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方法:对1997~2006年31例外伤性脑梗死病例进行综合分析、讨论。结论:外伤性脑梗死与脑血管损伤、脑血管痉挛、脑血管腔狭窄以及脑血流变学改变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外伤 脑梗死
资料与方法
1997~2006年收治经CT证实为外伤性脑梗死患者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6~57岁,平均34.7岁,其中6~13岁7例,14~20岁11例,21~50岁9例,50岁以上4例。
致伤原因:车祸伤14例,殴斗伤10例,坠落伤4例,跌伤3例。本组除4例年龄超过50岁外(其中2例有高血压,1例有糖尿病史),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硬化病史。
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外伤后CT未见颅骨骨折及脑挫裂伤。伤后出现头痛、头晕30例,呕吐15例,意识障碍19例。出现完全性肢体偏瘫14例,不完全性偏瘫17例,伴有语言障碍8例。症状和体征出现时间:伤后12小时内出现者9例,12~24小时出现14例,24小时以后出现8例。
辅助检查:①CT扫描:本组31例均经颅脑CT扫描检查确诊,检查时间为出现偏瘫症状后6小时至伤后7天。左基底节区梗死14例,右基底节梗死10例,额叶多发性梗死5例,左侧额颞顶叶大面积梗死伴脑水肿2例。测CT值为16~30Hu。除3例有大片脑水肿外,其余脑室形态正常,无中线结构移位。②化验结果:血、尿常规、血小板计数正常,有2例病人血糖、血脂高于正常。
治疗:本组病例均以用20%甘露醇控制脑水肿为主,配合补液加胞二磷胆碱、能量合剂及扩张血管药物,辅以肢体及语言锻炼。
结 果
除3例大面积脑梗死伴脑水肿死亡,3例遗留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外,其余均于3周内好转,1个月基本恢复正常。治愈19例,好转9例,死亡3例。
存活28例,半年CT复查梗死灶完全消失19例,梗死灶缩小6例,梗死灶形成液化区3例。
讨 论
CT的普及应用,提高了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本组31例病人经CT扫描未见高密度出血灶,均為密度减低的梗死灶,梗死部位多为左右基底节区,治疗效果好,存活者后遗症发生率相对低。分析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机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头颅外伤后致脑血管损伤,引起脑血管痉挛,血管的顺应性降低,造成血管功能障碍,血流量减少、缺氧,继发脑缺血,最终形成脑梗死。②血流动力学改变:脑外伤后脑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血液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血液黏滞度增加,血流减慢,易导致脑梗死。③外伤作用下颈内动脉管壁直接受损伤或过度牵拉,使血管变形或闭塞;另外,动脉硬化者外伤可使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形成栓子或血栓直接栓塞脑内血管。④脑血管由于外伤损害、血流撞击作用,导致内膜与中层分离,形成夹层动脉瘤,使血管腔狭窄,最终导致血管闭塞。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病人,以及外伤出血时过度使用止血药物,均为外伤性脑梗死的易发因素。
CT扫描为本病主要确诊手段,治疗主要为营养脑细胞、控制脑水肿等。在诊治脑外伤病例时,应警惕外伤性脑梗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减少偏瘫等后遗症的发生。
关键词 外伤 脑梗死
资料与方法
1997~2006年收治经CT证实为外伤性脑梗死患者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6~57岁,平均34.7岁,其中6~13岁7例,14~20岁11例,21~50岁9例,50岁以上4例。
致伤原因:车祸伤14例,殴斗伤10例,坠落伤4例,跌伤3例。本组除4例年龄超过50岁外(其中2例有高血压,1例有糖尿病史),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硬化病史。
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外伤后CT未见颅骨骨折及脑挫裂伤。伤后出现头痛、头晕30例,呕吐15例,意识障碍19例。出现完全性肢体偏瘫14例,不完全性偏瘫17例,伴有语言障碍8例。症状和体征出现时间:伤后12小时内出现者9例,12~24小时出现14例,24小时以后出现8例。
辅助检查:①CT扫描:本组31例均经颅脑CT扫描检查确诊,检查时间为出现偏瘫症状后6小时至伤后7天。左基底节区梗死14例,右基底节梗死10例,额叶多发性梗死5例,左侧额颞顶叶大面积梗死伴脑水肿2例。测CT值为16~30Hu。除3例有大片脑水肿外,其余脑室形态正常,无中线结构移位。②化验结果:血、尿常规、血小板计数正常,有2例病人血糖、血脂高于正常。
治疗:本组病例均以用20%甘露醇控制脑水肿为主,配合补液加胞二磷胆碱、能量合剂及扩张血管药物,辅以肢体及语言锻炼。
结 果
除3例大面积脑梗死伴脑水肿死亡,3例遗留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外,其余均于3周内好转,1个月基本恢复正常。治愈19例,好转9例,死亡3例。
存活28例,半年CT复查梗死灶完全消失19例,梗死灶缩小6例,梗死灶形成液化区3例。
讨 论
CT的普及应用,提高了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本组31例病人经CT扫描未见高密度出血灶,均為密度减低的梗死灶,梗死部位多为左右基底节区,治疗效果好,存活者后遗症发生率相对低。分析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机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头颅外伤后致脑血管损伤,引起脑血管痉挛,血管的顺应性降低,造成血管功能障碍,血流量减少、缺氧,继发脑缺血,最终形成脑梗死。②血流动力学改变:脑外伤后脑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血液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血液黏滞度增加,血流减慢,易导致脑梗死。③外伤作用下颈内动脉管壁直接受损伤或过度牵拉,使血管变形或闭塞;另外,动脉硬化者外伤可使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形成栓子或血栓直接栓塞脑内血管。④脑血管由于外伤损害、血流撞击作用,导致内膜与中层分离,形成夹层动脉瘤,使血管腔狭窄,最终导致血管闭塞。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病人,以及外伤出血时过度使用止血药物,均为外伤性脑梗死的易发因素。
CT扫描为本病主要确诊手段,治疗主要为营养脑细胞、控制脑水肿等。在诊治脑外伤病例时,应警惕外伤性脑梗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减少偏瘫等后遗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