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高职高专教育所面临的核心任务是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提出了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艺术设计类课程改革与实践方案,论证了以项目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内容和方法,指明了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应培养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设计应用能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一体化;项目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提倡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显著特点,高等职业教育也应按照这一目标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现状
受传统教育理念、师资力量、教学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制约,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沿袭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依然普遍存在,这已不适应信息技术教育条件下的人才应用需求,也背离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突显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传统的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组织教学,结果造成理论知识的学习比重偏大,形成了学生反感、教师反感的趋于恶性互动的高职教育倾向。
(2)单纯地以技能考证为核心,以考证取代考试,只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将影响高职高专学生可持续发展。
(3)由于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师,长期从事单一课程教学,无法深入了解和掌握先进设计技术和软件的应用,因此不利于复合型教学团队的培养。
高职教育的目标既不是知识体系的传授也不是单纯的技能操作,而是一个综合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过程,因此需要将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解决实际应用为目标的教学。
二、以项目教学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内容和方法
(一)明确课程定位,课程标准企业化
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企业调研,分析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达到相应岗位技能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确定岗位能力标准,根据不同岗位标准,建立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渗透、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相互整合、认证考试与学历教育相互交叉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标准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从而制定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新课程标准,例如photoshop、CorelDraw课程要以广告公司的平面设计需求为基础进行定位。
(二)创新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专业化
艺术设计类课程体系应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根据专业特点,立足现代艺术设计技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强化实践能力和应用设计能力培养为目标,建立以培养学生应用设计能力为主线的“photoshop”、“CorelDraw”、“Flash”、“3D Max”、“影视后期合成”、“广告设计”等新课程体系,体现现代艺术设计技术的实际应用,以适应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新的课程体系的建立,适当增加了“色彩搭配與造型基础”、“网站色彩与构图”等内容,突出了美术知识与艺术设计专业实际应用的结合,培养艺术设计意识和艺术设计应用能力。
(三)创新课程内容,教学内容项目化
艺术设计类课程以项目为中心,整合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以实用为原则,确定能力目标,并将企业实际运行的任务进行典型化,将原来不同学科体系的相关知识进行横向构建,对每个项目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合,形成了一系列彼此联系,层次渐进的项目序列。这样将职业能力融入项目任务,以知识为支撑,以实践能力为目标,在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项目的划分以课程为基础,以企业实际工作模块为主体,整合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将项目动态化、开放化管理,根据企业实际应用,不断调整实践和实训内容,不断更新实训和实践内容,力求贴近工作实际,保持课堂训练与企业运行一致,积极充实情境教学的内容,使项目课程更具有适应性和活力。项目的结构主要包含项目展示、项目分析、项目实施、项目评价几部分。每一个项目都有轮廓清晰的任务说明,学生能在一定的内容范围内组织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应用。
(四)创建学习情境,教学过程一体化
教学过程以项目为单元,创建相应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在实验实训室完成,将教、学、做进行一体化融合,将相关联的知识点、技能点串接在一起,实现边讲、边学、边练、边考核的过程。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持续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实现以项目为载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新模式。
(五)完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立体化
制定计划,逐步完成主体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一体化教学项目,制作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编写相关课程教材,完善教学资源,目前已完成了《三维交互设计》、《Flash》精品课程建设,编写了《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教材,初步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立体化。
(六)创新考核方式,课程考核过程化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编制基于平时的过程化考核标准和基于期末的综合能力考核标准,确定了各学习情境具体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课程考核贯穿项目任务的全过程,并结合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考核,实现考核的过程化,全程监督与考核,起到良好的激励及教学反馈作用,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三、课程改革的实践效果
通过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现了教学过程一体化、教学手段立体化、实训项目市场化、考核实施过程化,针对性的解决了当前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教育中突出的教学问题。
促进了高职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和实施,贴近真实工作的教学,丰富了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了高职高专教师的“双师”素质。
艺术设计类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抓住专业、服务企业、指导就业。以艺术设计类课程的专业学习为主线,通过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确定真实工作中的培养目标,贴近学生的实际和岗位要求,锻炼学生处世能力、团队精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现代课程改革与实践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教学,减少应试教育,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个人兴趣爱好,培养跨专业的多方面人才,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育稳步前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腾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2]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07).
