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新课程的改革也随之到来。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要求再次提高,尤其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语文学习提出了新的目标,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在习作方面能够得到有效性的输出。本文就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提出的关于习作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开展关于三年级学生习作方法的初步探讨,从而提高学生对于习作的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习作;重要性;问题;策略
一、小学三年级习作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的课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人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习作课程的开设,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的感受生活,利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体验生活。习作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感受各种各样的事情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并进行相应的正确性的表达。
习作本身被作为直接或间接地为正式创作提供准备或前提条件的作品,可以说是正式创作的入门阶段。习作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有效性素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并且乐于观察,自觉地积累习作材料,学生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而不是把习作当成一门艰难的课程在学习,尤其是针对那些表达能力弱,对于习作兴趣不高的学生来说,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有效性途径,同时,深刻的观察生活,能够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丰富自己的见闻,关注自己的独特感受,在环境的影响下,增加了习作的动力,为正式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三年级学生习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学生在各方面的思维还不够完善,对于学习的关注度不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其实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也出现了很多習作方面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学生缺乏习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课程开始的起步阶段,但是要求比一二年级的要高,对于一些衔接差,表达能力弱的学生来说,这些新的要求让他们的心理产生了抵触的状况,本身对于习作这门课程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而较高的要求使他们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循环往复,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学生无从下手,即使教师要求习作,学生的内容也大多缺乏真情实感,内容空洞,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奉命”写,并非是自己的自主性的习作,这在习作课程的开始阶段就设置了一个很大的困难。这同时也反映了学生思想水平和表达能力的体现,在之后课程的开展中要进行注意训练和培养。
(二)学生的习作练习与生活存在割裂
小学的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教授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也开设了很多其他课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学校生活,挖掘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在这么多活动和生活的支撑下,我们的学生在习作的时候,仍然感到没有内容可写,没有情感可表达,是因为我们的学生把习作和生活相割裂,没有从生活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生活素材的内容无法有效的运用到习作课程中来,需要我们教师在后期进行关联性的培养,让学生顺利衔接习作和生活。
(三)学生习作练习缺乏指导方法和评价方式
学生在习作的时候,学生对习作指导类的书籍兴趣不浓,对课内外的练笔不够主动,习作时缺乏素材,内容空洞,语言单调,语句不通,言之无物,词不达意,缺少积累,描写粗略,缺少美感;千篇一律,没有个性,结构紊乱,条理不清,中心不明的问题非常普遍,习作情况不容乐观。教师在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也没有清晰地给予指导方法,对于学生的习作没有一个系统性的评价方式的支撑,主观性较强,造成了学生习作方面的困境。而且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书籍偏向性明显,性别的差异性大,也是影响学生习作的重要因素。
三、小学三年级学生习作的培养提高策略
要想培养和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习作的水平,就要充分的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习作教学资源,挖掘学生丰富的习作素材,努力构建课内外内容的关联性,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性的教学体系,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习作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进行有序的学习和细致的观察,丰富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建立素材仓库,丰富习作积累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首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建立素材仓库,丰富习作积累。在指导学生建立素材仓库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在观察中积累,习作教学中要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相关的主体和事情,通过直观的感受进行真实性表述;在摘抄中积累,摘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经过模写,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
(二)学画思维导图,知晓构思谋篇
学生在进行素材积累之后,要把这些东西糅合在一篇习作当中,学生要有明显的逻辑主线,这个时候教师通过教授学生学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写出大纲,构思谋篇,帮助学生通过繁杂细小的点建立起完整的联系,养成习作课程思维导图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清晰明了的接受,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学生一旦养成这个习惯,在习作的时候,就知道开头怎么写,中间应该选取什么样的素材,结尾如何完善,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结构混乱,内容空洞的问题。
(三)指导主题阅读,链接文本范例
习作课程中,经常有一个指定的主题,对某个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完成写作练习。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课程,在课堂上详细的讲解文章在主题,写法,题材,体裁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指导,主题阅读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素材,对素材进行分类,在习作课程的运用上更加便捷,教师还可以组织相关的公开课程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让学生更加完善的把握主题阅读。
(四)设计专项训练,提升习作技能
专项训练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门和针对化的解决,这也是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方法的重要手段,能够从学生本身的角度出发进行问题的解决。比如说关于人物如何描写,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描写,不会积累素材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开头有什么方法,结尾有什么亮点等,都可以通过调研学生在习作时候遇到的困难,老师进行相应的总结,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练习,切实有效地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技能。
(五)采用鼓励评价,激发习作潜能
学生习作练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长久的坚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鼓励的方法进行评价,较多的鼓励学生能够树立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习作的潜能,同时,实现家校共育的方式,让家长也参与到学生的习作当中,帮助学生更好的克服习作过程中的困难,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和带头示范作用,让学生在习作兴趣得以激发,习作能力得以提高。
结语
本文就主要探讨了习作课程中三年级学生遇到的普遍问题,针对个性化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和评价。我相信,学生在不断地练习过程中,一定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文章。
参考文献:
