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资源调查(以下简称“森调”)是一项艰苦而又庞杂的工作,该项工作既反映出基层林业主管部门的凝聚力、号召力,也考验组织能力,同时对一线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体能和技术都有较高要求。森调对未来林业发展极具意义,只有查清森林资源状况,掌握资源动态,建立新的资源数据库,才能更好地制定今后林业发展规划。
高度重视,优势互补组团队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宏伟目标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省林业厅颁发浙林资〔2014〕35号文件,决定从2014年开始启动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龙泉市林业局2014年便着手前期准备,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责任、落实时限、落实要求,为完成艰巨的森调任务夯实基础。
龙泉是浙江省重点林区、国家森林城市,又是瓯江主源头,地域宽广,地形复杂,海拔最低处196米,最高处1929米,深沟险壑,溪流纵横,总人口29万,人口密度低,随着劳务输出和下山脱贫致富的不断推进,许多山村成为空村,多数村庄只能看到少许留守老人的踪影。与此同时,龙泉生态林面积高达171.2万亩,十多年的严格管理,使得多年前开拓的林业生产作业小道早已被草木掩盖,难觅踪迹。优良的生态环境,地广人稀的资源态势,无形中增加了森调工作的难度。
建设生态文明,林业是最根本的基础;掌握森林资源动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又是现代林业建设不可或缺的前提。针对自身难点与优势,龙泉市林业局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排出森调工作时间表,对财力、物力及技术培训和人力分配都进行了详尽部署。
为了确保森调工作的顺利开展,龙泉市制定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开展新一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通知》。与此同时,龙泉市林业局抽调全市141名林业技术人员组成森林资源调查队,下设办公室和生产技术科,并组建“龙泉市森林资源规划调查队”,由局长任政治教导员,分管副局长任总队长,其他班子成员、专家任副队长,直接参与森调工作。调查队员首先选择有森调经验的老技术干部,再抽取从专业学校毕业具有较高素养的年轻职工,以新老技术骨干优势互补交叉搭建团队框架,并抽调木检总站部分检查员进行人员补充,聘请了一些敢于吃苦、责任心强、比较了解当地地理环境的外援人员。参与森调工作的人员成立1个质量抽查组、6个质量检查组和26个调查工组,技术力量实行均衡配备。
此外,为了确保调查工作有效推进,龙泉市财政落实调查专项资金600多万元,保障调查技术咨询服务、外聘人员工资、专业仪器和设备购置等需要。龙泉市林业局积极做好调查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对调查外业作业人员予以意外伤害保险,并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跌打损伤之类的药品和防蛇、防蜂、防暑药品,确保安全生产。
苦险累饿,笑傲霜雪并肩行
2015年11月30日,龙泉市林业局召开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启动大会,对工作任务和质量进度进行了明确要求。以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为技术支撑,举办了全市森林资源抽样调查培训班,对全体调查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操作细则学习和外业实战演练,通过现教现学,现学现用,进一步增强操作技能,掌握调查技术和方法。
培训结束第二天,调查队立即分赴崇山峻岭开展工作。此次森林资源调查从一类调查样地的复查工作开始。然而距离上一次森调工作开展已有10多年的时间,即便老队员记得当年样地的位置,曾经走过的路也大多不复存在,在人为活动日渐减少的森林中,野草、荆棘、灌木、小树等早已将原有的路径覆盖。除此之外,由于时间久远,因人为因素或自然灾害等原因就算找得到样地位置,也不一定找得到东南角桩点或其他桩点。龙泉市一共分布1004个固定样地,除去省级样地128个和在实习过程中完成的样地外,实际需要完成863个,这也意味着一个调查组的平均任务就达到30多个,再加上梅雨季节提前到2015年冬天,2016年3月份完成任务的时间限定一下子紧张起来。
