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手风琴自诞生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它具有宽广的音域、多样迷人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库夏科夫是近现代俄罗斯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作曲家,他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手风琴作品,为俄罗斯乃至世界的手风琴艺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文中以库夏科夫手风琴作品中的代表作《冬季素描》和《春天的图画》为例,从节奏节拍、和声运用、调式调性、音色等多角度来对库夏科夫手风琴作品的创作特点进行分析探索。
关键词:库夏科夫 手风琴作品 创作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安纳托利·伊凡诺维奇·库夏科夫是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家,对世界手风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库夏科夫一生创作了大约40首乐曲,80多部题材不同的作品。其创作领域广泛,除手风琴作品外,还涉及交响乐、歌剧、声乐、钢琴等领域的作品。为巴扬而写的主要作品有:《嬉游曲》、《赋格与滑稽曲》、组曲《春天的图画》、组曲《秋日景色》、组曲《冬季素描》等。他的作品中既有人性中孤独、苦难、深思的一面,又有表现大自然美丽景色、向往美好自由生活的一面。库夏科夫的创作形成了一种新的现代巴扬音乐的表现方式,把巴扬手风琴这样一个古老民族乐器的演奏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俄罗斯的音乐历史增添了绚烂的一页。
从库夏科夫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20世纪西方不同乐派的创作风格。叶列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波卡赞尼克把库夏科夫的创作生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探索、形成阶段;第二阶段为新浪漫主义阶段;第三阶段为沉思阶段。《冬季素描》和《春天的图画》是库夏科夫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手风琴演奏者接触比较多的两部作品,其中《冬季素描》属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的作品,具有第二阶段新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特征;《春天的图画》属于第三阶段的作品,带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力。同时,他在作品中又将俄罗斯的民间音乐素材与不同风格的音乐自然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这首音乐作品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有近现代音乐的特征。
这两部作品都流露出强烈的俄罗斯民族精神气质,体现出作曲家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对本民族民间音乐的浓厚兴趣。库夏科夫从民间汲取滋养,重视民间素材的运用,挖掘民间音乐本身的特点,发现新的民族音乐特征,采用具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标题及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旋律、调式、和声、节奏、节拍等元素,对民族性音乐语言进行创造性使用,使这两部作品流露出浓浓的俄罗斯民族风情,带有鲜明的民族乐派风格特征。其中《冬季素描》以立体化的旋律、丰富多变的音色、不协和的音响、快度的和弦交替、传统与非传统功能的平行和声连接、自然大小调与民族调式交替、俄罗斯民族复节拍的运用等,描绘出勤劳质朴热情的哥萨克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生动的大自然景象,以及他们周围的色彩、光线和气氛,具有印象派的风格特点。而《春天的图画》带有作曲家鲜明的主观感受但又不完全抛弃客观世界,具有典型的表现主义音乐风格。主要表现在:作品采用八声音阶,有主音的十二半音体系;缺乏完整的旋律,多为零散的、片段性的、急剧跳动的旋律进行;极端的力度变化;音色在作品中地位的提高;偶尔出现的不协和和弦和不清晰的节拍;突破小节线和强弱规则交替限制的节奏;广泛使用的固定音型;模糊的曲式结构;用描写性标题音乐反映现实生活,利用手风琴的非常规演奏手段来刻画音乐形象,以此来反映作曲家对逝去的岁月,对所经历过的悲伤快乐的回忆及内心的思索。
