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匹克一直准备在美国本土面对与耐克和阿迪达斯的激烈竞争,而入主NBA球队新泽西网队,无疑是个很好的上位机会。
继黄健华收购克利夫兰骑士队15%股份之后,NBA正准备迎来它的第二位中国股东。
现在有足够多的证据表明,中国球员易建联所在的新泽西网队,也正在加快其寻找中国股东的脚步。网队总裁布莱特·约马克前几天的中国之行,更印证了媒体的这一猜测。
“在新赛季,网队将会有超过30场的主场比赛在中国转播,中国的企业都希望能够通过网队的比赛来宣传自己。”布莱特在接受WFAN电台采访时说道。姚明所在的休斯敦火箭队的中国效应,布莱特·约马克显然看在眼里,嫉妒在心里。
虽然比不上姚明,但易建联对中国本土市场的号召力也毋庸置疑,这将是新泽西网队手中诱惑中国企业的最大筹码。为了让易有充裕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空间,以保持球队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网队甚至放弃了新赛季开始前高薪引援的计划。
舆论猜测的焦点集中在匹克身上。这个来自中国福建泉州的体育用品品牌刚刚度过了它的20岁生日。尽管由于天气原因,布莱特并没有能够与该公司CEO许志华直接会晤,但据记者了解,匹克已有高层赴美与网队接触,并计划出资6000万美元收购后者20%左右的股份。
匹克公共关系经理侯立东拒绝向记者透露收购的进一步细节,仅表示“一切会在两个月之内有结果”。
巧合的是,传闻中的6000万美元收购资金恰恰是两个月前,匹克获得红杉资本、建银国际和联想投资三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第三轮投资的数目。匹克早在去年底即完成了香港上市的聆讯,随时可以启动上市,这也是其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
尽管匹克在这场收购战中看起来略占上风,但它仍有强劲的竞争对手。令中国球迷开心的是,传闻中匹克的另外两个竞争对手同样来自中国,一个是中国投资者黄健华,另一个是家电制造商海尔。尽管匹克公共关系经理侯立东不愿多讲,但他还是隐约表示,刚入股克里夫兰骑士队的黄健华,成为网队股东的可能性“目前依然存在”,黄是匹克最大的对手。
如果匹克在竞争中获胜,对于易建联的赞助商耐克来说,将是一个足够糟糕的结果。作为中国篮球用品市场占有率的第一名,匹克一直希望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挑战国际品牌的权威。
在早些时候结束的NBA季后赛上,穿着锐步运动鞋的中国球星姚明因伤退出比赛,但穿着匹克运动鞋的巴蒂尔和阿泰斯特却坚持到了最后。
不仅如此,在篮球场外,匹克也在相当多的海外市场成为耐克和阿迪达斯的竞争对手,例如亚洲的另一个篮球强国黎巴嫩。去年底阿迪达斯收购锐步,以及耐克2亿美元抄底中超,更促使匹克加快了国际化脚步,以面对在北美篮球用品市场与阿迪达斯和耐克的正面竞争。
“国内市场正在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匹克的路径至少可以保证快速成长。”匹克CEO许志华对记者说。在他看来,只有三个地方的市场具备培育品牌的条件,即美国、欧洲和中国,“连日本都不算”,而北美显然是国际化最理想的第一站。
与安踏、361°等不同,匹克并不想在北美采取基于国内模式复制的稳健型国际化战略。许志华认为,NBA开放了包括官方、球队和球员等诸多品牌资源,投资国际资源并不比国内更贵,可以“墙外开花两边香”。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北美篮球用品市场仍保持了2%的增长率,而且国际巨头几乎都面临着融资困难、库存增加、利润率降低的困境,这给中国品牌提供了机会。把视野放到全球,可以“更从容地配置资源”。
匹克在2005年启动了专注篮球的国际化战略,先后签约诸多NBA球员和国际赛事,并成为NBA近20个中国合作伙伴中最早的一个。今年3月,匹克宣布与国际篮联签约合作,其国际化进程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许志华的构想中,匹克未来将每年在北美市场投放1000万美元,像美国品牌进军中国一样“高举高打”。 按照许志华一系列激进的发展计划,2009年匹克要完成“市场、人才和资本的国际化”,北美仍是重中之重。
现在看来,匹克似乎也希望加快在其他领域的扩张脚步,比如足球。前不久许志华出现在辽宁足球队比赛现场,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有分析认为,在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球衣赞助权上输给耐克后,匹克近期正在与有望升入中超的辽宁队接触,希望通过收购后者,来打入足球爱好者较多的辽宁市场。对此,侯立东仍是闪烁其辞,收购的可能“不是没有”,但双方目前仍在接触。
