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世纪的教学不再是一味的灌输,而是需要不停地进行创新,尤其对于语文这一学科,不再是老师教读、写,而是需要不断地去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语文博大精深的文化,因此语文教育就需要和“创新”二字融合。本文将从语文教育创新的原因、方法及影响几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语文;创新;教师;影响江泽民同志曾说过:“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可见,现在的教育创新尤其重要,其中语文作为我们的本国语言,无论从教育方法还是教育思想等方面进行创新都是当下的重中之重,下面我将阐述我的观点。
一、为什么要进行中学语文教育创新
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多停留在老师为课堂的主体,多是老师在传授,在讲解,学生仅仅作为被传授者,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下降,学生的思考能力、自主能力、创新能力成直线递减。教师希望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因此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考,而将学生的思考与自己的答案捆绑,在鼓励同学勇于思考,积极发言的同时,却也将这份答案作为评价学生思考对与错的衡量标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诗歌鉴赏这一题型,诗歌就像是三棱镜,切入点不同所折射出的的思想感情也不同,因此教师不应将答案作为得分的标准,而应该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思考,对合乎逻辑的答案给予肯定。这就是现在中学教育现状,针对这样的教育应该有相应的创新方法来改变这样的语文教育。对此我有以下的思考。
二、中学语文教育创新的过程
我们著名的教育学家吕叔湘先生在他的思想中就曾提到过“活”这一教育思想,教育中何为要“活”,在我看来就是学生要活学活用、思想灵活,教师教学要思想先进、方式生动活泼,既是我们说的创新。下面我将从几方面来阐释我对教师应注重创新的看法。美国科学家贝尔曾说过:“创新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我想教师也是如此。因此,我认为教师进行教育创新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启发教育,注重兴趣,铺垫创新基石教师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讲授多少知识,而是能否激起学生对于该课的兴趣。可以说兴趣是求知和创新的抛砖玉,关注学生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灵活度。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依赖兴趣,如果只是知道学习,而不乐于学习,对学习毫无兴趣,从心理上排斥,无论多么用功,无论花费多少时间,都不会有新鲜的想法和思考,这样如何有创新呢?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具、教学方法等,比如可以用学生喜爱的音乐、新闻来启发兴趣,为创新铺垫坚实的基石。
2、中学教师要有创新的意识,开启独立思考的大门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上有我们想要的各种各样的资源,语文的教学设计、教学ppt更是丰富多彩,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更多的辅助资料。但是如果中学教师在“教材、教参、各种信息化材料”面前关闭自己思考的大门,照搬照抄,借鉴其他教师的风格,这样又怎能谈到创新?中学语文教师在教育学生要创新的同时,自己也应做一个有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人,并尊重自己的思想创新的权利,根据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运用不同的教学风格,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循前人之风格。我们可以想一想,一个没有超前思想,不懂得创新的人实行语文教育创新,教育何时才能发展!
3、中学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创新中学生所处于的年龄段的特征是尚未成熟,思想活跃,没有顾虑,也不保守,正是对教材、对人、对事物有自己看法的时候,也恰恰是学生最富有创造力的阶段,和学生未来所具备的能力的基础阶段。因此,这一阶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创新,他们所提出的新颖的、亦或是新奇的想法与见解,教师不应给予否定,而是应该给予肯定,要给他们充分的权利去思考,不能打断他们的创新思路。应该让学生对自己的想法多去查资料求证,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自主能力。同时我们应该提倡和鼓励学生进行思想创新,让学生的思想获得自由,拥有自己的思考,不再循规蹈矩,避免随众化事情的发生。
三、教育创新的影响
每个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思维,风格。我们一直倡导的教育创新就是要将他们各自的风格展现出来,不要盲目随从別人,要形成自己的思考。在语文的学习中,教育创新的影响尤其明显。比如在学习中学课文《回忆我的母亲》时,有的同学认为这篇课文最重要的是要分析母亲一生的经历和她的性格特点,会在学习中着重关注这一部分;而有的同学认为最后两段由母亲的感情升华到对革命对人民的感情最为重要,认为这篇课文的意义就在于让自己认识到母亲的伟大,要回报母亲。这就是教育创新的体现,就是要让学生发散思维,不依赖参考书,不依赖老师,有自己的想法和学习思路。
综上所述,创新教育是这个时代的代名词,这一重点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载体,正是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才能更好的体现,只有将创新与语文融合在一起,才能有效的提高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祖国未来的发展。参考文献:
