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实力榜”悄然出炉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808289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暴富的作家不等于知名的作家,畅销的作品不等于经典的作品。
  9月11日下午,由排行榜网站、新浪读书频道合作制作的“中国作家实力榜”新闻发布会于北京召开。制榜人吴怀尧表示自己要用这个榜来弥补财富榜只重数字,“不重作品价值的缺憾”。
  此次“中国作家实力榜”采用专家团提名,由读者网友打分的评选办法评定。
  专家团由十位国内著名文学评论家组成,朱大可、何三坡、张闳、谢有顺、葛红兵、解玺璋、陈晓明、白烨、李建军、唐晓渡位列其中。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文学评论家只是对作家进行提名,评选决定权掌握在读者手中。
  本次“中国作家实力榜”共有58位作家上榜(实际只有57人,评论家朱大可主动退出)。他们是莫言、史铁生、余华、阿来、贾平凹、北村、北岛、苏童、阎连科、王安忆、多多、铁凝、格非、王朔、陈忠实、韩东、张炜、韩少功、于坚、林白、残雪、翟永明、李锐、张承志、刘亮程、范稳、邵燕祥、东西、张万新、西川、陈希我、刘震云、朱朱、董立勃、阿城、陈染、都梁、阎真、张洁、刘恒、曹文轩、叶兆言、毕飞宇、钟鸣、魏微、章诒和、李亚伟、陈东东、孙惠芬、李佩甫、麦家、胡发云、高尔泰、宗璞、朱文、杨显惠、红柯。
  “中国作家实力榜”推出后,各界反响不一。这里首先选取制榜人吴怀尧《为何要打造“中国作家实力榜”》一文,了解“实力榜”的相关背景;然后选取媒体文章《作家实力榜:以文学名义进行的娱乐事件?》,以引发你对“实力榜”的深入思考。
  
  吴怀尧:
  为何要打造“中国作家实力榜”
  
  2006年12月18日,《财经时报》曾独家推出“中国作家富豪榜”。文章发表后,引发百余家媒体热议,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电视媒体也作了点评,上榜作家作出了不同回应;各种评论文章近千篇。我欣慰的是社会对作家群体的关心,它意味着文学与我们并不漠然,并不遥远。但让我颇感意外的是,在各种声音中,一些评论者竟将这一榜单解读为“为作家的成功度进行排名”,抑或是“反对通过该榜单以财富衡量作家的文学成就”。
  事实上,在整个文章中,我一直在回避“成功”一词,更没有出现以此衡量作家成就的倾向。在统计畅销作家版税的同时,也观察了那些没有固定职业或仅以少量固定收入为生的作家,并试图尽可能还原当代中国作家的生存环境。这些,文章开篇就有说明,不料还会有人误读,我想,这只能说明,部分人在阅读时望文生义。
  他们这种“望文生义”给了我两点启示:其一,关心作家的文学成就者大有人在;其二,既然关心者众,何不就此打造一个“中国作家实力榜”?推翻“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传统,同时告之读者:在这个泥沙俱下的年代,仅就文学价值而言,哪些在世的作家属于文坛实力派?这个问题永远值得追问。而对于实力的定义,其实也很简单:忽略商业价值不计,仅就文学价值而言。接下来,谁人有资格对作家的文学价值进行判断?我想到了文学评论家。
  通过收集国内各大出版社编辑的提名,最终,我选取了十位文学评论家作为“中国作家实力榜”的评委团。作为文学评论家的他们,既然能得到超过五十位知名文学编辑的认同和推崇,那么换言之,被他们提名的作家,理当能代表汉语文学的尊严。
  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作家富豪榜”,“作家实力榜”显得抽象,不可量化。专家的意见很重要,却无法代表读者的意志,毕竟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不尽相同的排行榜,因此,我们决定将上榜作家最终名次的打分权交到读者手上,以尊重每个人的发言权。
  如此,文字江湖,谁主沉浮,就是大家说了算,而非某人一言堂。我想,经过专家提名和网友打分,最终产生的榜单,对当下的文坛应该是一次有意义的检阅和反省。
  最后我要感谢这些文学评论家,是他们的提名给了我们这份榜单最根本的依据,他们是:朱大可、张闳、谢有顺、葛红兵、何三坡、解玺璋、陈晓明、白烨、李建军、唐晓渡。
  
  作家实力榜:
  以文学名义进行的娱乐事件?