库夏科夫的手风琴作品不但在创作风格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在创作技法上和对手风琴这件乐器的掌握运用上也有其独到之处。下面就以《冬季素描》和《春天的图画》这两首作品为例进行分析,探索库夏科夫手风琴作品的创作特点,以此来感悟作曲家赋予作品的情感和创作历程。
一 库夏科夫手风琴作品中作曲技法的特点
20世纪成功的音乐作品大都是具有十分强烈的创作个性,它们在音乐美学、思维方式、技法形成以及风格流派等各方面存在着同以往传统音乐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形成逻辑,不再追求流畅的、声乐化的旋律,而是突出乐器的个性化,大量增加大跳、棱角性等不规律的旋律。库夏科夫的创作生涯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直到90年代。他的音乐个性鲜明,把各种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素材和中世纪调式音乐、俄罗斯民族音乐进行有机地结合,吸收20世纪不同乐派的风格,形成了其特有的创作特点。下面具体分析库夏科夫手风琴作品中作曲技法的特点。
1 音色的运用
音色在库夏科夫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春天的图画》和《冬季素描》这两首组曲都带有标题性,每一乐章描写的都是不同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画面。他通过音符的组合、手风琴变音器的转换、旋律的交错进行模仿出鸟儿鸣叫、马蹄踏地的音色。例如《春天的图画》第三乐章“冬天的回音”,作曲家用风笛音色,以九度跳进接下行小二度模仿鸟儿的鸣叫。《冬季素描》第二乐章“三套马车”中用等节奏伴奏音型作为和声背景,来模仿马蹄清脆、均匀的声音效果。第四乐章“北风”中用大管的音色加以十六分音符在中音区的连续进行模仿冬季的俄罗斯北风呼啸的音色效果。
2 节奏的运用
20世纪之前的创作中,节奏仅仅是音乐在时间上的一种组织形式,人们只是把它当成一种“陪衬”来使用。但进入20世纪后,这种现象得到了彻底改变,作曲家的作品在节奏形式上变化多样,节奏甚至可以成为音乐的主题和动机。除此之外,作曲家在弱拍位上又添加了很多意外的重音,这使节奏已几乎不受小节线的限制。
(1)在《冬季素描》这首作品中,作曲家通过人为的加上重音记号的方式使节奏达到多变的效果,使听众产生变换拍号的感觉,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音乐的不稳定性和紧张感,使音乐始终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气氛之中。例如,第三乐章“围坐在一起”的主题开始部分,下声部原本2/4的节拍规律由于加上了重音记号使音乐已转换为1/4+1/8+1/8的节拍效果。此外还运用了大量相同节奏型和相同音高的固定音型作为伴奏和声贯穿全曲,来突出上方主题声部欢快的情绪。
(2)作曲家在纵向节奏上不断追求复杂化,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奏层面并置。在第六乐章“节日的欢歌”的中间部分,节奏采用纵向的“复调”样式的结合。节拍、小节线到音符的排列方式虽然十分“古典”,但重音记号却改变了一切:高音声部拍号仍为4/4拍,但低音声部实际却是2/4拍。
3 调式调性
(1)钟子林教授在《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中提到:“20世纪作曲家比较强调汲取民间音乐固有的特征和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春天的图画》中的主题旋律大多来自于俄罗斯民族原始的音乐素材。这些音乐多采用民间调式,节奏常出现不规则的节奏重拍,旋律发展带有自由和即兴等特点,以此来表现俄罗斯特有的民族形象,抒发民族情感。如第六乐章“朝着太阳”中作曲家运用了俄罗斯广泛和普遍流传的一种民族调式——吉普赛调式。第二乐章“春之声”中,作曲家还较多地运用了八声音阶及十二音体系等现代音乐创作手法。
