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基层干部认识还停留在以前,在新督查时代就会疲于应付,“基层干部必须转变观念,适应这个新时代”。
如今,督查部门成了地方政府最忙的部门。宿州市政府督查室的杨泽好,已经连续半个多月没有休息了,没日没夜的忙,这样的工作状态对于他这个7年多的老督查来说还是头一次。用他的话形容,他们部门是“搞材料的人屁股不离板凳,去现场督查的人屁股不沾板凳”。
杨泽好的忙碌,是因为他正处在一场风暴的“暴风眼”。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样的“督查风暴”也前所未有。从2014年开始,新一届中央政府高举督查“利剑”,向政策落实“中梗阻”宣战。特别是2015年国务院大督查中,查出382个突出问题,问责处理1456人,给地方官员带来极大的震撼。
这是一场怎样的“风暴”?它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什么样的压力与改变?
督查之变
亲历大督查的杨泽好,对“督查风暴”有着切身的体会。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项督查中,督查组对他们全市一千多个行政审批事项进行逐项审查,每一个点都不放过。
“有的收费项目晚取消一天就多收一天钱,督查规定是从中央文件下发之日起立即停止。督查组发现一个收费项目,立即把部门负责人叫过来说明情况。”3天高强度的督查让老杨印象非常深刻,“过去督查不像现在这么细致,有系统性的,督查到每一个点,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督查的作用。”
督查并不是新鲜事物,过去从上到下每年都会有各种专项督查。但从2014年开始,督查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近两年国务院大督查,都由李克强总理亲自定调、亲自拍板督查主题和对象,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主题之广均为历年罕见。
2014年,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赴27个部门及16个省督查,每个督查组都由部级官员带队,督查形式“注重创新”。不仅要听取省市工作汇报,还要召开座谈会,听取不同部门、基层和企业的意见。同时会针对特定主题展开调研和暗访,并抽查相关文件、材料及档案。派往地方的督查组还深入现场等进行实地督查。
2015年国务院督查组增至11个,督查范围扩大到35个部门及18个省,不仅时间更长、规模更大、阵容更强,而且对发现问题的整改和追踪落实更动真格,“该办就办,奖罚分明!”由此,一场“督查风暴”席卷全国。
“任何战略部署、任何政策措施,如果没有督查和评估,就不会产生预期效果。”参与国务院督查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满传告诉《决策》,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重视抓落实不够,导致很多工作光有部署,没有跟进督查,往往是虎头蛇尾,甚至不了了之,达不到预期效果,“督查是提升执行力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王满传看来,与以往的督查相比,近两年的督查有几个特点:一是力度更大;二是增加了督查主体,除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督查之外,还委托相对独立的专业部门开展第三方评估,使结果更加客观;三是将审计与督查相结合,2015年对一些重大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四是重视督查成果的运用,国务院要求相关部门和地方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逐项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
大督查将压力自上而下传导,有压力才有动力。“督查风暴”促使基层干部不敢懈怠、积极作为,从而打破政策执行“中梗阻”。
自我革命
事实上,根据《决策》的调查,这场“督查风暴”之前,一些地方已经先后开始主动的自我督查。这些地方上的督查行动并没有大张旗鼓,但同样在当地卷起了一场场小的风暴。
安徽宿州市早在国务院大督查之前,就已经建立了大督查工作机制。每个月都会召开大规模的工作任务调度会,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参加,对全市重点工作进行现场督促,这样高规格的督查多年来风雨无阻。市级领导挂帅的“高层次”督查,与重大决策多部门联合督查、两办督查室专项政务督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大督查机制,在地方抓落实中发挥出强大的威力。
而山东潍坊、深圳罗湖等地,彻底改变了传统督查方式,创新网上督查督办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得督查督办更加高效便捷、公开透明,效果立竿见影。2014年底,重庆市首次对重大决策部署督查工作引入第三方评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重庆市还将探索推进第三方评估的制度化、常态化。
近年来,像宿州、潍坊等高度重视督查的地方并不少见。从中央到地方,为何会在此时不约而同地刮起“督查风暴”?
“每年相关的政策、大政方针很多,到了基层重点还是抓落实,我感觉现在的督查抓住了工作的‘牛鼻子’。 在工作推进机制上,可能以前抓落实的力度还不够。现在督查机制跟上来以后,基层执行力有了很大的改观。”安徽一县级官员告诉《决策》。
从地方自身发展来看,同样也需要依靠督查来强力推进工作。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各地都制定了很好的发展战略,但“三分战略,七分落实”。区域发展综合实力的竞争,最终比拼的就是地方政府的执行力。
“如果有很好的执行力,可以把战略变成非常好的发展蓝图;如果执行力差,再好的战略也没用。各地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上述官员看来,地方政府施政的重心就是要抓执行、抓贯彻落实,所以地方上才会主动掀起“督查风暴”。
无论是抓执行力还是督查,最终的工作落点都是在基层,基层如何看“督查风暴”?“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理念,特别是依法治国背景下,所有工作都要依法依章办事,这就给基层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很多以前司空见惯的工作方法,现在都行不通了,所以执行难度加大,导致一些基层干部不想干、干不好。”皖北一乡镇干部告诉《决策》,现在基层推进工作过程中出现很多新变化。
“转型期基层干部也需要一个转型的过程,基层干部需要吸收消化新的思维理念,建立新的工作方法。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你不催他他可能就慢慢干,你要催他他也很快能适应过来。”参与督查的國务院发展中心包雅钧博士认为,督查推动了基层行政方式的变革。
行政方式变革
如今,督查部门成了地方政府最忙的部门。宿州市政府督查室的杨泽好,已经连续半个多月没有休息了,没日没夜的忙,这样的工作状态对于他这个7年多的老督查来说还是头一次。用他的话形容,他们部门是“搞材料的人屁股不离板凳,去现场督查的人屁股不沾板凳”。
杨泽好的忙碌,是因为他正处在一场风暴的“暴风眼”。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样的“督查风暴”也前所未有。从2014年开始,新一届中央政府高举督查“利剑”,向政策落实“中梗阻”宣战。特别是2015年国务院大督查中,查出382个突出问题,问责处理1456人,给地方官员带来极大的震撼。
这是一场怎样的“风暴”?它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什么样的压力与改变?
