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体系着重培养一批懂理论、会操作的教师队伍,并采取严格的考核制度,使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能满足学生的专业教学,高职学校对教学课程进行优化,将“教”“学”“做”融合在一起,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提供强大的支持。
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导向;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持续加大,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人才供应不足。高职教育着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但就目前的情况分析,高职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并没有与市场需求形成良好的匹配,因此高职学校进行教育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由此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体系,期望解决这一问题。
一、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1. 职业教育的特征。高职教育的作用在于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以弥补本科教育的不足。高职教育想要做到供需相应,就必须要先明白社会的人才需求,这样才能实现对人才的专业合理输出,为学生的工作和发展做好长远的打算,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是为满足社会需求做出的人才培养计划,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2. 学校和社会各自具备的特征。首先,学校的环境趋向于稳定性,学校的教学体系取决于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教学条件、社会价值观取向和学生生活环境背景等,所以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很少发生大幅度的改变,而是突出几个相对于其他高职学校的优势专业,再加上社会热门职业的专业,就构成了一个高职学校的教学特点,是趋于稳定的。而社会的就业环境是不稳定的,一个行业的兴起往往需要拥有本行业专业知识的人才;同样,一个行业的衰败也会引起本行业的专业人才的失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不稳定的,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方向不断做出调整。学校与社会的这种矛盾要求学校做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改变,做到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促进两者的发展。
3. 高职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逐渐提高,教育大众化程度加快,国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而高职学生与普通民众在整体专业水平拉进的同时,高职学生的专业脱离实际,不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的需求,求职观念和方法陈旧,无法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找到合适的职业,专业性和整体素质不高,无法满足社会企业的专业要求水平等,这些是导致就业难的原因,所以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的具体措施
1. 优化教学内容。高职教学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两个项目。实践教学能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从书本上学来的理论知识,做到活学活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积累经验;技能训练是高职学生的主要培训手段,学生只有拥有过硬的技术才能面对以后的工作,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围绕这两个项目展开教学,优化课程安排,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并合理安排学生选修相关技能作为知识扩展和技能补充,提高学生技能的全面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学校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性、技能性、应用性。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合理的课堂教学,将专业建设、改革内容和课程体系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先进的教学方法需要结合项目、任务驱动、案例等手段,加强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改变教学内容,实行职业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提前熟悉今后职业的能力要求,让学生对自己所学技能有全面的认识。
3. 采用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和“顶岗实习”制度。以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高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只局限于传授技能和知识,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帮助有限,所以引进产学研的教学机制,可帮助高职教育处理好“职业”与“教育”的关系。采用教学研一体的教育机制不仅能培养技师和专业学术精英,还能培养具有科学思维方式和较强学习能力的高级技术性人才。高职学校还可以推行“顶岗实习”制度,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岗位的专业要求,同時提高学生实际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发展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以后的就业铺就道路。
三、总结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的实行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高职学校通过这种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满足社会的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并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专业与岗位的对口,对于企业和学校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吴松丽,史玲华.基于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6):36-37.
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导向;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持续加大,但是由于我国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人才供应不足。高职教育着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但就目前的情况分析,高职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并没有与市场需求形成良好的匹配,因此高职学校进行教育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由此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体系,期望解决这一问题。
一、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1. 职业教育的特征。高职教育的作用在于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以弥补本科教育的不足。高职教育想要做到供需相应,就必须要先明白社会的人才需求,这样才能实现对人才的专业合理输出,为学生的工作和发展做好长远的打算,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是为满足社会需求做出的人才培养计划,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2. 学校和社会各自具备的特征。首先,学校的环境趋向于稳定性,学校的教学体系取决于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教学条件、社会价值观取向和学生生活环境背景等,所以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很少发生大幅度的改变,而是突出几个相对于其他高职学校的优势专业,再加上社会热门职业的专业,就构成了一个高职学校的教学特点,是趋于稳定的。而社会的就业环境是不稳定的,一个行业的兴起往往需要拥有本行业专业知识的人才;同样,一个行业的衰败也会引起本行业的专业人才的失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不稳定的,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方向不断做出调整。学校与社会的这种矛盾要求学校做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改变,做到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促进两者的发展。
3. 高职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逐渐提高,教育大众化程度加快,国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而高职学生与普通民众在整体专业水平拉进的同时,高职学生的专业脱离实际,不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的需求,求职观念和方法陈旧,无法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找到合适的职业,专业性和整体素质不高,无法满足社会企业的专业要求水平等,这些是导致就业难的原因,所以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的具体措施
1. 优化教学内容。高职教学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两个项目。实践教学能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从书本上学来的理论知识,做到活学活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积累经验;技能训练是高职学生的主要培训手段,学生只有拥有过硬的技术才能面对以后的工作,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围绕这两个项目展开教学,优化课程安排,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并合理安排学生选修相关技能作为知识扩展和技能补充,提高学生技能的全面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学校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性、技能性、应用性。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合理的课堂教学,将专业建设、改革内容和课程体系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先进的教学方法需要结合项目、任务驱动、案例等手段,加强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改变教学内容,实行职业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提前熟悉今后职业的能力要求,让学生对自己所学技能有全面的认识。
3. 采用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和“顶岗实习”制度。以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高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只局限于传授技能和知识,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帮助有限,所以引进产学研的教学机制,可帮助高职教育处理好“职业”与“教育”的关系。采用教学研一体的教育机制不仅能培养技师和专业学术精英,还能培养具有科学思维方式和较强学习能力的高级技术性人才。高职学校还可以推行“顶岗实习”制度,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岗位的专业要求,同時提高学生实际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发展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以后的就业铺就道路。
三、总结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的实行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高职学校通过这种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满足社会的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并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专业与岗位的对口,对于企业和学校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吴松丽,史玲华.基于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