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氓》中“蚩蚩”注释之我见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j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本中的注释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诗经·氓》中“蚩蚩”的注释,历来有两种理解:一是“忠厚的样子”;一是通“嗤嗤”。对于这个注释,很多学生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对人教版必修二《诗经·氓》中“蚩蚩”的注释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以期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关键词]注释;诗经;蚩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31002501
  任何版本的教材,课文下面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注释,有指明课文出处,解释题目中相关词语的,有解释某个词某句话的意思的,也有说明编辑对原文是否有所删改的,不一而足。它们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版本的知识,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意思,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内涵。而且有的注释会列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某个问题或某个词语的看法。这些不仅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更多思考、争论的机会和空间。但太过随性,模棱两可的注释也会给学生造成很大困扰,给学生一种不严谨的印象。
  《氓》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经》里面的一篇。第一段开头一句话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关于此句,人教版第14页课文下面的第三个注释是:“蚩蚩,忠厚的样子。一说,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到底是“忠厚的样子”还是“笑嘻嘻的样子”,对此,笔者任教的班级中,有的学生认为是“忠厚的样子”,有的认为是“笑嘻嘻的样子”。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讨论相当热烈。
  笔者认为“蚩蚩”应解释为“忠厚的样子”,理由如下:第一,从课文注释中语序的排列来看。注释为“蚩蚩,忠厚的样子。一说,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编辑把“忠厚的样子”这个解释放在前面,而把“笑嘻嘻的样子”放在后面,并且用“一说”来串联。从中可知,大部分人偏向“忠厚的样子”,不然就会写成“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一说,忠厚的样子”。
  第二,课文第四段有这么一句:“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大意为“女子没有什么过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说明这个男子感情不专一,朝三暮四,朝秦暮楚,背信弃义,始乱终弃。既然是一变再变,那开始应该是忠厚的样子,然后变得无常。如此前后才能形成对比,以此突出男之“坏”,女之“无辜”,男主人公才更让人厌恶,悲愤的感情才能更强烈,女主人公才更让人同情,怜悯的色彩才更激荡。
  第三,文中“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意思是“原想同你白头到老,但现在白头到老的心愿让我怨恨”。此句及注释说明女主人公是想和这个男子厮守终生的。既然這样,那男子肯定是忠厚的人,才能让她产生这种想法。试问一开始男子就是笑嘻嘻的无赖样子,哪个女子愿意同他白头到老呢!并且课文最后一段有“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想到他会变心,如果不是忠厚的样子,女子怎么会听信男子的话?
  第四,课文第五段“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意思是“我的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啊!”女主人公家里人都认为是女子的过错。那么,男子刚开始的表现肯定是忠厚老实,而不是笑嘻嘻的样子。
  当然,也有很多学生认为“蚩蚩”是“笑嘻嘻的样子”,理由如下:
  第一,首段“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里来是商量婚事的”,因为男子是来商量婚事的,所以应该很开心,表现在脸上就是笑嘻嘻的样子。
  第二,解释为“笑嘻嘻”,表明男子很随和,平易近人,这样可以在丈母娘家留下个好印象,婚事自然就好办了。
  第三,笑嘻嘻的男子也可以理解为比较轻佻、随便、油嘴滑舌的人,从这一点来理解更符合他始乱终弃的形象,为后文他抛弃结发妻子的猥琐行为作铺垫,使之顺理成章。
  第四,“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说明男子和女主人公是青梅竹马,两个人很熟悉了,所以求婚时不可能故意装作“忠厚”的样子,应该是笑嘻嘻,两小无猜的感觉。
  由以上理由可以看出,学生理解为“笑嘻嘻的样子”,其实把“笑嘻嘻”做了两面性的理解,既可以是褒义的也可以是贬义的。无论是从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的角度解释“笑嘻嘻”,这部分学生都给出了很好的理由,值得肯定和赞扬。
  那接下来我们就遇到这样的问题,虽然“笑嘻嘻”可以是褒义词,也可以是贬义词,但是如果说“蚩蚩”通“嗤嗤”,那这个“嗤嗤”是否有褒义的含义呢?针对这点,笔者翻阅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六版,它解释“嗤:〈书〉嗤笑,~之以鼻”。可以看出《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嗤嗤”没有褒义词性,它就是一个贬义词。而1998年商务印书馆版本的《古代汉语词典》第191页中“蚩”的第三个意思是“通‘嗤’,讥笑”。可见在此它也是一个贬义词。但第193页“嗤嗤”下面有四个意思:一、讥笑的样子;二、敦厚的样子;三、喧扰的样子;四、惑乱的样子。
  由此,笔者就想到课文注释的严谨性问题。对课文中的这条注释,希望以后能有一个更明确、更直观的解释。正所谓研究学问,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以Span-80和Tween-60白油溶液为油相,质量分数为50%的丙烯酰胺和自制交联单体水溶液为水相形成W/O型乳液,通过对稳定时间的考察,确定出乳液稳定性较佳的HLB值。 在反相乳液聚
本文以工业上常用的芳烃抽提溶剂与偏三甲苯和正辛烷组成的混合物系为研究对象,在70℃下采用浊点法将体系的液一液相平衡数据和体系物性数据(折光指数、比重)相结合的方法对溶
生物质作为广泛存在且可再生的资源,能够进一步转化成燃料和一系列高附加值的化学品。这吸引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从生物质原料如纤维素、木质素等出发,降解得到小分子化
设计、合成了两个具有硫脲和酰基硫脲基团的4-哌吡嗪基-1,8-萘酰亚胺衍生物,通过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滴定实验,研究了这两种分子作为pH值荧光化学传感器的传感性能,发现它们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