督查之变
亲历大督查的杨泽好,对“督查风暴”有着切身的体会。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项督查中,督查组对他们全市一千多个行政审批事项进行逐项审查,每一个点都不放过。
“有的收费项目晚取消一天就多收一天钱,督查规定是从中央文件下发之日起立即停止。督查组发现一个收费项目,立即把部门负责人叫过来说明情况。”3天高强度的督查让老杨印象非常深刻,“过去督查不像现在这么细致,有系统性的,督查到每一个点,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督查的作用。”
督查并不是新鲜事物,过去从上到下每年都会有各种专项督查。但从2014年开始,督查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近两年国务院大督查,都由李克强总理亲自定调、亲自拍板督查主题和对象,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主题之广均为历年罕见。
2014年,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赴27个部门及16个省督查,每个督查组都由部级官员带队,督查形式“注重创新”。不仅要听取省市工作汇报,还要召开座谈会,听取不同部门、基层和企业的意见。同时会针对特定主题展开调研和暗访,并抽查相关文件、材料及档案。派往地方的督查组还深入现场等进行实地督查。
2015年国务院督查组增至11个,督查范围扩大到35个部门及18个省,不仅时间更长、规模更大、阵容更强,而且对发现问题的整改和追踪落实更动真格,“该办就办,奖罚分明!”由此,一场“督查风暴”席卷全国。
“任何战略部署、任何政策措施,如果没有督查和评估,就不会产生预期效果。”参与国务院督查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满传告诉《决策》,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重视抓落实不够,导致很多工作光有部署,没有跟进督查,往往是虎头蛇尾,甚至不了了之,达不到预期效果,“督查是提升执行力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王满传看来,与以往的督查相比,近两年的督查有几个特点:一是力度更大;二是增加了督查主体,除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督查之外,还委托相对独立的专业部门开展第三方评估,使结果更加客观;三是将审计与督查相结合,2015年对一些重大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四是重视督查成果的运用,国务院要求相关部门和地方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逐项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
大督查将压力自上而下传导,有压力才有动力。“督查风暴”促使基层干部不敢懈怠、积极作为,从而打破政策执行“中梗阻”。
自我革命
事实上,根据《决策》的调查,这场“督查风暴”之前,一些地方已经先后开始主动的自我督查。这些地方上的督查行动并没有大张旗鼓,但同样在当地卷起了一场场小的风暴。
安徽宿州市早在国务院大督查之前,就已经建立了大督查工作机制。每个月都会召开大规模的工作任务调度会,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参加,对全市重点工作进行现场督促,这样高规格的督查多年来风雨无阻。市级领导挂帅的“高层次”督查,与重大决策多部门联合督查、两办督查室专项政务督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大督查机制,在地方抓落实中发挥出强大的威力。
而山东潍坊、深圳罗湖等地,彻底改变了传统督查方式,创新网上督查督办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得督查督办更加高效便捷、公开透明,效果立竿见影。2014年底,重庆市首次对重大决策部署督查工作引入第三方评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重庆市还将探索推进第三方评估的制度化、常态化。
近年来,像宿州、潍坊等高度重视督查的地方并不少见。从中央到地方,为何会在此时不约而同地刮起“督查风暴”?
“每年相关的政策、大政方针很多,到了基层重点还是抓落实,我感觉现在的督查抓住了工作的‘牛鼻子’。 在工作推进机制上,可能以前抓落实的力度还不够。现在督查机制跟上来以后,基层执行力有了很大的改观。”安徽一县级官员告诉《决策》。
从地方自身发展来看,同样也需要依靠督查来强力推进工作。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各地都制定了很好的发展战略,但“三分战略,七分落实”。区域发展综合实力的竞争,最终比拼的就是地方政府的执行力。
“如果有很好的执行力,可以把战略变成非常好的发展蓝图;如果执行力差,再好的战略也没用。各地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上述官员看来,地方政府施政的重心就是要抓执行、抓贯彻落实,所以地方上才会主动掀起“督查风暴”。
无论是抓执行力还是督查,最终的工作落点都是在基层,基层如何看“督查风暴”?“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理念,特别是依法治国背景下,所有工作都要依法依章办事,这就给基层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很多以前司空见惯的工作方法,现在都行不通了,所以执行难度加大,导致一些基层干部不想干、干不好。”皖北一乡镇干部告诉《决策》,现在基层推进工作过程中出现很多新变化。
“转型期基层干部也需要一个转型的过程,基层干部需要吸收消化新的思维理念,建立新的工作方法。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你不催他他可能就慢慢干,你要催他他也很快能适应过来。”参与督查的國务院发展中心包雅钧博士认为,督查推动了基层行政方式的变革。
行政方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