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学科在学习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于其他學科来传授知识,品德学科更多的是从精神品德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以后的为人处世和世界观的形成都是十分重要的。《品德与社会》这本品德学科教材,它的排版是有规律的,以单元的形式,一个单元里面有三到四个课时,且每个单元都包含一个主题。整本书是循序进进的,先易后难、逐步深入,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本文就《品德与社会》等品德学科教学中的单元意识进行分析探索。
关键词:品德学科;单元意识;教学
品德学科教学一直是学生学习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在如今的品德学科教学中,存在着单元意识,即 将正本书的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然后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通过对品德学科单元意识的研究来帮助教师更好的教学。
一、品德学科教学的现状
苏教版的《品德与社会》,一般由四个单元构成的。每个单元包含三四个小的课时,且每个单元都包含一个大的主题内容。不同单元之前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简单的单元放在前面,较为困难的单元放在后面,使学生更容易学习,循序渐进。教师在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一般都是以单元为节点,在单元教学结束后对本单元的学习做出总结,然后突出本单元的核心主题。
二、品德学科教学中的单元意识分析
(一)《品德与社会》的单元构成
《品德与社会》一般由四个单元构成。而且由于年龄段的不同,因此教材内容也会有所调整。一般每个单元的主题由六个方面构成,即由个人到家庭,再到学校,再到社区、国家、社会。层层递进,涵盖各个方面。例如,小学三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全书由我的邻里生活、我的成长与学校、我的成长与他人以及家乡哺育了我四个单元构成。这里面涉及到个人、学校、社区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而且是按着由易到难的顺序逐步深入。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通过对于品德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在收获一定的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认清自我,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品德与社会》的单元目标
全书是由四个单元组成的,而每个单元都有他的目标。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达成单元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单元的整体,在单元主题的范围内,确定该单元应该达成怎样的单元目标。只有完成了单元目标,才能确保该单元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的过程中,第一单元叫做学做文明人。该单元的主题是要求个人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因此单元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完这一单元后,能够做一个讲文明的人。无论是家里来了个人或者去别人做客,跟妈妈看演出或者是我会打电话,都要求我们要学会讲文明。在对单元目标进行确立后,就应该实施措施来确保单元目标的完成。例如给学生布置任务,互相通话然后使用文明用语,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明做人的道理[1]。
(三)《品德与社会》的单元活动
品德学科的教学不能仅限于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体会书上的道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布置一些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本单元内容。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我的成长与学校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让越是以小组的形式,来互相介绍自己所在的学校、打扫美化教室和送给教师一束花。通过这种单元活动的方式,学生可以增强对于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形成热爱学校、尊重教师以及爱护公物的意识和习惯,从而使学生能够很好的融入学校学习生活中来。在单元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与本单元的主题相契合,这样才能达到单元活动的目标。
(四)《品德与社会》的单元评价与总结
在品德学科的教学中,是围绕单元的主题为中心,进行分散式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个人、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因此在每个单元达成单元目标后,要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一定的评价与总结。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单元内容的完成度,而且还能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改正。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我与外界的联系时,在这一单元结束后,通过ppt的形式,将本单元的内容重新回忆和整理一遍。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总结本单元的核心主题,以及本单元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感受。通过单元评价,有利于学生对本单元内知识的把握和理解,也能够发现自身在学习本单元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及时加以纠正。
三、结束语
品德学科的存在不仅是传授一些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通过这些道理来帮助我们更好的为人处世。在品德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了许多单元意识,包括单元的结构、单元目标、单元活动以及单元评价等等内容。单元意识的存在让原本分散的知识点能够更加系统化,而且单元排列由易到难,也是符合学生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管晓成.品德学科教学要有单元意识——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1(20):38-40.
作者简介:杭涛(1980—),男,汉族,江苏丹阳人,本科,小学高级教师。
关键词:品德学科;单元意识;教学
品德学科教学一直是学生学习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在如今的品德学科教学中,存在着单元意识,即 将正本书的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然后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通过对品德学科单元意识的研究来帮助教师更好的教学。
一、品德学科教学的现状
苏教版的《品德与社会》,一般由四个单元构成的。每个单元包含三四个小的课时,且每个单元都包含一个大的主题内容。不同单元之前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简单的单元放在前面,较为困难的单元放在后面,使学生更容易学习,循序渐进。教师在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一般都是以单元为节点,在单元教学结束后对本单元的学习做出总结,然后突出本单元的核心主题。
二、品德学科教学中的单元意识分析
(一)《品德与社会》的单元构成
《品德与社会》一般由四个单元构成。而且由于年龄段的不同,因此教材内容也会有所调整。一般每个单元的主题由六个方面构成,即由个人到家庭,再到学校,再到社区、国家、社会。层层递进,涵盖各个方面。例如,小学三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全书由我的邻里生活、我的成长与学校、我的成长与他人以及家乡哺育了我四个单元构成。这里面涉及到个人、学校、社区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而且是按着由易到难的顺序逐步深入。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通过对于品德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在收获一定的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认清自我,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品德与社会》的单元目标
全书是由四个单元组成的,而每个单元都有他的目标。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达成单元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单元的整体,在单元主题的范围内,确定该单元应该达成怎样的单元目标。只有完成了单元目标,才能确保该单元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的过程中,第一单元叫做学做文明人。该单元的主题是要求个人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因此单元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完这一单元后,能够做一个讲文明的人。无论是家里来了个人或者去别人做客,跟妈妈看演出或者是我会打电话,都要求我们要学会讲文明。在对单元目标进行确立后,就应该实施措施来确保单元目标的完成。例如给学生布置任务,互相通话然后使用文明用语,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明做人的道理[1]。
(三)《品德与社会》的单元活动
品德学科的教学不能仅限于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体会书上的道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布置一些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本单元内容。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我的成长与学校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让越是以小组的形式,来互相介绍自己所在的学校、打扫美化教室和送给教师一束花。通过这种单元活动的方式,学生可以增强对于学校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形成热爱学校、尊重教师以及爱护公物的意识和习惯,从而使学生能够很好的融入学校学习生活中来。在单元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与本单元的主题相契合,这样才能达到单元活动的目标。
(四)《品德与社会》的单元评价与总结
在品德学科的教学中,是围绕单元的主题为中心,进行分散式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个人、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因此在每个单元达成单元目标后,要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一定的评价与总结。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单元内容的完成度,而且还能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改正。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我与外界的联系时,在这一单元结束后,通过ppt的形式,将本单元的内容重新回忆和整理一遍。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总结本单元的核心主题,以及本单元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感受。通过单元评价,有利于学生对本单元内知识的把握和理解,也能够发现自身在学习本单元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及时加以纠正。
三、结束语
品德学科的存在不仅是传授一些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通过这些道理来帮助我们更好的为人处世。在品德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了许多单元意识,包括单元的结构、单元目标、单元活动以及单元评价等等内容。单元意识的存在让原本分散的知识点能够更加系统化,而且单元排列由易到难,也是符合学生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管晓成.品德学科教学要有单元意识——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1(20):38-40.
作者简介:杭涛(1980—),男,汉族,江苏丹阳人,本科,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