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眉画得鸾凤样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雨薄雷,随风疾走的云朵掠过南宋王朝的檐角,巍峨肃穆的皇后寝宫立在飘摇风雨中,雕花窗格后的纱帷随风扬起。室内熏笼袅袅升腾起香雾,艳若桃李的女子正对着铜镜描妆,一笔一画,仔仔细细。宫人殷勤来报,精致的食盒已呈达陛下案前。
  最后一根钗环簪入如云发髻,红唇抿起又放松,她的眼梢吊起意味深长的笑,侍女扶她前往御书房,看一场早已布好的局。
  御书房中,食盒已被狼狈打翻,身着明黄衣袍的他面色煞白,颤抖地指着食盒中的物什,除了惊叫,再没能发声。迤逦长裙拂过漆木几案,她笑语盈盈地走来:“陛下,这点心可还称心如意?”视线交汇后她望向食盒,那锦绣绢布上托着的,是一双宫女的手!
  几日前赵惇批阅奏折后洗手,为他呈递铜盆的宫女玉手纤纤,他便笑夸了一句洁白细腻,谁知今日……那白嫩的手竟被斩下,正是她奉上的“大礼”。
  她是中宫皇后,唯一能比肩九五之尊的人。她狠辣的双眉蹙起又舒展,好看的眼眸若长天秋水,唇边漾起波澜不惊的微笑。
  李凤娘诞生于年初,是庆远军节度使李道的二女儿,那时黑色凤凰徘徊于营门前的岩石上,窥伺着行人。父亲从营中出来时路过,以黑凤为奇,给她取名凤娘。
  李凤娘在父母宠爱中安稳长大,直到善于相人的游方道士皇甫坦路过此地,李道请他为家中子女看相。姐妹女眷们鱼贯而出,李凤娘压着小巧的步伐走在后头。轮到她上前时,皇甫坦只觉艳光照人,袅袅婷婷的李凤娘正欲拜下,皇甫坦惊异退后,曰:“此女当母仪天下!”
  她会成为那个与权力巅峰之主并肩的女人,母仪天下。一语成就李家福数,亦成了李凤娘一生逃不开的劫数。
  皇甫坦治好了太后之疾,高宗大喜,道士顺口多言李家女儿艳绝尘世,乃未来天下主母之相。高宗喜笑颜开,遂替孙儿聘为恭王妃,封荣国夫人。圣旨一下,李家门楣被金华照耀,李凤娘便这样蒙了大红盖头,被大红鸾轿抬进了皇家宫苑,嫁与赵惇。
  新婚宴尔,小夫妻揭了盖头才识得彼此,赵惇应是惊艳的,惊艳于她的美貌—当然,最终他的眼光也只停留在肤浅而陌生的美貌上。欢好有过,温存有过,只是夫妻相敬的日子那么漫长,再多的喜悦与新奇也消磨在冗长的岁月中。
  她不再是少女时被家人呵护备至的掌上明珠,她要做当家的王妃,便只能学会要强。一把傲骨,尖酸嘴皮,大家闺秀的她也不想这样,可是嫁了人,还有当年那道士种在她心中的执念,她放不下,只能被李家推着前进。
  孝宗继位,立赵惇为太子,李凤娘成了名正言顺的太子妃。可是太子身边怎会少了女人?赵惇左拥右抱的美人那么多,花团锦簇,锦绣成堆。她在不安中妒火中烧。
  任何人都不该成为她的阻碍,她有了妄念,渴求更强大的力量。她要争夺控制权,此生青云直上,她不能跌下来,也不敢回头望。
  她是什么时候变的呢?岁月知晓,旁人知晓,她不愿知晓。
  繁重的鬓角被越来越多的珠翠堆压,上扬的眼角被越来越浓的脂粉渲染,岁月留下的沧桑沉淀成宫中争斗的经验。她适应并享受这种生活,亦可游刃有余坐收渔利,她干净的双手变得肮脏,她用生命实践那个命中注定的预言。
  赵惇被她收拾得服服帖帖,堂堂东宫太子对她言听计从。孝宗不喜欢她这个儿媳,在传位给赵惇时曾反复掂量过太子妃是否堪当皇后大任。她却隐而不发,直至赵惇称帝,她被封为皇后。
  那日她的宫裙迤逦铺在白玉龙阶,回眸顾盼,万众长跪山呼万岁,锦绣山河皆匍匐在脚下。她立在赵惇身旁,享受着母仪天下的尊荣。
  赵惇积年病弱,病情时常反复。孝宗购得良药,此事被李凤娘暗中得知后,刻意提点道:“太上官家合药,欲待皇上前去问安,即令服饮。倘有不测,岂不贻宗社之忧?”暗喻太上皇别有用心。因之前孝宗迟迟不肯传位,赵惇本就心有嫌隙,遂听从于她。此后又因立太子等事百般曲折,赵惇和父亲的关系渐渐疏远。
