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思维方式助推思维方式现代化

来源 :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zs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纪念创刊百年的日子里,本刊特向读者推荐这部十多年前出版的著作,这是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的成果,今天读来仍极有现实意义。本刊的创刊编者,创办《科学》,既孜孜于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更孜孜于播撒“科学种子”。本刊自1985年复刊以来,也继承了这份“孜孜”。什么是科学的“种子”?如果说,“科学知识”是“鱼”,那么“科学思维方式”就是“渔”,它就是科学的“种子”。思维方式属文化的深层,要在传播科学的百年竿头更进一步,当向这一文化的深层前行。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这首先需要实现思维方式的现代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陈中立研究员等合著的《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以下简称《思维方式》)对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式以及它们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内容进行了创新性探索,是一部关于科学思维方式研究的重要著作。今天,重温这部著作,对于培养现代化思维方式和更加有效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思维方式》一书首先界定了“思维方式”概念:“我们认为,从认识论的角度,可以把思维方式看作是人的认识定势和认识运行模式的总和。”何谓“认识定势”?“它是指认识活动开始前的一种认识态势,即主体先有的意识状态,如思维的功能结构,认识图式,认识的心灵状态,等等。”何谓“认识运行模式”?“它是指认识运行中的方法、逻辑、线路、公式,等等。”认识定势是思维方式的静态表现,是具体思维活动的前结构,决定着认识运行模式。认识运行模式是思维方式的动态表现,是具体思维活动之中的结构,是认识定势的功能显现。每一种认识、把握世界的方式都对应着一种思维方式,例如,常识的思维方式、宗教的思维方式、哲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等。《思维方式》着力研究的正是科学的思维方式,简称科学思维方式。
  讨论“科学思维方式”,需要厘清“科学”的含义。“我们的着眼点在于‘科学思维方式’,就此而言,必须把科学看成是具有独立认识特征的活动。这种活动的历史样本无疑是迟至文艺复兴时期才在西欧出现的科学——人们常常把它称为‘近代科学’。”显然,这里所谓“科学”是以西方近代科学为起点和样本的,它不是“古代科学”,也不是“中国的传统科学”。“作为科学思维方式的原型,是形成近代科学核心的那些‘精确科学’——天文学、力学等物理学科。”科学就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科学何以可能”就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何以可能”。然而,在逻辑上仍然需要区别的是,“当我们说‘科学思维方式’时,我们用的是‘科学’的学理意义,并不涉及附加在该词上面的价值评判。”尽管《思维方式》是要彰显科学思维方式,但是在这个步骤上需要把“科学的”和“好的”、“合理的”、“有用的”、“值得信赖的”等做分割,把科学的事实判断和科学的价值判断做区分。对此,《思维方式》提出“科学中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的科学方式”两个概念,并且对两者的转化做出了透彻分析。
  “‘科学中的思维方式’指的是科学家或者科学共同体在研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上的特点。”“思维的科学方式”是“科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不断地改造着人们的思想的集中体现”,“前者是科学共同体在具体认识活动中展示出来的思维方式,后者则是科学中的思维方式向研究题材之外的认识活动的扩展”。在作者看来,“思维的科学方式”基于“科学中的思维方式”:“科学中的思维方式”经由科学家或者科学共同体不断证实或证伪,千锤百炼,终而有条件转化为“思维的科学方式”;在近代科学意义上,这种“科学中的思维方式”也十分有必要转化成“思维的科学方式”,同时不断被人们消化和吸收。
  就具体的转化方式而言,《思维方式》指出:“一般地说,科学对思维的科学方式的塑造基本上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1)科学知识建构了一幅科学的世界图景,为人们把握经验世界提供了精确的概念工具;科学知识所暗含的本体论预设成为人们对自然的基本看法。(2)科学知识被看作是唯一有效的知识,科学的认识模式成了其他认识活动的典范;力图达到‘科学’的认识活动争相仿效科学方法。(3)科学的价值和合理性标准成为基本判据。”“科学中的思维方式”从“世界图景”、“认识模式”、“价值标准”三方面规范、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思维的科学方式”之谓“科学”,便是“好的”、“合理的”、“有用的”、“值得信赖的”等意思了。“科学中的思维方式”局限于科学实践中,而“思维的科学方式”则把“科学的思维方式”带到了更广阔的实践领域。我们所谓“思维方式现代化”,就是要吸收和借鉴“科学中的思维方式”,使之转化为“思维的科学方式”,终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以此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指导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清楚了“科学中的思维方式”如何转化为“思维的科学方式”,但是对“科学的思维方式”之科学原则还不甚了解。《思维方式》指出,近代科学思维方式内蕴三个本体论预设,即齐一性原理、实体原理、因果原理,它们从根本上决定着并支撑起科学思维方式的“科学性”。“自然界的齐一性原理认为自然界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实体原理则讨论了这些变化的实体的性质;因果原理则认为所有的变化都是有原因的。这三个原理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对自然界得到这样一个观念: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具有因果律的形式,他们体现为实体的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规则作用。”