[3]段炼.视觉文化与视觉符号学:艺术史研究的新视角[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4]蔡玉硕.包装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装饰].2014,09
关键词:课程改革;一体化;项目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提倡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显著特点,高等职业教育也应按照这一目标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现状
受传统教育理念、师资力量、教学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制约,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沿袭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依然普遍存在,这已不适应信息技术教育条件下的人才应用需求,也背离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突显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传统的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组织教学,结果造成理论知识的学习比重偏大,形成了学生反感、教师反感的趋于恶性互动的高职教育倾向。
(2)单纯地以技能考证为核心,以考证取代考试,只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将影响高职高专学生可持续发展。
(3)由于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师,长期从事单一课程教学,无法深入了解和掌握先进设计技术和软件的应用,因此不利于复合型教学团队的培养。
高职教育的目标既不是知识体系的传授也不是单纯的技能操作,而是一个综合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过程,因此需要将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解决实际应用为目标的教学。
二、以项目教学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内容和方法
(一)明确课程定位,课程标准企业化
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企业调研,分析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达到相应岗位技能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确定岗位能力标准,根据不同岗位标准,建立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渗透、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相互整合、认证考试与学历教育相互交叉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标准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从而制定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新课程标准,例如photoshop、CorelDraw课程要以广告公司的平面设计需求为基础进行定位。
(二)创新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专业化
艺术设计类课程体系应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根据专业特点,立足现代艺术设计技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强化实践能力和应用设计能力培养为目标,建立以培养学生应用设计能力为主线的“photoshop”、“CorelDraw”、“Flash”、“3D Max”、“影视后期合成”、“广告设计”等新课程体系,体现现代艺术设计技术的实际应用,以适应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新的课程体系的建立,适当增加了“色彩搭配與造型基础”、“网站色彩与构图”等内容,突出了美术知识与艺术设计专业实际应用的结合,培养艺术设计意识和艺术设计应用能力。
(三)创新课程内容,教学内容项目化
艺术设计类课程以项目为中心,整合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以实用为原则,确定能力目标,并将企业实际运行的任务进行典型化,将原来不同学科体系的相关知识进行横向构建,对每个项目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合,形成了一系列彼此联系,层次渐进的项目序列。这样将职业能力融入项目任务,以知识为支撑,以实践能力为目标,在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项目的划分以课程为基础,以企业实际工作模块为主体,整合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将项目动态化、开放化管理,根据企业实际应用,不断调整实践和实训内容,不断更新实训和实践内容,力求贴近工作实际,保持课堂训练与企业运行一致,积极充实情境教学的内容,使项目课程更具有适应性和活力。项目的结构主要包含项目展示、项目分析、项目实施、项目评价几部分。每一个项目都有轮廓清晰的任务说明,学生能在一定的内容范围内组织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应用。
(四)创建学习情境,教学过程一体化
教学过程以项目为单元,创建相应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在实验实训室完成,将教、学、做进行一体化融合,将相关联的知识点、技能点串接在一起,实现边讲、边学、边练、边考核的过程。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持续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实现以项目为载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新模式。
(五)完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立体化
制定计划,逐步完成主体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一体化教学项目,制作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编写相关课程教材,完善教学资源,目前已完成了《三维交互设计》、《Flash》精品课程建设,编写了《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教材,初步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立体化。
(六)创新考核方式,课程考核过程化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编制基于平时的过程化考核标准和基于期末的综合能力考核标准,确定了各学习情境具体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课程考核贯穿项目任务的全过程,并结合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考核,实现考核的过程化,全程监督与考核,起到良好的激励及教学反馈作用,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三、课程改革的实践效果
通过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现了教学过程一体化、教学手段立体化、实训项目市场化、考核实施过程化,针对性的解决了当前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教育中突出的教学问题。
促进了高职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和实施,贴近真实工作的教学,丰富了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了高职高专教师的“双师”素质。
艺术设计类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抓住专业、服务企业、指导就业。以艺术设计类课程的专业学习为主线,通过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确定真实工作中的培养目标,贴近学生的实际和岗位要求,锻炼学生处世能力、团队精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现代课程改革与实践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教学,减少应试教育,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个人兴趣爱好,培养跨专业的多方面人才,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育稳步前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腾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2]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07).
[3]段炼.视觉文化与视觉符号学:艺术史研究的新视角[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4]蔡玉硕.包装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装饰].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