  她用胜利者的姿态冷眼旁观这一切。深宫中的感情尽是寒凉,她踏过金玉装裹的回廊,衣裙曳地,拖出晦暗不明的阴影。沿途侍女皆向她叩拜,她知道,这偌大皇宫容不下一丝儿女情长。
  她终于把黄贵妃杀了,这个与她分享帝宠的愚蠢女人。她幽幽呷了口茶,淡然自若,侍从向外宣布了贵妃暴毙的消息。那日正是冬至,赵惇在郊野祭祀,黄昏风雨大作冬雷阵阵,黄坛灯烛尽灭,不能成礼。
  赵惇踉跄归来时,疾病加重,满口胡话状若疯癫,他心知是她杀的贵妃,却连质问的勇气也没有。赵惇称病,不再临朝,政事多移交皇后处理。李凤娘攥紧大权,荫蔽李家,封三代为王,一时风光无限。
  国事成了家事,可家事同样也成了国事。赵惇持续不去看望太上皇的无礼行为令朝野震惊,绍熙四年九月重明节,群臣连章请帝过宫。赵惇被劝化,感悟后定好日子,决定率众臣去看望太上皇。朝廷风云诡谲多变,可时局再变,也抵不过李凤娘精明藏锋的双眸,她将银牙紧咬,无形刀剑在冷笑中遁匿了弧光。
  那日,烈烈长风奏响了宫瓦上的仪旗,文武百官秩序井然,静候赵惇的出现。她一袭凤袄,眉梢眼角挑着众人不敢逼视的锋芒,嫣红唇瓣吐出的却是柔情似水的家常话:“天寒,官家且饮酒。”她手攀附着他的肩臂,挽留他入内共饮,百数官僚莫敢言语……朝堂上演着闹剧,锣鼓齐鸣众人朝拜皆成儿戏,她操控着赵惇,牵引着这傀儡主角的丝线,满朝文武也不过是一场盛大的陪衬。
  后来孝宗崩殂,赵惇病重到不能亲自执丧。李凤娘屹立在后位,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众大臣逼赵惇退位,拥立嘉王赵扩登基,是为宁宗,史称“绍熙内禅”。
  卸下权力的她仿佛一夜便老了,青丝不知何时已覆上霜雪,她望见镜中的自己不再艳若桃李。赵惇已经疯了,权力凋零的尽头,她能得到什么?她自此潜心修佛,不再过问世事。庆元六年,她染病无人照料,在凄惶的夏日孤寂死去。草席一卷,尸体散发出阵阵恶臭。治丧时,宫人们只得杂置鲍鱼,燃起数十饼莲香,以掩盖难闻的气味。
  一代骄后,至此陨落。
其他文献
月光如水,洒在冰冷的宫墙上,琴女披一件白衣静坐案前。这一夜,注定无眠。宫人们匆匆的脚步声似在提醒她死亡的来临。陛下宾天,她身为琴师,逃不过殉葬的命运。  她抬起衣袖轻轻擦拭玉琴,沉思片刻,终于抚了一曲。音律回荡在咸阳宫中,宫人们放慢脚步,十七年了,他们以为永远不会再听到那熟悉又陌生的旋律。  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从她入宫那天起,便被人唤作“琴女”。乐师无须趋炎附势,只要拨弄琴弦便可,宫商角徵羽,
期刊
迷雾将要散尽,月光稀微,广阔的太湖上长风浩荡。水面上浮着上百艘战舰,穿着盔甲的兵士整齐地划着桨,喊着低沉的号子。要离不理会这些,他从远处收回目光,把手中的酒杯放下,朝着船头的庆忌走去。  18岁的庆忌不愧为勇士,跟随他三月有余的要离早就见识过他的勇猛与果敢。不幸的是,本应有大好前程的庆忌却陷入王位之争的漩涡,父亲因此丢了王冠,失了头颅,他也被本有血缘之亲的表哥阖闾追杀。但庆忌并不气馁,而是振臂一呼
期刊
第21届世界瞎掰协会调查研究表明,编辑和会计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职业搭配。Nili软编的好闺密便是一名会计,可她竟算不出我们每个月的生活费都花哪儿去了,我很生气。没想到她作为一个内行,做起外行事却这么专业。更没想到的是,这种“专业人士”还不少。  学了十年英语,看到“原来如此”的第一反应是soga。  作为一个律师,吵架竟然吵不过女朋友。  程序员一枚,朋友电脑有问题找我,我一般说:你重启下试试。  