(2)用临时变音记号代替调号
《冬季素描》中用到了20世纪现代音乐极为常用的一种记谱方法,即每个乐章都不使用调号表示调性,而是采用临时变音记号。而任何一个临时变音记号仅对其所依附的音符起作用。
4 旋律与和声运用
20世纪不协和和声宣告解放,不协和音响已不再寻求解决,有些作曲家更是开创了个性化的和声表现手法。在组曲《冬季素描》里,作者运用的和弦大多为三和弦结构,把传统功能和声与非传统功能和声技法综合地加以运用。例如第二乐章尾声中运用的三度叠置和声就是保留了传统功能和声的结构,而在第三乐章的连接段则大量使用了非传统功能和声的不转位的四度和弦的连续进行。此外,几乎每个乐章波浪起伏的旋律线条中都使用了大量的经过音,使音乐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一些由两个或三个不同的三和弦构成,并省略重复音的特殊和弦的运用,使音响效果与七和弦、九和弦相似,听起来类似“音群聚集”的效果。
二 以手风琴乐器本身的特点为基础来进行创作
库夏科夫在创作手风琴作品时,除了注重作曲技法的运用外,还善于结合手风琴这件乐器自身的独特之处,充分挖掘和发挥手风琴自身的特点,运用手风琴丰富的表现力来塑造音乐形象,描绘场景和氛围。
1 运用手风琴所特有的结构来进行创作
手风琴本身带有可变换音色的变音器。传统四排簧手风琴有11个变音器,而最大规格的巴扬自由低音手风琴有15个变音器,可变换出9个不同音色。几乎每一部手风琴作品中都会多次用到变音器来变换音色,表现作曲家所要表达的内容。库夏科夫在他的手风琴作品中巧妙运用了多种音色变音器的变换,来描绘不同画面,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例如,在《冬季素描》的第一乐章“窗上的冰花”中,作曲家运用明亮的高八度单排簧单簧管音色变音器,以行板的速度、很弱的演奏力度、连绵不断的旋律线、低沉柔和的小调,配合手风琴特有的颤风箱技巧,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随后,三排簧的风笛音色配以不断增强的力度、起伏有致的旋律线、低声部音程的连接,勾勒出一幅恰似水汽起伏升腾、水雾弥漫的画面。《春天的图画》第三乐章“冬天的回音”,作曲家用风笛音色,以九度跳进接下行小二度作为动机音型进行下行模进模仿鸟儿的鸣叫,来描绘顿河流域三月初冬去春来,万物即将复苏的情景。
手风琴由键盘、风箱、键钮三部分组成。排气阀门原本是用来调整风箱,放出风箱内的剩余气体使风箱在无声状态下回到闭合状态的装置。在排气时,会因为推拉风箱的速度不一而产生强弱不同的气流声。这一形象化的声响,被作曲家用在手风琴音乐的创作中,以表现俄罗斯漫长冬季呼啸的北风。《春天的图画》第三乐章“冬天的回音”结尾处低沉的E音以很弱的力度下行刮奏后接排气阀门的使用来模仿渐渐平息的风声,预示着寒冷的冬天不管寒风怎样呼啸也是要慢慢过去的。
2 运用手风琴所特有的演奏技巧来进行创作
风箱的特殊技巧在手风琴作品中被经常用到,经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论是作曲家为了渲染气氛而作的抖风箱、颤风箱,还是能产生特殊音响的效果敲、拍打风箱。《春天的图画》第三乐章“冬天的回音”第19小节用三连音抖风箱描写剧烈刮着的北风。《冬季素描》第一乐章“窗上的冰花”则用四音列形成的非三度叠置不谐和和弦由高声部到低声部配合风箱颤音由强到弱依次叠加,将窗上冰花渐渐融化的过程描绘得栩栩如生。
通过对库夏科夫两首手风琴作品创作风格及特点的分析,使我们对他的各个时期的音乐作品有了深刻认识。作品采用组曲这种古典曲式的结构框架,加入具有民族民间特点的因素,运用20世纪现代音乐创作技法,使作品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近现代音乐的色彩。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我们也清楚看到他对手风琴这件乐器的挚爱和对生活的深思与感悟,而这些都是促使他创作出如此经典鲜活的手风琴作品的直接原因。库夏科夫的这些经典作品将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的特征与传统作曲手法相结合,并加入大量近现代作曲手法,使俄罗斯现代手风琴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焕发出新的活力,把俄罗斯的手风琴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 Friedrich Lips:The Art Of Bayan Playing.Musikverlag Ulrich Schmulling,Deutschland,1991.
