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极为复杂,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消彼长,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经济发展中“两难”问题增多。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面临很多困难,特别是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国内部分重要农产品供应趋紧,通胀预期增强,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压力较大。下半年,我国经济面临形势仍很复杂,经贸工作任务仍很艰巨。
一、当前外贸进出口形势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逐步好转、需求回升,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快速增长,已超过了金融危机前同期水平。前5个月,外贸进出口总额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4%,比2008年同期增长8.5%;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33.2%和57.5%,分别比2008年同期增长4%和13.6%。由于进口增速明显高于出口,贸易顺差规模大幅缩小。前5个月累计贸易顺差353.9亿美元,同比下降59.9%。
上半年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一般贸易进出口好于加工贸易。1—5月,一般贸易同比增长46.9%,增速高于加工贸易7.5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额的50%,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二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快速增长。1—5月,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0.2%和44.5%。三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平稳。1—5月,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增长19.3%,鞋类出口同比增长18.2%,玩具、家具、塑料制品出口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四是与新兴市场贸易增长迅速。1—5月,我与欧盟、美国、日本双边贸易额同比分别增长37.4%、28.2%和38.8%,与台湾地区、东盟、俄罗斯、南非、巴西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速均在55%以上。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贸易保护主义仍频繁发生。联合国5月份发布《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称,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高失业率还将持续相当长时间,世界经济复苏仍很缓慢,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3%,其中,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分别增长2.9%、0.9%和1.3%。需要关注的是,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在持续,欧元大幅贬值,由于欧洲是我最大贸易伙伴、对欧洲出口占我出口总额的1/4左右,欧洲市场购买力下降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出口。从国内环境看,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通胀预期增强,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仍然很大。今年春季广交会出口成交额343亿美元,比去年秋交会增长12.6%,但比2008年同期下降10.3%;订单以短单、小单为主,其中3个月以内的短单占53%。考虑到去年下半年进出口基数高于上半年,预计今年外贸进出口增长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今年外贸工作的目标是稳外需、调结构、促平衡。我们要继续实施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妥善应对贸易摩擦,为外贸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是加强外贸形势分析,及时研究提出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建议。将进一步研究涉及国家层面的政策建议,包括完善出口退税机制、稳定完善现有汇率政策、促进贸易与投资互动、支持要继续密切关注外需形势,尤其要关注欧盟、美国等重要经济板块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加强对重点行业和地区的外贸形势调研,做好分析和走势预测。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进机电产品进出口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我国进口资源类产品今年价格涨幅大,出口增速前5个月为33.2%,明显低于进口增速57.5%,相应贸易顺差大幅下降。反映了我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不高。
二是严格控制“两高”产品出口。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之年,除了要继续搞好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工作,国务院明确提出通过严把“两高”产品出口关等手段,控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这既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国家发改委牵头负责控制“两高”产品出口工作,主要是取消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典型“两高”行业406个税号产品的出口退税,同时停止部分产品的加工贸易。相关部门正在抓紧落实。
三是积极实施自贸区战略。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大部分产品的关税已降到零,服务贸易、投资方面的优惠措施全部到位,我国已经从东盟第六大贸易伙伴上升为第三大贸易伙伴。今年1—5月,我国与东盟贸易额达1118亿美元,同比增长57.5%,东盟超越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实施区域自贸合作的良好前景。5月底签署了内地与港澳关于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补充协议七。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已于6月29日签署。下半年要继续推动中国—挪威等自贸区谈判,开展中国—瑞士和中日韩自贸区可行性研究,做好ECFA协议的实施等自贸区相关工作,为我产品和企业“走出去”营造更好的市场准入条件。
四是妥善应对贸易摩擦。2009年我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116起,占同期全球案件总数的43%。今年1—5月,我国钢铁、轻纺等出口产品又遭到33起贸易救济调查。我们一方面要利用世贸组织贸易政策审议、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中美商贸联委会等各种多双边机制,增信释疑,积极化解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坚决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果断反制。今后,在制定政策时要强化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加入世贸承诺的意识,更加讲究相关政策实施的有效策略,努力减少我政策措施被质疑的可能性。例如,近几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11月,科技部等三部门发布《2009年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通知》,引发欧美日等国商会、政府的不满,并借题发挥。今年4月,三部门发布《2010年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通知》对相关政策做了调整。自主创新战略是坚定不移的,在外贸发展中依靠技术进步也不能动摇,但更要讲究策略。