[1]葛冬梅.论初中语文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改革与开放(作者单位:辽宁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110034)
关键词:语文;创新;教师;影响江泽民同志曾说过:“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可见,现在的教育创新尤其重要,其中语文作为我们的本国语言,无论从教育方法还是教育思想等方面进行创新都是当下的重中之重,下面我将阐述我的观点。
一、为什么要进行中学语文教育创新
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多停留在老师为课堂的主体,多是老师在传授,在讲解,学生仅仅作为被传授者,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下降,学生的思考能力、自主能力、创新能力成直线递减。教师希望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因此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考,而将学生的思考与自己的答案捆绑,在鼓励同学勇于思考,积极发言的同时,却也将这份答案作为评价学生思考对与错的衡量标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诗歌鉴赏这一题型,诗歌就像是三棱镜,切入点不同所折射出的的思想感情也不同,因此教师不应将答案作为得分的标准,而应该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思考,对合乎逻辑的答案给予肯定。这就是现在中学教育现状,针对这样的教育应该有相应的创新方法来改变这样的语文教育。对此我有以下的思考。
二、中学语文教育创新的过程
我们著名的教育学家吕叔湘先生在他的思想中就曾提到过“活”这一教育思想,教育中何为要“活”,在我看来就是学生要活学活用、思想灵活,教师教学要思想先进、方式生动活泼,既是我们说的创新。下面我将从几方面来阐释我对教师应注重创新的看法。美国科学家贝尔曾说过:“创新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我想教师也是如此。因此,我认为教师进行教育创新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启发教育,注重兴趣,铺垫创新基石教师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讲授多少知识,而是能否激起学生对于该课的兴趣。可以说兴趣是求知和创新的抛砖玉,关注学生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灵活度。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依赖兴趣,如果只是知道学习,而不乐于学习,对学习毫无兴趣,从心理上排斥,无论多么用功,无论花费多少时间,都不会有新鲜的想法和思考,这样如何有创新呢?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具、教学方法等,比如可以用学生喜爱的音乐、新闻来启发兴趣,为创新铺垫坚实的基石。
2、中学教师要有创新的意识,开启独立思考的大门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上有我们想要的各种各样的资源,语文的教学设计、教学ppt更是丰富多彩,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更多的辅助资料。但是如果中学教师在“教材、教参、各种信息化材料”面前关闭自己思考的大门,照搬照抄,借鉴其他教师的风格,这样又怎能谈到创新?中学语文教师在教育学生要创新的同时,自己也应做一个有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人,并尊重自己的思想创新的权利,根据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运用不同的教学风格,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循前人之风格。我们可以想一想,一个没有超前思想,不懂得创新的人实行语文教育创新,教育何时才能发展!
3、中学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创新中学生所处于的年龄段的特征是尚未成熟,思想活跃,没有顾虑,也不保守,正是对教材、对人、对事物有自己看法的时候,也恰恰是学生最富有创造力的阶段,和学生未来所具备的能力的基础阶段。因此,这一阶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创新,他们所提出的新颖的、亦或是新奇的想法与见解,教师不应给予否定,而是应该给予肯定,要给他们充分的权利去思考,不能打断他们的创新思路。应该让学生对自己的想法多去查资料求证,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自主能力。同时我们应该提倡和鼓励学生进行思想创新,让学生的思想获得自由,拥有自己的思考,不再循规蹈矩,避免随众化事情的发生。
三、教育创新的影响
每个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思维,风格。我们一直倡导的教育创新就是要将他们各自的风格展现出来,不要盲目随从別人,要形成自己的思考。在语文的学习中,教育创新的影响尤其明显。比如在学习中学课文《回忆我的母亲》时,有的同学认为这篇课文最重要的是要分析母亲一生的经历和她的性格特点,会在学习中着重关注这一部分;而有的同学认为最后两段由母亲的感情升华到对革命对人民的感情最为重要,认为这篇课文的意义就在于让自己认识到母亲的伟大,要回报母亲。这就是教育创新的体现,就是要让学生发散思维,不依赖参考书,不依赖老师,有自己的想法和学习思路。
综上所述,创新教育是这个时代的代名词,这一重点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载体,正是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才能更好的体现,只有将创新与语文融合在一起,才能有效的提高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祖国未来的发展。参考文献:
[1]葛冬梅.论初中语文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改革与开放(作者单位:辽宁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