[2] 陈一鸣:《手风琴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3]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4] 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5] 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6] 王树生:《手风琴的教学与演奏》,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 姚恒璐:《二十世纪作曲技法分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何巍,女,1978—,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手风琴表演,工作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关键词:库夏科夫 手风琴作品 创作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安纳托利·伊凡诺维奇·库夏科夫是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家,对世界手风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库夏科夫一生创作了大约40首乐曲,80多部题材不同的作品。其创作领域广泛,除手风琴作品外,还涉及交响乐、歌剧、声乐、钢琴等领域的作品。为巴扬而写的主要作品有:《嬉游曲》、《赋格与滑稽曲》、组曲《春天的图画》、组曲《秋日景色》、组曲《冬季素描》等。他的作品中既有人性中孤独、苦难、深思的一面,又有表现大自然美丽景色、向往美好自由生活的一面。库夏科夫的创作形成了一种新的现代巴扬音乐的表现方式,把巴扬手风琴这样一个古老民族乐器的演奏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俄罗斯的音乐历史增添了绚烂的一页。
从库夏科夫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20世纪西方不同乐派的创作风格。叶列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波卡赞尼克把库夏科夫的创作生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探索、形成阶段;第二阶段为新浪漫主义阶段;第三阶段为沉思阶段。《冬季素描》和《春天的图画》是库夏科夫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手风琴演奏者接触比较多的两部作品,其中《冬季素描》属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的作品,具有第二阶段新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特征;《春天的图画》属于第三阶段的作品,带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力。同时,他在作品中又将俄罗斯的民间音乐素材与不同风格的音乐自然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这首音乐作品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有近现代音乐的特征。
这两部作品都流露出强烈的俄罗斯民族精神气质,体现出作曲家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对本民族民间音乐的浓厚兴趣。库夏科夫从民间汲取滋养,重视民间素材的运用,挖掘民间音乐本身的特点,发现新的民族音乐特征,采用具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标题及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旋律、调式、和声、节奏、节拍等元素,对民族性音乐语言进行创造性使用,使这两部作品流露出浓浓的俄罗斯民族风情,带有鲜明的民族乐派风格特征。其中《冬季素描》以立体化的旋律、丰富多变的音色、不协和的音响、快度的和弦交替、传统与非传统功能的平行和声连接、自然大小调与民族调式交替、俄罗斯民族复节拍的运用等,描绘出勤劳质朴热情的哥萨克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生动的大自然景象,以及他们周围的色彩、光线和气氛,具有印象派的风格特点。而《春天的图画》带有作曲家鲜明的主观感受但又不完全抛弃客观世界,具有典型的表现主义音乐风格。主要表现在:作品采用八声音阶,有主音的十二半音体系;缺乏完整的旋律,多为零散的、片段性的、急剧跳动的旋律进行;极端的力度变化;音色在作品中地位的提高;偶尔出现的不协和和弦和不清晰的节拍;突破小节线和强弱规则交替限制的节奏;广泛使用的固定音型;模糊的曲式结构;用描写性标题音乐反映现实生活,利用手风琴的非常规演奏手段来刻画音乐形象,以此来反映作曲家对逝去的岁月,对所经历过的悲伤快乐的回忆及内心的思索。