冬天的早晨极其寒冷,白霜满地,北风刺骨,队员们只能忍着双脚冻麻的痛苦,挽起裤腿,脱下鞋袜,顺着溪涧的水流慢慢前行。为了不影响森调进度,队员们完全打乱作息时间,只要预报第二日无雨,夜里就着手准备,打印好牌号,整理好资料,备齐所有工具,天蒙蒙亮就带着干粮出发,在路途稍近的地方一天尽可能当作两天用,上午完成一个样地,下午再做一个,午饭啃几口冷面包,夜晚打着手电走夜路,甚至借着灯光检测。2016年1月22—25日,气象预告将有大雪,并出现零下8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为了保证森调工作安全,总队通知停止外业工作,直至26日天气放晴,队员们不顾满山冰凌,又踏着厚厚的积雪攀向深山中的样地。
为了交流方便,森调队创建了一个微信群,除森调队员外,还有许多关注森调工作的队外职工也加入。微信群除了各调查组向总队汇报工作进度,还发送各种技术信息和通知,其他职工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森调动态。队员们将这个群拓展成身在深山各处却能零距离拜师学艺、互相交流、解惑答疑的新平台。在微信群里,有的队员将调查顺序进行编排,有的队员利用智能手机发掘技术为森调工作提供更便捷的方法。所有的讨论方案和有利的技术,在微信群中得到推广,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促进了森调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山高路险,荆丛茂密,受伤是常有的事,但困难吓不倒森调队员,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木检总站抽调和外聘队员是森调的门外汉,面临更多技术困难,但他们不气馁,虚心求教,轻伤不下火线,在技术干部带领下,尽快熟悉掌握各项技能,胜任工作。与此同时,一些参与森调工作的非森调队员,包括一些入队不久的女职工,她们有出身园林专业的大学生,有从事护林工作的普通职工,还有研究生学历的高材生,都秉着不怕苦、不怕累,咬牙前行的精神积极要求参加森调,与队员们多次进山体验森调工作,学习森调技术和使用工具。
在森调开展过程中,森调队员始终怀揣着刻苦、勤奋、乐观的工作态度,劳累之余不忘将山水美景、奇花异木拍图上传,与大家分享,激发群友热爱家园、建设家园的热情。
正是因为森调队员的不懈努力和勇往直前的敬业精神,一类样地复查工作已经按时完成,二类调查也已进入准备阶段。经历了意志磨砺和技能苦练的森调队员们,满怀信心,继续完成下一阶段的森调任务,为践行“两山”目标勇敢担当。
高度重视,优势互补组团队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宏伟目标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省林业厅颁发浙林资〔2014〕35号文件,决定从2014年开始启动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龙泉市林业局2014年便着手前期准备,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责任、落实时限、落实要求,为完成艰巨的森调任务夯实基础。
龙泉是浙江省重点林区、国家森林城市,又是瓯江主源头,地域宽广,地形复杂,海拔最低处196米,最高处1929米,深沟险壑,溪流纵横,总人口29万,人口密度低,随着劳务输出和下山脱贫致富的不断推进,许多山村成为空村,多数村庄只能看到少许留守老人的踪影。与此同时,龙泉生态林面积高达171.2万亩,十多年的严格管理,使得多年前开拓的林业生产作业小道早已被草木掩盖,难觅踪迹。优良的生态环境,地广人稀的资源态势,无形中增加了森调工作的难度。
建设生态文明,林业是最根本的基础;掌握森林资源动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又是现代林业建设不可或缺的前提。针对自身难点与优势,龙泉市林业局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排出森调工作时间表,对财力、物力及技术培训和人力分配都进行了详尽部署。
为了确保森调工作的顺利开展,龙泉市制定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开展新一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通知》。与此同时,龙泉市林业局抽调全市141名林业技术人员组成森林资源调查队,下设办公室和生产技术科,并组建“龙泉市森林资源规划调查队”,由局长任政治教导员,分管副局长任总队长,其他班子成员、专家任副队长,直接参与森调工作。调查队员首先选择有森调经验的老技术干部,再抽取从专业学校毕业具有较高素养的年轻职工,以新老技术骨干优势互补交叉搭建团队框架,并抽调木检总站部分检查员进行人员补充,聘请了一些敢于吃苦、责任心强、比较了解当地地理环境的外援人员。参与森调工作的人员成立1个质量抽查组、6个质量检查组和26个调查工组,技术力量实行均衡配备。