  
  日前,“中国作家实力榜”在京发布。与以往各类排行榜评选不同,“中国作家实力榜”采用专家团提名,由读者网友打分的评选办法评定。专家团由朱大可、何三坡、张闳、谢有顺、葛红兵、解玺璋、陈晓明、白烨、李建军、唐晓渡共10位文学评论家组成。据主办方称,“专家团仅对在世的当代作家进行提名,真正的决定权掌握在读者手中。读者登录排行榜网站(www.76543210.com)即可给自己认为有实力的作家打分,最终打分结果为评选结果”。
  话是这样说,但这个58人候选榜单一公布,还是引起了网友和媒体的强烈质疑:“‘80后’为何全军覆没?”“那些鲜为人知的作家凭什么上榜?”“怎么选都是在提名榜上选,那还不是所谓‘专家’说了算?!”各种声音汹涌而至。
  专家团评判作家“实力”到底有没有统一标准?这是诸多声音中的争论热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专家团成员在提名前相互间并未有过沟通,不曾协商制定严格标准。
  “其他专家是谁我都不知道,他们的提名我都是网上公布后才看到的。”著名出版人解玺璋透露,主办方在邀请他提名时跟他说了,“按照自己的喜欢提,你想提谁就提谁”。于是他就按自己对实力的理解列了一个榜单。“其实‘实力’是个很虚的概念,很难说谁比谁更有实力”,因为自感涉读范围有限,解玺璋说,他提名的作家都是他本人平时比较关注和欣赏的。
  “看到‘文学实力’四个字我自己心里就有谱了,我也不会太在意他们有什么要求,都是按自己的标准来提名。”评论家谢有顺说,该榜策划人吴怀尧只是在电话里给了一个笼统的标准——“仅就文学价值而言,哪些在世作家(包括小说家、诗人和随笔散文家等)是实力派?”当时自己正在外地,就借朋友的电脑简单回复了一个榜单。“那只是我个人心目中的排行榜。”谢有顺强调。
  因为制榜人提供的标准不够具体,专程从上海来京为此榜单揭晓的文学评论家朱大可也坦承,这次专家提名“只是一次印象式提名”。
  专家评选标准之间的分歧是微妙的。专家团成员之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认为,“大家都是同行,都是身处同样的文化情境。可能还是在个人的趣味、对文学观念的理解、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的理解等方面有所区别”。
  评选标准的不明晰,无疑会导致专家们在提名时侧重有所差异。
  谢有顺的提名,反映了近一二十年比较活跃、现在创作力仍相对比较旺盛的作家,“也关注一些年轻但后劲比较足的新作家,带有对某些作家的期待性”,因此,陈希我等几位近年来创作力较强但并不为读者熟悉的作家,得到了谢有顺的提名。
  评论家白烨在提名时参考的时间跨度则比较大,上世纪80年代末“新写实”代表作家刘恒和90年代以一部《白鹿原》奠定文坛地位的陈忠实都受到他的青睐。“我提名的是新时期以来创作成就比较突出而且现在仍有创作活力的作家。”白烨说。
  而在解玺璋的提名里,不但没有刘恒和陈忠实,而且没有近年发表过作品的余华。对此,解玺璋解释为“谈实力就不仅要考虑作家近几年有无作品,尤其要注重作品有没有分量,而不能只靠过去作品的名气”。余华2005年出版的《兄弟》让解玺璋感觉很“糟糕”,他认为“十年来余华的创作力有所衰减”。
  陈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到一个细节:因为制榜时间仓促,他起初以为是近几年的作家实力榜,“那当然要与作家近两年的写作相关,如果只是讲实力,且是一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评价尺度可能又有所不同”。他随后表示要修改自己的提名,“但当时吴怀尧说已经下稿了”。无奈中,他只好在自己博客上又列了一份更全面的榜单,新榜中增加了王朔、刘震云等作家。
  差异之外,多位专家团成员在作家是否具有实力的评判标准上,却也有着看法不谋而合之处。
  谈到评价尺度,接受本报采访的评论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衡量作家创作实力的两个重要关键词——持续的创造力和作品的文学性。但是,得知金庸、海岩等作家因为“文学性”标准未能上榜后,一位新浪网友说:“我实在不理解,人们都爱看的,怎么就不是文学?”
