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内,有这样一些院校,它们既非“211”,更不是“985”,也没有像清华、北大等重点院校那样响亮的名字,或许在你心中一直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卒”,然而它们却以不俗的办学水平、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在每年的高校招生中赢得生源和口碑,有些院校的录取分数甚至超过“211”大学。当你真正走近它们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在特定的学科领域拥有非凡的实力。这些院校正以其独特的光芒期待并召唤着莘莘学子的驻足垂青。
山西大学——
“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山西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和山西巡抚岑春煊共同创办,设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时至今日,山西大学还保留着那些斑驳的旧址(如原山西大学堂大礼堂),这些建筑像一张张老照片,记录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历程。
山西大学校园环境的总体布局上,将校园分成三个区:北区为历史传统校园,中区为人文景观校园,南区为科技艺术校园。各个分区既各有特色,又相互融合,展现山西大学不同发展阶段的风貌。漫步于极具现代特色的初民广场,流连于“草色入帘青”的渊智园,徜徉于幽静古朴的学堂路,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和,就像水的气息扑面而来。置身其中,仿佛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山西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但学校仍以文科类专业见长。学校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专业非常具有优势。山西大学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山西大学的时代精神。众多的学子汲取山西大学的文化给养,成为为时代增辉的杰出人才。
河南大学——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选择一所大学,很可能是因为喜欢大学所在的城市。开封就像一位饱经风沧桑、满腹诗书的中年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浓厚的书卷气息,使他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种迷人的气质。一条条古街,就像历史的支脉打开岁月的门楣,延伸到今天的开封。石墙瓦砾,雕梁画栋,或奢华,或质朴。漫步古城老街,凝望古寨老树,恍然回到了隔世,那厚重的历史,那悠久的文化,都存入心间。
坐落于古城开封的河南大学,天生就有一种古典温润的气质。学校的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取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秉承这样的办学理念,学校逐渐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学校拥有明伦和金明两个校区。其中明伦校区古色古香,展现出厚厚的文化底蕴;金明校区现代气息十足,展现出活泼的气质。
河南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89个本科专业。学校的优势专业为汉语、地理、英语(全国排名前二十);而俄语、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土木工程、体育教育、历史学、民族传统体育等,也是比较不错的专业。
湘潭大学——
“博学笃行 盛德日新”
因着某些机缘,因着某些巧合,湘潭这座城市被赋予了浓厚的红色气息,不再只是一座拥有1200多年的历史名城。韶峰之下,湘水之邻,一所积淀了50余年深厚文化气息的高等学府――湘潭大学坐落于此。湘潭大学的创办,与一代伟人毛泽东有很大关系。1958年,根据毛泽东 “想在家乡办一所大学”的愿望,湘潭大学得以创办。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校园里毛主席的影子随处可见。从由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校名,到学校地标性建筑(校门)三道拱门前敬立的毛泽东铜像,再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石碑,无一不印证它浓厚的红色气息。
湘潭大学是湖南省与教育部共建大学,是湖南省唯一一所没有经过大规模合并的老牌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湘潭大学有“计算湘军”“南方法学翘楚”的美誉,也是全国流变力学、消费经济学发源地。学校以文科见长,但理科优势也很明显,学校的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三个学科 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
江苏大学——
“博学、求实、明德”
百年风雨,岁月沧桑,时间的脉络清晰地记录着每一个故事。坐落于江苏镇江的江苏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秉承 “博学、求实、明德”的校训,以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求实创新的精神绽放出熠熠光辉,吸引着众多学子。
走进江苏大学,一眼就能看到一座高大的建筑物耸立在风景如画的校园中。这栋楼是江苏大学的地标性建筑——三江楼,也即一号楼。以三江为名,追溯学校渊源——三江师范学堂。登“三江”而远眺,大概是对“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最好的诠释。站在高耸的楼层之上,似乎打开一扇窗,就能得到一片湛蓝的天空,流云仿佛触手可及。远方镇江东郊的景色尽收眼底,北边的长江犹如少女挽在裙边的丝带,柔和而飘逸。
江苏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学校的优势学科主要为机械类,有流体机械及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三个国家重点学科。
国际关系学院——
“忠诚 勤奋 求实 创新”