  (1)齐一性原理是指规律性。科学是揭示和解释规律。“科学的”意味着符合规律,认识到事物或事件的一般性。
  (2)实体原理是指本质性。尽管随着科学的发展,所谓“实体”、“本质”已由具体的“物”概念扩展至“场”概念,然而“原理本身,即所有变化都是作为基础的实体的变化,却还是一样的”。“科学的”不仅要认识规律,而且要抓住事物或事件的根本。
  (3)因果原理是指决定性。近代自然科学拒绝目的论解释,主张寻找动力因。因果律是所有规律背后的规律,它决定了科学的可认知属性。“科学的”意味着依靠人的理性去寻找事物或事件背后的原因。另外,在《思维方式》里还谈到了科学思维方式的知识成分具有历史相对性。三大原理规定了科学的本性,是科学(以近代科学为典范)的本体论预设,不过在具体的科学事实中,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具体科学”往往被后来所证伪。   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究竟如何看待科学思维方式的“变”与“不变”?对此《思维方式》考察了复杂性科学,并以混沌现象和突现现象为例进行了具体说明。混沌现象表明,一方面“确定性系统存在着内在随机性”,另一方面“混沌并不是无序”。一般来讲混沌似乎在推翻决定论,然而当引入混沌运动的微分系统或差分系统时则又完全证明是决定论的。“突现是指系统在演化过程中的某个关键点上出现的非还原的秩序或结构模式。”任何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都是处在“融秩序和混沌于某种特殊平衡”的活跃状态。“系统包含某种演化中的混沌作用,才能使它成为一个非均衡的体系,才能在混沌的边缘产生新现象的突变。”从突现现象可以看到,必然与偶然、有序与无序、均衡与非均衡、规则与不规则两者交错相生,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加强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冲击,构成对科学思维方式的有效补充和有力促进。复杂性科学启发出一种整体性思维模式,“一方面强调宏观层面的突现的特性,另一方面力求从微观层面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作用来理解这种特性”。因此说,复杂性科学“揭示了新的事实和规律,提供了新的观念,部分改变了科学的世界图景”,不过“总的来看,复杂性科学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对近代科学思维方式作根本性的颠覆。……复杂性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对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丰富和拓展”。一方面作为追求真理的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式仍然以齐一性原理、实体原理、因果原理为其基础和原则;另一方面随着科学视野的开阔,科学思维方式的具体内容也随之更新。
  关于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一方面“社会发展的程度(状况)和特点,决定着思维方式的结构和状态”,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作用(或称反作用)”。
  具体到“什么是现代化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指出,“现代化思维方式是指与现代化实践活动相适应的理性认识的方式,是现代化实践方式的反映,是建立在现代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现代化实践方式和科学发展的特点决定了现代化思维方式的特征。现代化思维方式是以辩证思维为核心的,并在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具体化。”现代化思维方式的特点有:求实性、开放性、创造性、系统性、多维性、前瞻性等。这正好与科学思维方式不谋而合。
  思维方式现代化首先是要吸收科学思维方式的求真务实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实现思维方式现代化的根本前提;第二是要面向现实本身,立足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古今中外的思维方式成果批判性继承、创新性发展:第三是要善于研究和吸收现代科学成果和现代科学思维方式,例如系统论及其思维方式、混沌理论及其思维方式等。第四是要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辩证思维不是“变戏法”思维,科学事实不容“想当然”,努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精确性。第五是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拓宽思维视野的广度和深度。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思维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没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状态做基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难以成功。”近代(现代)科学,作为人类文明大浪淘沙的“沉淀”和“结晶”,不仅创造出巨大的物质生产力。而且创造出一种基于理性的科学思维方式。尽管在“科学中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的科学方式”之间不能贸然画等号,但是“科学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保证了必然与应然、事实与价值的统一。科学思维方式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在“近代科学”不发达、科学思维方式传统缺乏的中国,大胆吸收、利用科学思维方式。对实现思维方式现代化、助推当代中国发展意义重大。