库夏科夫的手风琴作品不但在创作风格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在创作技法上和对手风琴这件乐器的掌握运用上也有其独到之处。下面就以《冬季素描》和《春天的图画》这两首作品为例进行分析,探索库夏科夫手风琴作品的创作特点,以此来感悟作曲家赋予作品的情感和创作历程。
一 库夏科夫手风琴作品中作曲技法的特点
20世纪成功的音乐作品大都是具有十分强烈的创作个性,它们在音乐美学、思维方式、技法形成以及风格流派等各方面存在着同以往传统音乐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形成逻辑,不再追求流畅的、声乐化的旋律,而是突出乐器的个性化,大量增加大跳、棱角性等不规律的旋律。库夏科夫的创作生涯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直到90年代。他的音乐个性鲜明,把各种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素材和中世纪调式音乐、俄罗斯民族音乐进行有机地结合,吸收20世纪不同乐派的风格,形成了其特有的创作特点。下面具体分析库夏科夫手风琴作品中作曲技法的特点。
1 音色的运用
音色在库夏科夫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春天的图画》和《冬季素描》这两首组曲都带有标题性,每一乐章描写的都是不同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画面。他通过音符的组合、手风琴变音器的转换、旋律的交错进行模仿出鸟儿鸣叫、马蹄踏地的音色。例如《春天的图画》第三乐章“冬天的回音”,作曲家用风笛音色,以九度跳进接下行小二度模仿鸟儿的鸣叫。《冬季素描》第二乐章“三套马车”中用等节奏伴奏音型作为和声背景,来模仿马蹄清脆、均匀的声音效果。第四乐章“北风”中用大管的音色加以十六分音符在中音区的连续进行模仿冬季的俄罗斯北风呼啸的音色效果。
2 节奏的运用
20世纪之前的创作中,节奏仅仅是音乐在时间上的一种组织形式,人们只是把它当成一种“陪衬”来使用。但进入20世纪后,这种现象得到了彻底改变,作曲家的作品在节奏形式上变化多样,节奏甚至可以成为音乐的主题和动机。除此之外,作曲家在弱拍位上又添加了很多意外的重音,这使节奏已几乎不受小节线的限制。
(1)在《冬季素描》这首作品中,作曲家通过人为的加上重音记号的方式使节奏达到多变的效果,使听众产生变换拍号的感觉,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音乐的不稳定性和紧张感,使音乐始终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气氛之中。例如,第三乐章“围坐在一起”的主题开始部分,下声部原本2/4的节拍规律由于加上了重音记号使音乐已转换为1/4+1/8+1/8的节拍效果。此外还运用了大量相同节奏型和相同音高的固定音型作为伴奏和声贯穿全曲,来突出上方主题声部欢快的情绪。
(2)作曲家在纵向节奏上不断追求复杂化,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奏层面并置。在第六乐章“节日的欢歌”的中间部分,节奏采用纵向的“复调”样式的结合。节拍、小节线到音符的排列方式虽然十分“古典”,但重音记号却改变了一切:高音声部拍号仍为4/4拍,但低音声部实际却是2/4拍。
3 调式调性
(1)钟子林教授在《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中提到:“20世纪作曲家比较强调汲取民间音乐固有的特征和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春天的图画》中的主题旋律大多来自于俄罗斯民族原始的音乐素材。这些音乐多采用民间调式,节奏常出现不规则的节奏重拍,旋律发展带有自由和即兴等特点,以此来表现俄罗斯特有的民族形象,抒发民族情感。如第六乐章“朝着太阳”中作曲家运用了俄罗斯广泛和普遍流传的一种民族调式——吉普赛调式。第二乐章“春之声”中,作曲家还较多地运用了八声音阶及十二音体系等现代音乐创作手法。
(2)用临时变音记号代替调号
《冬季素描》中用到了20世纪现代音乐极为常用的一种记谱方法,即每个乐章都不使用调号表示调性,而是采用临时变音记号。而任何一个临时变音记号仅对其所依附的音符起作用。
4 旋律与和声运用
20世纪不协和和声宣告解放,不协和音响已不再寻求解决,有些作曲家更是开创了个性化的和声表现手法。在组曲《冬季素描》里,作者运用的和弦大多为三和弦结构,把传统功能和声与非传统功能和声技法综合地加以运用。例如第二乐章尾声中运用的三度叠置和声就是保留了传统功能和声的结构,而在第三乐章的连接段则大量使用了非传统功能和声的不转位的四度和弦的连续进行。此外,几乎每个乐章波浪起伏的旋律线条中都使用了大量的经过音,使音乐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一些由两个或三个不同的三和弦构成,并省略重复音的特殊和弦的运用,使音响效果与七和弦、九和弦相似,听起来类似“音群聚集”的效果。
