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登天子堂是我最对的选择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在996乃至1173这样忙碌的工作制度下,新媒体社畜们不时发出这样的感叹:“丧心病狂啊,我的梦想就是朝九晚五 双休。”很幸运,在这样呼天抢地的大背景下,我一毕业就考上了体制,误打误撞进了“朝为农家郎、暮登天子堂” 的公务员行列。
  现在作为政法口某单位综合岗位的一名男职员,每天的日常就是下乡、写领导讲话稿、反馈报告材料,以及整理重要节点信息,也算是符合我的专业。相比之前从事的第一份仅8个月的央媒记者生涯,新的工作对从小缺乏冒险精神、渴望安定的我来说,堪称完美。
  先说职业隐性福利吧。
  众所周知,待在机关的幸福感一向爆棚。一来,我们的工资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就算从未在职务上有过晋升,但只要默默扎守在一线,能坚持做到退休,那工资待遇也可以拿到副处级别,完全跟得上当地物价水平的涨幅。二来,各式各样津贴非常给力。三来,不用承担市场化搏击失败的风险。在单位,从来不需要担心陪个产假就被辞退,请个年休不被批准。而且大多数时候在外界看来,身处小城市中的公务员意味着属于人上人的那一类,会被大多数人艳羡。相亲的时候往往可“一朝看尽长安花”,这是很大的砝码。
  其次,是职业本身。
  我对这份职业怀有很深的敬意。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打击犯罪,治安防控,长治久安,这些词在暗暗闪光,才能震慑恶霸之流。在单位内,忙活的并不全是高大上的东西,里头的人也不都是因循守旧的老夫子,我们一样要下基层,开展扶贫帮扶,拿铁锹,握起贫困户的手;一样要入户走访,透过层层迷雾,在蛛丝马迹里揭开案件真相,并手持不朽利剑捍卫法律尊严。当看到自己的熬夜值班,最终换来将犯人绳之以法的时候,我们每人都会露出很惬意的笑容。

(2)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感觉入体制犹如入天堂呢。但其实体制最大的拦路虎,就是脱离了外界刀光剑影的丛林世界后,只剩工作的枯燥与重复。工作久了,想象中的美好并没那么快到来。相反体制内工作的节奏属于慢的那一种,战线容易被拉得很长,有着漫无止境、虚度光阴的等待,像老驴拉磨式的,常使人困顿其中。我在体制内工作的时间不长,期间,就碰到过两个拦路虎。
  第一个拦路虎,就是值班。
  刚开始硬着陆时,什么都不了解,又正逢年末,办公室上传下达的接待、会议特别多,当时的材料满天飞。鼻青脸肿的时刻常有。由于带我的同事被抓去负责接待事宜,所以材料这块只能由我硬着头皮上。经常需要比对着网络上的公文模板或者办公室电脑上曾经留存下来的材料,整理、撰写材料,一遍遍字斟句酌,直至校稿成文。然后,写材料的过程中,又不断有外单位电话打进来,需要将相关情况抄录下来呈交给领导阅示,紧接着又不断有新的工作任务布置下来。入单位的那个月,我经常要到晚上7点多才能处理完所有工作。全凭着一股年轻气盛的心在支撑着。
  第二个拦路虎,就是文山会海。
  套用领导的话来说,其就是体制本身的痼疾,是任何减负号召都无法根除的,是穷兵黩武的大老虎。那段时间,由于长期疲于应付各种日常琐事,整个人都没有任何精神,不再像以前一样爱说笑话,就跟蔫了的黄瓜一样。“坚决不想再在这里待下去”的声音开始在我的脑海盘旋,甚至严重到我对待同事都产生了愤怒的负面情绪。我时常觉得体制内就像一个封建社会,天天写文件,让我过得很煎熬。我每天不停地反思着,又不断地劝说着自己。
  但好在领导火眼金睛及时发现了问题,开诚布公地找我和气地聊了几次,“虽然重复,但你要懂得去寻找其中的乐趣”,在诸多暖心话语以及自我披露的鼓励下,我很快恢复好心态,走了出来。我开始不懈怠,不断学习和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想方设法克服天花板的局限,为了写好一篇交代下来的文章而去阅读大量书籍及外媒资讯,而领导恰到好处的好评也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信心,我发现一通时间复利下来,我其实不止是一个只会按照百度的模板按部就班套改的职员,我完全可以借由本身就具备的这个文字的无形技能提升自己。就这样坚持了几个月,最终因为写作能力出众,一次重大培训的名额垂青于我。