国际关系学院,简称国关,创办于1949年,是一所由教育部管理的全国重点高校。地处“帝都”的国关,在清华、北大等众多名校的掩映下,似乎成了一个特别的存在。这个“特别”在于它小而精的办学特色。国关至今保持着精英教育模式,是少数没有实施大规模扩招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坚持小班教学,每班人数20到30人,全校人数保持在2000人左右。学校的招生录取为提前批次,考生政治面貌须为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男女比例一般为7∶3,男生身高一般不低于170cm,女生不低于160cm。
国关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皇家园林风景区,西望颐和园,东邻圆明园,毗邻北大、清华、中央党校等著名学府和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在闲暇之余,也可以邀三五好友,徜徉在颐和园的百里回廊,望着湖面摇曳的小舟;或者漫步于圆明园,感受烈火燃烧后的沉重;抑或走进邻校的课堂旁听,感受不同学校的精彩,这些都将成为校园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教学方面,学校尤其注重外语基础、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本科教育设有英语、日语、法语、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行政管理(侧重涉外管理方向)等9个专业。
上海师范大学——
“厚德 博学 求是 笃行”
上海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上海市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师范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拥有徐汇区和奉贤区两个主校区。与华东师范大学这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上海师范大学似乎被人遗忘了一般,透着一丝无奈与委屈。
但是可别因此小看了上海师范大学。在2014年上海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上,有人罗列出了上海师范大学的几个“第一”:第一所地方高等师范教育院校、第一任院长廖世承、由程应镠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辞典、出版我国第一本文科综合性学术文摘、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人造奶油机、参与“神六”项目的第一所上海高校……60余年来,上海师范大学在上海乃至全国诞生了不少个“第一”,彰显出独特而迷人的风采,在上海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上海师范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为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古典文献专业为全国重点培养古典文献人才的四个基地之一。学校的旅游会展经济与管理、教师教育、汉语言文学、影视传播、英语、应用化学和生物技术等专业是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学校的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旅游管理等专业也非常有特色。
山西大学——
“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山西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和山西巡抚岑春煊共同创办,设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时至今日,山西大学还保留着那些斑驳的旧址(如原山西大学堂大礼堂),这些建筑像一张张老照片,记录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历程。
山西大学校园环境的总体布局上,将校园分成三个区:北区为历史传统校园,中区为人文景观校园,南区为科技艺术校园。各个分区既各有特色,又相互融合,展现山西大学不同发展阶段的风貌。漫步于极具现代特色的初民广场,流连于“草色入帘青”的渊智园,徜徉于幽静古朴的学堂路,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和,就像水的气息扑面而来。置身其中,仿佛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山西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但学校仍以文科类专业见长。学校的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专业非常具有优势。山西大学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山西大学的时代精神。众多的学子汲取山西大学的文化给养,成为为时代增辉的杰出人才。
河南大学——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选择一所大学,很可能是因为喜欢大学所在的城市。开封就像一位饱经风沧桑、满腹诗书的中年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浓厚的书卷气息,使他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种迷人的气质。一条条古街,就像历史的支脉打开岁月的门楣,延伸到今天的开封。石墙瓦砾,雕梁画栋,或奢华,或质朴。漫步古城老街,凝望古寨老树,恍然回到了隔世,那厚重的历史,那悠久的文化,都存入心间。
坐落于古城开封的河南大学,天生就有一种古典温润的气质。学校的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取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秉承这样的办学理念,学校逐渐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学校拥有明伦和金明两个校区。其中明伦校区古色古香,展现出厚厚的文化底蕴;金明校区现代气息十足,展现出活泼的气质。
