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关注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提高课堂效率,将语文要素糅合进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让学生能快速明了板块,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直接获取信息和课文“1+X”,让课后习题领着孩子往前走,展现语文要素。
一、越加清晰的板块,越加灵动的思想
课后练习是教材编写人员依据学段目标、单元主题以及课文特点精心设计准备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课后练习题为绳索串联语文要素,在既准又清地把握文本的同时,更清晰地展现教学的板块,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年级上册的课文五《玲玲的画》课后习题为“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三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课后习题直接告诉我们课文有明暗两线并行,明线是玲玲画的变化,可以分为能评奖的画、被弄脏的画和重塑的画(再创的画)。另一条线索为玲玲的情绪变化,画的变化带动了人物情绪的变化,由此板块清晰,学生能在理解中体悟文意。
课后习题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捷径,不仅可以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带着孩子们清楚课文的板块,着眼于课文的整体,化零為整,提高课堂的效率,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二、生活的能量带来理解的能量
“生活即教育。”课后习题和课文相勾连的同时,生活的意味也可以浓一点。二上的课文七《妈妈睡了》课后习题是“你看过家人睡觉的样子吗?说一说。”针对课后出现的语文要素,让孩子说一说家人睡觉的样子,照着课文来写一写妈妈睡觉的样子。再让孩子写一封信给妈妈,学生会有无限的话说,无限的话写给妈妈。
教学设计联系生活非常常见,在课堂实践中生活化体现语言要素却比较罕见。笔者非常有幸听到了稽文佳老师教学二下的《雷雨》,以下是稽老师的言语片段:
生:压下来,垂下来。
师:对吗?对的就要跟他一起读。
有没有小朋友用手势来做做这两个动作,压下来谁来做?
生:压下来就是把书这样压下来。
师:(一边做动作一边解释)小朋友看到了没有?压下来。用手使劲往下压。
什么叫垂下来?
生:头低下来就是垂下来。
师:那做手势呢?
生:手这样放下了,没有力气。
师:小朋友跟他一起做做动作,这样就叫做——垂下来。表示东西的一头挂下来。能分清这两个词吗?我们一起来对对口令。
师:什么什么压下来?我说了7个字你就要说7个字。
生:石头石头压下来。
师:什么什么垂下来——柳条柳条垂下来。
什么什么垂下来——稻穗稻穗垂下来。
什么什么压下来——大山大山压下来。
这两句话谁来填?请你来。
生: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绿丝绦是什么?刚刚说过了是什么?
生:柳条。
师:第二句谁来填?
生:千朵万朵压枝低。
师:这么难,你都会。那问问你,为什么这里填“压”呀?
生:前面的那个花,因为它说是千朵万朵的花,那花肯定有重量,它就会压下来。
师:下面的花千朵万朵,而且这个花还特别重,所以才能用压。小朋友一起来读这两句话,预备齐。
师:课文中是什么压,什么垂,请谁来读?
生:满天乌云压下来,一只蜘蛛垂下来。
《雷雨》的课后习题是:“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再把句子抄下来。”其中就有包含“压”和“垂”的句子。这里稽老师把握了十分有教学点的两个动词,化书面为口语,频繁地出现在课堂点评中,老师活学活用,学生也能活学活用。
课堂的教学语言不是抽象的,而是非常具体、非常灵活的。学生在这种心照不宣的语言情境中,联系生活进行语言实践,以不言而喻之姿理解了课后习题中的动词“压”和“垂”,体现了语言人文性的奥妙。
三、直接提取信息,安顿孩子那奋发的求知欲
统编版教材从低年段开始就一直在培养孩子直接提取信息的能力。学生的求知欲很强,在调动他们知识储备的同时,让他们多理解、多发声。以下是笔者对二上《狐假虎威》的教学片段:
师:老师来放电影,我来描述画面,你来说出成语。弓箭发出后,未受伤害的鸟。
生:惊弓之鸟。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这个词提到了鸟。
师:请你来读一读。
生读准了惊弓之鸟。
师:惊弓之鸟说的是怎么样的鸟?