二、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切实抓好经贸领域“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一)适应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和要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
要根据“十二五”期间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以全球视野和眼光谋划“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在科学判断和分析趋势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十二五”规划的战略导向、目标导向、政策导向和改革导向,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突出体现科学发展、统筹兼顾,正确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内需与外需、中央与地方、改革与发展稳定等重大关系。
(二)加强经贸领域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明确发展思路
1、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在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和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按照发挥比较优势、提高附加值的原则,着力优化外贸结构,从单纯强调扩大出口向贸易基本平衡转变,从扩大规模为主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转变,从低成本、低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优势转变。
2、发展现代物流业
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的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能力、效率和现代化水平,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为重点,坚持规划引导和体制创新,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约环保、集约高效的物流产业发展新格局。
3、继续深化粮食、棉花、化肥等重要商品流通体制改革
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按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生产发展、保障有效供应的要求,健全和完善供给稳定、货畅其流、秩序良好、质量安全、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重要商品流通体制。
(三)做好物流业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研究制定《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促进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加强对物流业发展情况和趋势的调查研究,提出促进物流业中长期发展的目标、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同时,各地也要因地制宜做好当地物流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四)加强协调配合,做好规划衔接
在规划编制中,要深入调查研究,把经贸领域的问题研究得透彻些,争取有新意、有亮点。要树立全局观念,加强上下沟通和横向合作,做到本地区规划与国家总体规划相衔接,本领域规划与相关规划相衔接。做好经贸领域规划编制要抓中间、带两头,着眼于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国内流通、进出口、工业发展、消费者利益等多方面的统筹协调,从而确保各领域工作及各类规划在发展目标、项目布局、政策手段等方面的有机统一。
(摘自在全国发展改革委系统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当前外贸进出口形势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逐步好转、需求回升,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快速增长,已超过了金融危机前同期水平。前5个月,外贸进出口总额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4%,比2008年同期增长8.5%;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33.2%和57.5%,分别比2008年同期增长4%和13.6%。由于进口增速明显高于出口,贸易顺差规模大幅缩小。前5个月累计贸易顺差353.9亿美元,同比下降59.9%。
上半年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一般贸易进出口好于加工贸易。1—5月,一般贸易同比增长46.9%,增速高于加工贸易7.5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额的50%,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二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快速增长。1—5月,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0.2%和44.5%。三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平稳。1—5月,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增长19.3%,鞋类出口同比增长18.2%,玩具、家具、塑料制品出口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四是与新兴市场贸易增长迅速。1—5月,我与欧盟、美国、日本双边贸易额同比分别增长37.4%、28.2%和38.8%,与台湾地区、东盟、俄罗斯、南非、巴西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速均在55%以上。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贸易保护主义仍频繁发生。联合国5月份发布《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称,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高失业率还将持续相当长时间,世界经济复苏仍很缓慢,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3%,其中,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分别增长2.9%、0.9%和1.3%。需要关注的是,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在持续,欧元大幅贬值,由于欧洲是我最大贸易伙伴、对欧洲出口占我出口总额的1/4左右,欧洲市场购买力下降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出口。从国内环境看,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通胀预期增强,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仍然很大。今年春季广交会出口成交额343亿美元,比去年秋交会增长12.6%,但比2008年同期下降10.3%;订单以短单、小单为主,其中3个月以内的短单占53%。考虑到去年下半年进出口基数高于上半年,预计今年外贸进出口增长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今年外贸工作的目标是稳外需、调结构、促平衡。我们要继续实施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妥善应对贸易摩擦,为外贸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是加强外贸形势分析,及时研究提出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建议。将进一步研究涉及国家层面的政策建议,包括完善出口退税机制、稳定完善现有汇率政策、促进贸易与投资互动、支持要继续密切关注外需形势,尤其要关注欧盟、美国等重要经济板块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加强对重点行业和地区的外贸形势调研,做好分析和走势预测。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进机电产品进出口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我国进口资源类产品今年价格涨幅大,出口增速前5个月为33.2%,明显低于进口增速57.5%,相应贸易顺差大幅下降。反映了我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不高。