河南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89个本科专业。学校的优势专业为汉语、地理、英语(全国排名前二十);而俄语、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教育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土木工程、体育教育、历史学、民族传统体育等,也是比较不错的专业。
湘潭大学——
“博学笃行 盛德日新”
因着某些机缘,因着某些巧合,湘潭这座城市被赋予了浓厚的红色气息,不再只是一座拥有1200多年的历史名城。韶峰之下,湘水之邻,一所积淀了50余年深厚文化气息的高等学府――湘潭大学坐落于此。湘潭大学的创办,与一代伟人毛泽东有很大关系。1958年,根据毛泽东 “想在家乡办一所大学”的愿望,湘潭大学得以创办。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校园里毛主席的影子随处可见。从由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校名,到学校地标性建筑(校门)三道拱门前敬立的毛泽东铜像,再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石碑,无一不印证它浓厚的红色气息。
湘潭大学是湖南省与教育部共建大学,是湖南省唯一一所没有经过大规模合并的老牌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湘潭大学有“计算湘军”“南方法学翘楚”的美誉,也是全国流变力学、消费经济学发源地。学校以文科见长,但理科优势也很明显,学校的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三个学科 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
江苏大学——
“博学、求实、明德”
百年风雨,岁月沧桑,时间的脉络清晰地记录着每一个故事。坐落于江苏镇江的江苏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秉承 “博学、求实、明德”的校训,以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求实创新的精神绽放出熠熠光辉,吸引着众多学子。
走进江苏大学,一眼就能看到一座高大的建筑物耸立在风景如画的校园中。这栋楼是江苏大学的地标性建筑——三江楼,也即一号楼。以三江为名,追溯学校渊源——三江师范学堂。登“三江”而远眺,大概是对“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最好的诠释。站在高耸的楼层之上,似乎打开一扇窗,就能得到一片湛蓝的天空,流云仿佛触手可及。远方镇江东郊的景色尽收眼底,北边的长江犹如少女挽在裙边的丝带,柔和而飘逸。
江苏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学校的优势学科主要为机械类,有流体机械及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三个国家重点学科。
国际关系学院——
“忠诚 勤奋 求实 创新”
国际关系学院,简称国关,创办于1949年,是一所由教育部管理的全国重点高校。地处“帝都”的国关,在清华、北大等众多名校的掩映下,似乎成了一个特别的存在。这个“特别”在于它小而精的办学特色。国关至今保持着精英教育模式,是少数没有实施大规模扩招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坚持小班教学,每班人数20到30人,全校人数保持在2000人左右。学校的招生录取为提前批次,考生政治面貌须为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男女比例一般为7∶3,男生身高一般不低于170cm,女生不低于160cm。
国关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皇家园林风景区,西望颐和园,东邻圆明园,毗邻北大、清华、中央党校等著名学府和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在闲暇之余,也可以邀三五好友,徜徉在颐和园的百里回廊,望着湖面摇曳的小舟;或者漫步于圆明园,感受烈火燃烧后的沉重;抑或走进邻校的课堂旁听,感受不同学校的精彩,这些都将成为校园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教学方面,学校尤其注重外语基础、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本科教育设有英语、日语、法语、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行政管理(侧重涉外管理方向)等9个专业。
上海师范大学——
“厚德 博学 求是 笃行”
上海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上海市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师范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拥有徐汇区和奉贤区两个主校区。与华东师范大学这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上海师范大学似乎被人遗忘了一般,透着一丝无奈与委屈。
但是可别因此小看了上海师范大学。在2014年上海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上,有人罗列出了上海师范大学的几个“第一”:第一所地方高等师范教育院校、第一任院长廖世承、由程应镠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辞典、出版我国第一本文科综合性学术文摘、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人造奶油机、参与“神六”项目的第一所上海高校……60余年来,上海师范大学在上海乃至全国诞生了不少个“第一”,彰显出独特而迷人的风采,在上海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上海师范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为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古典文献专业为全国重点培养古典文献人才的四个基地之一。学校的旅游会展经济与管理、教师教育、汉语言文学、影视传播、英语、应用化学和生物技术等专业是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学校的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旅游管理等专业也非常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