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归化和异化的形成和发展
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其著作《译者的隐身》中提出了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两个概念,并把这两个概念追溯到德国施莱尔马赫1813年在柏林皇家科学院做的演讲——《论翻译的方法》。施莱尔马赫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两条道路可选:“译者要么尽可能地不打扰原文作者,让读者向原文作者靠拢,要么尽可能地不打扰译文读者,让原文作者向译文读者靠拢。”在施莱尔马赫看来,让译文读者靠近原文作者即为“异化”(alienating),而让原文作者靠近译文读者则为“顺化”(naturalizing)。“顺化”与“异化”的概念及内涵被韦努蒂引用,并发展为“归化”与“异化”。归化即是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
二、归化和异化对英汉翻译中语言民族风格转换的启示
死译、硬译和过度翻译是英译汉实践中存在的两个共性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民族风格缺乏理解,在翻译中不能从句法及语义层面对两种语言进行合理转换。主要表现为:(1)将原语中的句子成分直接移译到汉语句子当中;(2)机械照搬原语中的修辞表达方式;(3)原语中的文化因子在译入语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转换时要么亦步亦趋,要么翻译过度。这些都导致汉语译文佶屈聱牙、语义失真。译文之于汉语读者是透明通顺的,才更容易被汉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三、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言民族风格转换
1. 句法结构的转换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使用与相应的哲学背景、思维方式以及审美情趣具有文化通约性。由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及审美标准的不同,汉英两种语言在句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英语语法结构严谨,有较强的逻辑关系,重形合,往往以形制意;汉语语法结构灵活,句子逻辑关系松散,重意合,常常以意驭形。所以,在英汉翻译中,英语句子成分在很多情况下不能直接移译为汉语句子中的相应成分,而必须转译为其他的句子成分才能确保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1:Chin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its economic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译文: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果。(英语主语转译为汉语定语。)
例2:These circumstances make it difficult to find site on which to carry out experiment.
译文:由于这些环境条件,难以找到进行试验的场所。(英语主语转译为汉语状语。)
翻译以上例子时,虽然也可以将原语中的句子成分直接移译到汉语句子当中。例如,把例1译成:“中国已经在改革开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把例2译成:“这些环境条件使找到进行试验的场所很困难。”但比较之下会发现,经过句子成分转换的译文更简练、顺畅。
2. 传统文化因子的转换
英译汉过程中,在句法结构、修辞格式等语言层面进行归化翻译,可以降低目的语的陌生程度,创造自然、贴切、流畅的译文。由于归化的语言通顺易懂,容易被目的语读者接受,所以,国内的很多翻译先驱,如林纾、朱生豪、钱钟书等都推崇归化翻译。钱钟书曾提出“化”境论,认为“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为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的痕迹,又能保持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绝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但一味地归化对负载于语言形式之中的文化的传播不利,因为归化的语言会滤掉原语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例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18首中有两句话: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譯文:我愿把你比作夏日璀璨?
