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pkqp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见“读”的重要性。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课改中众人注目的焦点,只有把“读”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朗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而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语言。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能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在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然而一部分老师没有正确认识朗读的功能和作用。他们对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极其令人担忧。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必须正视语文朗读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优化朗读的对策。
  一、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兑了学生念书的工夫,40分钟的课程教学,学生的朗读时间往往不足10分钟,匆忙的朗读练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预习朗读中,要求学生通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连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却叫学生停下,转入下一程序,以过渡环节取代。
  2、朗读的目标性不明确
  教学中,针对一篇课文,老师只叫学生读,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但在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没有点评,学生只是为教师的读而读,用心程度不够,有心无意地“念着经”,如此事倍功半的朗读,导致学生缺乏目的性。
  3、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上的朗读训练,大部分教师往往只注重几个优生,几个学生读来读去,大部分学生当听众,造成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读练习,导致朗读教学质量落不到语文实际教学中去。
  4.朗读教学方式单调
  常看见老师正在剖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那部分”,或“把语气读出来”,诸如类似的指导,致使朗诵溶“导”、“练”于一炉,理解、朗诵于一体。有的老师纵然有指点却茫无头绪,只重声音情势,不重心里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说话的内蕴。常听老师直截了当的指导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缓些),而疏忽了朗诵的要义。所以很多学生一碰到感情比教强烈的句子,就以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结果更强烈。如《再见了,亲人》中小金花跺着脚说的一句话:“妈妈,那个恩我一定要报!”学生常常读得快而昂扬,像正在喊口号。而真正的是要体验小金花心里的沉痛,一字一句读得迟缓而低降,字字有声,声声有情,更富传染力。有时,学生朗诵时轻重、缓急掌控对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轻特轻,极不协调,让听众的心一紧一紧的。另外,读长句、读排比句时该如何换气,如何搁浅,在我观察的课例中,指点几乎是零。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还读成了破句。学生会措辞,却不会读对话,读对话时机械、别扭,其真不代表“角色措辞”,却决心摹拟角色的声音,不单弄得怪腔怪调,也减弱了说话的显示力。
  二、優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明确目标,精选练点
  叶圣陶师长把有感情的朗诵叫做“好读”。好读得其法,不单能领会作者说些什么,并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但是真正能读出感情来还真不轻易,需要在朗诵技巧上作恰当的指点,如搁浅、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那些指点不是课课皆有,次次具有。所以,要精心选择朗诵练习点,每次练习有个偏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桂林山川》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练习。“啊”的详细读法是:“静啊(nga)、清啊(nga)、绿啊(ya)、奇啊(ya)、秀啊(wa)、险啊(na)”。还可告诉学生,跟着读“啊”字,气流也轻轻带出,以到达“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成果。同时,学生一旦把握技巧后,将触类旁通,极大地提高朗诵教学质量。
  2.理解与朗读彼此依存
  教学中,要把朗诵与理解结合起来,朗诵要以理解为根底,经过朗诵又可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它们相辅相成的,有机结合。一次我上《鸟的天堂》,此文中有一句话:“那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示他们:“如何才算准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降正在“那是”上,有的落在“大”字,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接着,我指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晰那句话是在什么环境下说的,反复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夸大上文说的“很多棵”、“两棵”。朗诵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味也更深了。
  3.采取多样化形式朗读
  朗诵的形式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诵有各自的功效和规律。当需要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点;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条理时,宜用引读;当碰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纳分角色朗诵;当需要衬着氛围、火上加油时,宜用齐读……但要注重的是:(1)范读只是引罢了,只能起“树模”感化,而不是让学机械地模拟,由于“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需指导学生“出境入情”。一节课中范读不要太多,要尽量多地留些工夫让学生本人练读。(2)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氛围之妙用,但也是“滥竿凑数”和学生唱读的温床。(3)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前后顺序交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当的使命、执教者要表现的目标意图也就差别。所以,老师要精心设计朗诵练习进程,科学地选择好每个环节不同的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展其长。
  4、足时朗读