期刊
长夜  历史对于颛顼时候的那场夺位之争,笔墨浅淡得几乎看不清。分属两派的势力在城中惨烈厮杀时,天下起了雪,大片雪花落下,铺满青石阶,掩住满地血迹。阿简踏过台阶时,忽然想起家乡有娀王宫中的白玉莲花阶,砖面漫过血痕便会显现出玉莲的纹路,行走其上,步步生莲。  那个繁星月明的夜晚,她在莲花阶上遇见了高辛,他穿着中原式样的紫色长衣,静静望着她。  “你是谁?”  “高辛。”  阿简笑道:“你才不叫高辛。他
期刊
薪火燃尽的灶台留着一汪温热,稀薄白雾袅袅徘徊,李百药从白雾里站起,抬起纤弱的双手捧起那碗药,草木的味道顺着喉咙滑下去,他不皱一丝眉头。唇间苦涩的味道摇落在细碎的光阴里,不过是序幕。  百草的味道,李百药该是很熟悉,他自幼疾病缠身,祖母怜爱他,给他起名百药,盼着他能正常游乐。而李百药又何尝不愿如此,所以轻声诉出:“少年飞翠盖,上路勒金镳。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短短几句吟尽
期刊
悠然睁开眼睛时,身边的摆设既陌生又熟悉。一间不大不小的书房,书架上摆满古籍,桌上一方砚台,几张宣纸,简单素朴。  悠然在纸上动不了,因为书生只画了一双眼睛便匆匆离去。都说画龙后点睛,可书生却偏偏先点睛。悠然有些期待书生会如何画自己的发髻与轻衫。  有时也会苦恼,万一自己是男子该如何,又望了眼旁边“悠然”两字,如此温婉娴静的名字,若不是女子,未免太可惜。  过了许久,书生回来了,满身酒气,却面色欢喜
期刊
那日,沈约病重,家中门童慌忙请来他的旧友陶弘景。他已近弥留,甚至连好友在身旁说了几句话也全然不晓。旧时江东的月下公子沈约白衣如雪,当歌对酒;而今他形容枯槁,弓背咳嗽,蜷缩在冰冷的世间。  陶弘景垂泪,握着他的手一字一句念他的旧作,念“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念“长枝荫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泛寒来”。可这未能唤起他些微清明,旧友复掩面而泣:“沈休文,世间千般好,
期刊
忘川河水潺潺流过,彼岸的曼珠沙华妖娆地铺了满地,迎接着从奈何桥上下来的人。每个从我身旁经过的人都要喝下一碗汤,昨日种种昨日死,今日种种今日生。  “从此不论身后事,哪管生前几分痴,喝了这碗汤,好生投胎去吧。”  “我生前所求之事还未得圆满,纵使饮尽这忘川河水亦是执念难消,恳请大人成全。”面前的女子跪伏在地,眉目凄然,泪流满面。  彼岸的曼珠沙华摇曳生香,我在滚滚忘川河里看见她的一生。  大昭开元一
期刊
流光如同荒野蔓草,无涯而寂静地生长。人世间的忧愁恍如锦绣织帛,褪去繁丽,在春秋里典藏,再也不见鲜艳。而他此生恰如织锦,在盛世里燃成余烬,没有悲壮,却意蕴深长。  乾隆十四年,黄仲则出生于高淳学署。黄家虽然门楣不显,但也是书香门第。可惜天不假年,他四岁时父亲便辞世。年幼的他并不知满堂素白能够铺陈多少绵延的哀伤,亦不知沉重的灵柩意味着什么。他看着人来人往,空气里都涌动着泪光,小小的仲则心底也觉着难过,
期刊
萧衍又一次驳回了他辞官的文书。  他不知一个年过古稀的人还能为这千古江山做些什么。帝王无情,一心只想将怀才之士困在身边,可他虽身在宦海,心却早已抽离。年少时的热血与豪气,终是随着汹涌的官场暗流渐行渐远。只是偶尔会在清梦中望见那片吞噬了南北朝的狼烟烽火,以及那些金戈铁马的陈年旧闻……  投奔萧衍时,他不过是个上庸太守,伐竹造筏、一路颠簸而来,不长的距离,却像跨越了千山万水。那时,建康城的兰花还没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