  此外,专家团成员认为,作家的影响力和文学实力并无必然联系。
  谢有顺说:“文学有不同层面的接受群,海岩小说有很大的发行量,也有它作为小说独特的优点,但把他的小说放在文学艺术的平台上来衡量,从专业读者的角度来讲,未必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实力’当然是作家的创新性、对历史现实的表现能力、驾驭语言和文体的能力、近年写作的业绩。”陈晓明也表示,在考察作家实力强弱时并不考虑作家的“市场号召力”。
  暴富的作家不等于知名的作家,畅销的作品不等于经典的作品。去年因推出“中国作家富豪榜”而名噪一时的吴怀尧谈到制作“中国作家实力榜”的初衷时表示,该榜关心的是作家背后的作品,希望经过专家提名和网友打分最终产生的榜单,能从侧面对当下文坛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检阅和反省,“对比作家富豪榜和实力榜,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就更多了”。
  专家们提名看中的是作家在“文学性”上的实力,而网投,则是对作家“知名度”甚至“市场号召力”的考验,一位读者陌生、甚至没有听说过的作家,大概很难赢得网民的支持。
  记者登录排行榜网站时看到,网民在注册为该网站“排客”后都能根据喜好程度给作家打出1至5的不同分数。就此,朱大可深深担忧:“文学实力是心灵力量和话语力量的内在组合,而影响力则往往是政治、媒体和市场运作的结果,公众的后续投票,有把‘实力榜’转变成‘影响力榜’的危险。”
  在公众对“作家实力榜”公信度质疑的同时,参与提名的批评家对该榜结果也不抱太大期望。“评选结果如何我并不关注”,谢有顺认为它只是媒体参与的一个文学事件,对读者、作家、评论家没有多大的意义。陈晓明也表示该活动“只是大家热闹一下而已”。
  实力榜甚至遭到了很多上榜作家的冷遇,现仍雄居榜首的莫言日前在接受《新闻午报》采访时坦言,文学的评价标准太多元,也太主观,他认为这样的排行榜不能当真,看看就行了。叶兆言、毕飞宇等作家也对媒体表示,实力榜意义不大。
  (资料来源:新浪读书、中国青年报)
其他文献
【简评】本文特点有二:一是主题的深刻。作者指出.随着环境恶化.人类及其周围的动物的生存圈子越来越小.作者在悲叹之余有一种深深的同情和忧虑。二是语言优美、空灵大气。如文章
<正>~~
期刊
本文将20世纪下半叶70年代后期至今黑龙江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归纳、梳理,目的在于探究黑龙江早期高等美术教育学府的形成过程和美术教育家在这一时期展开的美术教育、
“难题”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不容易解决或解答的问题”,组词举例有“出难题”“数学难题”,等等。  请以“难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引擎  在社会生活中,“难题”可谓无时不有,处处存在。因此,本题可写的内容十分宽泛,学生容易下笔。就取材范围而言,大致可考虑六个范畴——个人、家庭、校园、社会、历史和自
信息披露是投资音了解上市公司,证券监管机构监管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也是上市公司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该文指出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着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
现行资源税的经济效应资源税总量较低.资源税的开征对资源的消耗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影响.从而发挥资源税诱导纳税人节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引导经济社会可持持续发展的
音乐的本质就在于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艺术形象,并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那种局限于只重视音乐教育的认知功能的做法,有悖于音乐教育的本
目的探讨手术进程告知对手术患者家属在手术室外等候区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手术患者家属1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与观察组(85例),对照组常规在手术等候区等待,观
蝉是占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笔下的蝉有的是诗人化身,有的是报秋的精灵,有的则是借蝉鸣衬幽静,有的则渲染了悲凉氛围和满怀愁绪……
每天,我们都与无数色彩生活在一起。春天有树叶的新绿,夏天有太阳的火红,秋天有果实的金黄,冬天有瑞雪的洁白。我们不仅可以欣赏红日东升、阳光满地、彩霞满天,还可以体会暴风雨中闪电那耀眼的光华所带来的震撼与力量,品味蒙蒙细雨的氤氲浸透出的忧郁与高雅。你会发现,原来每一处都有着丰富的色彩,每一刻都五彩斑斓。  生活需要色彩,那是一味调味剂,为生活注入了丰富、新鲜与惊奇。色彩的力量是强大的,如同红色带来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