  教师要根据年级、教材特点安排好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充分让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做到声音响亮,吐字清楚,发音准确,读准字音,不破句,让全班学生读完,读好,读出感觉,读出情趣,做好读后评议,建立朗读的奖励机制,以表扬为主,不断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采用单一的阅读方法,教师要为他们创设意境,形成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的良好氛围
  总之,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学生读好课文的小学语文课是失败的课。语文教学应突出朗读的特点。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字、词、句、段、篇能够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能锻炼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以致能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所以,在教学中狠抓朗读,学生能够积淀丰厚的语文素养,且受益终身。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分离焦虑一种是幼教科研当中关注的问题,一些孩子由于习惯于与家庭的相处而产生与家长分离的焦虑感,如何由个体走向团体,让孩子们融入幼儿园生活并更好的接受教育是我们需要探索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幼儿;分离焦虑;幼儿园  引言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3-6岁的幼儿在面对进入幼儿园生活时,有面临着分离问题的考验,孩子们习惯于家庭个体生活,当改变这种模式时,不少幼儿会出现很大的不适感
期刊
【摘要】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关键词】高效;备课;信任;引导;活跃;激励  从前我们是字字句句的讲,到现在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自学探究,学生逐步从课堂上单靠耳朵接受信息,到如今的调动
期刊
从规模上看,自1977年法学专业恢复招生以来,我国的法学教育已经获得了繁荣的大发展:法学院系由1977年的8所扩张至如今的600多所,改革开放30年增长了100多倍;法学专业本科在校生达到了30万人左右,30年增长了200多倍①。然而,与法学教育的热度相比,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却已成为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其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排行榜的倒数行列。这不禁让我们对法学教育的发展做出反思:如何定位法学教育的性
期刊
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部署,对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此前,《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第23条明确提出,“党校教学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①“两性”要求既是深化党校包括其他干部培训机构教学改革的方向,又是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毋庸置疑,当前的干部教育培训日益规范化、体系化、接地气、讲成效,整体运行态势良好。与
期刊
【摘要】新形势的课程改革后,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化,小学音乐课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要如何上好一节课成为教师的重点研究和反复探索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音乐教育;教学手段  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与享受音乐美的过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紧紧围绕这一理念进行教学。在此前提下,教学中还包括了三个重要的环节: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过程开展、教学目
期刊
写作教学一直是困扰着一线语文教师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教师指导难,学生提分难,作业上交难。部分学生甚至会在考试的作文部分交上白卷。问其原因,不外是“不会写”、“不知道写什么”。的确,这些话多是孩子们的托辞,但在我们指责学生不努力,逼迫学生多少也要写点什么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到底怎么教才能让学生“会写”、“知道写什么”呢?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回归课标。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
期刊
【摘要】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语文教学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真情实感。课堂上没有纯粹的理念,一切细节同时都是理念。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前提。”美丽的语文课堂,呼唤细节来装点,充满关怀的语文课堂,更应从关注细节开始,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更多的细节被教师关注,会有更多的学生沐浴在春风之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一定会变得更美丽,更迷人!  笔者试图借助对杨聪《学写书信》一课中的教学细节的梳
期刊
在传统的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的讲为主,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课程改革后,教师转变為课程的设计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出来。  1、激发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教《春天的小雨嘀嘀嘀》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你见到的春雨是怎样的?学生个个都想
期刊
【摘要】本文由留指甲不利于幼儿教育的一件小事引发思考,提出了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具备“1234”,即要树立一个信念:一切为了幼儿的发展;要具备两种心:爱心和责任心;要具备三种魅力:高尚的人格魅力,良好的语言魅力,丰富的知识魅力;要具备四种熟练的教育技能: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与幼儿友好沟通的能力,创设与教育适应环境的能力,全面的教育教学技能。  【关键词】优秀幼师;应备条件;四点思考  去年6月的
期刊
【摘要】在课改推动下,“大语文观”已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所接受。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决定了语文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对文本的解读和剖析,也不仅仅是学生在课外的大量阅读和感悟,而是应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听、说、读、写整体能力的发展,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关键词】“大语文观”;融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时代的发展如同高速路上列车般飞驰,各种先进的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