(3)


  我彻底明白体制内外都是工作,是工作就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会有吸引人的地方,而在单位要想跳出苦海,立得住脚跟,还得靠自己。首先,必备是要学会冷静、耐心。其次,要做专做强。大部分的工作,包括创造性的工作,到最后,都难免落脚到琐碎重复的细节,要对抗在琐碎中极易产生的厌倦感,要达到高效执行,专业和专注是最好的武器。最后,要韬光养晦,尽量不出风头,甘愿做一颗最小但又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在个性被流水线似的工作淹没时,为了不被是否体制化所影响,我常告诉自己要珍惜时间,努力地找寻意义。始终竭力培养一两件精湛的、可以发展为职业的技艺来增加自我的趣味,保持好充电的状态。所以,下班以后,我常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写文、编曲、摄影、健身房锻炼,或者去积极参加同城文娱活动。上班的时候,闲下来会忙着学习政策文件,忙着获取一些学习的资源,如APP软件、网络微课、报纸杂志,忙着业余时间考证。而这样三点一线看似平凡的学习和生活,功不唐捐,正拉开我与昔日同学之间的最大筹码,也一步步造就了我诸多丰硕的成果:“毕业至今出过3首个人单曲,文章先后获得十多项省级奖项,登过7家省刊,其中2家属业界权威刊物;拍摄的黑白纪实照参展拿下金奖,已練出4块腹肌。”
  平行世界,多元生活,人各有志,体制有体制的好,自由职业者也有自由职业者的好。生活的体验感是因人、因环境而异的,体制内只是提供了一种相对标准的生活模板,具体还是要看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情况。但生而为人务必善良,千万别拿别人的砒霜,当蜜糖去谋杀别人。要知道,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努力,互相比较没用,人只有和自己比较才能认清自己。
  乔布斯曾说:“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它们能告诉你,你到底想变成什么样的人。其他一切的,都是次要的。”希望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在做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都去尝试下大千世界360行的魅力。毕竟既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就把想做的都做一遍吧。这样才不后悔。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唐人钱起最为人称道的一句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炼字炼句到了极致,那山青水碧曲声幽幽的画面,令人想起曲洋与刘正风的笑傲江湖。作家夏立君对钱起这句诗与古调山水该是极为喜爱的,在其新获鲁迅文学奖的散文集《时间的压力》的封面上,正是一幅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国画,而扉页中间赫然题印着这句诗。全书讲述了9位古人的前世今生,阅读这本被贾梦玮誉为“雄文”的专著是场酣畅淋漓的时光之旅,夏立君真的如端坐深山一位
她是个完美主义者,像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从做基层业务员开始,用了8年时间,做到了公司财务主管,这成功的背后,得益于她“拼命三郎”般的努力。她对自己的要求异常严苛,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就这样一步步逼迫自己登上事业的巅峰。不仅如此,她对家人也很苛刻,导致丈夫忍受不了这种生活,与她离婚了。她请了保姆照顾她和孩子的日常起居,请了最好的家教辅导孩子功课,还给孩子报了钢琴班、舞蹈班、美术班……孩子跟着她,也成