其他文献
[本刊讯]由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刘俊领衔来自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以及昆士兰大学等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首次在采自于云南罗平国家地质公园的初龙型爬行动物化石中发现胎生证据,重塑了科学家对爬行动物生殖方式演化的理解,并显示胎生和后代性别基因决定机制两者结合使得爬行动物得以成为中生代海洋中的霸主。成
期刊
[本刊讯]由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的龚能团队与蒲慕明合作,通过设计一种新的视觉一本体位置偶联训练方法,发现经过训练的恒河猴可以自发地表现出镜像自我识别的能力。成果以“经过镜前视觉一本体位置偶联训练的恒河猴自发表现出镜像自我识别能力”为题,在线发表于2017年2月13目的Proceedings of the ntional Acdemy of scien
期刊
像地球上的种族、语言、宗教、经济活动等人文要素一样,科学,特别是历史上的科学,呈现出一定的地理分布特征,没有抽象的、超时空的科学。而且,科学的所史地理分布特性一开始便蕴含着自然的、生态的过程。  在科学形成的早期阶段,科学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较强而对环境的生态反作用力相对较弱;当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就逐渐减弱而所具有的生态功能便充分显现出来。在历史上,这种生态功能表现为积极与消
期刊
[本刊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FAST)是国家“十一五”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并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地位。2015年11月21日,FAST馈源舱成功升舱,标志着FAST馈源支撑系统正式进入六索带载联调阶段,向竣工迈出关键一步。
期刊
根据牛顿(I.Newton)的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零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种性质就是惯性;而且物体在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获得加速度,发生运动速度和/或运动方向的改变,加速度大小与物体惯性质量成反比。换句话说,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程度,取决于克服物体惯性的力作用大小。  人和其他高等动物称得上自主控制运动的物理系统。他们是怎样获取上述定律所讲的自身运动状态及其
期刊
整整一百年前,1916年1月,本刊2卷1期在首篇文章位置,刊出了《科学精神论》一文,作者是中国科学社社长任鸿隽。去年,本刊67卷6期又加注重新发表。  本刊前辈首论“科学精神”  这篇文章创用了“科学精神”这一中文词汇,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自任鸿隽首次使用以来,“科学精神”一词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今天已成常用词汇,具有了丰富的含义。  什么是科学精神?本刊前辈作者多有精到的论述。  在《科学精神论
期刊
百年妇产学科的发展表明,每当生命科学新技术面世,首先遭遇医学伦理挑战的学科,就是妇产科,但直接体现生命科学人文素质的,也是妇产科。  自人类先祖萌发生、死概念,生殖意识和生殖器崇拜随之产生。新石器时代,婴幼儿尸体瓮棺葬并在陶器上凿孔,是先民期盼生灵回归,生命繁衍,将生育概念与社会进程原始对接的证据。当人口增长和生产力水平矛盾时,华夏文化中的性别选择和溺婴现象,本质是生育、接产等妇婴技术的成熟体现,
期刊
长江流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多样的经济文化和地理区位优势,在我国经济区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但近20年来,人类对流域资源利用和生态破坏强度不断加重,协调这个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发展需要更深层次的科学认识和科学依据。  长江流域是指长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广大区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市、自治区,流域总面积180万公里2,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8%,全流
期刊
由中国科技史研究学者编撰的《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研究视角新颖,个案特色鲜明,文献史料丰富,揭示了近现代中国技术转移与创新的模式和机制。  还是在20世纪末,作为研究科学技术史的国家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就已经开始酝酿重大的研究方向调整:在继续从事古代科技史研究的同时,建制化地开拓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为此实施了列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的“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
期刊
神经元间的信号传输,历来是神经科学一个基础而重要的研究领域。科学家在已经对神经传导和突触传递进行了长期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的历史基础上,又开始关注神经元的细胞周围调制问题。经科学家研究脑的功能,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调节功能,另一个是神智(mind)功能。这两类功能的实现都依靠三种基本的神经活动,即神经传导、神经传递以及神经元的调制。本文着重要讲的是神经元的调制,这里所讲的调制实际是对神经元兴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