你却比夏日更可爱温存。
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人由衷地赞美自己所爱恋的人,把她比作“夏日璀璨”。在多数中国读者看来这两句译文可能不妥,因为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耐,怎能与“璀璨”相提并论,又何来的“可爱温存”,应该比作“春日璀璨”更好。其实,此译文除了向读者展现语言美之外,还传递着一种文化,即英国的夏天并不像中国这般炎热,而是温暖宜人,英国人对夏天的阳光特别钟爱。如果采用归化译法,译为“我愿把你比作春日璀璨?”则失去了文化特色带来的美感。
翻译的目的是促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获得有效交流。那么,在目的语读者可以理解的前提下,适当输入异域文化,传递文化异质性,不仅能让读者欣赏到异域风采,还可以丰富本民族文化,拓展审美视野。事实证明,很多经过异化翻译的异域文化因子已被汉文化兼容。
参考文献:
[1]黎运汉.汉语风格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2]钱钟书.林纾的翻译[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其著作《译者的隐身》中提出了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两个概念,并把这两个概念追溯到德国施莱尔马赫1813年在柏林皇家科学院做的演讲——《论翻译的方法》。施莱尔马赫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两条道路可选:“译者要么尽可能地不打扰原文作者,让读者向原文作者靠拢,要么尽可能地不打扰译文读者,让原文作者向译文读者靠拢。”在施莱尔马赫看来,让译文读者靠近原文作者即为“异化”(alienating),而让原文作者靠近译文读者则为“顺化”(naturalizing)。“顺化”与“异化”的概念及内涵被韦努蒂引用,并发展为“归化”与“异化”。归化即是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
二、归化和异化对英汉翻译中语言民族风格转换的启示
死译、硬译和过度翻译是英译汉实践中存在的两个共性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民族风格缺乏理解,在翻译中不能从句法及语义层面对两种语言进行合理转换。主要表现为:(1)将原语中的句子成分直接移译到汉语句子当中;(2)机械照搬原语中的修辞表达方式;(3)原语中的文化因子在译入语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转换时要么亦步亦趋,要么翻译过度。这些都导致汉语译文佶屈聱牙、语义失真。译文之于汉语读者是透明通顺的,才更容易被汉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三、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言民族风格转换
1. 句法结构的转换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使用与相应的哲学背景、思维方式以及审美情趣具有文化通约性。由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及审美标准的不同,汉英两种语言在句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英语语法结构严谨,有较强的逻辑关系,重形合,往往以形制意;汉语语法结构灵活,句子逻辑关系松散,重意合,常常以意驭形。所以,在英汉翻译中,英语句子成分在很多情况下不能直接移译为汉语句子中的相应成分,而必须转译为其他的句子成分才能确保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1:Chin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its economic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译文: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果。(英语主语转译为汉语定语。)
例2:These circumstances make it difficult to find site on which to carry out experiment.
译文:由于这些环境条件,难以找到进行试验的场所。(英语主语转译为汉语状语。)
翻译以上例子时,虽然也可以将原语中的句子成分直接移译到汉语句子当中。例如,把例1译成:“中国已经在改革开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把例2译成:“这些环境条件使找到进行试验的场所很困难。”但比较之下会发现,经过句子成分转换的译文更简练、顺畅。
2. 传统文化因子的转换
英译汉过程中,在句法结构、修辞格式等语言层面进行归化翻译,可以降低目的语的陌生程度,创造自然、贴切、流畅的译文。由于归化的语言通顺易懂,容易被目的语读者接受,所以,国内的很多翻译先驱,如林纾、朱生豪、钱钟书等都推崇归化翻译。钱钟书曾提出“化”境论,认为“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为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的痕迹,又能保持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绝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但一味地归化对负载于语言形式之中的文化的传播不利,因为归化的语言会滤掉原语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例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18首中有两句话: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譯文:我愿把你比作夏日璀璨?
你却比夏日更可爱温存。
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人由衷地赞美自己所爱恋的人,把她比作“夏日璀璨”。在多数中国读者看来这两句译文可能不妥,因为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耐,怎能与“璀璨”相提并论,又何来的“可爱温存”,应该比作“春日璀璨”更好。其实,此译文除了向读者展现语言美之外,还传递着一种文化,即英国的夏天并不像中国这般炎热,而是温暖宜人,英国人对夏天的阳光特别钟爱。如果采用归化译法,译为“我愿把你比作春日璀璨?”则失去了文化特色带来的美感。
翻译的目的是促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获得有效交流。那么,在目的语读者可以理解的前提下,适当输入异域文化,传递文化异质性,不仅能让读者欣赏到异域风采,还可以丰富本民族文化,拓展审美视野。事实证明,很多经过异化翻译的异域文化因子已被汉文化兼容。
参考文献:
[1]黎运汉.汉语风格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2]钱钟书.林纾的翻译[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