梅兰芳于1920年秋拜齐白石为师学画。之前二人相互仰慕已久,只是无缘会面。9月初的一天,齐白石在齐如山的陪伴下来到北芦草园梅宅。两位大师一见如故,梅兰芳向齐白石请教草虫、游鱼、虾米的画法。齐白石悉心授艺,梅兰芳受益匪浅。从此,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时隔不久,在一处堂会上,齐先生先到一步,由于穿着朴素受到冷落。正当他暗自后悔不该来时,梅兰芳在众人簇拥下缓步而入,他见到齐白石后,疾步来到齐老面前,恭恭
在北京,最低温度已经达到零下11摄氏度了。就在这样一个冷得刺骨的冬季,曾经登上《中国企业家》杂志封面的4个80后创业代表人物之一的茅侃侃,在北京离开了人间,年仅34岁。34岁是怎样一个青葱年华,仿佛人生路只是走了一小段就急剎车,戛然而止,令人扼腕。  茅侃侃,1983年生于北京,小学五年级开始玩电脑,14岁就开始在《大众软件》等杂志发表文章,并自行设计开发软件。初中文凭,2004年正式创业,MaJ
美國霍尔顿房地产公司,因为起步晚,所以在成立之初,霍尔顿先生事必躬亲,总到各个工地去巡视。一开始,霍尔顿发现有的工人浪费材料,钢筋、水泥乱堆乱放,甚至当垃圾处理掉,还有人上班时间扎堆聊天。霍尔顿大发雷霆,便把工头找来:“我聘用工人是为我创造价值的,不是要他们来浪费公司财物的!”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他要求部下制定了严苛的制度。  霍尔顿以为,浪费公司财物的现象就此会杜绝,然而,当他再次去的时候
丹特尔出生在意大利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化工科研员,丹特尔从小就梦想成为科学家。大学毕业后,丹特尔进入玛宝化工,但他发现自己在科研方面并没有天赋。同一个任务,同事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完成,可他努力了却依旧找不到解决方案。在历经无数挫折之后,他产生了改行的想法。父亲在得知后安慰他说:“你从小就梦想要做一个优秀的科研员,现在怎么能改行呢?”  丹特尔觉得自己就算再努力,顶多也只能取得不比别人差的成绩
在激烈的赛场上,网球运动员经常需要用毛巾擦汗,而球童不仅为他们捡网球,而且还为他们递毛巾。  在2018年9月举行的中国网球深圳公开赛上,西班牙网球名将沃达斯科的一个举动引起了巨大争议,并有可能促使与网球赛事有关的规则发生改变。35岁的沃达斯科在半决赛中,开始领先对手,最后却被对手逆转。于是,他在比赛中将怒火撒到了一名小球童身上。在一次示意小球童递毛巾时,他认为小球童动作不够快,情绪显得十分激动,
父亲最近在忙着写回忆录,结果无意中找到了我们三姊妹曾经给他写的信,意外收获让他激动不已。  我给父亲的那两封信,一封是我9岁的时候。那时候我们三姊妹和母亲住在乡镇上,父亲一个人在省城读函授大学。小时候,“神童”是所有的老师和亲友对我的称呼。我的故事也许就是那时候开始生根、发芽,但我并非早熟,9岁是个什么概念呢?还懵懂幼稚。就如這封信:“爸爸,我要给您回报我的期末考试成绩:我这次考试,语文97,数学
我庆幸自己不会开车。我路痴的名声,像初夏的栀子花香,不用风吹送,也飘得远远的。  有一回,我有一堆东西要带回家,而他没有空。正当我看着自己的高跟鞋有些犹豫时,同事出现了。她说:“阿秋,上车。”我上了车,说:“不好意思啊,这么麻烦你。”“哪里的话呢。只是顺路。”淡淡的语气,淡淡的表情,像黄昏的鸟鸣,优雅自然。  后来,我才知道,她的家和我的家,刚好一南一北。  前几天,朋友来带我去中医馆做艾灸。她在
2019年3月16日,201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受《开讲啦》栏目邀请做主讲嘉宾。撒贝宁问钱院士:“当您决定将可以自由支配的800万元奖金作为助学基金全部捐给西部贫困地区时,有没有想过给家里留一点?”钱院士说:“没有,这不是第一次捐款了,以前的院士津贴、获奖津贴,也都这样捐出去了,甚至还捐过20万元薪金收入。我觉得吃穿用够了,又不需要买豪华别墅、过豪华生活。”言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