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PVP)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变化。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应用PVP治疗OVCFs随访1年以上并有完整CT影像资料142例患者195节椎体。PVP前后定期评价VAS,术后3 d CT复查观察骨水泥分布和渗漏情况,在CT二维重建正中矢状面上分别测量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年椎体高度和Cobb角。比较各随访点VAS、椎体高度和Cobb角变化差异,椎旁骨水泥渗漏是否影响疗效。

结果

所有PVP操作均成功,平均注入骨水泥量胸椎(4.5±1.1)ml,腰椎(6.0±1.2)ml,平均随访(17±6)个月。术后3 d CT显示椎旁骨水泥渗漏共38例43节椎体(22.1%),均无症状。142例术后24 h VAS平均下降了5.25,术后1个月进一步下降了1.12,均有显著变化,余各随访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VP后3 d椎体前缘、中央高度及Cobb角分别恢复了1.55、1.38 mm及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3 d和随访1年以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骨水泥椎旁渗漏组与无渗漏组的VAS评分、椎体前缘、中央高度和Cobb角的变化在各随访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PVP可迅速缓解OVCFs患者的疼痛及提高多数椎体的高度并保持长期稳定;椎旁少量骨水泥渗漏对临床疗效和椎体稳定性无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双源CT大螺距模式的适宜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量。方法从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疑似冠心病的291例患者中,检查前挑选出体质指数(BMI)<23 kg/m2,且心率<65次/min的患者13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5例。A组采用80 kV,碘克沙醇(320 mgI/ml),正弦确认迭代重建算法(SAFIRE);B组采用80 kV
目的联合检测7个DNA损伤修复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异常甲基化改变。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胃癌手术标本70例,酚-氯仿法提取DNA后,经亚硫酸氢盐处理,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方法检测标本中MLH1, CHFR, MGMT, FANCF, Rassf1A, BRCA1和GSTpi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况。结果7个DNA损伤修复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如下:MLH1 22.9% (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