生:受到了惊吓的鸟。
请生再读。
学生通过理解成语的意思读出了成语的感觉,“惊弓之鸟”之惊吓的灵敏,“漏网之鱼”之侥幸的罪恶,“害群之马”之深恶痛绝,为顺势读出“狐假虎威”中难读词语的感觉做铺垫。
正好,《狐假虎威》的课后习题为“下面的词语哪些是写狐狸的,哪些是写老虎?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试着把这些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学生能读好东张西望、大摇大摆、半信半疑等词语,但是不太会加动作演。这说明学生在读词语的时候,朗读好还不是唯一的标准,还要加上表情动作为后续的表演做准备。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还不够,教师还要带着孩子去提升。
四、阅读时“1+X”,轻松获得新知识
题目的解读非常重要,低年段的课文题目一般是对课文的总结,所以课题的意义对于孩子读懂课文非常重要。课文四《曹冲称象》的课后习题为“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文章可以分为看象、议象、称象三个部分。大臣们称象的办法是要砍大树,非常不环保,费力又费事。其中曹操的表情动作是“听了直摇头”。孩子们可以从“时间”“人力”“材料”三个方面来阐述曹操的想法。第二部分是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孩子们对比着就能够回答,曹冲的办法很省时省力、很环保。
课文后链接《曹冲称象》的小古文,不必纠结于字词,孩子通过朗读就能顺势说出古文的意思,这就是“1+X”的魔力。
课后习题是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认真研读统编版教科书,会发现编者结合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文本特点,把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精心融入课后习题的编排中,可谓颇具匠心。为此,教师要深入挖掘课后习题的价值,充分发挥课后习题的潜力,活用课后习题,为教学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抓手,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编辑 赵飞飞
一、越加清晰的板块,越加灵动的思想
课后练习是教材编写人员依据学段目标、单元主题以及课文特点精心设计准备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课后练习题为绳索串联语文要素,在既准又清地把握文本的同时,更清晰地展现教学的板块,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年级上册的课文五《玲玲的画》课后习题为“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三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课后习题直接告诉我们课文有明暗两线并行,明线是玲玲画的变化,可以分为能评奖的画、被弄脏的画和重塑的画(再创的画)。另一条线索为玲玲的情绪变化,画的变化带动了人物情绪的变化,由此板块清晰,学生能在理解中体悟文意。
课后习题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捷径,不仅可以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带着孩子们清楚课文的板块,着眼于课文的整体,化零為整,提高课堂的效率,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二、生活的能量带来理解的能量
“生活即教育。”课后习题和课文相勾连的同时,生活的意味也可以浓一点。二上的课文七《妈妈睡了》课后习题是“你看过家人睡觉的样子吗?说一说。”针对课后出现的语文要素,让孩子说一说家人睡觉的样子,照着课文来写一写妈妈睡觉的样子。再让孩子写一封信给妈妈,学生会有无限的话说,无限的话写给妈妈。
教学设计联系生活非常常见,在课堂实践中生活化体现语言要素却比较罕见。笔者非常有幸听到了稽文佳老师教学二下的《雷雨》,以下是稽老师的言语片段:
生:压下来,垂下来。
师:对吗?对的就要跟他一起读。
有没有小朋友用手势来做做这两个动作,压下来谁来做?
生:压下来就是把书这样压下来。
师:(一边做动作一边解释)小朋友看到了没有?压下来。用手使劲往下压。
什么叫垂下来?
生:头低下来就是垂下来。
师:那做手势呢?
生:手这样放下了,没有力气。
师:小朋友跟他一起做做动作,这样就叫做——垂下来。表示东西的一头挂下来。能分清这两个词吗?我们一起来对对口令。
师:什么什么压下来?我说了7个字你就要说7个字。
生:石头石头压下来。
师:什么什么垂下来——柳条柳条垂下来。
什么什么垂下来——稻穗稻穗垂下来。
什么什么压下来——大山大山压下来。
这两句话谁来填?请你来。
生: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绿丝绦是什么?刚刚说过了是什么?
生:柳条。
师:第二句谁来填?
生:千朵万朵压枝低。
师:这么难,你都会。那问问你,为什么这里填“压”呀?
生:前面的那个花,因为它说是千朵万朵的花,那花肯定有重量,它就会压下来。
师:下面的花千朵万朵,而且这个花还特别重,所以才能用压。小朋友一起来读这两句话,预备齐。
师:课文中是什么压,什么垂,请谁来读?
生:满天乌云压下来,一只蜘蛛垂下来。
《雷雨》的课后习题是:“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再把句子抄下来。”其中就有包含“压”和“垂”的句子。这里稽老师把握了十分有教学点的两个动词,化书面为口语,频繁地出现在课堂点评中,老师活学活用,学生也能活学活用。
课堂的教学语言不是抽象的,而是非常具体、非常灵活的。学生在这种心照不宣的语言情境中,联系生活进行语言实践,以不言而喻之姿理解了课后习题中的动词“压”和“垂”,体现了语言人文性的奥妙。
三、直接提取信息,安顿孩子那奋发的求知欲
统编版教材从低年段开始就一直在培养孩子直接提取信息的能力。学生的求知欲很强,在调动他们知识储备的同时,让他们多理解、多发声。以下是笔者对二上《狐假虎威》的教学片段:
师:老师来放电影,我来描述画面,你来说出成语。弓箭发出后,未受伤害的鸟。
生:惊弓之鸟。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这个词提到了鸟。
师:请你来读一读。
生读准了惊弓之鸟。
师:惊弓之鸟说的是怎么样的鸟?
生:受到了惊吓的鸟。
请生再读。
学生通过理解成语的意思读出了成语的感觉,“惊弓之鸟”之惊吓的灵敏,“漏网之鱼”之侥幸的罪恶,“害群之马”之深恶痛绝,为顺势读出“狐假虎威”中难读词语的感觉做铺垫。
正好,《狐假虎威》的课后习题为“下面的词语哪些是写狐狸的,哪些是写老虎?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试着把这些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学生能读好东张西望、大摇大摆、半信半疑等词语,但是不太会加动作演。这说明学生在读词语的时候,朗读好还不是唯一的标准,还要加上表情动作为后续的表演做准备。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还不够,教师还要带着孩子去提升。
四、阅读时“1+X”,轻松获得新知识
题目的解读非常重要,低年段的课文题目一般是对课文的总结,所以课题的意义对于孩子读懂课文非常重要。课文四《曹冲称象》的课后习题为“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文章可以分为看象、议象、称象三个部分。大臣们称象的办法是要砍大树,非常不环保,费力又费事。其中曹操的表情动作是“听了直摇头”。孩子们可以从“时间”“人力”“材料”三个方面来阐述曹操的想法。第二部分是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孩子们对比着就能够回答,曹冲的办法很省时省力、很环保。
课文后链接《曹冲称象》的小古文,不必纠结于字词,孩子通过朗读就能顺势说出古文的意思,这就是“1+X”的魔力。
课后习题是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认真研读统编版教科书,会发现编者结合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文本特点,把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精心融入课后习题的编排中,可谓颇具匠心。为此,教师要深入挖掘课后习题的价值,充分发挥课后习题的潜力,活用课后习题,为教学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抓手,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