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
师哲 口述 李海文 著
九州出版社
2015年2月版
毛主席说:“把话收回来,不请他了。”
斯大林好似也懂得我们在谈什么,于是问我:“他说什么?”
我回答:“是我们之间的话。”
这段对话发生在毛泽东访苏期间,因中方未按要求与苏联、蒙古同时发布批驳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言论的声明,斯大林就此提出批评。为缓和气氛,斯大林用自己的车带大家返回,但毛泽东始终不发一言,中方翻译师哲邀请斯大林有机会访问中方代表团住处,斯大林欣然同意,但毛泽东猜出谈话内容,于是便出现了上面那段有趣的对话,如非当事人,恐怕永远想象不出这样的场景。
师哲曾在苏联生活14年,并长期在格别乌(克格勃前身)工作,回国后名义上是任弼时的秘书,实际上主要担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与普通译员不同,他曾担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主任等,熟悉高层决策过程,视野更开阔,所以他的回忆录特别“有料”。
比如为出版《毛泽东选集》俄文版,苏联派来顶尖哲学家尤金,毛泽东与他一见如故,尤金当面总是夸毛泽东发展了马列主义,但在私密场合,却会不经意地说:毛泽东的这个观点和托洛茨基是一样的……
尤金第二次访华时,毛泽东为敲山震虎,曾指着师哲说,他们陕西人中就有人反对我(高岗也是陕西人),尤金不明所以,和同事讨论了半天,此后开始躲避师哲,连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中方根据苏方建议,在递交国书仪式后举办宴会,苏方特意订了全聚德烤鸭,没想到鸭子经长途跋涉,到场时已凉透,根本咬不动,后来接国书仪式不再举办宴会。
这些有趣的细节,俨然将读者拉回历史现场,而书中另外一些细节则对全面理解历史有着特殊价值。
比如1947年3月初,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毛泽东与莫斯科有单独的电报联系,由师哲负责,毛泽东让师哲销毁全部往来文件。考虑到档案珍贵,师哲问可否择其要者,自己随身携带,毛泽东不同意,反问道:如果你被逮捕了呢?师哲回屋正准备,毛泽东已带着女儿来了,名为陪孩子玩,实为监督。全部烧毁后,毛泽东还用木棍拨开灰烬检查了一番。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居无定所,但每到一个村,调查工作立刻展开,村民情况尽在掌握。
再比如,1950年10月,“抗美援朝”前夕,周恩来秘密访苏,通报中方意见,表示中国刚刚结束战争,正在恢复中,无法入朝参战。斯大林表示理解,并着手安排下一步的办法,而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电报通知周恩来,中国决定出兵。这个戏剧性的逆转,蕴含了太多的艰难。
在回忆录中,许多地方看似信笔带过,却意味悠长。比如延安时期,毛泽东基本不亲自迎接人,即使周恩来访苏归来,离别数月,也只是几天后办个欢迎会,而听说林彪回来,毛泽东立刻前去迎接。
再比如,“岸英回来时已22岁,他在苏联长大,养成了苏联人的习惯,中国人接受不了,江青再吹枕边风,毛泽东甚感烦恼”。可惜的是,未见更详细描述。
本书许多细节起到了澄清真相的作用,比如高岗“里通外国”的问题,苏联人柯瓦廖夫说高岗曾在中苏会谈中“建议宣布东三省为苏联的第17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毛泽东访苏时,柯瓦廖夫负责接待,故此说风靡一时,但通过师哲回忆可知,“他见了斯大林像个小学生一样站得笔直,十分紧张、拘谨。回答完了问题,斯大林示意让他出去,他就赶快退出会场。所以他并不知道谈判的经过”。科瓦廖夫曾说,高岗曾私下表示会向他提供中共高层情况,但高岗不懂俄文,科瓦廖夫不懂中文,他们如何交谈呢?可见“里通外国”说纯属子虚乌有。
不否认,师哲的回忆中也有一些误忆,比如称斯大林未曾建议国共划江而治;为了“抗美援朝”,苏联提供的贷款是一笔糊涂账,后来被赫鲁晓夫狠敲一笔……凡此种种,并无依据。这也说明,回忆录并非信史,读者应保持警惕。
本书此前曾出版过,并引起巨大轰动,但重读时却有如在读一本新书。究其原因,在于其细节异常丰富、翔实,每次阅读都能从中发现新的亮点。所谓杰作的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吧。此次增订补入了江青与毛泽东婚恋等部分,使其更加完整。
《中国2015:看清新常态》
胡舒立 主编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5年2月版
2015年是中国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身处巨大变革中的我们,如何充分认清这一新时代的特点?吴敬琏、许小年、周其仁、胡舒立等各行业的学者、企业家,从各自从事的领域出发,给出了极具建设性的观点。
《另一片海:阿拉伯之春、歐债风暴与新自由主义之殇》
张翠容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版
这是一本刻画地中海两端变局的见证之书,作者要讨论南欧国民面对欧债危机时的反抗和北非的“阿拉伯之春”运动。这两起事件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涉及更深层次的国际政治、金融问题。到底“地中海的变天”会造就一个“春天”,还是给世界带来“冬天”?作者是香港独立记者。
《沧海之后:当大师都是普通人的时候》
简繁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年1月版
作者是刘海粟唯一一位研究生,著名画家。他以自己与老友、著名画家丁绍光的交往为主线,写陈丹青、范增、史国良等一大批中国美术家在海内外的经历,写画坛大师们的艺术和为人,更写自己的一生。简繁为自己的老师刘海粟所写的传记《沧海》曾引起巨大关注和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