经济 发展模式 政策选择
西部地处祖国内陆,海拔较高,东西、南北跨度大。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湿地资源、耕地资源、生物资源分布很不均衡,气候差异很大,生态环境复杂多变。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规律的作用,使得西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不仅给西部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给东部和中部的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如何保护和建设西部生态环境,不仅是西部区域性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包括东部和中部在内全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更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必然前提。
一、西部生态发展的经济学解释
(一)基于外部性理论的解释
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影响,它是一种成本或效益的外溢现象。外部性是1910年由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庇古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庇古指出:“经济外部性的存在,是因为当A对B提供商品或劳务时,往往使其他人获得利益或受到损害,可A并未从受益人那里取得报酬,也不必为受损者提供补偿。”当外部不经济产生时,人们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才能消除它的影响。
组织或个人对环境破坏可能给自身带来短期的收益,但对整个社会的其他群体却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而且后者要大于前者。从私立的角度来看,破坏者获得了一定收益,但从整个社会来讲,总体福利是下降的。这就说明了组织(或个人)为什么要破坏环境,政府为什么必须治理这个问题。
(二)基于消费偏好理论的解释
生态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在一定时期内,自然界或生态系统对人类提供的可利用物质资料总量是有限的。生态系统向人类提供的物质资料总量的下限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小量,上限是生态系统的刚性极限。当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既不大于生态系统的刚性极限,又能满足人类最低需要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才可能处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在现实中,人类很难做出如此理性的选择,因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总偏好当前消费,这主要是由未来因素不确定引起的。偏好当前消费是指人类在代际、不同时期的消费之间做出选择时,往往偏爱于当代人或当期的消费,而不顾及或较少顾及下一代或后期的消费,这就给未来留下的在生态系统刚性极限内的资源总量较小。但未来时期或下一代人在消费时也存在共同的消费偏好,也要以最小的成本占有尽可能多的生态资源。这样的消费模式最终会造成人类索取的物质资料量超出生态刚性极限的结果,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基于帕累托最优理论的解释
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理论可以解释西部生态环境的破坏。帕累托效率认为,一项公共政策实施时,如果没有人的效用因此而减少,又至少一个人的效用因此而增加,那么这项政策就符合帕累托效率。但公共政策在多数情况下会使部分人的效用减少,所以帕累托效率就失去了对公共政策的指导意义。为了解决帕累托原则在实际中的“失效”问题,经济学家提出了“补偿原则”,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希克斯—卡尔多的补偿检验(Hicks—Kaldor Compensation Test)。这一理论假设以政策A的原有状态为出发点,如果引入政策B使得该政策实施后所得的收入增加不仅能对受害人进行补偿,而且补偿后还能剩下一部分净收入,那么从政策A到B的变动就是一种潜在的帕累托改进。
二、西部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与模式
(一)按循环经济理念建立产业互动模式
产业互动是指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西部地区三次产业优化,协调发展三大产业,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发展。在西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对传统的三大产业加以改造,遵循4R(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回收)原则,建立西部地区的循环型农牧业、生态型工业以及可持续型的第三产业,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在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下,建立西部地区的循环型农业,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产业内部循环模式,在农牧业生产中推行清洁生产、全程防控、草地资源可再生;二是将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实行生态立体式农牧业;三是建立生态型工业,不但实行工业内部结构优化与升级,同时将工业与其他产业进行结合。
(二)资源互补与替代模式
西部地区矿产能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一般是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如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呼和浩特、乌海、鄂尔多斯、包头、银川、石嘴山等。这些地区以资源开采初级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式的资源利用方式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工业污染致使当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此外,水资源短缺是这些地区未来面临的共同难题。生态脆弱与工业污染严重的现状要求必须纠正过去 “竭泽而渔”的资源开发模式,实行资源替代战略:一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在现有资源型产业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通过精深加工、扩大贸易,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资源转化能力;二是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通过废物再利用把工业污染程度降到最低;三是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和以再生资源替代非再生资源、以人力资源代替自然资源的原则,逐步引进技术含量较高的替代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三)优势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模式
贵州、云南以及广西等地区大多位于高原山区,山高坡陡、土层稀薄、生态环境脆弱。但是这些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可以从本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市场前景的优势资源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如西南地区发挥工业污染较少,水、热、光能充沛的优势,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生态农业,如贵州生产的茶叶、玉米、稻米、无公害蔬菜、猕猴桃、刺梨、马铃薯等为原料的特色农产品,并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特色绿色食品。西部地区应该将独特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之中,将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相结合、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通过民族文化资源的广泛利用,不仅使得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而且扩大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并通过生态旅游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工旅联动、商旅联动、农旅联动的新型发展模式,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探索更广阔的空间。
三、西部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做好生态经济建设规划
古人云:“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落实生态经济建设规划就是要为长远发展做好计划。生态经济建设规划要因地制宜,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必须紧密结合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项目与目标相衔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要看到生态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坚持由点到面,分步骤、分阶段地开发,进而整体推进。要根据西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小计划来辅助大规划,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确保完成预定工程,建立目标责任制,抓好落实。西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要根据各地实际,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领导小组,建立目标责任制,任期内应逐年考核,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各项措施和政策落到实处。
(二)做好新产业的规划和布局
根据我国产业结构的布局和现状,今后应当加强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结合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大力倡导立体生态农业,通过“种、养、加”的合理结合,多层次、多形式、高效地利用土地、光、热等资源;其次,积极推广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全面提高西部地区农业的综合效益,力争制定和培育布局合理、结构完整、特色突出的支柱产业群,使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三)积极探索西部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根据前述理论,生态环境是一种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且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产品。西部生态补偿制度可以分中央财政、区域之间和西部自身三个层次。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国家根据西部生态建设的需要,对生态建设重点区域进行财政转移支付,或减免税款政策;区域之间的补偿指东中部地区作为西部生态建设的受益者应对西部地区予以相应补偿,促进西部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作为西部自身,也可以建立一些环境保护基金,通过这些基金筹集生态建设的资金,并完善相应的管理、监督机制,使资金合理使用,达到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
(四)制定绿色产业政策,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制定绿色产业政策,就是依据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原则确立生态产业政策。为此,我们一方面应选择环境保护与经济健康发展相统一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结构和生活消费结构;另一方面淘汰存在严重污染的产品和工艺,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在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必须保证生态产业发展政策的连续性,重视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当地人民发展生态经济的积极性与未来预期。这不仅可以提高污染治理效果,减少资源消耗,而且能推动整个社会的生产技术进步。根据外部性理论,我国在西部地区应通过建立特别基金,给予投资和贷款支持,加大税收优惠,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等措施,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强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王平.西部生态经济研究综述[J].河西学院学报,2010(1).
[2]刘宝良.西部生态建设的经济分析[D]. 西北工业大学,2005.
[3]张建新.辽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模式研究[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1).
[4]薛梅等.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2008(3).
[5]张海燕.西部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研究[J].兰州学刊,2005( 1).
[6]任保平,陈丹丹.西部经济和生态环境互动模式:产业互动视角的分析[J].财经科学,2007(1).
[7]聂华林,李泉.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初论.西北民族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