二 以手风琴乐器本身的特点为基础来进行创作
库夏科夫在创作手风琴作品时,除了注重作曲技法的运用外,还善于结合手风琴这件乐器自身的独特之处,充分挖掘和发挥手风琴自身的特点,运用手风琴丰富的表现力来塑造音乐形象,描绘场景和氛围。
1 运用手风琴所特有的结构来进行创作
手风琴本身带有可变换音色的变音器。传统四排簧手风琴有11个变音器,而最大规格的巴扬自由低音手风琴有15个变音器,可变换出9个不同音色。几乎每一部手风琴作品中都会多次用到变音器来变换音色,表现作曲家所要表达的内容。库夏科夫在他的手风琴作品中巧妙运用了多种音色变音器的变换,来描绘不同画面,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例如,在《冬季素描》的第一乐章“窗上的冰花”中,作曲家运用明亮的高八度单排簧单簧管音色变音器,以行板的速度、很弱的演奏力度、连绵不断的旋律线、低沉柔和的小调,配合手风琴特有的颤风箱技巧,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随后,三排簧的风笛音色配以不断增强的力度、起伏有致的旋律线、低声部音程的连接,勾勒出一幅恰似水汽起伏升腾、水雾弥漫的画面。《春天的图画》第三乐章“冬天的回音”,作曲家用风笛音色,以九度跳进接下行小二度作为动机音型进行下行模进模仿鸟儿的鸣叫,来描绘顿河流域三月初冬去春来,万物即将复苏的情景。
手风琴由键盘、风箱、键钮三部分组成。排气阀门原本是用来调整风箱,放出风箱内的剩余气体使风箱在无声状态下回到闭合状态的装置。在排气时,会因为推拉风箱的速度不一而产生强弱不同的气流声。这一形象化的声响,被作曲家用在手风琴音乐的创作中,以表现俄罗斯漫长冬季呼啸的北风。《春天的图画》第三乐章“冬天的回音”结尾处低沉的E音以很弱的力度下行刮奏后接排气阀门的使用来模仿渐渐平息的风声,预示着寒冷的冬天不管寒风怎样呼啸也是要慢慢过去的。
2 运用手风琴所特有的演奏技巧来进行创作
风箱的特殊技巧在手风琴作品中被经常用到,经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论是作曲家为了渲染气氛而作的抖风箱、颤风箱,还是能产生特殊音响的效果敲、拍打风箱。《春天的图画》第三乐章“冬天的回音”第19小节用三连音抖风箱描写剧烈刮着的北风。《冬季素描》第一乐章“窗上的冰花”则用四音列形成的非三度叠置不谐和和弦由高声部到低声部配合风箱颤音由强到弱依次叠加,将窗上冰花渐渐融化的过程描绘得栩栩如生。
通过对库夏科夫两首手风琴作品创作风格及特点的分析,使我们对他的各个时期的音乐作品有了深刻认识。作品采用组曲这种古典曲式的结构框架,加入具有民族民间特点的因素,运用20世纪现代音乐创作技法,使作品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近现代音乐的色彩。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我们也清楚看到他对手风琴这件乐器的挚爱和对生活的深思与感悟,而这些都是促使他创作出如此经典鲜活的手风琴作品的直接原因。库夏科夫的这些经典作品将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的特征与传统作曲手法相结合,并加入大量近现代作曲手法,使俄罗斯现代手风琴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焕发出新的活力,把俄罗斯的手风琴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 Friedrich Lips:The Art Of Bayan Playing.Musikverlag Ulrich Schmulling,Deutschland,1991.
[2] 陈一鸣:《手风琴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3]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4] 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5] 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6] 王树生:《手风琴的教学与演奏》,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 姚恒璐:《二十世纪作曲技法分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何巍,女,1978—,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手风琴表演,工作单位:唐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