二是严格控制“两高”产品出口。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之年,除了要继续搞好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工作,国务院明确提出通过严把“两高”产品出口关等手段,控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这既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国家发改委牵头负责控制“两高”产品出口工作,主要是取消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典型“两高”行业406个税号产品的出口退税,同时停止部分产品的加工贸易。相关部门正在抓紧落实。
三是积极实施自贸区战略。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大部分产品的关税已降到零,服务贸易、投资方面的优惠措施全部到位,我国已经从东盟第六大贸易伙伴上升为第三大贸易伙伴。今年1—5月,我国与东盟贸易额达1118亿美元,同比增长57.5%,东盟超越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实施区域自贸合作的良好前景。5月底签署了内地与港澳关于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补充协议七。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已于6月29日签署。下半年要继续推动中国—挪威等自贸区谈判,开展中国—瑞士和中日韩自贸区可行性研究,做好ECFA协议的实施等自贸区相关工作,为我产品和企业“走出去”营造更好的市场准入条件。
四是妥善应对贸易摩擦。2009年我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116起,占同期全球案件总数的43%。今年1—5月,我国钢铁、轻纺等出口产品又遭到33起贸易救济调查。我们一方面要利用世贸组织贸易政策审议、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中美商贸联委会等各种多双边机制,增信释疑,积极化解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坚决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果断反制。今后,在制定政策时要强化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加入世贸承诺的意识,更加讲究相关政策实施的有效策略,努力减少我政策措施被质疑的可能性。例如,近几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11月,科技部等三部门发布《2009年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通知》,引发欧美日等国商会、政府的不满,并借题发挥。今年4月,三部门发布《2010年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通知》对相关政策做了调整。自主创新战略是坚定不移的,在外贸发展中依靠技术进步也不能动摇,但更要讲究策略。
二、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切实抓好经贸领域“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一)适应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和要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
要根据“十二五”期间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以全球视野和眼光谋划“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在科学判断和分析趋势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十二五”规划的战略导向、目标导向、政策导向和改革导向,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突出体现科学发展、统筹兼顾,正确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内需与外需、中央与地方、改革与发展稳定等重大关系。
(二)加强经贸领域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明确发展思路
1、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在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和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按照发挥比较优势、提高附加值的原则,着力优化外贸结构,从单纯强调扩大出口向贸易基本平衡转变,从扩大规模为主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转变,从低成本、低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优势转变。
2、发展现代物流业
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的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能力、效率和现代化水平,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为重点,坚持规划引导和体制创新,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约环保、集约高效的物流产业发展新格局。
3、继续深化粮食、棉花、化肥等重要商品流通体制改革
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按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生产发展、保障有效供应的要求,健全和完善供给稳定、货畅其流、秩序良好、质量安全、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重要商品流通体制。
(三)做好物流业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研究制定《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促进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加强对物流业发展情况和趋势的调查研究,提出促进物流业中长期发展的目标、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同时,各地也要因地制宜做好当地物流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四)加强协调配合,做好规划衔接
在规划编制中,要深入调查研究,把经贸领域的问题研究得透彻些,争取有新意、有亮点。要树立全局观念,加强上下沟通和横向合作,做到本地区规划与国家总体规划相衔接,本领域规划与相关规划相衔接。做好经贸领域规划编制要抓中间、带两头,着眼于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国内流通、进出口、工业发展、消费者利益等多方面的统筹协调,从而确保各领域工作及各类规划在发展目标、项目布局、政策手段等方面的有机统一。
(摘自在全国发展改革委系统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