继黄健华收购克利夫兰骑士队15%股份之后,NBA正准备迎来它的第二位中国股东。
现在有足够多的证据表明,中国球员易建联所在的新泽西网队,也正在加快其寻找中国股东的脚步。网队总裁布莱特·约马克前几天的中国之行,更印证了媒体的这一猜测。
“在新赛季,网队将会有超过30场的主场比赛在中国转播,中国的企业都希望能够通过网队的比赛来宣传自己。”布莱特在接受WFAN电台采访时说道。姚明所在的休斯敦火箭队的中国效应,布莱特·约马克显然看在眼里,嫉妒在心里。
虽然比不上姚明,但易建联对中国本土市场的号召力也毋庸置疑,这将是新泽西网队手中诱惑中国企业的最大筹码。为了让易有充裕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空间,以保持球队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网队甚至放弃了新赛季开始前高薪引援的计划。
舆论猜测的焦点集中在匹克身上。这个来自中国福建泉州的体育用品品牌刚刚度过了它的20岁生日。尽管由于天气原因,布莱特并没有能够与该公司CEO许志华直接会晤,但据记者了解,匹克已有高层赴美与网队接触,并计划出资6000万美元收购后者20%左右的股份。
匹克公共关系经理侯立东拒绝向记者透露收购的进一步细节,仅表示“一切会在两个月之内有结果”。
巧合的是,传闻中的6000万美元收购资金恰恰是两个月前,匹克获得红杉资本、建银国际和联想投资三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第三轮投资的数目。匹克早在去年底即完成了香港上市的聆讯,随时可以启动上市,这也是其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
尽管匹克在这场收购战中看起来略占上风,但它仍有强劲的竞争对手。令中国球迷开心的是,传闻中匹克的另外两个竞争对手同样来自中国,一个是中国投资者黄健华,另一个是家电制造商海尔。尽管匹克公共关系经理侯立东不愿多讲,但他还是隐约表示,刚入股克里夫兰骑士队的黄健华,成为网队股东的可能性“目前依然存在”,黄是匹克最大的对手。
如果匹克在竞争中获胜,对于易建联的赞助商耐克来说,将是一个足够糟糕的结果。作为中国篮球用品市场占有率的第一名,匹克一直希望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挑战国际品牌的权威。
在早些时候结束的NBA季后赛上,穿着锐步运动鞋的中国球星姚明因伤退出比赛,但穿着匹克运动鞋的巴蒂尔和阿泰斯特却坚持到了最后。
不仅如此,在篮球场外,匹克也在相当多的海外市场成为耐克和阿迪达斯的竞争对手,例如亚洲的另一个篮球强国黎巴嫩。去年底阿迪达斯收购锐步,以及耐克2亿美元抄底中超,更促使匹克加快了国际化脚步,以面对在北美篮球用品市场与阿迪达斯和耐克的正面竞争。
“国内市场正在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匹克的路径至少可以保证快速成长。”匹克CEO许志华对记者说。在他看来,只有三个地方的市场具备培育品牌的条件,即美国、欧洲和中国,“连日本都不算”,而北美显然是国际化最理想的第一站。
与安踏、361°等不同,匹克并不想在北美采取基于国内模式复制的稳健型国际化战略。许志华认为,NBA开放了包括官方、球队和球员等诸多品牌资源,投资国际资源并不比国内更贵,可以“墙外开花两边香”。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北美篮球用品市场仍保持了2%的增长率,而且国际巨头几乎都面临着融资困难、库存增加、利润率降低的困境,这给中国品牌提供了机会。把视野放到全球,可以“更从容地配置资源”。
匹克在2005年启动了专注篮球的国际化战略,先后签约诸多NBA球员和国际赛事,并成为NBA近20个中国合作伙伴中最早的一个。今年3月,匹克宣布与国际篮联签约合作,其国际化进程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许志华的构想中,匹克未来将每年在北美市场投放1000万美元,像美国品牌进军中国一样“高举高打”。 按照许志华一系列激进的发展计划,2009年匹克要完成“市场、人才和资本的国际化”,北美仍是重中之重。
现在看来,匹克似乎也希望加快在其他领域的扩张脚步,比如足球。前不久许志华出现在辽宁足球队比赛现场,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有分析认为,在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球衣赞助权上输给耐克后,匹克近期正在与有望升入中超的辽宁队接触,希望通过收购后者,来打入足球爱好者较多的辽宁市场。对此,侯立东仍是闪烁其辞,收购的可能“不是没有”,但双方目前仍在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