此外,为了确保调查工作有效推进,龙泉市财政落实调查专项资金600多万元,保障调查技术咨询服务、外聘人员工资、专业仪器和设备购置等需要。龙泉市林业局积极做好调查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对调查外业作业人员予以意外伤害保险,并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跌打损伤之类的药品和防蛇、防蜂、防暑药品,确保安全生产。
苦险累饿,笑傲霜雪并肩行
2015年11月30日,龙泉市林业局召开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启动大会,对工作任务和质量进度进行了明确要求。以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为技术支撑,举办了全市森林资源抽样调查培训班,对全体调查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操作细则学习和外业实战演练,通过现教现学,现学现用,进一步增强操作技能,掌握调查技术和方法。
培训结束第二天,调查队立即分赴崇山峻岭开展工作。此次森林资源调查从一类调查样地的复查工作开始。然而距离上一次森调工作开展已有10多年的时间,即便老队员记得当年样地的位置,曾经走过的路也大多不复存在,在人为活动日渐减少的森林中,野草、荆棘、灌木、小树等早已将原有的路径覆盖。除此之外,由于时间久远,因人为因素或自然灾害等原因就算找得到样地位置,也不一定找得到东南角桩点或其他桩点。龙泉市一共分布1004个固定样地,除去省级样地128个和在实习过程中完成的样地外,实际需要完成863个,这也意味着一个调查组的平均任务就达到30多个,再加上梅雨季节提前到2015年冬天,2016年3月份完成任务的时间限定一下子紧张起来。
冬天的早晨极其寒冷,白霜满地,北风刺骨,队员们只能忍着双脚冻麻的痛苦,挽起裤腿,脱下鞋袜,顺着溪涧的水流慢慢前行。为了不影响森调进度,队员们完全打乱作息时间,只要预报第二日无雨,夜里就着手准备,打印好牌号,整理好资料,备齐所有工具,天蒙蒙亮就带着干粮出发,在路途稍近的地方一天尽可能当作两天用,上午完成一个样地,下午再做一个,午饭啃几口冷面包,夜晚打着手电走夜路,甚至借着灯光检测。2016年1月22—25日,气象预告将有大雪,并出现零下8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为了保证森调工作安全,总队通知停止外业工作,直至26日天气放晴,队员们不顾满山冰凌,又踏着厚厚的积雪攀向深山中的样地。
为了交流方便,森调队创建了一个微信群,除森调队员外,还有许多关注森调工作的队外职工也加入。微信群除了各调查组向总队汇报工作进度,还发送各种技术信息和通知,其他职工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森调动态。队员们将这个群拓展成身在深山各处却能零距离拜师学艺、互相交流、解惑答疑的新平台。在微信群里,有的队员将调查顺序进行编排,有的队员利用智能手机发掘技术为森调工作提供更便捷的方法。所有的讨论方案和有利的技术,在微信群中得到推广,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促进了森调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山高路险,荆丛茂密,受伤是常有的事,但困难吓不倒森调队员,反而激发了他们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木检总站抽调和外聘队员是森调的门外汉,面临更多技术困难,但他们不气馁,虚心求教,轻伤不下火线,在技术干部带领下,尽快熟悉掌握各项技能,胜任工作。与此同时,一些参与森调工作的非森调队员,包括一些入队不久的女职工,她们有出身园林专业的大学生,有从事护林工作的普通职工,还有研究生学历的高材生,都秉着不怕苦、不怕累,咬牙前行的精神积极要求参加森调,与队员们多次进山体验森调工作,学习森调技术和使用工具。
在森调开展过程中,森调队员始终怀揣着刻苦、勤奋、乐观的工作态度,劳累之余不忘将山水美景、奇花异木拍图上传,与大家分享,激发群友热爱家园、建设家园的热情。
正是因为森调队员的不懈努力和勇往直前的敬业精神,一类样地复查工作已经按时完成,二类调查也已进入准备阶段。经历了意志磨砺和技能苦练的森调队员们,满怀信心,继续完成下一阶段的森调任务,为践行“两山”目标勇敢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