[1] 徐韬;;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若干探讨[J];快乐阅读;2011年10期
[2] 刘晓梅;关于消除小学生习作“失真”的现象的思考[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年09期
[3] 原建军;用“赏识”让孩子愿写乐写[J];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2010年01期
关键词:习作;重要性;问题;策略
一、小学三年级习作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的课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人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习作课程的开设,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的感受生活,利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体验生活。习作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感受各种各样的事情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并进行相应的正确性的表达。
习作本身被作为直接或间接地为正式创作提供准备或前提条件的作品,可以说是正式创作的入门阶段。习作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有效性素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并且乐于观察,自觉地积累习作材料,学生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而不是把习作当成一门艰难的课程在学习,尤其是针对那些表达能力弱,对于习作兴趣不高的学生来说,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有效性途径,同时,深刻的观察生活,能够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丰富自己的见闻,关注自己的独特感受,在环境的影响下,增加了习作的动力,为正式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三年级学生习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学生在各方面的思维还不够完善,对于学习的关注度不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其实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也出现了很多習作方面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学生缺乏习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课程开始的起步阶段,但是要求比一二年级的要高,对于一些衔接差,表达能力弱的学生来说,这些新的要求让他们的心理产生了抵触的状况,本身对于习作这门课程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而较高的要求使他们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循环往复,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学生无从下手,即使教师要求习作,学生的内容也大多缺乏真情实感,内容空洞,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奉命”写,并非是自己的自主性的习作,这在习作课程的开始阶段就设置了一个很大的困难。这同时也反映了学生思想水平和表达能力的体现,在之后课程的开展中要进行注意训练和培养。
(二)学生的习作练习与生活存在割裂
小学的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教授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也开设了很多其他课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学校生活,挖掘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在这么多活动和生活的支撑下,我们的学生在习作的时候,仍然感到没有内容可写,没有情感可表达,是因为我们的学生把习作和生活相割裂,没有从生活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生活素材的内容无法有效的运用到习作课程中来,需要我们教师在后期进行关联性的培养,让学生顺利衔接习作和生活。
(三)学生习作练习缺乏指导方法和评价方式
学生在习作的时候,学生对习作指导类的书籍兴趣不浓,对课内外的练笔不够主动,习作时缺乏素材,内容空洞,语言单调,语句不通,言之无物,词不达意,缺少积累,描写粗略,缺少美感;千篇一律,没有个性,结构紊乱,条理不清,中心不明的问题非常普遍,习作情况不容乐观。教师在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也没有清晰地给予指导方法,对于学生的习作没有一个系统性的评价方式的支撑,主观性较强,造成了学生习作方面的困境。而且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书籍偏向性明显,性别的差异性大,也是影响学生习作的重要因素。
三、小学三年级学生习作的培养提高策略
要想培养和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习作的水平,就要充分的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习作教学资源,挖掘学生丰富的习作素材,努力构建课内外内容的关联性,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性的教学体系,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习作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进行有序的学习和细致的观察,丰富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建立素材仓库,丰富习作积累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首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建立素材仓库,丰富习作积累。在指导学生建立素材仓库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在观察中积累,习作教学中要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相关的主体和事情,通过直观的感受进行真实性表述;在摘抄中积累,摘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经过模写,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
(二)学画思维导图,知晓构思谋篇
学生在进行素材积累之后,要把这些东西糅合在一篇习作当中,学生要有明显的逻辑主线,这个时候教师通过教授学生学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写出大纲,构思谋篇,帮助学生通过繁杂细小的点建立起完整的联系,养成习作课程思维导图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清晰明了的接受,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学生一旦养成这个习惯,在习作的时候,就知道开头怎么写,中间应该选取什么样的素材,结尾如何完善,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结构混乱,内容空洞的问题。
(三)指导主题阅读,链接文本范例
习作课程中,经常有一个指定的主题,对某个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完成写作练习。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课程,在课堂上详细的讲解文章在主题,写法,题材,体裁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指导,主题阅读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素材,对素材进行分类,在习作课程的运用上更加便捷,教师还可以组织相关的公开课程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让学生更加完善的把握主题阅读。
(四)设计专项训练,提升习作技能
专项训练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门和针对化的解决,这也是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方法的重要手段,能够从学生本身的角度出发进行问题的解决。比如说关于人物如何描写,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描写,不会积累素材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开头有什么方法,结尾有什么亮点等,都可以通过调研学生在习作时候遇到的困难,老师进行相应的总结,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练习,切实有效地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技能。
(五)采用鼓励评价,激发习作潜能
学生习作练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长久的坚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鼓励的方法进行评价,较多的鼓励学生能够树立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习作的潜能,同时,实现家校共育的方式,让家长也参与到学生的习作当中,帮助学生更好的克服习作过程中的困难,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和带头示范作用,让学生在习作兴趣得以激发,习作能力得以提高。
结语
本文就主要探讨了习作课程中三年级学生遇到的普遍问题,针对个性化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通过教师有效的指导和评价。我相信,学生在不断地练习过程中,一定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文章。
参考文献:
[1] 徐韬;;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若干探讨[J];快乐阅读;2011年10期
[2] 刘晓梅;关于消除小学生习作“失真”的现象的思考[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年09期
[3] 原建军;用“赏识”让孩子愿写乐写[J];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2010年01期